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 媽 離婚 再婚 教 我 的 事

★一本寫給父母與孩子
關於離婚前、離婚時、離婚後……
可以做什麼、怎麼做的
心情分享與陪伴手冊★

33篇故事
來自一個6歲起在父母離異、家庭重組中成長的女孩
內心深處的告白與體悟
X
18則專業建議
瑪那熊心理師的家庭觀察
給予溫暖撫慰

可心,一個恬靜大方的女大生!
六歲時,父母親離婚,全家陷入愁雲慘霧中,
從夫妻、親子關係的劇變,到家庭財務與個人情緒的危機……
可心目睹爸媽經歷的痛,
看到他們為孩子的付出、承擔的勇氣、改變自我的胸襟。

七歲時,母親再婚,她與姊姊擁有一個重組家庭,
以及新的家人──繼父、大她七歲的哥哥與大她六歲的姊姊。
十歲時,母親與繼父生了一個妹妹,為重組家庭增添新成員。
她與爸爸雖然沒有朝夕相處,但仍維持良好的父女關係,
爸爸每次交了女朋友,一定會介紹給女兒認識。

在學校,可心發現自己的成長歷程,並非特例,
很多同學也有類似的家庭背景,
只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能安然度過……

可心如實寫下在離婚與重組家庭中的成長經驗,
她回憶自己的夢魘、深層的不安與恐懼,
也記錄家庭變化下,如何試著去理解父母的處境,自我調整與適應。
不管是過去的原生家庭或是現在的重組家庭,
就在分分合合中,她體悟到──家庭的真諦。

【內容特色】
★    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吐露父母婚姻關係變化下,子女的內心世界與真實感受,喚起相同處境孩子的共鳴,並幫助父母與子女共同面對,減少不安衝擊,讓孩子擁有迎向未來人生的勇氣。
★    心理諮商師「瑪那熊」提供專業分析與建議,結合實務與理論,讓父母、師長、親友了解,當家庭結構改變時,孩子為何以及會出現哪些反應,更重要的是如何適時伸出援手,協助調適,同時改善伴侶與親子關係。

【熱誠推薦】
看似若無其事的寧靜,卻存著暗黑吞噬的恐懼。孩子身不由己的無奈,在道德兩難中困惑地拉扯。面對父母離婚及重組家庭的多重適應,對於未來的茫然與期待,誰來告訴我?聆聽可心的生命故事,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與重。──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對於可心的第一印象,她是個非常陽光的女孩,再多幾次接觸交談,發現她正面、積極、健康、有禮。偶然得知她從小父母離異,略感訝異,因為父母的婚姻往往直接影響到孩子心理層面的成長。後來我知道,她有堅定的信仰,不管外在環境如何,因為有愛,年輕生命得以茁壯。相信這股積極能量將伴隨她迎向未來,面對工作、婚姻與家庭。可心在字裡行間分享的青春經歷、傳達的正面力量,必能對讀者大眾有所助益。──藝人夫妻 宋達民和洪百榕

你面對婚姻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看待幸福的高度。──律師娘 林靜如

可心的文字平實,與她的音樂同具有情緒穿透力。她透過珍貴的平視角度,一字一句、脈絡完整且細膩地刻劃出一顆渴求愛的心,在經歷父母離婚、再婚、重組家庭過程裡,如何讓自己從破碎裡長出力量。給了許多同在家庭動盪中求生存的孩子更多的盼望。──資深輔導教師/諮商心理師 陳鴻彬

爸 媽 離婚 再婚 教 我 的 事

內容連載 頁數 1/12

對於吵架不是無感,只是麻木

 記得小時候,爸媽吵架的功力真不是蓋的。

 在爸媽離婚之前,他們吵到幾乎天天吵架,不吵才奇怪的地步!對於爸媽吵架這件事,我和姊姊早就司空見慣。至於那些吵架時雙方丟出尖酸刻薄的話,我們也已經習以為常,甚至可以說,爸媽吵架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爸媽吵架我無感?

