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征文比赛2022

    从2020年开始,“情牵中马”征文比赛已连续举办两届,成为北马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一项品牌赛事,获得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涌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征文作品,反映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水平之高、学生华文功底之深厚、社会面学华文用华文热情之高涨,展现了华文教育和华文写作在马来西亚的光明前景,我深感欣慰。今年,中国驻槟城总领馆继续携手《星洲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报》《南洋商报》四家媒体,联合举办第三届“情牵中马”征文比赛,面向学校和社会各界征集参赛作品,征文时间截至明年3月26日。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征文大赛此时举办显得更有意义。

    从过去两届的参赛作品来看,参赛选手的视野和水平不断提高,踊跃讨论“对‘一带一路’的认识”、“中华文化的追求”等问题,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发展、中华文化以及中马友好的理解愈发深刻。本届征文大赛主题为“中国与我”,表面上看立意较为宽泛。但我想强调的是,2023年是中国人民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所擘画中国发展宏伟蓝图的开局之年,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定向领航。明年,中国将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此宏大背景之下,大家一定有很多话题去挥洒文墨,沟通中马民心民意、搭建理解互信桥梁、深化中马传统友谊。

由隆雪华堂妇女组主办的“2022年国际妇女节征文比赛” 即日起征收稿件,截稿日期为5月13日。

该征文比赛将开放所有马来西亚女性公民参与,旨在表彰女性在政经文教领域上所取得的成就、提高公众对两性平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认识以及推广文学创作风气。

比赛以散文或评论文为文体,文字以不超过5000字为佳,若作品被发现抄袭,主办单位将取消参赛资格。 

参赛者需将电子档及纸本稿件,连同参赛表格提交至隆雪华堂秘书处及所指定的网页链接,简章和表格请通过隆雪华堂网站(https://klscah.org.my)下载。

 如有任何疑问,可联系隆雪华堂秘书处03-22746645,或电邮[email protected]。

(吉隆坡6日讯)由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校友联总)主办,及各州校友联承办的“2022年第27届全国征文比赛”,即日起至7月30日间,正式开始征收参赛稿件。

该赛事分为公开组、高中组及初中组;而不同组别的主题也不一样。

公开组的主题为“实行 Undi 18对马来西亚民主体系的影响”。高中组主题为“落实18岁投票,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初中组主题则是“中学生该如何善用网络来提高学习的效益”。

此比赛旨在推广阅读以提高写作水平,同时鼓励关注时事课题,借此提高思考分析能力。

比赛的体裁只限议论文,公开组每篇字数为2000至6000字间;而高中组每篇字数为1000至3000字;及初中组每篇字数为800至1500字。每名参赛者只限投稿一篇,只可参加其中一个区赛。

比赛将由全国9个州属的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校友联)承办,即马六甲、柔佛、霹雳、槟州、雪隆、森州、沙巴、吉打及彭亨。

至于没有校友联组织的州属,则由邻州负责处理比赛事宜。

所有参赛作品须通过线上呈交各州校友联以进行初选,每组8名最优秀作品则代表该州进入全国决选。

得奖者可获3语奖状、奖金之外,其得奖作品将被集结成册。

公开组第一名奖金为1000令吉、第二名800令吉、第三名600令吉,及6名优秀奖各300令吉。

高中组第一名奖金为500令吉、第二名400令吉、第三名300令吉,及6名优秀奖各150令吉。

初中组第一名奖金为400令吉、第二名300令吉、第三名200令吉,及6名优秀奖各150令吉。

追踪东方日报社交平台
追看热门新闻资讯,请下载东方日报APP

自 2010 年起,在“上海优赛杯”回应下,联合杯这场写作盛会扩大规模成为两岸学子交流的最佳平台。2014 年广东中山日报、杭州每日商报、武汉长江日报也加入写作竞赛。2015 年北京嘉德国际教育、山东淄博晚报、广东羊城晚报、内蒙古包头一中、四川成都笔尖文学共襄盛举。2016 年加入北京海淀作家协会、常州钟楼区、南京晨报、沈阳晚报。2017 年入生活日报(山东)、福建少儿社,2020 年加入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十实验小学参赛。去年更有新加坡亚洲艺术协会加入组织新加坡赛区,联合杯不止是两岸更成为全球华语圈同学一试身手、互动交流的绝佳舞台。

为了鼓励孩子跳脱“为考试而写”的窠臼,联合杯在总决赛阶段打破过往制式名次的表扬方式,从“创意”、“感动”、“说服”三种 不同的种类挑选优秀作品,各个孩子可就自身擅长的面向发挥。思考跳脱框架的孩子用创意为文;心思细腻、感情丰沛的孩子用文字吐露心中真挚情感;爱思考、擅于陈述自我意见的孩子则可发挥所长写出说服他人的文章。

联合报将延续过去十五年成功举办的经验,举办第十六届作文大赛,全球学生同题作文,委托新加坡亚洲艺术协会负责新加坡赛区,并首次设立马来西亚赛区。联合报和亚洲艺术协会诚挚邀请星马师生参与,获奖者将受邀参加“台湾文学冬令营”,参访台湾联合报总部、与文学大师交流、学习阅读写作课程并莅临颁奖典礼现场接受奖项。

西西(1937年-2022年12月18日),中国人,出生于1937年,香港女作家,广东中山人。生于上海,一九五零年随父母定居香港。毕业于香港葛量洪教育学院(今香港教育大学 [1]  ),曾任小学教师,现专任写作。 [3] 

2022年12月18日,香港著名作家、《我城》的作者西西(原名张彦),因心脏衰竭离世,享年85岁。 [2] 

