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情緒障礙評估

照顧孩子的路上,父母往往付出最大的關注在吃飽沒?睡飽沒?穿得暖嗎?重視孩子的發展,也多把重心放在大小肢體活動夠不夠靈活?其實,嬰幼兒的情緒發展也需要父母予以高度重視,因為這將是孩子未來人生路怎麼走的重要關鍵。

兒童情緒障礙評估

說到情緒,大家不免聯想到「情緒管理」,也深知情緒管理的重要,因為「能力好,不一定會成功;情緒管理不好,一定不會成功」。想要成功,更在於是否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然而,在學習情緒管理之前,得先了解情緒發展有其歷程。

了解嬰幼兒情緒發展歷程

世博診所復健技術部主任林昱程職能治療師指出,如同嬰幼兒其他發展一樣,情緒發展也是循序漸進的,有所謂的情緒發展里程碑,每個階段發展的重點不同,而每一個孩子又有自身的發展節奏,建議每半年到一年觀察孩子的轉變,並與里程碑相比。

兒童情緒障礙評估


林昱程治療師表示,認知與情緒的發展息息相關,因為不知道可能有其他方式表達情緒,所以就用一直用哭表現情緒;再加上語言發展也未跟上腳步的話,孩子表達情緒時,不只是哭,還出現用頭撞牆或身體直接往後倒的動作,父母雖然生氣,卻也擔心孩子會受傷,就在呵護的當下,全然忘記要讓孩子知道「這樣表達情緒並不恰當」。

記得嗎?有一支廣告,演著一個沒能吃到肯德基炸雞的大兵,在地上扭曲打滾,大喊「這不是肯德基!這不是肯德基!」相信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在地上打滾耍賴的畫面,是許多父母的夢魘,因為孩子沒能用更好的方式表達情緒,於是只能用這樣極端的方式告訴父母。

6點.觀察孩子情緒發展有異狀

若孩子有情緒發展遲緩的問題,「通常兩歲後,可慢慢確診」,然而,要如何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可能有異狀呢?

1.莫名的堅持與固執

林昱程治療師說,「哭的方式與眾不同,展現出沒必要的堅持與固執,父母就要提高警覺了!」

他舉例,回家的路不只有一條,可是孩子卻只堅持直走到家的那條路,完全不願意嘗試其他不同的路時,就是一種沒必要的堅持與固執。有一位媽媽就是看到兩歲多的女兒,很愛穿裙子,即使寒流來襲,也依然堅持只穿著裙子,甚至連褲襪都不穿,女兒跟媽媽說,「公主沒有在穿褲襪的」,讓她驚覺女兒是不是過於堅持,而主動諮詢專業。果然經過專業評估,女孩有觸覺敏感的問題,而她所說的話都是用「公主」的邏輯思考。

2.情緒轉變極端波動程度大

前一秒好好的,下一秒卻「突然炸毛」,一下很開心,一下又很憂鬱,行為轉變極端,經常有這樣表現的孩子,需要父母提高警覺,是否孩子的情緒發展出了狀況;甚至過度情緒化的狀況,有如一顆不定時的小炸彈,就要懷疑是否有過動的問題。雖然有些孩子的情緒像很容易點火的「小火種」,若能透過正向的引導宣洩情緒,也能成為帶動團體氣氛的「火柴棒」。

3.過分唱反調喜歡挑戰權威

總是做出與父母指令相反的事,完全不配合,而且父母愈是用權威的口吻要求,孩子反抗的動作愈大。

4.個性突然轉變

在個性出現巨大的變化,如:原本很乖卻變得叛逆,或是原來不聽指令,卻變乖了,「轉變其實有歷程,只是父母沒發現」。

5.連看電視都無法專心

林昱程治療師指出,「這是一項很明顯的警訊!10個這樣的孩子有9個出了問題」!

