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特点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构架式的结构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木构架的一个突出缺点是易腐、易燃。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

收起

  这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特点,也就是用木柱和木梁组成部分房屋的框架,重量通过梁架转移到柱子上,构件之间主要通过榫卯结构。墙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受房子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大体指出了一个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框架进行结构最重要的特征。

  单体建筑

  中国的古建筑通常由几个单体建筑组成,无论大小,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即阶基、屋身、屋顶。阶基位于建筑下面,是由砖和石头来支持整个房子;以上基本是木制的房子身体列作为骨架,上面是一个屋顶,一个木制的屋顶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

  对称布局

  中国古建筑总体遵循多层次的原则,力求平衡、对称,主要采用中轴线对称、整体性强的组合和布局。在其中每个建筑群至少有一个庭院,最多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层次丰富形式多样,以弥补传统单一以及建筑的刻板印象的不足,采取左右对称的形式,中心作为庭院,房屋环绕。

在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使用的主要工具是石器,也有少量的骨器和木器。在旧石器时代,如山西垣曲、广东韶关和湖北长阳都曾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山洞;到了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并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出现了各种房屋和聚落。

人类并没有把自己和自然界完全脱离开来,还时刻处在自然的威慑下,在自然中选择栖居之所,居所有以下几种形式:

  • 树居,最原始的居住方式之一。
  • 山崖下的凹入处
  • 洞穴。北京周口店的洞穴是中国最早的猿人居住遗址。北京猿人已经学会控制火种的保存和控制,这对旧石器时代的人来说意味着更加安全,也大大拓展了人的活动范围。

同时,也有人工制造的居所,其中包括:

  • 巢居。是树居的发展,在树上用一些树枝有意识的搭建活动平台和顶盖。
  • 窝棚。
  • 窑洞。

有了固定的农业生产之后,相对于狩猎和采集野果来说,人类开始有较为相对的定居场所,开始出现聚落,形成干阑式建筑,这是巢居的发展,多出现于南方湿热的气候条件下。

中国最早的干阑遗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七千年。建筑中广泛的采用了榫卯结合,平面长方形。浙江湖州钱山漾,苏州常州圩墩,云南剑州海门口和湖北蕲春毛家嘴,都发现过干阑遗址。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干阑式小铜屋生动的体现了干阑建筑的特点。

就穴居建筑的发展而言,从剖面看大致的发展过程时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有台基的地面建筑,生活,居住的平面高度由低向高逐渐升起;平面上看则是圆形——抹角方形、长方形——长方形;房间数目由单一发展为前后两室至多室并联。

夏、商、周编辑

夏朝 古文献对夏朝记载不多(《史记·夏本纪》有4/5都在讲禹,夏朝四百年才占1/4的篇幅),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夏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具有城市形态的大型遗址,但其朝代归属尚存争议。

商朝 商朝青铜器手工业非常发达,留下大量纪事甲骨。甲骨文中“宫”“高”“京”“宗”等文字可以看出当时建筑有台基式,干栏式等不同形制。

商代城市有:

西周为中农思想为主的封建制,讲究礼,宗法秩序严格,有《考工记》一书,当时的首都为“镐京”,并于陕西岐山凤雏村发现中国最古老四合院遗址。

春秋时期,各诸侯王国不满于受限于周王朝,尝试各种突破,出现了诸子百家的兴起,学术上百家争鸣,在城市建设上,也不再受西周法律的约束,城市规模和城市规划形式上也有很多不同主张。

  • 春秋士大夫住宅
  • 左祖右社:始祖庙
  • 板瓦、筒瓦、脊瓦等出现,春秋时期普遍使用,并出现陶制排水管。
  • 建筑色彩开始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 鲁班——建筑祖师

秦汉、三国时期编辑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礼制,巩固皇权,成为中国其后两千余年的主导思想。儒家“慎终追远”的思想加强了商以来传统的厚葬制度,使陵墓建筑规模大大提高,建筑水平也随之提高。东汉建筑平面、外观日趋复杂,高台建筑渐少,楼阁建筑逐步增加,并开始使用大量成组斗栱。砖石结构迅速发展,各种空心砖墓、砖券、石板墓出现。汉朝成为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这一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日趋繁荣,规模日益扩大。有咸阳、长安、洛阳、邺城等重要城市。

