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一直 出错

关键不是粗心,而是专注度太低,分心太多导致出错。

工作和学习的时候,你是不是经常感觉到内心独白仿佛无法停止,一直有想法不断地冒出来:

昨天忘记了妈妈的生日,她有点难过,我好自责;

马上到「双十一」「618」了,我应该买点什么好呢?

哎呀,糟糕,我这个月的信用卡还没有还。

这些想法就像一场永不结束的打地鼠游戏,你刚压制住一个,另外一个又出来了。

这让你永远都无法心如止水地做一件事情,无法全情投入地工作和学习,你的许多宝贵精力都浪费在了类似背景噪声的思绪上,你无法控制它们,也无法摆脱。

那些干扰你的小念头,就提笔写下来,写到小纸条上集中处理。

如果是比较难处理的烦恼,可以用一张图画一下前因后果,每次纠结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以防继续胡思乱想。

这样做为什么有效?难以消灭的内心对话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待办事项。

当你好不容易专心下来做某一件事的时候,你的大脑一直在提醒你,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它担心你忘记,所以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随时报警的监测器。

朋友的生日快到了。

你不是一直想换房子吗?可以先在网站上看看,约一下。

有时候这些念头未必是清晰的,未必是指向某一件事情,你只是隐约觉得自己还有没做完的事情,一团糟,也说不清楚是哪一件,但就是觉得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些提醒,都是分心的原因,同时也是焦虑和压力的来源。试想一下,每次做一件事,都感觉自己好像有一堆事要做,常年在这种焦虑和压力下生活,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另外一种难以消灭的内心对话就是消极情绪。

有时候发生了不好的事情,除了消化它,也没什么别的办法。能够转化为待办事项的,那就立马行动。比如跟朋友吵架了很难受,去道个歉就行。

不能转化的,就只能自己承受,也可以用我推荐的流程图去做自我疏导。

思绪之所以会无法控制,跟我们大脑本身的构造有关系。

大脑中有无数的神经元和突触负责传递消息,所以想法确实是你自己的,但是并不那么好控制。另外,未完成的事情,也让你记忆更深。

这个结论是 20 世纪 20 年代德国心理学家 B.B.蔡格尼克在一项记忆实验中发现的。

她让受试者做二十二件简单的工作,如写下一首你喜欢的诗,从 55 倒数到 17,把一些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线穿起来,等等。

在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允许做完,另一半在没有做完时就受到阻止。

做完实验后,蔡格尼克让受试者回忆做了二十二件什么工作。结果是受试者对未完成的工作的回忆率可达 68%,而已完成的工作回忆率只有 43%。

未完成的工作比已完成的工作保持得更好,这种现象就叫「蔡格尼克效应」(Zeigamik effect)。

后来又有心理学家不断地证实「蔡格尼克效应」:任务未完成、目标未实现,脑子里就会有个声音不断提醒你去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然而,一旦任务完成了、目标实现了,脑子里的那个声音就会消失。但是我们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完。好在后来又有研究发现,不必把事情做完,你只需要给待办事项做出计划,就可以清空大脑。

一旦你把做这件事情的时间、地点等细节计划出来,大脑就不会再催促你了。

这就是我说把你的念头写下来会有用的原因。

写下来,集中处理,对大脑来说就是实施计划。

只是这个方法不够彻底。有时候即便写下来了,由于没有确定具体的处理时间,你还是会想它。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步,断舍离。

第二步,GTD。

断舍离这个词,大家已经听过太多次了。

我们可以分人、事、物三个维度去整理自己的人生。

物品方面,保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用什么留什么,不要因为可能会用到,就不肯丢。

之前看过一个整理方法很绝,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先收纳到箱子里,然后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

需要用到哪个物品,就去找出来,用完以后归类到房间里。

那些在一个月内都没有使用过的,就可以丢掉了。

这样一来,你的家居生活会简单清爽很多。

那些堆在桌子上的杂物,衣橱里的过季服装,淘宝买的待退物品,通通是你的待办事项。

不重要的事情比不重要的人还多。定期断舍离,生活更清晰。

2017 年以后,我对自己提的要求就是生活一定要简单,简单到不能再简单,新房装修买家具,我只买那些功能必要的,但凡不必要的,就不买。

以前一间房子都堆不下的衣服,现在用一个衣柜就能搞定。

桌面上都是今日待办的文件,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干扰我的视线。

就连手机提醒,在我这里都是关闭的。

断舍离之后我们就可以用简单版本的 GTD 来管理待办事项。

为何说是简单版本的 GTD?