6.過度害怕焦慮影響了日常生活

一般人多有著對某些事充滿恐懼或焦慮,但對任一事物總是充滿過度的恐懼焦慮,需要大人付出很多的關心安撫,甚至因而影響日常生活,就需要注意了。

兒童情緒障礙評估

兩歲是調整情緒力的關鍵時間

林昱程治療師指出,「兩歲,可說是調整情緒力的關鍵期,因為孩子在兩歲後,慢慢有了自己的情緒,也同時是語言的爆發期,可透過語言表達,取代不高興就捶牆壁、大哭大鬧的表現方式,讓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調整能力表現,展現進步的空間」。

他提醒,「這時也是父母身教重於言教的重要階段,面對孩子情緒表達不當的時候,如果父母用更大的火暫時假裝蓋住孩子的小火,並無法讓孩子學習到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但父母應如何處理孩子突如其來的暴走情緒呢?林昱程治療師表示,「掌握適時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建議隨身攜帶孩子有興趣的小物,也許是玩具或是繪本,父母也可以即興編一段有趣的故事說給孩子聽,總之就是先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讓他不再暴走的事情上」。但這樣的方式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會越來愈沒有效果,「因為3至6歲的孩子愈來愈難騙了」。

所以,務必把握2歲階段,好好引導孩子適當表達喜怒哀樂的情緒,學習就算想生氣,也要用適合的方式表達,例如:父母示範快要生氣可以這樣說:「我難過,請你抱抱我」、「我數123,請你……,不然我要生氣囉」,藉由一段預備時間,緩和可能會爆發的情緒。

請父母千萬不要忘記,即使是學齡前的孩子,也是有自我意識的,兩歲可說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他提醒,千萬不要用「不行」的硬方式回應孩子不ok的要求,父母學習用別的方式軟性回絕,可讓孩子的負面情緒不致因被父母毫無商量餘地的「不行」而被炸開。

兒童情緒障礙評估

幫助孩子的方式

對於有情緒發展遲緩的孩子,依據不同狀況,父母可以這樣做:

.針對觸覺敏感

幫孩子洗澡後,先用大浴巾擦乾身上的水分,暫時先不要穿衣服(氣溫低時要做好保暖),用雙手輕輕幫孩子按摩身體和四肢,讓孩子慢慢適應外界對觸覺的刺激。若反應在挑食上,如:不吃紅蘿蔔,運用誘導的方式,「從吃一口開始,逐漸適應多吃幾口」。

.尋求專業治療

林昱程治療師指出,情緒控管不佳,將引發各種問題,若孩子有異狀時,應適時接受專業療育。「通常會安排團體治療的方式,透過各式活動讓孩子適應團體生活」。在團體生活中,孩子要學習排隊,即使被插隊也是一種學習,「學習將不高興或憤怒的反應強度降低,甚至跟插隊者握手、抱抱」;進行的活動時,有人動作快,有人動作慢,彼此陪伴,「學習照顧比自己弱的,有成就感和榮譽心,減少情緒的波動」。對於情緒過high或不high的孩子而言,可透過團體活動拉近雙方的距離,互相學習,摸索出適當的節奏或反應。

他強調,「讓孩子適應團體生活,是需要時間的」!平常回應孩子的需求時,就算不答應,也練習順著他的話講,不讓孩子有被拒絕的感覺,林昱程治療師提醒,「父母比孩子的堅持還要固執時,並不是好的回應方式。尤其在解決一個人的生氣問題時,自己千萬不能生氣!愛的堅持,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模式」。

家裡如果有一個愛鬧脾氣或固執彆扭的孩子,會讓父母的情緒、生活,甚至全家的生活作息都受到嚴重的影響。尤其聽到坊間很多情緒困擾或情緒障礙等相關報導,更是讓父母擔心。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好像不僅是接納、包容就可以了事,自己的孩子現在的情緒問題會不會是情緒障礙,或會不會演變出將來的情緒障礙?

如何幫助孩子或家人解決情緒的問題、如何避免孩子將來出現情緒障礙,應該先有下列的認識和行動。

調適情緒的能力是重點

每個人難免都有情緒困擾,有情緒困擾常常是因為需求沒有獲得滿足,遇到受挫或壓力過大的情況,很直接的表達情緒,對於一個小學生或青少年而言,這種情緒困擾應該是正常的。目前對大腦的研究,發現人在受挫或壓力情境下,可以適當的調適情緒,不會採取衝動的反應,可能要等到二十餘歲,前額葉成熟之後,才能做得到。

如果小孩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或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才是大人應該擔心的事。所以,年紀小的孩子有情緒困擾,應該不是父母擔心的重點,但怎樣讓孩子學習其他適當的表達情緒方法,讓孩子順利發展出應有的情緒,而不要一直停留在自我的觀點、原始的情緒反應,也不要一直用直接、原始的哭鬧或肢體動作來表達,那才是父母要期待的目標。

