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 突然 不想 上學

《爸媽不用忍的正向教養》:孩子突然說「不想上學」,該注意的是問題背後的呼救

幼兒園 突然 不想 上學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他知道隔天要上學,前一天晚上還會抱著被子啜泣。有時爸媽夜裡進去房間,看到他眼角掛著眼淚、眉頭緊蹙,真是萬分不捨。原本喜歡上學的孩子,為什麼突然就變了?

文:駱郁芬

CASE:突然變得不肯上學

楠楠長得白白淨淨,肉嘟嘟的臉配上招牌傻笑,講起話來還有輕微構音障礙造成的「大舌頭」,整個人有種傻氣的可愛,大家都很喜歡他。

楠楠這個學期開始上幼兒園了,一開始適應得很不錯,兩個多月來每天都開開心心上學,爸媽正準備鬆一口氣時,突然之間楠楠就不願意上學了!每天早上他都哭喪著臉,哀求大人不要送他上學,硬是把他帶到學校門口,他就坐在地上不肯進去。

他知道隔天要上學,前一天晚上還會抱著被子啜泣。有時爸媽夜裡進去房間,看到他眼角掛著眼淚、眉頭緊蹙,真是萬分不捨。原本喜歡上學的孩子,為什麼突然就變了?

越責備,孩子越不想說?信任從問對問題開始建立

孩子對某件事物的喜好突然轉變,一定是有原因的,但由於孩子的思維方式跟大人不太一樣,所以有時事情的原因並不是這麼好理解,需要我們細心推敲。

孩子突然不願意上學,可能的原因非常多,以下是一些比較常見的例子。

第一個是受到挫折,這是最常見的。例如,學校開始教新的課程、準備聖誕節表演活動,孩子覺得自己做不來、做不好,所以不想去學校面對。

第二是同儕相處。被同學欺負、被嘲笑、好朋友不理他,或者是以為自己被討厭,都有可能。

第三是爬不起來。這個原因也很常見。天氣轉涼了、體能活動增加,或者就是最近比較晚睡,都可能增加早上起床的難度。此外,也可能因為不想上學,而不想起床。

第四是環境轉換。除了轉學、轉班之外,有時是換教室、喜歡的老師離職或請假了、喜歡的活動取消了等,這些環境上的改變,都有可能影響孩子上學的意願。第五是感到害怕,例如被老師罵,或是看到老師罵人,或者比較嚴重的:受到了不當的對待,這是我們最不樂見的可能性。

除了上述狀況,也有可能是家裡面有了變動,孩子不想離開家人,例如媽媽去生弟弟妹妹,或是孩子賭氣想要求大人答應某些要求等。

正向教養提醒我們,在處理孩子的教養議題時,不能只求達成短期、速效的目標,雖然快速達成目可以減少父母的壓力,但越是快速收效的方式,越可能忽略事情的脈絡、孩子的需求,反而容易讓孩子離我們最終希望他們具備的各種人格特質越來越遠。

在臨床上也是如此,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通常是一種呼救,告訴我們他有哪些地方需要幫忙。偷竊的孩子,可能是想尋求同儕認同、被威脅,或是衝動控制能力不佳;頂嘴忤逆的孩子,可能是因自卑而需要被肯定,或是在其他地方遭遇了挫折、對人際充滿不安。

如果我們沒有發現這些背後的需求,只是用責打、威嚇去迫使孩子不敢再犯,那麼即使短期遏止了問題行為,孩子很快仍會在其他地方出現問題,大人也會對此感到疲於奔命、挫敗不已。

但是,要如何得知孩子這些令人困擾的行為背後,到底有什麼需求?

其中最重要的,是大人跟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要問出「發生了什麼事?」這句話很簡單,但是孩子只有在感到安心、信任的狀態下,才有可能把他的需求和脆弱的一面展現出來。

例如:學習上遇到困難、覺得自己很無能、在人際上遭受挫折、不小心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等,要說出來都需要很大的勇氣,因此孩子必須確保自己說出來之後,大人不會對他造成更大的傷害。

另一個基本條件,關乎探問的態度。

關鍵在於,大人的出發點必須全然的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在乎,真心想要了解孩子遇到的困難,並提供協助。很多父母一不小心,會在探問的過程中夾帶「早就跟你說過了吧!」、「你就是這樣不乖!」、「你看著辦好了!」的潛臺詞,因此而讓孩子很抗拒表露。

