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明万历进士、文坛领袖钱谦益,他比徐霞客大5岁,与徐霞客有虞山之会,对他赞赏有加,写有《徐霞客传》。在给大出版家毛之晋的《嘱刻游记书》中说 :“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真文字——真实地记录;大文字——鸿篇巨制;奇文字——与他人不同,他游历各种各样的深山老林,走各种不同的地方。

《四库全书》也把他收录进去了,康熙皇帝对他也很是赞赏,他对长江源头的探索更是受到大家的称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徐霞客游记》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尤其强调其地理学价值:“弘祖耽奇嗜僻,刻意远游;既锐于搜寻,尤工于摹写;游记之夥,遂莫过于斯编……且黔、滇荒远,舆志多疏,此书于山川脉络,剖析详明,犹为有资考证。是亦山经之别乘,舆纪之外编矣。存兹一体,于地理之学,未尝无补也”。一是说他喜欢旅游,而且又能很好去搜寻各种好的景致,还工于摹写。所以虽然有很多人都会写游记,但是没有几个能超越他。徐霞客把历代对山川地理的描写做了很多探索,所以《四库全书》是把他收录到了地学栏目中。

毛主席表示很想学徐霞客。1958年1月28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说道“明朝那个江苏人,写《徐霞客游记》的,那个人没有官气,他跑了那么多路,找出了金沙江是长江的发源。经书上讲‘岷山导江’,但他说是错误的,并探索得出金沙江导江”;1959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中直接表示很想学徐霞客:如有可能,我就游历黄河、长江,从黄河口子沿河而上。搞一班人——地质学家、生物学家、文学家,只准骑马,不准坐车,一直跑到猪八戒的通天河,然后再从长江上游往下一直跑到崇明岛……我很想学徐霞客。

1985年10月,李先念为纪念徐霞客诞辰400周年大会题词——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2007年8月温家宝为徐霞客诞辰420周年撰文《纪念徐霞客》——纪念徐霞客,心怀景慕。希望新世纪对徐霞客的纪念和徐学的研究能够促进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领略祖国名山大川中增进对祖国的热爱;使人们在传承与开发中得到深刻启悟,从而促进人们更加懂得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

———再走霞客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日前召开的十三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张泽熙就弘扬徐霞客文化提出提案: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文旅融合最大的典范,弘扬霞客文化能吸引民众“跟着霞客游中国”,有力地促进文旅融合,拉动旅游内需,助力国内大循环。

认识徐霞客、听过《徐霞客游记》的人不在少数,那么真正读过《徐霞客游记》的又有几人呢?《徐霞客游记》是由60余万字文言写成的日记体长篇巨著,地理学家任美锷院士说:“初读其书,常苦细琐,虽辞藻清丽,而地名里程村落方向,充卷连篇”。为解决可读性问题,人们用白话文翻译、选读、编绘连环画等多种方法普及,而以实践的方法重走霞客路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这个地方徐霞客来过,他是如何描写的,亲自去看一下、去体验一番,就比较容易为大家所接受。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比如贵州,贵州报社记者与读者组成了考察队去搜寻徐霞客从陕西进入贵州的线路。遇到了汽车开不进去的路,只能步行;遇到了怎么也找不到的路,询问了当地人才知道原来是后面那条石板路,因为有了公路,所以那条路已鲜为人知了……

比如浙江,浙江宁海政府按游记第一篇修建了西门城楼,后又修整了霞客古道,立了标记,举行了一系列活动,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浙江宁海,还有其他很多地方也对徐霞客旅游地进行了开发建设。

很多地方出于对徐霞客的崇敬,竖立了徐霞客的雕塑,并介绍霞客在当地游览的经历和游记的内容。贵州马铃布依族苗族乡因徐霞客上白云山路过并有记载,特地竖立了霞客雕塑;黄果树瀑布(原称白水河瀑布)因霞客游记而名扬天下,也竖立有两尊雕像。所以徐霞客的文化在各个地方都可以用他去做一些文章。