情緒困擾的兩大核心問題

一般情緒可分為正向情緒,如高興;和負向情緒,如生氣、難過、害怕。這些也是一般三歲以前的孩子就有的原始情緒。

1. 情緒發展不成熟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成長的經驗,孩子慢慢也會發展出一些社會化的情緒,例如喜悅、幸福、緊張、嫉妒等。因此,父母首先應該觀察孩子在生活中是否有不同的情緒表現出來,或是對於不同的情緒是否會有不同的行為、表情來表達。如果進到學校,他所感受和表達的情緒仍停留在原始的狀態,像個三、四歲的孩子,對不同情緒的表達也非常單一,例如高興就是拍手、大笑,生氣、不高興的情境就以哭鬧、摔東西或找媽媽等固定的行為來表達,這時候,孩子的情緒問題就值得父母擔心了。因為這表示孩子的情緒發展和表達,比他應有的年紀較為不成熟,也就是一般所謂的「這個人很幼稚」。

情緒困擾的問題除了要關注發展是否正常之外,很多父母、師長比較會注意到干擾到別人的情緒問題,例如哭鬧、生氣,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出現外向性的問題,家長比較會注意到這樣的情緒問題。所謂的外向性問題,是指攻擊、破壞、違規等個人少控制且對外界具干擾的行為問題。一般僅會認為這些行為主要是因為孩子生氣或憤怒,但研究發現,很多小學生可能在焦慮、壓力大、憂鬱、失望時,也會出現這些外向性的行為問題。

2. 內向情緒的不當壓抑

有些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比較內隱、不會干擾他人,甚至僅會在安全的環境才爆發,這樣的問題比較會被父母或老師忽略。這些內向性的問題表現方式可能是沈默、退縮、被動的拒絕,甚至是一個人孤立起來,這些行為在不敏感的家長或小學的大班級中,很容易被忽略。

很多研究證實,家長和教師都比較容易注意到外向性的問題,可以在早期就介入,而內向性問題比較容易被忽略,所以一旦變成被注意到的問題,通常狀況已經比較嚴重了。

例如一個被父母期待很高的小男生,經常在功課、才藝都要有很好的表現,雖然家長非常鼓勵他的好表現,但家長沒覺察他對於失敗的恐懼,以及沒有觀察到孩子在長期壓力下,對於學習活動已經出現緩慢、退縮,早期的熱誠、主動已不在了,導致家長看到孩子出現偷竊、說謊行為時,才開始處理外向性的問題。不過,偷竊、說謊的處理效果通常不好,因為家長所看到和處理的問題,都僅是冰山的一角。真正的問題是潛伏於孩子內心的情緒,但因很多孩子不會直接表達內向的情緒,僅以不明顯的方式間接表達,多數不敏感的家長或忙碌的家長,可能因此忽略了注意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

目前經常報導成人的偷竊慾、戀物狂甚至強迫症等,部分原因是童年內向情緒的壓抑和不當表現,以及長年的問題未被正確發現和導正所致。這樣的問題累積到青春期或成人,以其他疾病的病徵或症狀顯現,處理起來就會費時又成效不彰。

所以,情緒問題應該是冰山的一角,真正的問題是在情緒能力的發展遲緩、內向情緒不當的表達且被忽視,才是家長真正需要正視的情緒困擾問題。

影響情緒表達三要素

發現孩子可能是情緒發展幼稚或不成熟,或是內向情緒表達不當等問題時,先不要斷言孩子是情緒障礙。畢竟一個人要有適當、成熟的表達,需要有些條件配合。

1. 智力或口語發展

首先,應先了解孩子的特質,孩子的智力、口語、人際互動能力是否跟一般同齡的孩子差不多,因為智力和口語能力會影響孩子對於情境的了解,也影響孩子對情緒的概念和正確表達情緒的方式。如果孩子是屬於智力、口語、人際互動能力較差的,出現上述的情緒困擾應該是可預期的。