誠心的問孩子:「我看到你很難過,發生了什麼事呢?」、「你不想要自己睡,是因為有點害怕嗎?」當孩子感受到大人話語中的誠懇,就有機會吐露(見下頁圖2-6)。

孩子出現的問題行為,背後都有他的需求。找到需求,才能帶著孩子繼續經營正向教養關係。

幼兒園 突然 不想 上學

Photo Credit:任性出版

你也可以做到的正向教養對話練習

面對孩子突然不願意上學,我們要先抽絲剝繭,找出原因。

因為,要處理問題,就一定要找出真正的原因。

不去上學只是表象,背後有真正的原因,但有時我們會忘記去思考,而只是告訴孩子:「每個小孩都要上學啊!」「你就是太晚睡了!」「上學可以玩遊戲、學東西,你看大家都很喜歡上學,只有你不想上學!」

這樣的說法不但無法找到問題的源頭,反而更忽略了孩子的情緒需求,所以問題就會一直存在。

仔細問、好好聽、慢慢拼湊,找出核心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如果觀察到孩子的情緒好像逼近他能承受的邊界了,或是孩子已被負向情緒淹沒,而無法思考,那不妨先讓他休息一、兩天,給彼此一個喘息的機會。

當我們找到關鍵原因,而且孩子的情緒緩和、能夠重新理性討論時,就一起來想想該怎麼做。例如:

  • 同儕相處問題?→試試看大聲說出自己的感受、主動邀請對方一起玩,或是練習回應的技巧。
  • 對活動不拿手、感到挫折?→假日跟大人一起練習、請老師再示範一次,或是從自己做得到的部分開始嘗試。

像這樣找到問題點,要找出解決方式就不困難。

​​

POINT:情緒行為問題,是一種呼救

(X)「早就跟你說過了吧!」、「每個人都要上學,大家上學都很開心啊!」

(O)「我看到你很挫敗,發生了什麼事呢?」、「你不想要自己睡,是因為有點害怕嗎?」

​​

相關書摘 ▶《爸媽不用忍的正向教養》:當孩子說「我不要當你的小孩!」家長該如何回應?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爸媽不用忍的正向教養:改掉頂嘴、動作慢、依賴、行為退化、缺乏成就動機……的免爆氣親子對話範本》,任性出版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駱郁芬

頂嘴、哭鬧、大寶打二寶、挑食、依賴大人、行為退化、缺乏成就動機……孩子總是講不聽又很盧?爸媽再也不用忍氣吞聲!第一本專為臺灣父母所寫免爆氣親子對話範本!

作者駱郁芬是兒童臨床心理師,擅長兒童發展議題,更是一位在工作和家庭間兩頭燒的媽媽。因此,她對前來諮詢的煩惱爸媽,很能感同身受。她說,很多家長誤以為正向教養,就是要永遠帶著正面情緒的「忍耐的教養」,但養小孩就是每天被他氣死三百次,怎麼可能一直有正面情緒?

駱郁芬說,正向教養不是忍耐,也不是縱容,而是針對孩子的年齡與特質,適度的理解、設限與要求。因此她以阿德勒正向教養X兒童心理學發展為基礎,運用日常生活的親子對話,為惱人的教養問題提供實用方法。

幼兒園 突然 不想 上學

任性出版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獲獎導演談VR影像創作——創作的本質即是挑戰,而新媒材的探索則是一趟迷人的探索之旅

幼兒園 突然 不想 上學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用科技說個好故事,不僅顛覆既有創作方式,也放大創作者與觀者之間的共鳴。對於創作者而言,其挑戰與學習在哪裡?對未來的想像又在哪裡?從聚焦沉浸式內容體驗的「未來內容展」展出作品——《無法離開的人》、《紅尾巴》,了解創作者視角以及對VR的想像。

2017年,電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在聖地牙哥動漫展(Comic Con)裡,談到他對VR的看法,「過去十年,我參與其中,就像未來一樣,我覺得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它都在前方等待著。」

後來,史蒂芬史匹柏所執導的電影《一級玩家》接著在2018年春天上映,眾所皆知這可以說是一部詮釋「元宇宙」概念的經典電影。或許是因為自己執導了一部後來被譽為談論VR世界的電影,因此有別於過去史蒂芬總是對VR持憂心態度,該年他的發言,反而將VR視為新可能性的起點,認為技術將改變過去電影給觀眾的體驗,並且強調:「在其中,人類可以做任何你想像得到的事情。」