02.徐霞客如何走上旅游之路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徐霞客的家庭背景———

徐霞客的家乡亦是我的家乡——江阴县。江阴县是百强县里数一数二的,它与昆山一直在争夺第一的头衔。江阴有“江海门户”、“江尾海头”和大江南北“交通咽喉”之称,是物产丰富、钟灵毓秀之地。时处经济商品化迅速发展时期,商旅发达。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徐霞客祖上的历史很长,先祖徐穉是南州高士。所谓高士指的是那些很有文化、很有影响,但是不做官的人。始祖徐錮曾任宋开封府尹,和包拯是同样地位的一个人,后随宋高宗南逃到临安。做了点官,有了点影响。五世祖徐千十一迁至江阴梧塍,后来逐渐变成了一个望族。元朝时期没有怎么入朝为官,到了明朝时期,他的高祖徐经与唐伯虎一同进京赶考。两人一个有钱一个有才,一时间在京城呼风唤雨。结果在考完之后,被人诬陷贿赂了考官家里的仆人提前拿到了考题。皇帝听到了,作弊可不行,就派人去查,结果查也查不清楚,于是两边各打了五十大板,告状和被告的人被罢官,而他和唐伯虎则被革去了所有的功名,不能再参加科考。之后家族中好几代赶考都失利了,于是慢慢就放弃了,只把家经营好就算了。之后十四世祖徐洽迁居江阴南暘岐。

———徐霞客的人生转折———

到他父亲徐有勉那一代,家道渐渐中落。鉴于祖辈科场遭遇而摒弃仕途,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他喜欢读书,喜欢到处游览。据说有一次一位官员去拜访他,他却从后门跑掉了,说不在家,出去玩了。

徐霞客“童时出就师塾,矢口即成诵,搦管即成章”,“又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徐霞客儿童时期在私塾中读书,随口就能朗诵,执笔就能写出文章。但他读书有偏好,天文地理只爱地理、地图还有一些地理方面的故事。15岁应童子试失利,他的父亲也不再勉强,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18岁时父亲不幸早亡,母亲王孺人鼓励他“志在四方”。世有评价其母亲“弘祖之奇,孺人成之 ”,他的母亲出身于无锡小娄巷王氏。小娄巷在无锡可是个不得了的地方,那里出了很多的望族,王氏也是其一。近代三名中科院院士王序、王迅、王选都是王家的。他母亲一直在精神上和经济上支撑徐霞客旅游。在徐霞客21岁初次出游太湖时,还为他做了一顶远游冠以壮行色。80岁还陪同他游宜兴张公洞、善卷洞 。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徐府藏书丰富,历史、地理、方志、游记之类的著作培养了徐霞客的兴趣爱好,为他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也留下了许多疑问。使他意识到“昔人志星官舆地,多以承袭附会”,立志“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这就是徐霞客的目标追求。

03.徐霞客的四个头衔 

徐霞客的头衔实际上是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形成的,从在世时到近现代三四百年间,逐步被认可的过程,至今具有了普遍的意义。徐霞客的头衔不是自封的,是他的行为和成就被世人认可的结果,连他的号也是一代宗师陈继儒给取的。明末清初被称为千古奇人,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书,奠定了旅行家、文学家的地位;上世纪20至40年代经中国地质学奠基人丁文江等人的研究推崇,确立了作为地理学家的成就;80、90年代徐学研究的兴起为徐霞客戴上了游圣的光环。

———头衔一:旅行家———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上图显示了徐霞客走过的路线。历时三十余年,出游26次,走了九万余里,到过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关于地域的说法有说是19个省市自治区,还有一个说法是21个省市自治区,加上四川和重庆。徐霞客从鸡足山回到江阴,是由木增土司(纳西族)派了八个壮汉护送回去,并不确定走的哪条路。说法之一是从峨眉山走的,因为有依据指出他从峨眉山寄了东西,但又找不到其他的依据。江阴和无锡这边的研究说徐霞客必然是走过这条路线的,但是丽江当地徐霞客研究会的人表示徐霞客肯定没有走这条路线。因为当时处于明朝末年,时势很乱,所以这条路走不通。

