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 發炎 多久 會 好

筋 發炎 多久 會 好

人體表面有三個大片由白色緻密連結的組織所形成的肌筋膜(fascia),主要成分就是膠原蛋白。分別是:上背肩頸、腰臀部與足底筋膜。因為其所受各方拉扯的力量特大,因此容易形成筋膜炎。

延伸閱讀:減少足底筋膜炎發作,練1+1招活絡全身氣血!

筋 發炎 多久 會 好

示意圖/TVBS

急性膜發作時千萬不能按摩

在急性筋膜炎時期,並不易找到個別的激痛點。只要稍微地輕壓、輕按到患處,便會引起很大的疼痛反應。

延伸閱讀:婦人腰痛站不直哀哀叫,竟是椎間盤突出 醫師教3招預防下背痛

此時最重要的是降低發炎反應,「吃消炎止痛藥」、「冰敷」以及「和緩的復健治療」是好選擇,而不宜使用按摩、推拿等過度刺激的手法。

醫師通常會建議:筋膜急性發炎時要多休息,不可以按摩。因為此時去按摩無法放鬆肌肉緩減疼痛,還可能使筋膜炎愈按愈嚴重。

延伸閱讀:貼布、低週波解痠痛有效嗎?復健科醫師教你「治本」之道

還有急性筋膜炎時的處理方式(吃藥、冰敷、緩和復健)與慢性筋膜炎並不相同,在病程進入慢性筋膜炎時期,發炎反應沒那麼嚴重後,就可以施行按摩放鬆了。

筋 發炎 多久 會 好

示意圖/TVBS

關於冰敷與熱敷

筋膜炎急性發作時,切忌按摩推拿。患部需要多休息降低發炎反應。若發炎狀況嚴重時則需冰敷。

什麼時候該冰敷,什麼時候又該換成熱敷呢?

運動受傷後絕不能冰敷?

前陣子網路上又傳出,英國運動醫學雜誌說:運動受傷後絕對不要冰敷,是這麼回事嗎?其實值得深入探討。

首先說明冰敷與熱敷的作用與原理:

冰敷:

冰敷能夠直接降低身體患處的溫度,使皮下血管收縮、減少出血症狀、延緩代謝率及降低神經活性,達到減輕疼痛以及控制發炎反應、抑制受傷部位擴大的效果。

注意事項 :a. 注意冷過敏 b. 冰敷會使感覺遲鈍,要特別注意凍傷的可能。

熱敷

熱敷的目的在使局部血管擴張,增進血液循環,幫助身體移除乳酸堆積,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有效提升組織自癒能力。更進一步地增加軟組織的延展性,降低關節僵硬與肌肉筋攣等現象。並且熱敷也能夠減輕疼痛感,達到舒緩及放鬆情緒的作用。

注意事項 :a. 急性期不宜熱敷 b. 注意熱過敏 c. 注意熱敷溫度, 特別是皮膚較敏感者與老人家,避免燙傷。

延伸閱讀:長針眼該熱敷還是冰敷?醫師教你解除危機,4種人最容易「上眼」

看起來似乎熱敷較有「明確的治療恢復效果」。然而冰敷的阻卻疼痛,避免急性疼痛轉變為慢性疼痛,避免痛覺神經敏感化也是相當重要的。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指的對象是「半專業或專業的運動選手」,在有其他醫療人員照顧下要減少冰敷。其他醫療人員尚可提供貼紮、護具、甚至簡易的復健治療等,因此可以減少冰敷的時間,一般的民眾受傷後並無此類的專門照顧因此短暫的冰敷還是可行的。就是不要像以前一樣,冰敷過長時間。

一張表教你做選擇

選擇冰敷或熱敷,並非一定,也不是純粹看時間來二分法決定。不同的受傷部位也會影響到組織恢復的時程。一般來說在剛受傷的急性期(輕微受傷:0-6 小時內,嚴重受傷:72 小時內)必須冰敷,待皮膚溫度沒有升高,沒有腫脹,即可開始轉成熱敷。

或是換個說法:你感覺一下冰敷或熱敷,哪個會比較舒服?或許那個方式就是目前適合你的。

筋 發炎 多久 會 好

◎ 本文摘自/《全身激痛點地圖》侯鐘堡著

◎ 圖片來源/時報出版‧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長針眼該熱敷還是冰敷?醫師教你解除危機,4種人最容易「上眼」

腳踝扭傷別急著冰敷!把握3要點減少疼痛、復原快

不打針、不吃藥、不復健也OK!「媽媽手」還有這些治療方式

每天「揹石頭」上學脊椎怎能不受傷?