宫殿建筑也获得发展

  • 阙的设置。最初只有天子才有资格设置阙,成为宫阙,僭越之后,阙大量用于各种场所,不仅宫殿前设阙,城门外、寺庙前、陵墓道两旁都设置阙,成为宫阙、城阙、庙阙、墓阙。甚至衙署和大门前都可以设置阙。
  • 朝宫,秦始皇好功,在信宫西南处的上林苑建朝宫。其前殿既为阿房宫。又熔天下兵器,建十二座金人,立在宫前,“以弱天下之人”。
  • 长乐宫。平面长方形,周长约一万米、城墙厚约二十米。
  • 未央宫。建于长乐宫修复后不久,平面长方形,四面辟门。南面偏东的端门为正门。修建时,高祖正在各地征战,见其如此壮丽,责问萧何,“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回答道“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
  • 建章宫。建于西汉中期,汉上林苑中,最大的一处离宫。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为宫殿,西区为园林。

在园林方面,以皇家宫苑为主,主要成于秦始皇和汉武帝,东汉洛阳也有修建。有上林苑。

这一时期的住宅,规模较小的住宅,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房屋构造除少数用承重墙结构外,大多数采用木结构体系。广州和四川出土过一些干阑式建筑明器,一般是上下两层,下层开敞,楼上住人,有的是仓库,以适应南方湿热的天气。

稍大规模住宅,采用院落形式,或曲、或方。有部分二层,三层阁楼。

贵族大型宅第,外有正门,屋顶中央高,侧边低,旁设小门,便于进出。院内的前堂为主要建筑,有部分贵族富豪修建花园住宅,园内重阁回廊,构石为山,引水为池。

在陵墓方面,春秋战国时,墓上植树,而不覆土累坟,秦汉陵墓普遍封土。陕西临潼骊山的秦始皇陵,是秦汉陵墓中,规模最大的,由三层方形夯土台累叠而成。下层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每层台壁都向内斜收;自底至顶,三层共高43米。陵的周围有内外两层墙垣。陵园东垣外,为规模庞大的兵马俑。

两晋、南北朝时期编辑

这段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大部分汉代建筑毁于战火,没能保留下来。由于三国时期吴的兴起,东南地区得以接收北方先进文化的传播,对东南地区建筑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琉璃瓦开始使用,砖瓦大量普及,质量日益提高。斗栱的发展。卷草纹、须弥座。

佛教建筑和道教建筑的兴起。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至两晋时期,民不聊生,佛教得以蓬勃发展,直至近代,佛教在建筑、绘画、雕塑、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出现云岗石窟。

园林的发展。对现实的失望,使得很多士人寄情于山水之间,园林承载越来越多的文化价值,玄学思想和山水文学也为园林的发展注入新的契机。

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被中国文化所改造,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佛经不断的被介绍、传播,但是佛教的发展却有很强的中国特色。佛建建筑也是如此,早期佛塔佛塔在形制上多模仿印度,但是逐渐与中国建筑形式融合,出现很多中国佛建建筑特有的构建及建构形式。

  • 最早的佛寺:洛阳白马寺,是原来接待宾客的官署鸿胪寺改建而成。后很多有钱人家舍宅为寺。
  • 河南洛阳永宁寺
  • 塔源自印度窣堵坡(梵语:Stupa)。早期的佛塔是在中国式阁楼上,加以模仿微缩形式的窣堵坡和相轮而成。
    • 中国的塔依然供奉舍利,但功能、结构和形式,结合中国重楼建筑,创造了中国阁楼式塔,不仅可以供奉佛像,还可以登高远眺。
      • 木构阁楼式塔:徐州浮屠寺、建业建初寺、洛阳永宁寺中心塔(建成后十八年即遭雷火烧毁。)
      •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砖石结构,密檐塔。高约39.8米,平面为12边形,共十五层檐。为现存最早的塔。
      • 金刚宝座式塔,塔群的一种组合方式,中间一个大塔,四角各一个小塔。敦煌壁画及石窟建筑中,多有记载早期的金刚宝座塔。
      • 山东历城四门塔。
      •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祖庵塔。
    • 早期的大型佛寺都是以塔作为中心布局。随着佛寺的发展,塔的位置也由中心慢慢转为寺庙前方,进而建在寺庙大门之外前方。
  • 佛教石窟也由印度传入。在山崖陡壁上雕刻出来的洞窟性的佛教建筑,是这一时期佛教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

