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蟑螂指稱專門靠著收購各項專利以控告大公司侵權而獲利的公司;藉由提起訴訟逼迫對方付出一定金額的專利授權費用或是利用訴訟讓對方必須負起法律責任獲得賠償根據上文

這個是一個比較特別的訴訟案例,但是很可能有一天,你會遇上了---專利侵權訴訟。

原告Stragent LLC是一個專利授權公司(俗稱專利蟑螂或專利流氓)。Stragent在2008年9月9日取得US7,424,431時,同日在東德州聯邦地方法院(Texas Eastern District Court)對微軟(Microsoft Corp.)與福特汽車(Ford Motor Co.)提起訴訟,指稱微軟車上娛樂系統「Sync」侵權。

表一、Stragent LLC現擁有美國專利列表

美國專利號

原申請人

新專利權人

再移轉對象

US 6300871

HEADWATERS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C.

STRAGENT, LLC

ALOFT MEDIA, LLC

US 6876991

STRATEGIC BUSINESS PROCESSES, INC.

STRAGENT, LLC

ALOFT MEDIA, LLC

US 6901393

STRATEGIC BUSINESS PROCESSES, INC.

STRAGENT, LLC

ALOFT MEDIA, LLC

US 7401059

COLLABORATIVE DECISION PLATFORMS, LLC

STRAGENT, LLC

ALOFT MEDIA, LLC

US 6665722

BBNT SOLUTIONS LLC

STRAGENT, LLC

US 7421257

BBNT SOLUTIONS LLC

STRAGENT, LLC

US 7424431

VOICEDEMAND, INC.

STRAGENT, LLC

US20020120553

BOWMAN-AMUAH, MICHEL K.

STRAGENT, LLC

US20050057126

PROMETRIX CORPORATION

STRAGENT, LLC

US20040128673

SYSTEMAUTO

STRAGENT, LLC

US20060265181

INTELLEFLEX CORPORATION

STRAGENT, LLC

US20060189390

BIRD, JOHN M.

STRAGENT, LLC

US20060189383

BIRD, JOHN M.

STRAGENT, LLC

US20060189391

BIRD, JOHN M.

STRAGENT, LLC

US20070118309

INTELLEFLEX CORPORATION

STRAGENT, LLC

US20080215337

VOICEDEMAND, INC.

STRAGENT, LLC

US20080221888

VOICEDEMAND, INC.

STRAGENT, LLC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08/09。

專利US7,424,431 (簡稱431專利) 原非Stragent LLC所擁有,是經由專利移轉而取得。US7,424,431專利名稱為「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dding voice activation and voice control to a media player」,該專利於2005年11月16日提出申請,發明人為GREENE, MARK、HEGARTY, MICHAEL與CANTWELL, DERMOT三位,申請人為Voicedemand, Inc.。2007年10月29日,Voicedemand將專利權移轉給Stragent。在2008年9月9日美國專利商標局網站公告核准專利,該431專利之專利權人已移轉為Stragent LLC。

調查Stragent現擁有專利共經手17件專利,其中US6,300,871、US6,876,991、US6,901,393與US7,401,059已經又移轉給另一專利授權公司ALOFT MEDIA, LLC。需要注意及說明,Stragent手上還掌握10件未核准專利。

Stragent LLC營運模式給了我們一些啟示:
1.專利授權公司積極尋找具威脅性的申請中專利,並協助該專利進行補強與後續運用;
2.在專利未核准前即進行專利購買,並準備後續訴訟作業;
3.同步專利申請流程與專利後續運用流程;
4.專利取得日即是專利價值主張啟動之時。

對於品牌廠商或大企業而言:
1. 正視不同專利訴訟風險,並進行分類,包括自有產品公司與專利授權公司;
2. 專利授權公司防不勝防,除需建立專利訴訟資料庫外,也需留意不正常專利移轉資訊;
3. 針對相關專利授權公司建立標準因應機制與SOP;
4. 聘請專業專利情報檢索或專利分析公司,進行可能訴訟風險監視。