腳踝痛得像被電到,8成是這裡受傷了!經常走路、運動的人務必小心

與脂肪囤積會讓身體出現贅肉,總讓人無法喜歡它一樣,由於「發炎」會產生紅腫熱痛的現象,也經常使其受到誤解,讓我們認為發炎對身體而言並不好,但黃獻銘醫師指出,發炎是身體自我修復的必經之路。

發炎是求救訊號,更是身體在自我修復

黃獻銘說明,第一,發炎起於實質損傷,發炎物質會帶動體內流動,帶來修復細胞;第二,當受傷使體內流動卡住了,藉由發炎讓血液集中、腫脹,等於把卡住的地方衝開,所以身體有不通或受傷的地方,就很容易發炎,而且沒有找到根源更會反覆發炎。

也因為發炎很難鎖定精確位置,一旦發炎往往是全身性的,「皮膚起疹子、關節疼痛等發炎症狀,根源可能在於內臟器官的筋膜卡住,例如腹部脹氣」,黃獻銘說。當身體發炎想要拯救內臟,症狀卻出現在距離遙遠的皮膚或手指,釐清根源更是難上加難。

身體發炎往往會吃消炎止痛藥,但這只能緩解當下的症狀,會不會再次發作?黃獻銘醫師強調,若沒有找到源頭治療,身體就會不停的需要發炎,因此找出真正的原因非常重要。

運動促血液循環,筋膜才不會缺氧、失能

面對生病的筋膜,最好能盡早察覺並調整治療,以免到後來連要鬆開筋膜都相當困難。而在放鬆筋膜之後,平時也要適度保有運動習慣,藉由運動增加身體流動、改變生活習慣、幫助維持整體的平衡,才是維持健康筋膜的長久之計。

黃獻銘醫師以海綿比喻,一塊乾得太久的海綿丟進水裡,反而沒辦法主動吸水,需要多一個「揉捏」的動作,海綿才能真正恢復吸水功能。而人體也相同,身體就像是一塊大海綿,需要透過適度運動的擠壓及拉伸,才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進入身體每一個角落,改善缺氧、失能及老化的問題。

而若本身有運動時會疼痛的問題,更不能完全不動,黃獻銘醫師表示,很多時候會痛是因為身體太久沒動導致退化,而此時啟動運動更是必要的,可以請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或教練制定適合自身情況的訓練計畫,同時也可以尋求復健科醫師、中醫傷科醫師從事結構治療,兩者相輔相成、互相配合,身體就能回歸最健康的狀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筋膜沾黏是身體痠痛與退化元兇!拉開沾黏筋膜與肌肉,3動作讓疼痛不藥而癒
  • 為什麼我們需要發炎?清熱消炎前,先看懂身體的呼救訊息

許多人會有肩頸部痠痛,或是其他地方關節疼痛的問題,除了利用類固醇消炎止痛之外,其實有時候,這些地方是因為磨損、勞損過度才疼痛,而不是發炎,如果讓這些地方輕微發炎,反而是讓身體啟動修復機制,能夠真正好起來,這也是「增生療法」的發展起源。

增生注射療法是什麼

以前在處理身體的受傷問題,都是「防止破壞」的概念為主,所以會使用消炎止痛的藥物,希望讓身體不要再破壞組織;但對於某些慢性發炎的軟組織,缺少發炎反而沒有足夠的養分可以修復,所以增生療法就是強調要「積極重建」的概念。

最簡單的增生療法要在患處注射一些物質,刺激患處產生發炎反應,讓身體開始啟動修復,增加膠原蛋白的合成等;而這種發炎的刺激,也可能增加血小板的修復生長因子,還有發炎因子白細胞介素,讓細胞數量增加、幫助受傷的肌腱、韌帶增厚,恢復到可用的狀態。而較難的增生療法,還可以搭配關節擴張術,讓粘黏的部分先行打開,再深入注射,達成的效果也不同。

雖然有葡萄糖、甘油、單寧酸等十幾種不同的物質可以運用,但增生療法大部分都是給葡萄糖,因為葡萄糖便宜、容易取得,而且對人體的傷害最小。目前自費大約一針150~300元左右,2~4週施打一次,療程必須施打1~3個月的時間,看患者的情況。

除了葡萄糖之外,還有一個很受到大家歡迎的,是直接把修復生長因子注入患處,也就是所謂的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PRP),一樣需要2~4次的療程,每次間隔一個月;但一次施打的自費額來到15000~20000元,並不是大多數人負擔得起的數目。

不過增生療法最麻煩的,就是會產生「先破壞再建設」的發炎反應,所以在注射完的1天、甚至1週內會感覺疼痛,但也不可能給止痛藥或是類固醇,因為這就失去了促進發炎的原意。

增生注射療法可以怎麼用

增生注射療法比較屬於用在「慢性發炎的軟組織」上,像是下背痛、頸部疼痛、肌筋膜症候群、網球肘、膝關節炎、肩部旋轉肌發炎、足底筋膜炎、板機指、慢性肌腱炎、韌帶拉傷、五十肩等,目前都有大型研究證實增生療法的效果。

但是對於急性期的受傷來說,身體自然就會啟動復原機制,形成第一型膠原蛋白,也是身體組織原本的材料,如果過早使用增生療法,會刺激身體產生比較柔軟、纖維密度小的第三型膠原蛋白;強度雖然比受傷後高,卻不是受傷前的樣子,所以還是會有後遺症。

所以有些醫師認為增生療法會使用在慢性期,或是亞急性期比較好,也就是身體已經啟用了自然修復,但卻反覆發炎、或是癒合時間拖太長,就可以用外力促使身體產生更多的修復反應,把還沒修復完成的地方修復好。

但增生療法是會長出新組織沒錯,卻不是可以直接跑跑跳跳,還是要經過訓練跟復健,確實使身體能夠掌握新生的組織,才能算是恢復健康。

延伸閱讀

再生醫學系列(十三):幹細胞移植人體抗老化

避免運動傷害 3個步驟教你挑選正確的跑鞋!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