在同一個時空背景下,把場景轉到威尼斯影展。2016年,威尼斯影展首創VR 單元、2017年設立VR競賽類別,而成立首年,台灣藝術家黃心健即以《沙中房間》拿下「最佳體驗獎」(Best Experience)。

到了2022年,導演陳芯宜再度以《無法離開的人》——這部受國家人權博物館之邀、以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為題材的VR創作——睽違五年,再度為台灣拿下同一獎項。

同樣是今年6月,導演王登鈺以VR作品《紅尾巴Ep.1》,也在被國際間視為最具規模「XR沉浸式展覽」之一的法國新影像藝術節(NewImages Festival)中,拿下評審團特別提及獎(Special Mention)。評審團認為該片的美術質感及奇幻氣氛令人深受吸引,且實拍逐格動畫細緻度極高,是VR電影的一大突破。

幼兒園 突然 不想 上學

《無法離開的人》劇照《無法離開的人》獲2022威尼斯影展最佳體驗獎,故事融合多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經歷,以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穿越歷史與時間,並藉由VR沉浸式體驗,期待喚起不同世代對這段歷史與人物的共感。

與其說是「挑戰」,不如用「好玩」形容更貼近

如同大導演史蒂芬所言,虛擬實境走進影視產業已數年,顛覆與創新實然並存並進。我們不禁想問,在此發展過程裡,對於創作者而言,其挑戰與學習在哪裡?對未來的想像又在哪裡?這些問題,將從本次於「未來內容展」展出作品的創作者視角出發,進一步理解創作者的心情,以及對VR的想像。

「從平面攝影到動態攝影,是一個歷程;從動態影像到VR,又是一個新的歷程。」過去以電影、紀錄片為主要創作媒材的陳芯宜表示,平面2D電影的電影語彙已經發展很成熟,「像是在電影裡,你說遠景、中景、近景等等,大家很容易可以理解,但這在VR裡面幾乎是不成立的。」

正因許多事都還在萌芽階段,眾人也都還在成長的路上,因此凡事都還在探索階段。而細究這段探索的過程,陳芯宜並不認為「痛苦」,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好玩」。

「先不要定義,要探索。」正因為過去的影像經驗與語言已然不成立,透過VR創作,所有共同語言都必須重新定義;又或是原本覺得不可行的事情,可能在不斷討論與嘗試中,又變得可行。

舉例來說:電影中「滑軌」是共通語言。講出來,每個人都會浮現共同想像、操作手法也非常一致。但「滑軌」該怎麼在VR影像裡呈現?便成為一個新的課題。首先,「滑軌」要在VR影像裡運用,在技術上有門檻。隨著鏡頭往前移動,技術團隊要縫合的是整個空間,不是單個畫框而已,那可是浩大且繁複的工程;其次,鏡頭在動的時候,觀眾容易頭暈,反而無法成就最佳觀影體驗。

幼兒園 突然 不想 上學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一般電影製作中的「滑軌」,若要在VR影像裡呈現,隨著鏡頭往前移動,技術團隊要縫合的是整個空間,而不是再只是單個畫框的鏡頭推進。

陳芯宜說,這個鏡頭語言原在她2018年的第一支VR創作《留給未來的殘影》裡就想運用,但根基於上述兩個問題就沒有實現,「但第二支片,我就用上了。」

在與團隊不斷嘗試與討論的過程裡,陳芯宜最終成就了新的技術突破。對創作者而言,這樣的過程,當然不會是痛苦,甚至用好玩也不足以形容,因為聽起來,那簡直令人著迷。

怎麼讓觀眾「沉浸」?你要同時是導演也是觀眾

陳芯宜強調,VR電影不能與一般動態影像與平面敘事相較,因為那根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與類型。「在我接觸VR後,它要給的是整個空間感,因此觀者是進入一個空間,不只是看一個電影。」

也因如此,VR創作從劇本寫作開始,就與陳芯宜過去的經驗完全不同。寫電影劇本以敘事結構為主,但VR使得影像的各自空間有了不同定義,因此導演必須依照不同空間情境,寫出A、B、C…面的劇本,分別代表不同的空間結構。「我會試著去找到在VR裡面,我要怎麼講白色恐怖故事講得最好,讓體驗互相加乘、讓眾人更身歷其境。」