徐霞客是布衣旅行家。那时候的旅行有的是当官的一路游玩,有的是因为被贬谪了之后,也有是写诗的人……而他就是一个布衣。“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这段话是徐霞客病了之后,回到江阴总结出来的。

徐霞客是探险旅行家。“仰见群峰盘结,天都峰巍然上挺。数里,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凍雪成冰,坚滑不容着趾。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由此可见徐霞客的探险精神可真了不得。

徐霞客是科考旅行家。无论他去到哪里,都要审视山脉如何来去、水脉如何分合。丁文江先生表示“惊叹先生精力之富、观察之精、记载之详且实”。

徐霞客是古今第一旅行家。这个头衔很多人都说过,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余光中先生,他说徐霞客成为古今第一旅行家,有三点过人之处:第一文采高妙,写得文字很有水平;第二学识广博,书读得多;第三,拥有无畏精神。后来又有人添了一个,那就是徐霞客还很有钱,有钱才游得起来。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徐霞客是孝子,母亲在世时一般以附近的名山大川为主,“定向而往,如期而返”,回家后把所到过的地方和观察到的景象都讲给母亲听,这就是“有方之游”。有方的“方”字代表一是有目的有计划,二是有方法。后来母亲去世了,徐霞客守孝三年,后又等到两个儿子相继完婚,孙子也降生之后,决心实现自己期待已久的“万里遐征”理想,考察我国地势最为奇特的西南地区。

———头衔二:文学家———

《徐霞客游记》篇幅巨大,记录详尽,文辞优美,感性十足,开拓了日记体游记散文的创作道路,是游记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千古高峰”。丁文江把徐霞客在地理学上的贡献大肆渲染以后,文学家这一块反而被淡化掉了。直到80年代徐学研究重新兴起,才再次肯定徐霞客文学家的地位。

余光中文集《从徐霞客到梵高》,分析了游记文学自谢灵运《游名山志》和开山水诗之先河,到柳宗元《永州八记》奠定山水游记的基础,至宋代始有恢弘的规模,明末才大放异彩。认为中国游记的集大成者,要推华山夏水的第一知己徐弘祖,也就是烟霞半生的徐霞客……无论在篇幅、文采、见识等各方面,都不愧钱谦益所赞的“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肯定了徐霞客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巨擘,中国文化倾慕自然的象征。

讲到旅游之人,余光中在《杖底烟霞》中说:游者“勇怯有别,劳逸各殊:有的像袁枚,既怕走路,又怕晒太阳;有的像徐弘祖,不辞长征,更不畏艰险;有的像谢灵运,僮仆数百人,伐木开径,惊动官府……”。在《中国游记的知性》中说:“徐霞客初入雁荡山,登巉攀险,逸兴遄飞,手足并用,耳目不暇,所写的《游雁宕山日记》近两千字,感性之美,可与任一散文大家比肩……一身而兼诗人、地理家、攀山者之长,令人钦羡。相反地,方苞的《游雁荡山记》无一字叙登山之事,写景的篇幅也只占全文的十分之一二,余下的篇幅却用来发了两点议论……”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上图,是我的画作——黄果树瀑布,这幅画表现了我走徐霞客之路的感受之深。去到黄果树瀑布,我反复拜读《徐霞客游记》,让我觉得他写的真的精彩。黄果树瀑布原称为白水河瀑布,因徐霞客的《黔游日记》中对其优美的描写而远近闻名。书中描写道:“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以我在作画的时候想着一定要把这样的气势表现出来,受徐霞客的影响,才有了这样的创作。

———头衔三:地理学家———

地质学家丁文江在20世纪20年代首先对徐霞客的事业进行了再评价。丁文江16岁出国留学,从日本到欧洲绕了一圈,经过了十几年时间。回来以后从缅甸进来,到云南去考察,自认为是对云南最了解的人。直到有人推荐他看《徐霞客游记》,看完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

