吃 什麼 吐 什麼 怎麼 辦

问:病情描述:嗯是昨天下午才开始的一开始头晕 呕吐 四肢无力 等到早晨起来去了附近的医院 看了看 说是供心不足 输了点液 但是输完之后还是吃什么吐什么 没劲 但是头不晕了 。 现在就是呕吐(吃什么都吐)不发烧 没劲。曾经得过脑白质病变。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输了点液不是很理想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希望 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是什么病

秦淑娟副主任医师:根据描述的情况,以头晕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目前经过输液治疗头晕缓解,但还有呕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美尼埃病等都可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需要查头部核磁,脑血管超声检查,颈椎拍片检查,进一步明确。

魏伟副主任医师:病情分析:头晕 呕吐 四肢无力 ,按供血不足治疗后头晕已缓解。考虑颈椎病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很大。意见建议:建议查下颈椎MRI或CT.同时,化验下血糖和电解质、肝功,做个心电图,排除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下一步要注意补液,用点奥美拉唑静滴,补充点钾观察。 提问人的追问 2010-8-26 19:09:14谢谢您 回复人的回复 2010-8-26 20:40:35不客气。建议请神经内科专家再看下。祝您早日康复。

爱心医生:病情分析: 呕吐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首先考虑的就是胃肠道病变,比如夏天最常见的胃肠炎,回忆一下之前有没有吃什么不好的东西,周围有没有人也这样。这个的治疗就是应用消炎药,可以静脉输注,顺便应用葡萄糖盐水输注可以补充丢失的能量。呕吐的多了,自然会出现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如头晕,四肢无力。 另外根据您的年龄,我们还要考虑到是不是别的病间接造成的,比如有没有糖尿病。或者原先不知道血糖高,这样容易导致酮症,突出的表现也是呕吐,四肢无力,这个化验尿查规都可以化验出来意见建议: 去医院首先得检查是血尿常规,如果血中白细胞高证明有细菌感染,胃肠炎比较有可能,如果尿中发现酮体,就要进一步治疗了医生询问:不知道你去医院是否做了些检查?另外给你输的是什么液体?

查看原文>>

急性肠胃炎吃什么吐什么怎么办 肠胃炎一直吐怎么止吐

多人再得急性肠胃炎的时候,都会有吃什么吐什么的现象,我曾经也得过这个病,后来用了下面的法子,就好多了,呕吐也没那么频繁了,病就慢慢好了,下面我就来为大家分享急性肠胃炎止吐的小妙招,赶紧来看看吧。

急性肠胃炎患者若是有吃什么就吐什么的症状,首先我们要采取禁食4—6小时的方法,让肠胃得到短暂的休息,在此期间可以喝一些水或淡盐水或是米汤。

注意

呕吐后不要立马吃东西,可稍等胃部舒服点后吃点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青菜、豆芽、青菜、米糊等,一定要注意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肥厚滋腻的食物,避免再次刺激肠胃引起呕吐。

1、暴饮暴食导致的急性肠胃炎恶心、呕吐症状

方法:用牙签做7 ~ 10次重刺激商阳穴,呕吐难受的感觉会有所缓解。

功效:食指尖端的商阳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此穴有开窍、泻热、利咽喉的作用。经常按摩商阳,还可强精壮阳,推迟衰老。

2、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肠胃炎恶心、呕吐症状

方法:在内庭用牙签刺7 ~ 15分钟,或艾灸的方法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功效:内庭穴能调理胃肠、清热镇痛,治疗胃肠部疾病反应快而效果好。