所以,建議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明白示範情境和情緒的連結,以及正確、多元的情緒表達方式。例如媽媽看到孩子又犯錯生氣了,可以直接說出來:「你又做錯了,讓媽媽很傷心,好像是媽媽教不好。媽媽不想再說了,你自己先想想錯在哪裡?」「你這麼大聲吵,讓媽媽心很煩,我不想說話了,我等一下再幫你。」經常明白的示範說明情境、個人心情、情緒表達的行為這三者的關係,如「情境」就是「你又做錯」、「你這麼大聲吵」,心情就是「媽媽傷心」、「媽媽心煩」,結果的行為是「媽媽不想再說了」、「不想說話」;或是幫忙把孩子的行為也利用上述的語言表達,讓他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關係,可以協助孩子漸漸學習到如何適當的表達情緒。

 

2. 先天氣質差異

 

除了能力之外,孩子的氣質也可能影響情緒表達,根據理論,每個孩子的氣質有九個向度:活動性、規律性、趨避性、適應度、反應強度、情緒本質、堅持度、注意力分散度、反應閾等。有些孩子的氣質本質就是比較喜悅的;有些是比較憂鬱負向的;有的孩子固執堅持力很高;有的孩子有彈性,容易被改變;有的孩子反應比較強,一點情緒就大驚小怪;有的孩子反應強度較低,經常會低估了他所感受的情緒,例如他回家之後,沈默不說話半天,直到晚上才說出「放學途中被人搶了錢包,手臂被打傷了」。有的孩子遇到新環境或是刺激會採趨近的態度;有的孩子對於新的情境、事物都會先退縮、逃避,容易變成「不」先生╲小姐(Mr. No);有的孩子很敏感,一點小刺激他就會覺察到;有的孩子對周圍環境比較魯鈍,爸爸媽媽的聲調語氣已經變得高揚大聲了,甚至是打下去了,他才感受到爸爸媽媽的生氣。

 

因為孩子的氣質不一樣,可能出現的情緒表現、困擾也不一樣,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表現可能跟他的氣質有關,把孩子這些問題拿去找醫師,可能得到的答案是「這些行為問題和孩子氣質有關,你可以……(一些因材施教的管教方法)。」醫師或專家頂多認為孩子僅是適應障礙或適應問題,而建議父母採取一些適合孩子氣質的管教方法。

 

3. 情緒表達的學習環境

 

家庭是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環境,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很多父母本身有壓力,在家裡經常情緒失控;或是婚姻出現問題,父母或家人經常爭吵;甚至有些父母對於情緒、衝突的處理方式,也採取哭鬧、打罵、威脅等不成熟的方式。因此,父母看到孩子的情緒問題時,不妨檢查一下自己或家人是否也有類似的情緒表達方式,如果是的話,孩子的問題也僅是如鏡子般反映出家裡的問題。這時候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還不如先改變大人表達情緒的方式,如果父母面臨壓力、挫折、衝突,可以用比較成熟的方式處理,就可以降低孩子受到的傷害,也不會助長孩子的情緒困擾。

 

改善情緒問題DIY:語言示範、避免錯誤鼓勵、善用角色扮演

 

很多孩子的情緒困擾問題可以在父母、家人或師長的引導下,逐漸改善。家長或老師可以嘗試去協助孩子正向發展情緒,前述的語言示範就是方法之一。其次,父母可能要觀察一下,孩子不當表達情緒的行為是否被鼓勵,很多家長常因受不了孩子的吵鬧,在孩子大吵哭鬧之後讓步,這就是錯誤的鼓勵孩子不當的行為。如果父母或周圍的人不停止這種錯誤的鼓勵,很難改善孩子的情緒困擾。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故事書、戲劇、生活事件與孩子討論不同角色的不同觀點,讓孩子學習如何利用不同角度看問題。如媽媽拒絕孩子,可能是媽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讓孩子學習從自我為中心、以我獨尊的思維,慢慢學習以彈性角度看問題。父母或大人也應利用機會,示範或角色扮演如何正向的表達情緒,例如好朋友不願意借你玩具,讓孩子學習從好友和自己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同時跟孩子扮演自己和好友等不同的角色,去思考這個問題。所以,如果家裡的客廳是劇場的話,孩子將有機會學習不同的角色和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情緒困擾未改善 及早就醫有必要

 

經過上述的考慮,孩子出現情緒困擾的問題如果不是發展遲緩、能力或氣質所致,而且也嘗試過上述方法仍未見改善;甚至參加很多坊間所謂的EQ訓練工作坊或接受諮商心理治療等,仍成效不佳,且尚未接受過小兒神經科或精神科醫師的任何診斷,建議父母儘快帶孩子去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