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有機農業 比例

為與亞洲各國交流,交換有機發展經驗,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和宜蘭大學今舉辦「小農從事有機農業的契機與挑戰」國際研討會,會中各國專家學者分別就各自有機農業發展的現況和方向一一簡介,希望能與台灣經驗相互參照。

台灣發展有機農業三十年 目前有機耕地面積達七千公頃 佔比0.8%

甫升任農委會國際處處長的林麗芳在會議中指出,全球逐漸重視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及環境保育,消費者對於有機農產品的要求也不斷攀升,能兼顧生物多樣性、生態和人類福祉的有機農法因而成為全球農業生產趨勢;台灣從民國75年起開始籌備、試作及推廣有機農業,並於96年公布《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可視為有機農業的基石,後續則有優質農業發展計畫,要推動有機農業成為核心產業。

林麗芳指出,具體而言針對有機農業台灣有相關法規在規範,政府也以台糖和退輔會土地來劃設有機集團產區,協助農民種植有機農產品,其他專業單位如農業試驗場所更積極研究有機農法,同時推動有機農產品管理與驗證制度立法工作。因此截至去年統計,台灣有7000公頃農田取得有機驗證並進行生產,農戶有約三千家,在有機耕地與可耕地比率的部分則佔0.8%,與韓國相當、但超越日本。

台灣 有機農業 比例
台灣 有機農業 比例
國有機耕地站可耕地比例統計(圖表/農委會)

日本學者:台日同樣面臨「食物旅程」的擴大 悖離有機地產地銷概念

而在全球有機耕地面積以一年五十萬公頃的數量增加下,與台灣環境相似的日本,又是如何發展有機農業?與會的日本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野菜花卉研究部門計畫主持人中野明正則指出,就通過有機認證產品佔所有農產品的比例來看,日本僅有0.2%的產品屬於有機,鄰近的中國已達到0.4%,韓國則更高,來到1%;

他也指出,這樣的數字雖然不高,但根據農林水產省統計,日本國內對於有機產品的需求卻是節節升高,這方面需求缺口靠得是從美國和德國大量進口有機食品來補足,這方面跟台灣十分相似。

中野強調,這樣的情況凸顯了「食物旅程」的擴大,然而有機農業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概念就是「地產地銷」,因此「如何提升產量」、「控制病蟲害」就是兩大有機農業發展的關鍵。

台灣 有機農業 比例
台灣 有機農業 比例
中野明正(攝影/孔德廉)

中野明正:溫室系統可有效提升有機產能

為了對應上述的指標性問題,中野指出,具備精密設備的溫室系統在商業上來說就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因為溫室可以透過各式管控來達到最佳的生產環境,有效提升產能,另一方面也能隔絕病蟲害,例如以紫外線的放射來控制微生物數量,或透過濕度、溫度調節來防止菌類繁殖,配合微生物類的殺蟲劑和生物防治,在有機農業來說就是很好的做法。

日研究指出有機肥料同樣會對環境產生污染 不過量是關鍵

此外,對於有機農業至為關鍵的土壤和肥料部分,他也表示,經長達七、八年的研究發現,其實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對於環境所產生的負擔相差無幾,有機肥同樣會化為對環境和地下水有極大影響的「硝酸鹽離子」,因此不要過度施肥,讓土壤維持中性,才能維持有效的耕種,這部分倚靠溫室就可以做到極佳的管控效果。

因此,中野明正總結到,在現今資訊科技發達的前提下,許多小農可以單單靠著手機就管理好農地狀況,整體更能參照生產方式、地理條件等資訊分析後的結果來調整產銷結構,所以在病蟲害氾濫、氣候變化加劇等挑戰下,利用精密的溫室種植絕對可以增加有機農產產量,是一條未來發展的可行之路。

台灣 有機農業 比例
台灣 有機農業 比例
溫室系統介紹(攝影/孔德廉)

