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人 退休 理財 方式 之 比例

根據Yahoo退休理財萬人大調查結果,發現受訪民眾準備退休的主要壓力來源為「財富」相關管理,近7成民眾認為自己準備的退休金不足,那麼到底需要多少錢才能安心開啟退休生活?調查結果顯示,需準備1,135萬元才能安心退休,而多數民眾退休後所得來自現金存款、勞退以及投資理財;30-49歲青壯世代在儲蓄、投資及參加勞退方案的比例更高。

台灣 人 退休 理財 方式 之 比例

Senior woman doing finances at home

股票保險定存 國人最愛

有使用退休投資工具的民眾大概占5成,主要透過股票、保險及定存規劃財富;30到49歲的青壯世代運用股票作為投資工具比例較高,其中男性多數資金分配至股票,女性則傾向投入保險與定存;已退休者相較於仍在工作的全職者,除了使用前面三項工具之外,在基金與不動產的投資比例較高,原因在於已退休者資產累積較多,較有可能擁有房產。

在投資配置方面,年齡是一大決定因素。基富通董事長林修銘就說,年輕族群風險耐受度較高,可以承受股票部位高達兩三成的波動,大漲大跌也沒關係,還有時間慢慢等他漲回來。

但他強調,等到年齡愈來愈長,就要調整股票與債券的投資比率,隨著年紀愈大要讓自己的投資風險降低,資金配置在債券與基金的比率就要更高。

退休產品不只是看投資報酬率,重點在穩定。林修銘說,主要目標在退休規劃的金融產品,在景氣不佳時,不會像股票型商品暴跌,每年報酬率平均在4%至6%。「因為退休的重點應該在於保有資產,保障退休生活,而非純粹賺資本利得,」他舉例說,金融海嘯如果讓股票大跌50%,退休型基金跌幅會控制在兩成左右。

想像太美 準備太少:你存的退休金夠用嗎?

根據Yahoo調查結果指出,整體而言民眾為退休理財準備金額平均約為23,277元,但將來退休預估的生活費卻落在29,135元,兩者之間有至少6千元的差距;青壯世代的準備金平均為20,953元,與未來退休預算28,392元相差更高達8千元;而男性退休準備金投入金額約24,500元,比起女性的21,831元較高;對於退休生活費的設定也同樣比女性高。而已退休者每月資金準備約30,874元,與其目前平均退休生活費的31,104元,差距不遠。

Yahoo退休理財大調查

換句話說,目前在台灣的退休生活費實際上約為3萬元,但普遍民眾的準備金額僅落在2萬至2萬5千元之間,明顯低估了退休金準備,不足於應付未來的實際開銷。

如果從調查的百分比來比較,有超過一半約57%的人退休準備金額低於2萬元以下,但卻有高達72%的人預期未來需要的每月退休金額為2萬元至4萬元、或4萬元以上。可見大多數人都有嚴重的退休金準備缺口!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教授憂心,顯然國人在退休金的準備上不夠到位,她引述過往研究經驗指出,理想中的退休後每月所得應達原薪資八成,若以退休後每月生活需求3~4萬元,以國人平均約23年至25年餘命來預估,至少要準備800萬至1200萬元的退休金。

她強調,千萬元以上的退休金額這個數字其實並非遙不可及,前提是要及早開始準備。

她假設一個25歲年輕人,從進入職場開始每個月投入6000元投資退休規劃,假設平均年報酬率有4%至6%,到退休時就可以存下800萬元至1000萬元。以目前市場上的投資工具來看,若能定期定額進行長期投資,其實不乏投報率4~6%的金融產品,只要提早開始準備,確實是可以有系統地達成理想退休目標。

人生很長 退休還早?

民調也發現,有高達47%的民眾沒有使用投資工具做退休準備,而其他半數有使用理財工具的民眾,主要是集中在股票與保險。

聽到這數字,王儷玲感到很驚訝:「這比率偏高了,」她提醒說,「如果太晚開始規劃退休,就變成只能投資固定收益類工具、較無法透過複利效果提高投資報酬率,有點可惜。」換言之,愈晚開始準備退休理財,能選擇的工具愈少,而且複利效應愈短。

她建議,30歲左右年輕人就應該開始,每個月拿出5000至6000元投資退休產品,如果再加上股票與債券適當的比例配置,以長期投資報酬率6%為目標,並隨著年齡逐步降低風險,例如30-45歲可設定年報酬率 6%-8%,46-55歲可設定年報酬率 4%-6%,56-65歲以後目標設在3%至4%,退休後再降為2%至3%。至於基金投資,則可遵循「年輕時投積極型、中年投穩健型、退休後保守型」的原則。

延伸閱讀

Yahoo退休理財專題「四十而已 退休ready!」

Yahoo退休理財白皮書 看國人退休行為完整報告

投資副業把一般人「1200萬退休金賠掉」 黃子佼:我買到故事

「我29歲就退休!」七年級生蕾咪創造每年破百萬被動收入

怎樣做 才能將「時間」轉變為金錢?