 我們不會去問爸媽:「你們是不是在吵架?」因為那種火力全開的場面就是吵架,而不是大聲說話,就算是小孩也能區分清楚。

 常常都是爸媽吵他們的,我和姊姊做我們自己的事。

 還記得小時候爸媽吵架時,我和姊姊就會拿著魔法棒,在他們中間揮舞著,扮演警察,對著正在十字路口吵架的爸媽,高聲喊著:「不要再吵了!大家還要通過!請你們快點離開,不然我要開罰單囉!」我們說這些話完全不是為了制止他們吵架,只是單純覺得這是個角色扮演的好玩場景,一定要好好把握藉題發揮一番!

 還有一次,爸媽在一家餐廳大吵,餐廳裡的人都興味十足看著這場鬧劇,我和姊姊就努力保持淡定,在座位上吃著我們碗裡的麵。

 當下的心情很難形容。我並不生氣爸媽吵架,因為那是常態。但是看到周遭的人們以一種看好戲的態度,七嘴八舌、指指點點,卻讓我火冒三丈,恨不得把他們爆打一頓。不過,我又能怎麼樣,這是我爸媽自己的問題,所以我也只能狠狠瞪著那些看熱鬧的人,現在回想起當時那種憤怒又無奈的心情,真的覺得很可悲。

 再次置身吵架的衝突

 因為小時候有那樣面對爸媽吵架的經驗,我以為我早已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再也不怕父母吵架這回事了。後來媽媽再婚,由於繼父和媽媽的感情很好,結婚多年,就連小吵架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我都快忘了父母吵架是什麼感覺。但沒想到就在我國中的時候,繼父和媽媽爆發了冷戰。

 在他們冷戰的第一天我就覺得不對勁,但我認為他們會一如往常迅速和解,沒想到情況沒有隨時間好轉,反而愈來愈嚴重,幾天後,繼父竟然跑去睡沙發,媽媽也不再做晚餐給繼父吃了。

 由於我們家每週六晚上都有家庭分享,全家人一同分享一週內要感謝的事,因此繼父和媽媽只能硬著頭皮,和我們坐在一起。

12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跳到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儘管現代社會中,「繼父、繼母很邪惡」也許是童話故事裡的刻版印象,但對於繼父繼母的角色,一般人心裡還是有疙瘩,因為他們和孩子並沒有血緣關係。

文:李可心

許多同學或朋友知道我有兩個爸爸,最好奇的就是:「所以妳的零用錢是兩倍囉?」聽到這個問題常會讓我哭笑不得。當然,不可否認,零用錢是許多孩子關心的話題。

事實上,爸爸媽媽確實分別都有給我零用錢,但因為兩人知道對方會給,所以並沒有給很多,兩邊的零用錢加起來,也和大多數同學差不多。至於過年的紅包,同學或朋友以為我有兩個爸爸,就多了一邊親戚長輩會發紅包!這種事情在其他重組家庭或許會發生,在我家卻是不可能的!

首先,我們家有五個小孩,所以長輩的紅包預算都要除以五(這就足以讓我的紅包大縮水了)!此外,爸爸的兄弟姊妹長年在國外,我的爺爺奶奶已經過世了,而繼父的家人都住在香港,媽媽又是獨生女,外婆已不在人世,外公喜歡清幽,不希望被拜年打擾。

因此我們家小孩的紅包來源,基本上就只有爸爸媽媽,我的紅包不但沒有兩倍,可能連某些同學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我不是要抱怨紅包少,或是零用錢沒有別人多,我比較想談談和繼父一起生活這件事。

爸爸的過敏反應

儘管現代社會中,「繼父、繼母很邪惡」也許是童話故事裡的刻版印象,但對於繼父繼母的角色,一般人心裡還是有疙瘩,因為他們和孩子並沒有血緣關係。

我的爸爸非常信任繼父,也很清楚繼父為人相當正直、老實。然而,小時候每星期的父女見面結束時,當我們要和爸爸道別,他總是顯得十分不放心。爸爸倒不是擔心我們會被繼父「虐待」或怎樣,而是捨不得我們住在別人的屋簷下。