1、诃黎勒粥

组方:诃黎勒皮15克,生姜、大米各30克。

制法:将上药择净,放人药罐中,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服食,每日1剂。

功用:温中健脾,涩肠止泄。适用于吐泻不止,心胸烦闷。

2、高良姜粥

组方:高良姜、大米各30克。

制法:将上药择净,加清水3份,煎取2份半,滤净,下大米煮粥服食,每日2剂。

功用:温暖脾胃,散寒止痛。适用于吐泻腹痛。

3、大蒜明矾汤

组成:大蒜2头,明矾3~4克。

制配:将大蒜去皮捣烂,同研成细末的白矾冲入开水中溶化,澄清后服用,随吐随服,至不吐为止。

功效:治疗急性胃肠炎呕吐、肠鸣、腹痛、泄泻清稀甚至水样便或头痛恶寒发热。

4、姜汁蜂蜜饮

组成:姜汁1汤匙,蜜糖2汤匙。

制配:将姜汁和蜂蜜加水入锅隔水蒸熟1次服,每日4~5次。

功效:治疗频频不止的呕吐。

5、丁香生姜饮

组成:丁香1粒,生姜1块。

制配:将生姜挖一小孔,放入丁香,封口,以水煎后顿服。

功效:温中和胃,散寒补虚。治疗呕吐。

6、生姜白蜜

组成:生姜60克,白蜜60克。

制配:调匀加温一次服下,一般1~3次即愈。

功效:治疗严重呕吐呃逆者。

7、陈橘皮丸

组方:陈橘皮30克,干姜15克,荜茇21克,桂心、人参、炙甘草各15克,白术、神曲、附子各30克。

制法:将上药择净,研细,炼蜜和丸即成。每次9克,每日3次,清粥饮适量送服。

功用:温中健脾,和胃止呕。适用于吐泻,脾胃虚冷气逆,呕吐不止。

8、肉豆蔻丸

组方:肉豆蔻、人参、白术各30克,炙甘草15克,高良姜21克。

制法:将上药择净,研细,炼蜜和丸即成。每次9克,每日3次,清粥饮适量送服。

功用:温中健脾。适用于吐泻,脾胃虚冷气逆,呕吐不止等。

适用:焦急、频繁的呕吐症状。

1、掐内关穴

方法:用拇指指尖掐住对侧内关穴(在手腕上两横指,两筋之中) 1分钟,以有麻胀感为度。

2、擦任脉

方法:用一手的手掌自膻中穴(在两乳中间)擦至肚脐,由上向下反复5~ 7遍。

3、推膀胱经

方法:让别人用其一手手掌自肺俞穴(在第3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推至胃俞穴(在第12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自上向下左、右各5~ 7遍。

嘔吐是多數人都經歷過的症狀,應該很少有人這輩子都沒嘔吐過吧?嘔吐的定義其實很簡單,就是「腸胃內容物不自主地經口排出。從嬰兒時期的吐奶、吃太飽想吐、甚至是喝酒後的噁心嘔吐…等等,其實都算是一種嘔吐。嘔吐雖然常被認為跟腸胃道的問題有關,但其實還跟藥物、荷爾蒙、頭痛、頭暈和眩暈…等因素有關係,所以直接把嘔吐跟腸胃道問題劃上等號,其實是不太正確的喔。太草率就歸咎原因到腸胃道去,也常常導致很多後續的問題。

一旦嘔吐發作,大家難免會擔心「嘔吐後能不能吃東西或喝水?」或「嘔吐後能吃些什麼?」這一類的問題。怕的就是如果把食物吞進肚子後,嘔吐症狀又復發。為了讓大家對嘔吐症狀有初步的了解,並清楚該如何應對, MedPartner 團隊醫師將在這篇文章整理有關嘔吐的相關文獻,為大家說明嘔吐原因有哪些?什麼方式能緩解及預防嘔吐?什麼時候要緊急送醫?

嘔吐原因有哪些?人為什麼會嘔吐?

嘔吐發作時,多數人會先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腸胃出現了問題?事實上,嘔吐有一部分確實可能是因為腸胃機能受到影響,但其實和嘔吐最直接相關的,是中樞神經的腦幹

腦幹位於大腦和脊髓之間,許多運動及感覺的神經訊息,都必須經過腦幹來轉接。大家可以把腦幹想像成是中樞神經的訊號轉運站。此外,腦幹能調控呼吸心跳咳嗽等重要生理機能及反射,也因此腦幹被認為是「生命中樞」。腦幹有多重要呢?大家平常聽到的「腦死」,其實就是「腦幹死亡」,醫師在判定腦死時,其實主要就是判定腦幹的反射還存不存在。

此外,腦幹結構中有可以刺激嘔吐反應的地方叫做嘔吐中樞。而嘔吐中樞靠著各類刺激來向腸胃道發出嘔吐訊號。其中化學受器觸發區( chemoreceptor trigger zone )和前庭系統,是主要的嘔吐刺激來源。而嘔吐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其實許多狀況下,嘔吐其實是一種身體的保護機制喔!