其餘資訊可進一步參考本網站: 專利情報系列報導【專利侵權訴訟監視看板與因應策略】、【關聯矩陣在專利分析應用-侵權訴訟與授權】、【專利分類與專利組合規劃—風險與重要性】、【智慧財產的戰術與戰略(六)- 專利訴訟專案管理新思維】、【智慧財產的戰術與戰略(七)- 專利訴訟風險管理】、【宏碁以戰逼和策略奏效,工研院專利記上一功】、【瑞昱訴訟官司觀察(上)】、【瑞昱訴訟官司觀察(下)】、【華碩展開反擊,在美控告IBM之觀察與啟示】、【珍通科技在美控告IBM侵犯熱管散熱技術】、【攻擊是最好的防禦-看宏碁反訴惠普侵權】、【專利侵權訴訟反擊策略 - 算、聚、鬥三部曲】、【專利流氓商業模式與鴻海、群創遭Mondis勒索觀察】、【聯想在美指控浩鑫迷你電腦侵權觀察】、【日亞化學持續展開對首爾半導體侵權訴訟攻擊】、【韓國專利策略出國打仗去,ETRI在美控告HTC侵權啟示】、【瑞昱與3COM官司和解,瑞昱支付21.3億授權金觀察】等。

(702字;表1:138字)

--------------------------------------------------------------------------------------------------------------------------------------------

專利蟑螂指稱專門靠著收購各項專利以控告大公司侵權而獲利的公司;藉由提起訴訟逼迫對方付出一定金額的專利授權費用或是利用訴訟讓對方必須負起法律責任獲得賠償根據上文

圖、中國法院對專利蟑螂判刑


在中國囤積大量專利,並在未實際實施相關專利的情況下進行敲詐行為,甚至將企業訴至法院,迫使被害單位向其支付專利實施授權費等,將因觸犯敲詐勒索罪,而被判處刑責及罰金。

  2019年9月30日,上海浦東新區法院對一起被稱為“專利權敲詐第一案”的案件作出一審判決。該案主犯李某利用其經營的多家公司大量囤積專利,並在未實際使用相關專利的情況下進行勒索,多次以相似專利將企業訴至法院,迫使被害單位向其支付專利實施授權費等。根據法院一審判決,李某因犯敲詐勒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人民幣)。雖然,罰金不高卻刑責頗高,但該案僅是其中一起,後續其他案件累加的結果,將頗可觀。

  本案緣起於2009年起,李某利用其經營的上海科鬥電子科技、上海本星電子科技等單位名義大量申請約560多個技術領域的專利,並據此向法院提起專利權糾紛訴訟,並以此要挾被訴方與其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解協議等。

  2015年至2017年間,李某單獨或夥同另一名被告人,先後迫使4家被害單位與科鬥公司等單位簽訂協議,以專利實施授權費、補償款等名義向被害單位索取216萬餘元,實際獲利116萬餘元。而且,他們常用手段是在其他公司公開募股階段或即將上市、融資等關鍵時期,以侵害專利權為由起訴其他公司,也舉報給銀監管單位以達到收取專利實施授權費的目的。

  於是,2018年8月,上海浦東新區檢察院指控李某等人犯敲詐勒索罪,並向上海浦東新區法院提起公訴。

  雖然,被告李某辯稱,其持有的專利均是合法有效的專利,向相關侵權方提起訴訟或者與侵權方和解也是合法合理的,不存在敲詐勒索的犯罪行為。

  在法院審理期間,被訴者們對原告的近60件專利陸續提出複審程序申請,結果多數獲得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判為專利無效。

  最終,法院經審理認為,二被告李某二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人為的方式弄虛作假,製作被告單位侵權的假象,以此作為要挾的藉口和手段,通過起訴、舉報等方式阻礙被害單位上市,引起對方的恐懼,其行為已構成敲詐勒索罪。最終,李某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537字;圖1)

  參考資料:
企查查,2019/10/3
https://www.qichacha.com/search_riskinfo?key=%E4%B8%8A%E6%B5%B7%E7%A7%91%E6%96%97

相關文章:
1.2017年美國專利訴訟五大代表案件
2.專利蟑螂新剋星Unified Patents:藉IPR手段打擊NPEs
3.專利侵權訴訟是專利申請品質最嚴厲的審查:大立光 v. 三星
4.專利蟑螂的緣起跟滅絕:淺論如何跟蟑螂打交道
5.專利事業體與專利蟑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