由多战乱,汉代奢华的陵寝多被偷盗一空,将陵寝隐藏起来,也属无奈之举。墓室大多延续汉代制度。也有部分用砖石仿砌墓结构构件的做法。还有墓表、石柱。

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了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兵力发展的格局。士人归隐之心迫切,“隐居而求其志”。园林规模渐小,内容丰富,体察山水于细微之处——以小观大。

隋唐、五代时期编辑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木构建筑成熟的时期,现有少量当时建筑遗存,为不可多得的文物。

城市编辑

首都唐长安城,东都隋唐洛阳城是当时世界大都市,有大型的宫殿,官署和寺庙,以及重要的国际贸易的市场。

宫殿编辑

大明宫

建筑编辑

陵墓编辑

建筑技术编辑

宋、辽、西夏、金时期编辑

宋朝建筑,泛指在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的宋朝时期,于北宋及南宋境内的建筑,一如以往的朝代,继承著前朝的建筑传统。

宋朝在经济、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都有发展,使得宋代的建筑师、木匠、技工、工程师、斗栱体系、建筑构造与造型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建筑方式也日渐趋向系统化与模组化,建筑物慢慢出现了自由多变的组合,并且绽放出成熟的风格并且拥有更专业的外型。为了增强室内的空间与采光度,采用了减柱法和移柱法,梁柱上的斗拱铺作层数增多,更出现了不规整形的梁柱铺排形式,跳出了唐朝梁柱铺排的工整模式。[4]

虽然宋朝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但杰出的建筑都是佛塔、石桥、木桥、园林、皇陵与宫殿。由于注重意境的园林设计特意追求把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的意境,所以这一时期的建筑,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变得纤巧秀丽,柔弱纤秀,曲线柔和,注重装饰,华丽而繁细。[5][6]建筑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不像唐代浑厚的风格,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油漆的大量使用,颜色十分突出。在窗櫺,梁柱与石座的雕刻与彩绘的变化十分丰富,[7]柱子造型更是变化多端。[4][8][9]

虽然数千年来,建筑智慧依靠口耳相传,子承父业相传下来,关于建筑的文献亦早已存在,而且在已经出版的水墨画中所描绘的建筑物让历史学家更能了解宋朝建筑的配搭,但是宋朝的建筑文献-《营造法式》对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献更有组织,让以后的朝代建筑有了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朝廷设立了专门负责建筑营造及相关的官职与机构-将作监来掌管宫室建筑,让建筑智慧有系统地流传下来。[10]

宋代出现了著名建筑著作《营造法式》,著名建筑有

女真人居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夏出 ,随水草冬入处。即所谓“地窨子”的半穴居。《后汉书·东夷列传》亦云肃慎人:“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尝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可知其传统有别于游牧民族。

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 “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

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中国十大古代建筑排行.
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故宫 ... .
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 ... .
慈禧太后的寝宫——颐和园 ... .
道教宫殿式建筑——永乐宫 ... .
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秦始皇陵 ... .
唐陵中的杰作——乾陵 ... .
天下第一桥——赵州桥 ... .
天下绝景——黄鹤楼.

传统建筑物有哪些?

中国传统建筑类型 主要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 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

中国民间建筑分为哪几类?

中国传统建筑并没有严格的流派划分,所形成的派系也是按照原住地居民长久以来根据当地风土人情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民居。 其考虑最多的元素是降水、日照等气候条件。 根据这种风格及用途来划分中国传统建筑可以分为以下六大:徽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