爸爸小時候就到美國讀書,有很長一段日子住在別人家中。他曉得寄人籬下有話說不出口的壓抑感,因此不希望我們也承受這種苦。

不過,爸爸因為自身經歷而過度擔心的反應,常會讓我覺得有點誇張。

上高中之後,有一回爸媽又吵架了。那段時間跟爸爸見面後,他對我和姊姊說:「記得以前有一次送妳們姊妹回去,快到家門口,妳們的繼父剛好走過來,就牽起妳們的小手帶妳們回去。當時,妳們回頭望著我的眼神,我永遠都忘不了。我知道妳們在那個環境中,壓力一定很大,受很多委屈……。」

我和姊姊聽到爸爸這段話,當下整個傻眼,本來因為爸媽又吵架而生氣的我們,差點笑了出來。爸爸實在是會錯意了!我想那天,我和姊姊並沒有試圖透過眼神,向爸爸暗示我們遭受委屈,他想像的那個心理活動並不存在。我們應該只是單純地轉身跟他說再見。爸爸會錯意的原因,可能是小朋友的眼神太天真無辜了吧!

與繼父一起生活

確實,剛開始與繼父一起生活,我和姊姊會覺得有些話很難說出口。相對的,Daniel哥哥和Angela姊姊想必也因為媽媽的出現,在生活上感到不習慣或彆扭吧。不過這些年來,我們不斷學習如何相處,學習把心裡的話說出來。

其實早在繼父和媽媽交往的階段,我就接受繼父走進我們的生活。媽媽和繼父結婚後沒多久,我便主動問媽媽:「可不可以叫繼父爸爸?」我想,打從我叫繼父「爸爸」的那一刻起,心裡就認可了他成為我的爸爸,很自然的,跟繼父生活在一起不會有太多不自在的感受。

而姊姊的防備心本來就比較重,不管誰接近媽媽,反應都很激烈,就連內衣專櫃的小姐靠近媽媽,姊姊都會大哭大鬧。聽媽媽說,姊姊在她還沒和繼父交往前,對任何接近媽媽的男性(例如店員),都會特別抗拒,唯獨對繼父不會。原因是從小繼父就是我們家的家庭醫生,是很熟悉的對象,所以姊姊不會排斥他,只會擔心媽媽被搶走而已。

對姊姊而言,和繼父生活在一起的不自在感,並沒有持續太久,似乎在繼父和媽媽結婚後,姊姊意識到大事抵定,再加上繼父對我們真的很好,所以姊姊也慢慢習慣,開始叫了繼父「爸爸」。

理解爸爸的心情

我可以理解爸爸擔心女兒受委屈的心情,但我也想告訴爸爸:「在我們的人生中,不時會遇到有苦說不出或者是更大的委屈,但那都是我們必須去克服的挑戰。所以,請爸爸不要太擔心或緊張,有時候,太緊張反而會帶來壓力,讓我們不敢把事情告訴你。」

在這裡,我也想向爸爸坦承,請求爸爸的原諒。我和姊姊欺騙了爸爸,我們很早就改口稱繼父為「爸爸」了。我們知道爸爸是一個極度感性的人,可能不容易接受,所以當我們被問到這件事時,我和姊姊就說了謊。無論如何,我想請爸爸放心,就算我們叫繼父「爸爸」,你還是我們心中最愛的爸爸!

雖然爸爸你常說,等我們過了十八歲就不管我們了,但我很清楚,你還是擔心得要命!因為你那一擔心就碎碎唸的習慣,早已洩露了一切。我能理解你對孩子永遠放不下心,但請千萬不要小看碎碎唸的殺傷力,那種反覆叨唸就像魔音穿腦一般,會讓人發瘋的!

有時候為了避免父母的擔憂與叨唸,孩子會隱瞞一些事情,就算真的發生了什麼事,也不敢告訴父母,這樣的結果可能更糟。所以,我會盡量做到不隱瞞、不說謊,鼓起勇氣把事實以及為何這麼做的理由告訴爸爸,也希望爸爸能夠理解。

爸爸常說,希望我們父女的關係像朋友一樣,這也是我的願望。我相信,我們能夠朋友一樣信任彼此,無話不談!爸爸,假如有一天我真的受委屈了,你放心,我一定會立刻告訴你的!

相關書摘 ►父母吵架孩子無感?你看不見他們平靜外表下的驚慌失措

書籍介紹

《爸媽離婚再婚教我的事》,商周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