農業重鎮泰國有機耕地比例低 僅佔0.19%

除了日本之外,農業重鎮泰國則由農業部資深研究員Sali Chinsathit來分享國內狀況,她指出在全亞洲360萬公頃的有機耕地中,泰國位在第八名的位置,雖然主打有機稻米、茶等作物為出口主力,但有機占國內耕地面積不高,僅有0.19%,其面積為四萬五百公頃,主要作物是稻米、蔬菜、水果、茶跟咖啡。

發展有機農業 泰國多採多樣化種植

Sali Chinsathit也表示,目前泰國有機生產以大面積區域、多樣化種植為主要方式,採行輪作,著重集體合作社和農場組織來生產,會在種植稻米旁種植香蕉、龍宮果等當地水果,再輔以茅草等香草類植物;施肥部分以自製發酵的有機堆肥、生物肥料為主,面對病蟲害則以香草等天然的植物性殺蟲劑來應對。

在政策方面,她則指出泰國的《農業基準法》在2008年推出,用來建立跟檢測農產品的相關認證,分為六大部分,分別為農作物、畜牧產品、水生產品、稻米、鱸魚、蜜蜂等,只要獲得政府或民間等三大系統認證,就可以獲得有機標章。

台灣 有機農業 比例
台灣 有機農業 比例

泰農業部:有機發展裹足不前 導因於有機作物價格無法提升等因素

此外,泰國也於2017年開始有全國性有機策略計畫,希望把國內有機耕地增加到96000公頃,同時透過教育農民來建立相關知識跟創新管理,進一步發展國內有機農業。

不過受限於有機作物價格不高、相關知識不普及、種苗品質參差不齊等因素影響,導致慣行農業轉型至有機農業既費時又費力,相關資料庫更是難以取得,因此目前泰國政府正思索如何提高有機產品單價、降低相關資材花費,讓農民得以回本,同步提升談判能力,建立有競爭力的農民群落,好應付日漸增長的有機需求。

至2017年3月,全台有機農戶為2969戶,占所有農戶的0.3%。台灣地區耕地面積為79萬公頃,其中有機耕種面積6939公頃,雖然相較於過去,投入的人數及耕地逐年趨升,但有機耕地的規模仍只佔總耕地面積的0.8%。

文:陳文嫺

現前主流的耕作方式稱為「慣行農法」,意指以科技為基礎,促使農作物增加產量、具抗病力、成長期短的耕作方式,透過施行化學肥料、殺蟲劑、農藥與大規模灌溉系統所嚴格控制的環境下,使作物獲得穩定的生長。這種優化農作物的生產方式,有其時代背景與精神,是為了因應人口劇增帶來的糧食危機而誕生的解方。

雖然慣行農法解決了糧食問題、降低了飢荒的危機,卻也伴隨著一些問題。大量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造成土地及水源等環境污染,甚至帶給耕作者身體疾病,而作物的農藥殘留也影響食用者的健康,逐漸引起大眾對於耕作方式的反思,「有機農法」因而興起。

直至2017年3月,全台農戶約77萬戶,有機農戶為2969戶,占所有農戶的0.3%。台灣地區耕地面積為79萬公頃,其中有機耕種面積6939公頃,雖然相較於過去,投入的人數及耕地逐年趨升,但有機耕地的規模仍然只是總耕地面積的0.8%。台灣市面上可見的農產品大多仍由慣行農法所提供。

根據英國研究機構Organic Monitor的研究報告指出,台灣2013年有機食品產值達46.8億元,有機食品的通路越來越多,從原本只能在專賣店購買、到現在大賣場及超市也能見到有機農產的身影,可以了解有機農產在台灣確實有其市場需求。

台灣 有機農業 比例

但為什麼台灣的有機市場逐年攀升,有機的耕種規模卻仍處於少數呢?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玠廷觀察,有兩個主要的現實考量:一、台灣耕地零碎且面積偏小,有些耕地即使在規劃隔離帶後,仍屬易受鄰田汙染的高風險群,難以順利轉作;二、相較於政策,大眾對於「何謂有機」未達成共識,究竟是要追求「結果」的零檢出、還是要求生產「過程」的環境友善?都是推動有機的難題。

