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大不實的保健食品廣告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簡稱北市衛生局)統計2020年上半年違規廣告查緝成果,食品、藥物及化粧品違規廣告共開罰492件、裁罰3,254萬5,000元,其中食品237件、裁罰1,363萬元(41.9%)件數最多且金額最高! 北市衛生局針對食品違規廣告進行分析統計也發現,違規類型前3名依序為宣稱提升免疫力、減肥瘦身、顧眼睛,其中宣稱提升免疫力佔了61件,其次為減肥瘦身28件,最後是顧眼睛,以27件居第3名。

食品違規廣告如下:

1) A公司之「益生菌」食品廣告宣稱:「…改善脹氣 使腸道形成保護膜 抑制壞菌生長 加速排毒…改善便祕 腹瀉狀況…七天 打造易瘦腸…」等詞句,涉及誇張易生誤解。

2) B公司之「瘦身減肥」食品廣告宣稱:「抑制脂肪吸收87%…到現在我持續吃了半年,總共瘦了 17公斤…僅僅只需3個月,經臨床實驗證實腹部脂肪面積大幅減少15.3平方公分」等詞句涉及醫療效能。

3) C公司之「龜鹿精」食品廣告宣稱「…那個關節的空洞,不舒服的疼痛,居然慢慢好了消失…喝了三個月以後…我就發現為什麼我以前那些腰啊會疼痛的感覺都不見了…我是骨質疏鬆者…已經中度要到重度了…結果我現在今年做的檢查…全身型的骨質密度檢查…所有的通通都標準…沒有任何一個紅字…筋膜炎…」等違規詞句,涉及醫療效能之宣傳。

裁罰數眾多,是業者刻意不實誇大?還是法規模糊令人不知所措?

食藥署說明,依健康食品管理法之定義,「健康食品」為具有實質科學證據之「保健功效」,通過認證並標示或廣告具該功效,非屬治療、矯正人類疾病之醫療效能為目的之食品,即可稱作「健康食品」。

目前健康食品能通過認證的功效只有13種,分別為護肝、抗疲勞、調節血脂、調節血糖、免疫調節、骨質保健、牙齒保健、延緩衰老、促進鐵利用、胃腸功能改善、輔助調節血壓、不易形成體脂肪、輔助調整過敏體質。而一般坊間所謂的「營養保健食品」則採用類似於健康食品之產品成分,但此產品未經科學實證,僅能當一般食品販售,依「一般食品」管理,廣告及標示不得有不實、誇張、易生誤解及醫療效能之情形,若產品涉及健康食品保健功效宣稱,還會依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論處。

內容涉及「預防、改善、減輕」不行!但「調節、幫助促進」卻可以?

依照食藥署食品標示宣傳或廣告詞句認定基準,舉凡「改善」字眼,例如「改善體質」就算違規,而「幫助調節體質」則算可使用詞句。

※以下為涉及醫療效能:

  • 宣稱預防、改善、減輕、診斷或治療疾病的詞句如:「防止便秘」、「壯陽」、「治失眠」等,
  • 宣稱減輕或降低導致疾病有關之體內成分:例句: 「解肝毒」、「降肝脂」。

※未涉及醫療效能涉及誇大或容易產生誤解:

  • 涉及生理功能者:例句:「增強抵抗力」、「增智」、「增強記憶力」、「改善體質」、「解酒」。
  • 涉及五官臟器者:例句:「保護眼睛」、「增加血管彈性」。
  • 涉及改變身體外觀者:例句:「豐胸」、「預防乳房下垂」、「減肥」、「塑身」、「增高」、「使頭髮烏黑」、「延遲衰老」、「防止老化」、「改善皺紋」、「美白」、「纖體(瘦身) 」。

什麼都不能說,那我怎麼廣告行銷產品?

衛生機關對於可能涉嫌違規之食品廣告標示案件,均視個案所傳達消費者訊息之整體表現,包括文字敘述、產品品名、圖案、符號等,綜合研判是否違反衛生相關法規。對於蓄意以不實宣稱來欺騙消費者的廠商來說,祭出重罰的鐵腕政策確實必要,但在這當中,如何在消費者需求、行銷需求及科學數據證明中取得平衡,仍是應該進一步思考及努力的方向。

誇大不實的保健食品廣告

富昱建議您可以掌握四大原則安心上架產品:

  1. 使用原料的諧音詞

產品本身的特色,通常都是我們最用心但是消費者最容易忽略的地方,而這部份就是我們可以著手的方,與其花大篇幅去提及療效,或許可以從原料當切入點來做結合。

  1. 適合使用的族群

利用客群來做發想,如使用的客戶可以從「視力不佳者」改為「3C族群」。 又或者是舉例式的場景,「看到不乾淨的東西,來一粒讓視野更新晰」,不僅是效果的展現,更讓產品更有趣味性。

  1. 不涉及身體器官的主觀感受

「骨質流失像坐雲霄飛車,有效延緩鈣質流失」這句話明顯涉及違規,像是知名的「蹲下去,爬起來(台語)」就是一個成功的廣告詞。在使用的時候不論是文字或是圖片都務必要避開提及身體器官哦!