丁文江总结出徐霞客多项重要地理发现,认为他开辟了中国古代地理学中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是近代地理学研究方向的开创者。他所编的《徐霞客先生年谱》中阐明了霞客“求知”的“真精神”:“然则先生之游,非徒游也,欲穷江河之渊源,山脉之经络也”。1941年,在校长竺可桢支持下,浙江大学史地系于遵义举办纪念徐霞客(逝世)三百周年大会,后由张其昀辑成《地理学家徐霞客》。

英国李约瑟博士也道,“他(霞客)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徐霞客考察范围极广,包括山川、地貌、水文、地质、气象、矿产、动物、植物、工业、交通、城邑、古迹、民族、民俗、疆域等自然地理和人文经济方面都有涉及。据统计,记录了地貌类型61种、水体类型24种、动植物170多种、名山1259座、岩洞溶洞540多个。最为突出的是对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类型、差异、成因、发育情况、典型特征进行了考察、记录和考证,文字多达10多万字。

徐霞客在桂林一个半月时间,其中考察喀斯特溶洞地貌的记录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他两次踏勘了七星岩山体,查清了十五个洞口的准确位置。同1952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人员的实地勘测结果大体相符。徐霞客游记对七星岩的描写也很精彩,如写其下洞(栖霞洞)宏朗雄拓,盘结蟠蓋,五色灿烂。

———头衔四:游圣———

上世纪80年代徐学研究开始兴起,令徐霞客研究跃身为一种经典性学术,使研究对象从霞客本人与《游记》本身向所有相关联的问题拓展。加入研究的学科有旅游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文化学、美学、宗教学、民俗学、民族学、谱牒学、版本学、方志学、地理学、地貌学、岩溶学、气象学、动植物学等。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徐霞客旅游学价值成为徐学研究的新重点。2011年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标志着中国旅游业正迈入一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新时代。徐霞客被公认为“游圣”,成为人们的精神楷模。

04. 徐霞客的精神

———热爱祖国,寄情山水———

徐霞客对祖国的山山水水是全身心地投入与热爱,所以他热爱大自然,寄情于山水,并且有感而发“此身乃山川之身也”,“欲尽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 。

徐霞客对黄山独有钟情,《黄山志定本》载:“世人问游历四海山川,何处最奇,答曰: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在黄山的布局中,石笋矼也是一处制高点。霞客初次攀登石笋矼,称“矼脊斜亘,两夹悬坞中,乱峰森罗”;两年后再“趋石笋矼,至向年所登尖峰上。倚松而坐,瞰坞中峰石回攒,藻缋满眼,始觉匡庐石门,或具一体,或缺一面,不若此之闳博富丽也!”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探奇问险,坚韧不拔———

徐霞客旅游,从不惧怕身体之苦、景地之险,经常攀悬崖、登绝壁、钻洞穴、穿峡谷,“猿挂蛇行”……最后四年(1636-1640年)的“万里遐征”中行程三万多里,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三次遇盗,四次绝粮,多次涉险,都没有动摇他的意志。这段时间所写日记也是最为详尽,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二。他自认为 “途穷不忧,行误不悔”,“吾荷一锸来,何处不可埋吾骨耶。”

徐霞客冒险攀登华山天险,举重若轻,心态上却是很轻松:“过寥阳桥,路遂绝。攀锁上千尺幢,再上百尺峡。从崖左转,上老君犁沟,过猢狲嶺……三面绝壁,则白云峰也”。

《楚游日记》有载霞客由江西进入湖南,先到茶陵,在沙陂(今沙溪村)寻访灵岩八景。游记曰:“其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盘亘,堆环成壑,或三面回环如玦者,或两对叠如门者,或高峙成岩,或中空如洞者,每每而是。但石质粗而色赤,无透露润泽之观,而石梁横跨,而下穹然,此中八景,当为第一”。我于四年前到沙溪村,见石梁岩、灵岩等均与游记描述一致,唯村庄道路稍有改变。