在實際執行上,陳玠廷表示,農民想要轉作有機面臨幾個主要的困難:成本較高、新進農民尋找通路不易、以及鄰田污染。

在農產品項部分,陳玠廷表示,台灣的有機稻米及蔬菜的技術成熟,但有機水果規模仍較小,因台灣緯度關係,易受氣候影響及多病蟲害,作物生長期也較長,因此較少人投入栽種。

農委會有機農業科科長賴明陽表示,針對收入部分,政府提供環境補貼去支持有機農民減少轉型風險。銷售部分政府則努力提供不同管道,例如:推廣校園有機午餐、軍隊及公家機關。另外一塊則是在批發市場推行「預約交易」的方式,例如:團膳想批發有機食材,但很難一一找到個體農戶,就通過批發市場去協助產地端的連結、做產銷媒合。既有的有機農夫市集、有機專櫃也是持續進行推廣。

但陳玠廷提出,以有機驗證的費用補助為例,農民必須先自己花錢申請驗證,等到最後確認驗證通過後,才能得到補助款。這對部分農民來說,可能就是一個必須跨過的心理門檻。畢竟,農業是一個即使不斷付出成本,都很難保證能有回收的產業,在農民無法預測轉型後經濟收益的狀態下,也讓這條有機之路難上加難。

至於鄰田污染問題,政府目前透過推行「有機專區」,希望透過擴大同一區域的有機耕地來解決,由各縣市政府尋找適合的國有地規劃適合有機耕作之農水路設施,專區的運作多由民間機構承接專案、輔導農民進場承租農地耕作有機農業。雖然立意良好,但要能夠順利推動的關鍵,仍是生產後的銷售通路是不是具有誘因吸引農民進場,光靠理念性的號召是不夠的!

近年來投入不使用化學農藥及肥料,秉持著友善耕作的理念,卻未必去申請有機驗證的的農民數量更是不少。陳玠廷分析,友善耕種的農民不加入有機的理由除了驗證費用過高,也有不少人覺得自己的田地及耕種方式就是有機、為何還需要別人來認定,比起法規、更重視信任關係不想受政府規範。

台灣 有機農業 比例

另外,還有許多有心想投入卻礙於現行法規過於嚴苛,想加入也不得其門而入的農民。陳玠廷舉例:有些土地的環境先天條件在一開始測量時土壤母質(自然形成,非人為汙染所致)即超標,農民即使用有機耕作方式,以現前法規的要求就是驗不過,相較於慣行農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這樣難道「不有機」嗎?陳玠廷語重心長地表示,台灣若想持續推動有機,政府、民間、農民與驗證機構都要有共識才行。

因此,回到大眾對於「有機」的認知做討論,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對有機農業的定義為:「是一種促進及加強農業生態系健康的整體系統管理方法,包括增加生物多樣性、促進生物循環及提升土壤生物活性。」

由此可知,有機農業真正關注的是自然資源的永續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平衡,而不僅僅是農作物本身的無毒檢出,更強調透過符合自然生態的生產管理使整體環境更好。

2017年農委會農糧署已提出《有機農業法》草案,有不少民間團體呼籲,除了第三方驗證,也應納入其他機制,才能鼓勵更多農民投入友善環境的耕作;但也有另一種聲浪提出質疑,若不是第三方驗證的農產品,難道也可以聲稱「有機」嗎?會不會造成民眾混淆?

賴明陽表示,2007年制定《有機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是由於過去有機農產品沒有法律規範、民眾對有機農產品的不信任,制訂的出發點是對於驗證產品的管理,而有機農業的發展在近年來越來越蓬勃,只有針對產品端的法規管理,對於產業的發展性逐漸不夠完善,也因此有了現在《有機農業法》草案的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