  • 化學受器觸發區:可以接收來自腸胃道的刺激,如胃部擴張過大(食物吃太多)、腸胃道黏膜感染(急性腸胃炎)等。化學受器觸發區上的神經接受器,在接收到這些腸胃刺激後,便會產生嘔吐的訊號,傳遞至腸胃道。如果人類意外食入有毒物質,或是接受化療時,都有可能會刺激化學受器觸發區上的神經接受器,產生嘔吐反應。
  • 前庭系統:前庭系統的生理運作,讓我們隨時隨地能保持自己的平衡及方向感。此外,前庭系統也有類似能產生嘔吐訊號的接受器。一旦前庭系統沒辦法正常掌握我們的平衡及方向感時,就會感到頭暈或暈眩,進而產生噁心想吐的感覺。例如常見的「暈車」和「暈船」過程中,伴隨的嘔吐症狀,就可能是前庭系統所造成的。

吃 什麼 吐 什麼 怎麼 辦
另外再次強調的是,嘔吐不完全只是腸胃出現問題才會發生的,許多其他因素都可能引發嘔吐症狀。了解嘔吐基本的機轉後,接著我們進一步看看哪些什麼原因能引發嘔吐吧!

嘔吐原因有哪些?

嘔吐可能會在以下情況發生,其中的因素我們整理如下:

  1. 急性腸胃炎:常見能引發嘔吐症狀的病原體如輪狀病毒( rotavirus )、諾羅病毒( norovirus )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這些病原體一般會透過糞口途徑(接觸排泄物後,又不小心吃到,例如小孩摸到髒東西後又吸手指),或是被污染的食物來感染我們人體。
  2. 酒精中毒:在空腹喝下酒精性飲料時,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最快在 30 分鐘內能達到最高峰 [7] 。酒精要依靠酒精去氫酶來代謝。也就是說,體內的酒精去氫酶天生比較少的話,這些人酗酒下比較容易有酒精中毒的風險。而血液內的酒精濃度通常會用百分比來計算多寡,當介於 0.2 至 0.3% 的血液酒精濃度 [7] ,就可能會產生思緒混亂、噁心嘔吐的症狀。
  3. 吃太多:一般在「吃到飽」餐廳或宴會餐桌上,若不節制而拼了命吃下太多食物的話,會超過胃部所能排出的量。如果不斷硬撐下去,就可能導致胃容量負荷不了,產生嘔吐症狀。不過,如果長期吃少份量就會嘔吐的人,那可能是腸胃道機能或結構異常(如胃輕癱腫瘤等)所導致,這還是需要醫師謹慎評估為準。
  4. 接受化療藥物:某些化療藥物可能會刺激小腸上的神經接受器,產生傳遞訊號到腦幹中,進而引發嘔吐。所以對於正在接受化療的病人,醫師通常會給予止吐藥物來降低嘔吐的機會。
  5. 動暈症:如果我們在搖晃的車子或船上,視覺、平衡覺等感覺的訊息接受無法達成一致而產生暈眩、噁心嘔吐、腸胃不適的症狀,稱之為動暈症( motion sickness ),也是我們常講的「暈車」、「暈船」了。
  6. 懷孕時期:據國外研究統計,有 7 成的孕婦曾有噁心嘔吐的經驗 [4] ,且在懷孕頭三個月容易發生噁心嘔吐的情形。目前沒有確切的證據能夠完整解釋孕吐的原因,但有部分研究認為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簡稱 hCG )能在化學受器觸發區產生嘔吐的訊號。而且孕婦在懷孕頭三個月時的 hCG 含量是最高的,這可能解釋為什麼在頭三個月孕婦容易有嘔吐的情形。媽媽們真的辛苦啦!

人體難道非要嘔吐這類的反射不可嗎?答案是必須的。如同咳嗽能避免分泌物堵住氣管,避免影響呼吸,其實嘔吐能幫助排出腸胃裡對我們人體有害的物質,阻止有害物質進一步侵害人體。

但嘔吐的同時如果伴隨其他特定的緊急症狀,就有需要即刻送醫檢查。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就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喔!以下我們會分別說明,哪些狀況下的嘔吐必須緊急就醫,以及哪些狀況可以預約門診處理。

嘔吐發作,什麼狀況要送醫?

嘔吐如果遇到某些特定的緊急症狀時,這時你關心的絕對不該是下一餐要吃什麼東西,而是要立即送醫處理!以下的症狀拖延太久的話,可能產生嚴重的併發症產生,甚至會危及生命!

例如嘔吐時如果伴隨吐血,萬一原因是食道靜脈曲張的話,如果拖延超過 12 小時,死亡率會高達 52.8% !但如果在 12 小時內接受內視鏡檢查,死亡率可以降低接近一半( 27% ) [8] 。如果嘔吐伴隨以下的症狀,請務必儘速送醫:

  • 吐出鮮血或血塊:若上消化道如食道、胃部或十二指腸有嚴重出血的狀況時,患者容易吐或咳出鮮血或血塊
  • 劇烈頭痛及頸部僵硬急性腦膜炎可能伴隨嘔吐、劇烈頭痛、頸部僵硬,甚至有意識改變的症狀
  • 脫水症狀:未緩解的嘔吐會導致身體流失大量水分和電解質,進而產生脫水症狀。一般脫水可能會出現嘴巴舌頭乾澀肌肉抽筋疲憊不堪排出深色尿液超過 5 小時無法排尿等症狀
  • 腹部肌肉僵硬:我們的肚子平常手按下去是柔軟有彈性的。如果腹部肌肉按起來特別的僵硬且疼痛,可能是急性胰臟炎或嚴重胃潰瘍的潰瘍性胃穿孔所導致。

嘔吐什麼時候可預約門診就醫?