《無法離開的人》以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經驗為題創作,讓這段多數台灣人過去曾被噤聲的歷史,用VR形式呈現給觀眾,當你戴上VR頭顯,便會瞬間置身於綠島人權園區的「新生訓導處」蠟像展示館,讓政治受難者坤伯與一封永遠無法送達的遺書,帶你回到當年的歷史情境中。

「該怎麼講述這個故事?」陳芯宜說,光是要表現「監視」在VR裡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手法,你得去想像、去摸索,才能讓觀眾沉浸在你想傳達的情緒裡。

此外,也因為是空間創作,創作者勢必要轉換自己的身分,創作者「既是導演,也是觀眾」。要怎麼讓觀眾能進入導演的內心,得看創作者如何塑造沉浸感,令人在虛擬中感受到真實交錯。

當走進奇幻世界成為可能!沉浸式體驗拉近作品與觀眾的距離

像是《紅尾巴》這部作品,在VR的影像敘事裡,便不同於《無法離開的人》,觀眾被明確賦予了「造訪博物館」的角色,《紅尾巴》中,觀眾是全然的旁觀者,並透過小男孩的好奇與追尋,讓觀者隨著VR的沉浸感,不自覺的把自己帶入那個立體的空間中。

《紅尾巴》是一部關於一個小男孩在懵懂中踏上漫長旅程,走過一座又一座奇幻城市,只為追尋紅尾巴幻影的故事。導演王登鈺曾在受訪中表示,想要透過作品傳達的意念是:「從兒童轉變成大人這段時期,會面臨許多成長掙扎。青少年是極度渴望被瞭解的,他們察覺到自己身體的改變,但是並不知道內心也在經歷嚴重的地殼變動。」

而故事的沉浸感,便是源自導演王登鈺將自己在夢中所感知到的世界。導演採用實體模型,製作出一個個劇中的角色模型、場景模型,再透過台灣知名VR技術團隊Funique VR以高解析度攝影測量法(Photogrammetry)掃描,最終透過遊戲引擎製作成類逐格動畫,打造夢境般的細緻世界。因此觀看時,觀者能深刻沉浸在精緻的VR世界,並不自覺地追著天空的紅尾巴奔走,與故事裡的小男孩一同回到過去的自己,喚醒內心那個需要被療癒的靈魂碎片。

讓觀者進入VR的世界裡,與故事裡的角色一同身歷其境、感他所感,要創造出最佳體驗的沉浸式內容,從創作的最開端,導演就不僅是導演,也是觀眾。

幼兒園 突然 不想 上學

Photo Credit:《紅尾巴》劇照獲法國新影像藝術節評審團特別提及獎,《紅尾巴》從一條紅尾巴的流動,與男孩的奇幻旅程相互暗湧,詩意地詮釋出人們童年的情感記憶。

最後,台灣VR創作雖屢在國際上嶄露頭角,陳芯宜也肯定台灣發展VR創作,更屬前段班,但重要的體驗設備如VR頭顯,距離普及化還有一大段距離。也因投入VR創作的成本高昂、回收又相對艱難等種種緣由,她認為在現階段無法定義VR未來的發展性。然而,創作者躬逢其時,在這麼早期的階段可以參與嘗試,用不同的媒材創作,興許是件好事。

至於眾人都會問的一個題目:「新的媒材,對創作者是不是一個挑戰?」陳芯宜的答案淺顯易懂:「挑戰不在於媒材的新或舊,『創作』的本質就是一項挑戰。」而所有想嘗試定義與探索的創作者,勢必都在這條路上。

免費報名!2022 TCCF 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擴增宇宙,運算中」

Web3.0開啟了數位世界邁向元宇宙的大門,讓現實世界在即時運算下快速擴增「多重宇宙」。2022未來內容展以「擴增宇宙,運算中」為主軸,便是意味蘊釀元宇宙時代的娛樂體驗、展現將內容產業帶往未來的企圖心。從故事力策展出發,結合科技藝術衍擘畫新未來內容藍圖,帶領參展者體驗內容敘事感官疆界與全新媒體科技應用與商機,在文化內容與商業之間搭建起一座黃金之橋。

  • 2022年11月3日至13日
  • 松山文創園區2、3號倉庫

同場加映「主題沙龍」

未來內容展同場加映精彩沙龍舞台,匯聚內容創作者、科技業者、產業經營者三方共創的產業交流論壇。了解更多內容結合科技的創意製作、產業熱點、策展觀點、國際趨勢及商業案例,不可錯過!免費報名主題沙龍:https://www.tccf.tw/salon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