施羅德最新的全球投資人年度大調查顯示,台灣投資人存下17%的收入做退休準備,高於全球平均的14.2%。高達九成的台灣退休族希望可以儲蓄更多的退休金,數據高於全球的79%與亞洲的82%。

調查顯示,新冠疫情發生後,七成退休族會更謹慎花費退休儲蓄。至於正在做退休準備的人,在疫情發生後也有72%想要儲蓄更多退休金,其中更有85%的人已經行動。

施羅德全球投資人大調查自2016年開始,每年由施羅德投資集團針對全球32個國家、超過2.3萬名投資人進行調查。

施羅德投信認為,在風險無處不在的年代,能因應各種景氣循環周期持續追求成長的投資策略格外重要,建議投資人,以「優活退」三策略來訂定退休投資策略,迎接樂齡退休生活。

「優」是指優質成長。以施羅德全週期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為例,就是融合主動式管理與被動式投資,一舉囊括各種優質成長主題股,如人工智慧(AI)、潔淨能源、能源轉型等,以參與長期趨勢。

「活」是指靈活管理。施羅德投信指出,多重資產基金能隨時動態調整股債商品配置,因應各種景氣循環周期,並且能適時布局各類股/區域以掌握短線機會。以這次疫情爆發來說,在初期不確定性因素高時宜先拉高現金比重觀望,隨後在全球央行大規模刺激動作時,快速回補股債資產。

「退」是指退休基金。施羅德投信建議,投資人最好及早為退休開始準備。在選擇退休理財基金時,最好選擇已經歷多次全球股債市多空循環、不論景氣周期循環都能有良好表現的產品。

物價上漲、餘命增長、經濟局勢瞬息萬變,讓許多人提早意識到老後生活「錢不夠用」的風險,再加上台灣即將在2025 年邁入老年人口比例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長壽時代到來,活得久成為一種必須及早因應的風險。

根據《遠見》與中信銀行合作的「2021 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指數大調查」顯示,73.6% 的民眾有做理財規劃,創下歷年新高,有做退休規劃的更高達43.9%,比去年多了6.4個百分點;儲蓄、保險、股票為前三大理財工具,其中投資股票的比例從去年的36.7%成長至41%。

96%民眾未參加退休理財健檢平台

《遠見》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指數調查結果顯示,民眾著手進行理財規劃的比例逐年攀升,從2017年的53.9%,到2021年上升至73.6%,民眾現階段自覺最重要的理財項目中,「醫療規劃」「財富累積」「退休規劃」更是長期位居前三項,顯示民眾已體認,想要有健康樂退的「晚美」人生,光靠政府的勞保年金給付和勞退基金遠遠不夠。

然而,《遠見》調查發現,高達96.4%民眾未參加類似的退休理財健診平台,沒參加的原因,有43.3%「不知道有這樣的平台」,31.9%「不想改變既定規劃」、30.9%「比較相信自己」。加入的只有3.3%,願意使用的原因,首要為「專業度夠」(44%)、其次為「想嘗試新的規劃方式」(38.7%)、「有吸引人的獲利」(38.7%)。

事實上,無論官方或民間平台,功能都已較兩年前齊全,特別是基金標的日益豐富,幾乎能滿足各年齡週期與風險承受類型的投資人。

「要突破環境風險和長壽風險造成的資金壓力,絕不是把老本投入波動度高的股市中,而是要及早尋求專業建議。」中國信託銀行個金執行長楊淑惠說,業者推出的退休理財健診平台,就是在協助客戶提前思考對退休生活的期望值,包括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準備多少資金,以及有多少資金缺口,再把這些主觀想法化成具體數據,落實到投資行為。

線上理財升級 精選樂退投資主題

為協助民眾進行線上理財規劃,中國信託銀行提升數位帳戶功能,升級「智動GO」、「樂退GO」服務,讓民眾使用起來更便利。另搭配安養信託2.0、保險、醫療、照護及財富傳承規劃,更保障退休後的財產安全。其中,「樂退GO」主要運用大數據,篩選出不畏市場波動,適合退休規劃的四大投資主題,並透過定期定額降低投資風險,創造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應。

每月1000元 打造「穩」健退休收益

善用產品及平台,選擇適合的退休產品,即可打造「穩」健退休收益。

中信銀長期推動退休理財,考量時間因素的重要性,為鼓勵投資人及早進行退休理財規劃,「樂退GO」專案將投資門檻降低為新台幣1000 元;並且開放信用卡扣款,讓投資人更能靈活地運用資金;投資人有疑問時,中信銀也提供線上專人諮詢服務,由專家給予建議。

好命退休計算機 精準估算退休金缺口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指出,調查發現有96.4%民眾未參加退休理財健診平台,凸顯台灣民眾退休準備上的盲點,因為退休規劃第一步就是必須找出退休金缺口,才能對症下藥,建立完善的退休準備計畫。

為解決民眾無法精準估算退休金缺口的問題,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好命退休計算機」於10月底上線,開放中國信託退休理財規劃顧問(RFA)上線使用,可算出在各制度下能領到的退休金金額以及不足缺口,並可規劃退休儲蓄計畫。

理財機器人進化 滿足不同階段投資需求

《遠見》調查發現,民眾明顯不相信專業,有信心達到未來投資收益目標的原因,相信直覺的比例25.2%竟高過專業投資團隊把關篩選的16.1%,以及理財平台的6.8%。

「目標投資」協助投資人完成多元理財目標,例如社會新鮮人可能有旅遊基金、存第一桶金等需求,未來要準備結婚基金、買房頭期款等。功能可設定智能扣款,只需要一個中信帳戶,即可將資金分配到不同理財項目,同時規劃和追蹤多個目標,專款專用。

智動GO 2.0 首創「退休月花費平台」,將複雜的勞工退休制度,轉化成簡單的對話流程,民眾只要輸入退休後每月預估生活費與目前投保薪資,即可試算個人勞保年金、勞退及退休缺口,並獲得適合自己風險屬性的投資建議。

當目標達成率大幅變化,系統也會寄出重新規劃建議通知,投資人可隨時掌握, 也可透過網頁共同瀏覽功能,聯繫理財規劃師。

想要好好退休,除了考量自身的便利性、習慣性,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平台或專案機制以外,也可把握各家金融機構推出的優惠專案,啟動愈早開始愈輕鬆的退休理財大計。

本次調查結果公佈:https://www.gvm.com.tw/article/8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