徐霞客在云阳探访秦人洞和麻叶洞。秦人洞是水洞,只得“解衣伏水,蛇行以进”。接着又去找麻叶洞,村民说洞中有神龙精怪,无人敢导游。他冒险钻过两个隘口,见洞中 “石幻异形,肤理顿换,片窍俱灵”,有“楼台层叠”、“垂柱倒莲”,“色皆莹白,纹皆刻鏤”,深感“余所见洞,俱莫能及”。出得洞来,见村民数十人守在洞外,以为他们必被神怪所害,欲入不敢,欲去不能。霞客谢道:“吾守吾常,吾探吾胜耳,烦诸君久伫何以致之” 。有位名叫李振华的山东人,骑着摩托车来到茶陵,在乱草丛中发现了秦人洞,看到了徐霞客描写的钟乳石。为了打听麻叶洞,他浑身是水、满脸是血的到县委大院找旅游局,可惜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后来县政府组织并悬赏三万元去寻找,一直没有结果。也许是开山取石搞掉了,也可能地质变化搞掉了。这位李振华两次骑行,历时一年三个月,行程32000公里,最后写了一本书《千里走单骑——追寻徐霞客之旅》,描述他的所见所闻。 

徐霞客从衡阳乘船沿湘江赴永州时,在新塘夜泊,半夜遇盗持刀抢劫,只得赤身裸体跳入江中逃命。钱物被洗劫一空,狼狈不堪回到衡阳。乡人金祥甫劝其返回家乡,并答应为其准备衣装。徐霞客表示“不欲变余去志”,不想“遇难辄返”。他的这个“志”,就是“万里遐征”,是对祖国西南地区的详细考察,对长江源头的深入追踪。在他的再三请求下,終于写下二十亩田租的借劵,从金祥甫手里借得二十两银子,继续他的行程。后来在贵州普安旅店,游资又遭店主偷窃…… 

———求知破疑,辨伪存真———

徐霞客博览群书,认为“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籍所蒙,故穷九州内外,探奇測幽”。对于求知和辨伪徐霞客有着不一般的“固执”,遇到一些事一定要搞个清楚明白。徐霞客出游时会带一名仆从帮他拿书,他要带很多的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明一统志》。《大明一统志》中记载着所有地方的地理、路线、山川湖泊等等,算是旅游的依据,功能类似于现在的地图。

《大明一统志》说“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于是徐霞客到雁荡山翻山越岭寻找雁湖。导游带他到峰顶,只见“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境不容足,安能容湖?”在攀登悬崖时,布条“为突石所勒,忽中断 ”,接上后才脱离危险。第三次到雁山,终于辗转登上雁湖顶,发现“洼中积水成芜 ”而“水之分堕者……皆与大龙湫风马牛无及 ”。

徐霞客最重要的贡献是《溯江纪源》(又称《江源考》),就是他找到了长江源头是金沙江导江。尚书《禹贡》有“岷山导江”之说,后人解读为岷江是长江源头,但是徐霞客对此深表怀疑,他去看过长江、看过黄河,发现黄河水只有长江的三分之一,那么黄河怎么可能比长江还长呢?长江岷江那一段比较短,后面再往西是金沙江,金沙江不能通航,水流也很急,鲜少人去,所以后面也就搞不清楚了。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左图是禹贡所示导水图,上面是黄河,下面是长江,由图可见,长江到岷山就结束了,黄河是从上边绕过去的。右图,标注了黄河、长江和澜沧江。长江和澜沧江、怒江都是从北到南的走向,但是金沙江在到石鼓的时候往北回走了,到了丽江,然后再七转八弯转到跟岷江会合,所以路线比较长。金沙江三字在游记中出现了30多次,徐霞客曾出元谋县考察了金沙江的流路。在丽江时虽未能到达金沙江边,但在西行去腾冲时过澜沧江、怒江,弄清了金沙江的来龙去脉,断定其为长江正源。