有些症狀沒有像上面說提到的那麼急迫且致命,不過也不適合拖得太久,還是希望能夠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當嘔吐伴隨以下的狀況時,建議可以到門診尋求協助:

  • 嘔吐症狀無法緩解
  • 超過攝氏 38 度的高燒
  • 身體越來越疲憊無力
  • 體重不明原因減輕(排除可能的營養不良、腫瘤等因素)
  • 無法正常進食(醫師會檢查是不是因為食道機能異常的關係)

吃 什麼 吐 什麼 怎麼 辦
如果沒有出現上述的其他症狀,只是單純一次性、或原因已經很明確的嘔吐,可以考慮自行緩解嘔吐的不適。接下來我們將為各位介紹幾種能在日常生活中應對嘔吐的方法。

嘔吐怎麼辦?如何緩解及預防?

嘔吐發作後,如果是輕微、或已經確定原因不嚴重的情況下,可以依據自身反應,來做不同程度的自我緩解。

醫生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嘔吐後肚子餓的話,到底能不能吃東西或喝水呢?」其實這個問題要看自己的狀況而定,醫療人員通常會建議有嘔吐症狀的病人,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恢復正常的飲食。

當嘔吐發生時,你可以嘗試:

  1. 避免能引發嘔吐的刺激:離開能引發嘔吐的氣味、燈光等刺激。
  2. 穴道按摩:往上臂的方向,離開手腕三指幅的內關穴位( pericardium 6 ,簡稱 P6 )按壓按摩,可緩解想吐的不適 [6] 。
  3. 服用成藥:一般常見的「暈車藥」如 diphenhydramine chlorpheniramine 等主要有抗組織胺的作用,在搭車、搭船或飛機前的前 30 到 60 分鐘服用,可以預防動暈症導致的噁心嘔吐。不過,這一類藥物通常會有嗜睡的副作用。

在嘔吐發生之後,最擔心的就是脫水,以及後續的進食問題。以下是醫療人員會給予的建議:

  1. 補充水分:嘔吐會讓身體流失水分,為了避免有脫水的情況發生,開始可以先一小口的喝水,慢慢的補充水分。如果真的一喝就吐,就要考慮送醫避免脫水。
  2. 食物攝取:可以先從喝較稀的米湯開始。如果症狀及食慾漸漸恢復後,可以吃些蘇打餅乾或吐司。但這個階段,還是建議避免辛辣或重口味的食物喔!

吃 什麼 吐 什麼 怎麼 辦
看完這篇文章,相信你已經能從容面對嘔吐的症狀了。醫師要在這裡再次提醒大家,雖然多數的嘔吐都不會有大問題,也可以嘗試著自我緩解,但如果遇到前面提到的特定緊急症狀時,請千萬不要忍耐、不要拖延,務必立即送醫處理,交由專業的醫療人員協助處置喔!

歡迎你在左下角按個讚並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吧,也希望你能參與我們的訂閱計劃,和我們一起努力,讓正確的知識可以幫助更多人!

Reference

  1. Mayo clinic: nausea and vomiting
  2. Medscape: An outpatient approach to nausea and vomiting
  3. Uptodate: Patient education: Nausea and vomiting in adults (The Basics)
  4. Uptodate: Approach to the adult with nausea and vomiting
  5. Uptodate: Pathophysiology and prediction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6. Uptodate: Patient education: Nausea and vomiting of pregnancy (Beyond the Basics)
  7. Uptodate: Ethanol intoxication in adults
  8. Ping-Hsien Chen, Wen-Chi, et al. Delayed endoscopy increases re-bleeding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hematemesis and active 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A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Hepatology Volume 57, Issue 6, December 2012, Pages 1207-1213
🚀行動支持專業的醫療團隊🚀

這篇文章是由 3819 位熱心網友訂閱集資支持,由多位專家與設計師共同完成。在錯誤資訊瘋傳的年代,台灣更需要一個不帶商業置入,堅持實證醫學的醫療新媒體。如果你也認同這個理念,請一起行動加入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