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 香 禁忌

詳細介紹:

1. 佩帶孝誌,一般以亡者之性別,依男左女右佩帶。

2. 服(守)喪期間,應穿著素色衣服,如白色、黑色或灰色。

3. 依傳統習俗,為父母、祖父母等長輩服喪,在出殯前不剪(燙)髮,不刮鬍鬚,不擦粉,不塗口紅(另有部分地方習俗,父母或祖父母喪,孝子女或孝子孫須剪髮者)。

4. 服喪期間或佩帶孝誌,不進寺廟,不祭拜神明菩薩,也不進其他親友家裡(俗謂有穢氣)。

5. 為避免不必要困擾,孝子女外出時,得把孝誌暫時放置亡者靈位旁或靈桌上(俗稱「寄孝」)。

6. 有親友親至靈堂弔唁,應由孝眷點香後遞交親友上香。祭拜時應向亡者秉報上香者姓名身分。親友上香畢,應恭敬接香並插香爐中後向來祭拜之親友答禮致謝。

7. 事死如事生,停靈期間應早晚拜飯。早上天亮後,應先端一臉盆水供亡者梳洗後再供早飯。傍晚則於太陽下山前供晚飯,並於供飯後再端一臉盆水供亡者梳洗。

8. 靈桌應保持潔淨,靈前水果應每天更換,鮮花則適時更新。

9. 年節祭拜亡靈,應提前一天(如中秋節祭拜,應於農曆8月14日舉行)。

10. 遺體安置自宅(停靈家中),應24小時日夜守孝,直至出殯。並應避免貓狗躍過遺體或棺木(傳統喪葬禁忌)。

11. 搭蓋告別式場或出殯時佔用道路,應事先向轄區派出所申請核准。

12. 出殯後,靈位設於祖先牌位左方(面向牌位)。農曆初一、十五仍應拜飯,直至三年合爐。

13. 百日、對年祭祀一般於滿百日、周年當天舉行。三年則於對年後擇一吉日舉行,並另擇一吉日合爐。對年、三年和合爐有同一天舉行,有分兩天舉行,也有分三天舉行者,應視月令、年令、牌位座向而定。

14. 遇有閏年,對年祭祀仍以滿十二月為準(俗稱亡靈無閏月)。

15. 舊俗新墳應連續三年祭拜,第1年於清明前,第2年於清明當天,第3年於清明後。而今人雖是火化進塔,亦比照新墳連續三年祭拜。

16. 一年期間,家中有二人先後不幸過世,一般會有「祭煞」或「祭三喪」的儀式(意謂不會再有第三個不幸)。

17. 停靈期間或出殯告別式當天,親友前來捻香祭拜。辭送時,彼此不說「再見」(因為這種傷心不幸的事,彼此都不想再發生),而是以「請保重!」或「您慢走!」來表示。

鄉民中心/許珮絨報導

告別式是台灣喪葬習俗的一部份,旨在向死者告別以及向家屬表達慰問,不過參與告別式也有許多眉角和禁忌,近日有網友就問「第一次參加告別式有什麼要注意的?」貼文一出馬上釣出內行回覆,也有過來人分享慘痛經驗。

捻 香 禁忌

▲網友分享奠儀一般都1100元起跳。(示意圖/資料照)

原PO在PTT表示,從小就認識的朋友回去一陣子了,下下禮拜就是告別式,由於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儀式,不太懂有什麼要注意的,「只知道服裝要穿黑白色系、白包要包單數,還有沒有其他細節要注意的?公祭9點的話要提早到場嗎?火化場剛好就在同設施,那有需要跟著嗎?還是讓家屬去就好?不確定對方收不收白包的話,提前問會不會很沒禮貌?」

對此,不少網友回應指出,「身上放些榕樹葉,離開時找個地方丟掉,這是避邪作用」、「不要跟其他賓客說再見,進火化爐不可以回頭」、「白包先準備著,如果喪家不收的話再收起來」、「白包不要用新鈔,回家前去人多的地方走走」、「收付桌如果擺『收付處』=收白包,如果擺『懇辭奠儀』=不收白包」、「不要說再見,結束後默默走掉或點頭致意就好」、「不要穿有破洞的衣服褲子,不要穿裙子」。

另有過來人提到,「記得要把榕樹葉丟掉!我之前離開告別式後還拿著,結果在朋友載我回家路上出車禍」、「我的經驗是公祭可以提早一點點到,有時前面儀式進度超前就會提前公祭,因為火化有固定時間,不能延遲」、「捻香鞠躬出來要記得用淨水洗手」、「我記得白包是不能帶回家的,如果對方不收,通常會用紅包把錢還你」。

Facebook

電子郵件地址或手機號碼 密碼

忘記帳號?