———爱憎分明,结交名士———

徐霞客弃绝功名,不入仕途,但有明确的政治倾向,痛恨阉党魏忠贤,游记中直呼他的本名“魏珰”。东林党人由无锡东林书院而发源,徐霞客与东林党人高攀龙、文震孟、黄道周、陈仁锡、沈应奎、孙慎行等交往甚密。徐霞客从云南归来,病中得知黄道周被诬陷下狱,特地派长子徐屺赴京慰问,徐屺带回了黄道周的《狱中答霞客书》。在东林党人缪昌期被迫害致死后,徐霞客还让其儿子迎娶他的孙女为儿媳。

徐霞客与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眉公)的忘年交堪称神奇。陈继儒(68岁)见徐霞客(39岁)谈天论地,抚琴吟诗,相见甚欢。陈继儒称赞徐霞客为“奇男子”,亲自为他题送了“霞客”雅号。在“万里遐征”之前为他写了不少介绍信件,可惜遇盗时丢失。到达云南晋宁时已经囊无分文,却得到了唐泰的热情接待和接济,并为他介绍了木增和鸡足山的僧侣,原来是陈继儒另外寄了书信给他。

徐霞客与江阴迎福寺莲舟上人和静闻是结伴同游的知己。静闻禪诵二十年,刺血写成《法华经》,愿供鸡足山,与霞客同行。湘江遇盗受伤,举经于头顶而不失。至南宁病故,霞客亲自携其遗骨与《法华经》,奔波五千余里,血指经书供于鸡足山悉檀寺,旁建墓塔。霞客作《哭静闻禪侣》诗六首以寄哀思,“死生之痛,情见乎词”。今鸡足山新建“静闻精舍”以为纪念。

05.我的水墨霞客路 

———名山写生,游线巧合———

70年代在无锡轻院的时候我主要教授国画,带领学生赴名山大川写生。后来发现竟有许多与徐霞客所游名山路线重合。

《徐霞客游记》开篇“游天台山日记”中,表示对天台山的石梁飞瀑十分钟爱,每次都“坐观石梁”,不愿离开。1981年我曾到此写生,作了下图这幅作品。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后来又根据徐霞客书中所写走了很多的路,我觉得这对艺术创作非常有帮助。开始的时候带着学生一起领略,后来自己根据《徐霞客游记》上的描写,北赴恒山、五台山,南走天台、武夷山,西去衡山、齐云山,西南专访贵州白云山、黄果树瀑布,环游云南昆明、大理和丽江,下金沙江,上鸡足山……亲自走了之后,才真正感觉到徐霞客旅途的艰险。

———追随游圣,专题创作———

退休以后,确定了要以《水墨霞客路》作为自己的创作主题。决心再走徐霞客之路来学习徐霞客的志向,要以艺术创作来弘扬徐霞客的精神。

庐山久负盛名,是《徐霞客游记》中的必游之地。在族兄陪同下,舍大道不走,从石门涧历险探奇。“上攀下蹑,磴穷则挽藤,藤绝置木梯以上” 。我是专程去走霞客路的,不过主要路段都有汽车了,而且庐山开发得早,已经是一派繁荣景象了。在徐霞客“从涧中乱石行”的三叠泉,因有近三千级台阶,我采用了从山上往下走的办法。至“大绿水潭”,确见“潭前峭壁乱耸,回互逼立”的奇景。于是归而作画,三易其稿。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徐霞客进福建五次,武夷山是首先进入的地方。除了细致描绘了九曲溪山水胜景,还对丹霞地貌进行了勘察。我也专程前往,从陆路到大隐屏、接笋峰下,再攀天游峰。游记说此峰“处九曲之中,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诚然也!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当年徐霞客去九鲤湖的目的是为母亲“祈梦”,得签语“晴转南山”之意 ,返家不久,母亲病疽果得痊愈,后建“晴山堂”纪念。我是趁到厦门的机会,从仙游县方向去九鲤湖。汽车盘行上去,山上竟然出现了大块农田、果园和一些村舍。霞客所言“误入武陵”,一点不假。雷轰漈下就是鲤湖,游记称“鲤湖之水,历九漈(瀑布)而下” 。除第一漈雷轰漈外,其它八漈从鲤湖逐级下泻注入莒溪;第二漈叫瀑布漈,高达百余米,气势磅礴;三漈叫珠帘漈,从千仞巨石直泻而下;四漈从东侧贴着石壁滑下,形成两股细流如一双玉筷,《游记》称其为玉箸漈,今称玉柱漈,音同而意境差矣。游记描写“两泉并悬,峡壁下削……峻壁环锁,瀑流交映,集奇撮胜,惟此为最”。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溶洞是徐霞客的重点考察对象。福建将乐玉华洞是中国四大古洞之一,霞客觅向导提铁絡置松燃火,溯流进洞,见荔枝柱、仙人田、五更天等各色钟乳石奇观。并与宜兴张公洞比较:“此洞炫巧争奇,遍布幽奥,而辟户更拓”。我曾进洞两次,创作了下图画作,试将主要景色集于一幅画中。