GTD 实施本身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它要求人们把全部待办事项收集到一起,然后一一处理。不仅仅是待办事项,还包括待处理的信息、待整理的物品等等。

它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工程,不管是近期的还是远期的,不管是靠谱的还是不靠谱的,你都要把它们先列到待办清单上,收集完了以后再去判断。

如果是垃圾,没用的东西和信息,就可以丢掉。

如果是两分钟内可以做完的事情,就马上去做。

如果是可以交代别人做的事情,就放到等待清单里。

如果是将来可能会去做的事情,就放到愿望清单里。

如果是有用的资料,就放到资料库里。

如果是需要多步骤执行的事情,就放到项目清单里。

每个项目即将进行的下一步行动,就放到执行清单里。

除此之外,有一些定时定点要做的事情,就放到日程表里,定好闹钟提醒。

这个方法的根本宗旨就是解放大脑、节省脑力,这些清单可以视作你的第二个大脑,它们毫无遗漏地保存了你所有的待办事项,每一件事情都是井井有条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所以你再也不用为那些没有做的事情而焦虑。

你只需要盯着你的执行清单就可以了。

可谓一表在手,天下我有。

这个方法里的重点有两个:一、保证毫无遗漏,只要你的大脑认为还有事情遗漏在外,它就无法安宁;二、分门别类,一定要把事情放到正确的清单里。

我没有严格执行 GTD,只是执行了简单版本,比如我会先做断舍离,扔掉一部分东西来减轻自己收集任务的压力,这一点就不符合 GTD 的要求。

我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工作 一直 出错

職場上有些人或會因為做錯事而耿耿於懷,十分執着於自己犯過任何的大小錯誤。與其長期自責,背負無補於事的罪疚感,倒不如調整心態,讓自己盡快走出犯錯的陰霾,積極解決問題來得實際些。各位職場中人可以預先做些心理建設,在犯錯時免得心荒荒,兩頭望,而變得手足無措。

職場上要有的心理建設:人人都會犯錯

1. 人人都會做錯事,而這是職場上常見的事

不單止你,職場上人人都會犯錯,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尤其是在高壓的環境下工作,犯錯機會更是大增。有了這個體悟,可以放過自己,不要執着於自己犯了甚麼錯、這個錯誤的影響力……等等,反而要及時補救。想出適當的解決辦法,將錯誤的影響力減至最低,這點比較重要。

2. 累積太多因犯錯而留下的負能量,反而會錯得更多

如果你一直執着於已犯下錯的錯誤,會留下陰影,累積過多的負能量,反而會影響你的工作表現。一來會成為驚弓之鳥,一有狀況就怕自己會又再犯錯,行事過於敏感而變得神經質,做起事來反而會給自己諸多制肘;二來負面情緒累積得太多會影響工作表現,心理影響生理,直接降低工作能力。

3. 犯錯是職場上可以遇見的事

試想想,一家公司每日營運,會否沒有人犯錯?實情是大小的錯誤都有可能發生。無論可不可控制的事,都有出錯的機會。凡事做好準備就好,工作如一早已計劃好,亦按預期進行,甚至預先想到有機會出現的「出事位」,而針對這些情況備有解決方法。假若真的走到犯錯位,亦如預期般犯錯,基於事前已有解決方法,就能把錯誤的威力減至最低。至於是意料之外犯的錯,既然知道是不可控制的,惟有煮到埋黎再算。相信自己,相信同事、上司,甚至其他資深人事。屆時自己解決不了,再請教其他經驗老到的同事如何解決吧!

▪ 學識對自己好啲!減少工作6個常犯小錯誤 令你職涯更順暢

▪ 老細唔鍾意你點算?4個技巧令你不「擦鞋」都可湊好老闆

犯錯後,相比起沉溺在內疚的情緒中,你更應該……

1. 承認自己錯誤

犯了錯,有負面情緖的話,發洩一下就好,總之宣洩出來不要屈住屈住,讓自己沉淪在這種自責的情緒中容易會有反效果。其次,也不要狡辯,明知自己犯了錯,就不要為了面子而勉強為自己辯護。錯了就認吧,反正事情已發生,也不能回到過去糾正過來,想想接下來怎樣做就是積極的應對方法。

2. 審視形勢,判斷犯錯所引起的影響力

從犯錯的負面情緒中定過神來,就要審視當前形勢,評估一下這個錯誤的威力有多大,再想解決辦法。如果只是小錯,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固然好,相對容易解決,但假若犯下的錯誤影響到其他同事、部門甚至客戶,最好就立刻通報,讓人家有個心理準備。

3. 負起責任,積極解決問題

犯錯後的心態要正面,要知道即使內疚,甚至自怨自艾,錯已犯,心情低落也無補於事。這時候倒不如扭轉心態,積極面對自己犯了的錯,而抱着自己做錯自己負責的心態去解決問題,還算對事情起實際作用。小錯誤在沒有影響到其他人的情況下,自己收拾殘局就好了,改正過又是一條好漢。如果犯的錯影響到其他人的話,在通報人家時,也最好設想可行的解決方案,起碼能安其他人的心,覺得這個問題也沒大不了,是可解決的。此外,如果自力不足以解決問題,也要儘快讓可幫忙人事揚聲,尋求協助。過去曾經有個上司跟小編說:「犯了錯不要緊,最緊要講聲,不要收得密實,免得錯誤曝光時,連上司都錯過了補救的黃金時間,一鑊熟仲弊!」

▪ 職場麻煩友總在身邊!3類難搞同事好難頂 必學拆解招數免衝突

▪ 邊個小動作代表唔想同你講落去?職場讀心術秒懂同事上司心理

要緊記,以上方法並不是要為自己做錯事而找藉口開脫。只是錯已犯,一直糾纏於自己犯錯的心理壓力也無補於事。不如想想如何在錯誤中學習,避免下一次犯錯還更實際。每次犯錯都是付了上一課的代價,積極改過,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就好了。

此文章由原作者及JobsDB HK撰寫/編輯。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