建立新帳號

你暫時遭到封鎖

看來你過度使用了這項功能。你已被暫時停用此功能。

  • 中文(台灣)
  • English (US)
  • Español
  • Français (France)
  • العربية
  • Português (Brasil)
  • Italiano
  • 한국어
  • Deutsch
  • हिन्दी
  • 日本語

  • 註冊
  • 登入
  • Messenger
  • Facebook Lite
  • Watch
  • 地標
  • 遊戲
  • Marketplace
  • Meta Pay
  • Oculus
  • Portal
  • Instagram
  • Bulletin
  • 募款活動
  • 服務
  • 投票資訊中心
  • 社團
  • 關於
  • 刊登廣告
  • 建立粉絲專頁
  • 開發人員
  • 工作機會
  • 《隱私政策》
  • 隱私中心
  • Cookie
  • Ad Choices
  • 使用條款
  • 使用說明
  • 聯絡人上傳和非用戶
  • 設定
  • 活動紀錄

Meta © 2022

快訊

汪小菲全面開戰!砲轟S媽批小S「小丑」 連這兩個前男友也中槍 14:43

陳培哲提穿隔離衣投票 王必勝:一個月前討論過、不可行 14:40

間隔207天再探低點 本土確診新增11888例、41死 14:23

udn Oops 鄉民爆報看

告別式禁忌!離開時「這東西」要丟掉 過來人分享慘痛經驗

告別式示意圖。圖/ingimage告別式示意圖。圖/ingimage

參加告別式是一種表達慰問的方式,也有許多細節要注意,近日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詢問「第一次參加告別式,有什麼要注意的?」引發討論。其中還有一名網友分享過去因為自己將一樣東西帶回家,而遇上車禍

原PO在PTT發文指出,從小就認識的朋友走一陣子了,接下來要舉行告別式,由於自己是第一次參加,只知道服裝要穿黑白色系、白包要包單數,剩下的細節不是很清楚。原PO也詢問網友,「公祭是否要提早到場?」、「不確定對方收不收白包的話,提前問會不會很沒禮貌?」、「火化可以跟著嗎?」等問題。

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我的經驗是公祭可以提早一點點到,因為有時前面儀式進度超前,就會提前公祭」、「白包先準備著,如果喪家不收的話再收起來」、「我記得白包是不能帶回家的,如果對方不收,通常會用紅包把錢還你」、「服裝也不一定要黑白色系,素色即可,不要亮色」、「火化通常是家人跟很熟的親戚才跟著」。

接著也有許多留言透露參加喪禮要注意的細節,「不要說再見,結束後默默走掉或點頭致意就好,也不要喊人家名字」、「回家前先去人多的地方走走再回家」、「白包1100元比較好」、「回家用艾草洗澡,喪家發的毛巾和符紙是避穢用的,可以拿」、「不要跟其他賓客說再見,進火化爐不可以回頭」、「7片榕樹葉或芙蓉放口袋,回家路上丟掉,萬一找不到,帶些鹽巴,進家門時灑在自己身上」、「記得要把榕樹葉丟掉,我之前離開告別式後還拿著,結果在朋友載我回家路上出車禍」。

PTT 告別式 車禍

柬埔寨被騙7天遭性侵9次 台女驚傳下海拍片「一片799元」

今年八月,台灣人遭詐騙前往柬埔寨慘被性侵或摘器官事件震撼全台。當時一名IG網紅因在當地7天內遭性侵9次的消息曝光後,引發網友同情;未料該名女子本月開始透過經銷販賣「下海拍片」3P影片,讓網友在Dcard大嘆:「難免讓人對於當時的同情,覺得有種多餘的感覺,還是真的只是單純炒人氣?」。

2022-10-26 09:21

主播怨「俄」羅斯發音被糾正像打嗝 網曝:原譯名根本沒它還超美

台灣新聞主播、中英雙語節目主持人路怡珍,昨(21)日於臉書PO文表示,因最近很常分享烏俄消息,有名以簡體字留言的網友,要求全球串連早安新聞、「浩爾譯世界」的「俄」羅斯念四聲,是不是可以改一下,理由是「不念鵝羅斯二聲『太難聽』」。

2022-02-22 10:32

考學測驚見史上最強考生 網看「姓名」全跪:榜首位置有人了

110學年度大學學測於1月23日結束,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也在隔天(24日)公布各科試題及參考解答。幾天後,一張試場名單在社群網站上瘋傳,一位考生的姓名引發眾人遐想,不少網友看了笑翻,直呼「今年榜首有趣了」。

2021-02-03 17:33

維基百科驚見諸多「台灣世界第一」 網吐嘈:問題也太多

2020年全球在新冠疫情的籠罩下,搞得人心慌慌、一片蕭條,而台灣的防疫成效卻是國際間有目共睹的,經濟成長率也是亞洲四小龍第一。不過有網友上網搜尋了「臺灣世界紀錄」,赫然發現除了防疫和經濟成長外,台灣還有許多的「世界第一」,只不過似乎都非好事,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2021-01-27 19:15

月薪25萬煩惱等同月薪3萬作者爆:閃燈讓我差點死在金門

曾經因一篇討論月薪3萬跟月薪25萬的人,煩惱其實沒什麼不同的網紅作家黃山科在文末TAG金門縣長楊鎮浯,直指自己差點新書變遺作,人活著真的好幸運。「金門的紅綠燈會變得一點作用都沒有,這是一個好的設計嗎?如果依然讓紅綠燈運作,不是會比較安全嗎?」

2021-01-19 11:09

笑到你心發寒!家門口出現「財神爺」 網友曝:來討財的

儘管農曆新年已經結束,但想必仍有許多人都希望財神爺能來到自家門口。不過,卻有名網友家真的迎來一尊真人版的「財神爺」,遲遲站在他家門口不肯離去...

2022-02-08 15:31

0 則留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