吾荷一鍤來何處不可埋吾骨耶意思

徐霞客对西南地区的峰林地貌总结为“峭峰离立,分行竟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对这种宏观景象的理解能力非常之强。又指出各省特点,广西有纯石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云南皆土峰缭绕,兼有缀石;贵州介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所以我画丽江、广西的都是一座山一根柱子,一根一根独立挺立起来的;画云南的时候都是土峰缭绕,兼有缀石。

徐霞客在云南考察时间最长,我于前年专程前往,先到昆明,游西山(即徐霞客游记之太华山),登龙门。再赴晋城(即晋宁),访唐泰故居(故居破败,后代已迁新居)。据说当地拟另建遗址,后来到了大理,我在游苍山清碧溪后,特地到感通寺拜谒担当禅师墓。

鸡足山是徐霞客万里遐征的终点。他为安置静闻遗骨到达鸡足山,再去丽江拜访木增,又一路西南行,到达腾冲,然后返回鸡足山。带病修了《鸡足山志》,完成了《溯江纪源》(江源考)的写作。我到大理后,专车去鸡足山,坐缆车登天柱峰顶,南睹祥云、西望苍洱、北眺玉龙,但东观日出时间已过。下山途中探寻徐霞客住宿过的悉檀寺,遗憾的是只有一块碑石淹没在乱草丛中,颇为凄凉。

丽江是《徐霞客游记》里重要目的地,木徐友谊是一种民族友谊。经陈继儒、唐大来介绍,徐霞客与木增见面时,两人一见如故。木增派人从邱塘关将他接进丽江,安排住在玉龙雪山下的解脱林,以最高规格宴请。木增请徐霞客为他所作《云簻淡墨》、《山中逸趣》进行辑注、批点,并作序跋,辅导他的儿子写作,编修《鸡足山志》等。当徐霞客积劳成疾,“两足俱废,心力交瘁”时,木增毫不犹豫派8名纳西族壮汉用滑竿护送霞客东归。游记中对纳西族的自然地理、经济形态、社会制度等也都有真实的纪录 。我去丽江受到了纳西族学者夫巴先生的热情接待,他带我去了徐霞客活动过的一些地方。如他力主修复的邱塘关,这里保留了唯一遗存的石狮子,新建了霞客雕像。又介绍我去访问了木府,然后开车陪同前往玉龙雪山下的解脱林旧址。虽然这里变成了喇嘛庙,但建筑格局还是原来的。


06.结语 

徐霞客旅游是“以性灵游,以躯命游”,把自己的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旅游是物我交感,情由景生,境由心造。作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山水画的皴法其实是画家在感受不同地貌和山石结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各人感受不同,也就千差万别。我的《水墨霞客路》也要用脚走出来,用心感受出来!

嘉宾

简介

刘观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高级美术师,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曾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副理事长。编著、译著专业教材二十余册、发表专业论文五十余篇,两次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推广杰出人物称号。近十余年追随徐霞客游踪考察写生,创作了《水墨霞客路》系列山水画作品二百余幅。在《徐霞客与当代旅游》等杂志上发表作品和文章十余篇,在江苏和北京、东京等地举办画展,中央电视台两次拍摄个人专题片播出,并被中国教育电视台聘为《水墨丹青栏目》《名家讲堂》特约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