马来西亚征文比赛2022

岁月洗去了浮躁和不洁净的东西,她天真、坦坦荡荡、无所畏惧地站在堤岸上,迎着那条浩浩汤汤的时间之河。 所以,在我心目中,西西一转身,便又是那个可爱的小女孩了。...详情

内容来自

马来西亚征文比赛2022

中文名西西别    名张爱伦国    籍中国出生日期1937年逝世日期2022年12月18日职    业作家出生地上海代表作品《我城》、《鹿哨》、《候鸟》

西西(1937年-2022年12月18日),原名张彦,笔名张爱伦、西西,当代香港女作家。 [3] 

2022年12月18日,香港著名作家、《我城》的作者西西(原名张彦),因心脏衰竭离世,享年85岁。 [2] 

定居香港后,父亲当时任职九龙巴士公司,当稽查员。此外,从上海到香港,一直先后兼任甲组足球队教练及裁判员。西西自小就随父亲上足球场。她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一个弟弟。 少读于协恩中学,初中时在中文部,中四后转入英文部。毕业于葛量洪师范学院。在香港,她早年的生活颇艰苦,常常为书簿、校服、家政科等费用发愁。初中时代已开始投稿香港的报刊、杂志。最早的作品发表于50年代的《人人文学》,是一首十四行新诗。 中三时参加云碧琳主编的《学友》征文比赛,越级得高级组首奖。一九五七年进入葛量洪教育学院,毕业后任教于官立小学。 西西作为官校教师,在70年代曾积极参与争取教师权益的连动。至于志趣所寄的写作,诗、小说、散文﹑童话、翻译之外,60年代还写过电影剧本,如《黛绿年华》(秦剑导演)、《窗》(龙刚导演)等等,又以清新鲜活的笔调写作影评影论。她是香港较早制作实验电影的元老之一。 后专门从事写作。还担任过《中国学生周报》、《大拇指》等杂志编辑。主编过《素叶》文学杂志。她长期从事严肃文学的创作,既是诗人,又是小说家,但以小说见称。她的小说表现了传统和现代的交错,欧美及拉丁美洲文学精髓融合于中国语言之中的格调,具有现代意识和悲喜感性。她曾长时间在各种报章、杂志写作专栏:从60年代的童话专栏(天天日报)﹑《电影与我》(中国学生周报)、《牛眼和我》(快报);70年代初的《我之试写室》(剪贴册)(快报)。到80年初的《阅读笔记》(快报)。80年代末的《花目栏》(星岛日报)、《四块玉》(台湾联合报)。其中还包括跟小朋友谈画的“明报周刊:小明周”,谈音乐的“星岛日报:随耳想”,以至专谈看世界杯足球此赛的“明报:西西看足球”。 此外,她担任过《中国学生周报》诗页编辑以及《大拇指周报》(1975年至1977年)、《素叶文学》(1981年至1984年)的编辑。后二者是她和朋友创办的。素叶是一个非牟利的同人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出版严肃而水平相当,缺乏商业元素的香港作者的作品。这样的出版社,在香港是凤毛麟角。到了1984年,共出书二十二种,包括马朗的诗集《焚琴的浪子》、林年同的中国电影论集《镜游》、钟玲玲的诗及散文集《我的灿烂》等等。丛书之余,稍后又出版《素叶文学》杂志,共出了二十五期。终因亏蚀过甚不得不偃旗息鼓。近来﹐素叶出版社在九十年代初又复刊了,现在还在出版。 一九七九年,香港一度因教师过多,教育署乃准许教师提早退休。西西提出申请获准。从此专心读书、写作。十多年来,一直每月拿千余港元微薄的退休金。不过,整个八十年代,香港社会不断变化,教师又变得短缺起来,她偶然应旧同事之邀而重登教坛。签一年短约,或者代课,并没有完全脱离教师这行业。 二十年来,她去过不少地方旅行,先后到过几次欧洲以及土耳其、埃及、希腊等地,最常到的仍是中国大陆。这些都融铸成为她艺术生命的养素。 一九八三年,台湾联合报副刊转刊她在《素叶文学》发表的《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从而正式开始了她与台湾的文学因缘。《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并获当年联合报第八届小说奖之联副短篇小说推荐奖(按:此奖乃颁给该年在该报副刊上发表短篇小说之最佳者)。 1988年,《致西绪福斯》再获联合报第十届小说奖之联副短篇小说推荐奖。 小说集《手卷》则获1988年台湾中国时报第十一届时报文学奖之小说推荐奖(此奖乃授与该年在台湾出版之小说集最佳者)。前此,远在1965年,她得过《中国学生周报》第十四届征文北赛小说组第一名,作品为《玛利亚》。1990年,则获《八方》文艺丛刊之“八方文学创作奖”。 西西曾得美国爱荷华大学之邀,以作家身份住参加“国际写作计划”,她以这种交流对香港年轻的作家更有裨益为由而婉拒了。80年代以后,海峡两岸交流日渐频密。西西在这期间曾向台港读者转介中国大陆新时期的作家、作品,先后为台湾洪范书店主编了四本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小说选集《红高粱》、《阁楼》﹑《爆炸》、《第6部门》。 港台及海外报刊、杂志出过若干西西专辑,专辑中或收评论、访问,或收西西的创作﹐这包括:《新晚报本地作家系列3》(1981年10月13日);《马来西亚学报》第1049期(1983年6月16日)《读者页友》第二卷第一期(1985年1月);《学文》第九辑(1985年2月);《文艺杂志》第十六期(1985年12月);《联合文学》第三卷总三十五期(1987年9月),《八方》文艺丛刊第12期(1990年11月)。其中《读者良友》一辑,内附陈进权所编西西的作品编目;至于《八方》一辑,则关秀琼、甘玉贞两位据此再加增订,所编西西作品的编目、评论等,尤具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