  1. 不涉及療效的客觀事實

我們可以思考這麼好的產品,可以怎麼幫助使用者變更好?當美白產品不能只想寫「保濕效果一級棒、變白效果超明顯」,不如從客群使用後的狀態來思考「有了它之後,你會發現路人回頭的次數變多了。」進一步思考,人為什麼要變白?為什麼要保濕?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非登不可」平台公開統計資訊來看,台北市內登記的食品公司業者數量高達3萬7992家,是全台數量最多的縣市。台北市在管理業者上除了定期稽查外,也在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的網站上,公開透明揭露每月的食品、健康食品違規廣告處罰案,且每半年、1年進行年度案件分析,從2019~2021年食品廣告的違規件數上來看分別是485件、381件、336件,雖說數量有逐年逐漸下降的趨勢,但也不禁令人好奇究竟是哪些食品廣告容易發生廣告違規的現象?

連年位居前三名的食品廣告禁詞:增強免疫、減肥瘦身、照顧眼睛

食品廣告的核心價值總歸來說就是:不具有療效。因此在廣告用詞上不能宣稱,或是使用容易產生誤解的字詞。在食品廣告違規案件上來看,2019、2020、2021年的罰款額度分別為2543萬、2147萬、1847萬元,在「食品、藥物及化粧品違規廣告」罰金總額上來看,3年間食品受罰的金額比例約莫落在4成左右。

根據台北市裁罰的案件統計資料顯示,「提升抵抗力」、「減肥瘦身」、「顧眼睛」在2019~2021年間的違規案件數中位居前三名。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視察董若傑分析其中原因,2019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提升抵抗力」從2019年的第二名(68件),連續2020年(87件)、2021年(64件)躍升第一。「顧眼睛」則與現代人大量使用3C產品有關,至於減肥瘦身長期都是受關注的議題,總歸來說這些廣告也與消費市場需求之間緊密相連。

誇大不實的保健食品廣告

康普茶能治新冠,葉黃素是護眼神器?

廣告誇大不實聽似遙遠卻一點也不。

就拿常見的討論來說,以大家在乎的新冠疫情,確實出現不少神奇食療的討論,如:喝康普茶、吃泡菜就能治療。又或者時下對於愛美、注重身材而帶起的「168減重法」,吃「膠原蛋白」就能皮白貌美?又或是重度追劇,上班族需要保護眼睛就把葉黃素的功能捧的好似護眼神物。骨質疏鬆也要怪給咖啡?以及大家聽到最最害怕的吃什麼會引起「器官病變」,像是想解便秘吃番瀉葉,居然會腸子會發黑?

這些令人看了讓人處於困惑與害怕的詞語,也說明了消費者必須具有自主辨識的能力。

一般食品不具任何療效!唯「健康食品」才具效用

至於食品廣告為何這麼容易發生違規情事?原因倒是不難想像,從健康飲食的角度上來說有許多討論,好比「纖維素能幫助消化。」屬於事實,但若是說詞變成「纖維素能幫助消化,預防大腸癌。」就屬誇大不實。飲食的攝取對於健康雖然確實會有所影響,但並不會直接造成效用或是療效,消費者必須清楚認知到:「食物就是純粹的食物,一般食品也就純屬食品」,無法如藥品般具備療效。

唯一能夠談及療效的食品,需要獲得嚴格的「健康食品」認證,也就是包裝上常看見的小綠人標誌。但這也不代表取得認證後就能誇大宣傳,而是得要根據廠商最初在13項內容中獲得認證的項目,且符合其認證範圍的可以使用的詞語範圍。除了取得健康食品認證外的食品,都稱之為一般食品,不能宣稱療效。

目前公告的健康食品保健功效共有13項,分別為:

(1)骨質保健、(2)調節血脂、(3)不易形成體脂肪、(4)護肝、(5)免疫調節、(6)延緩衰老、(7)胃腸功能改善、(8)調節血糖、(9)抗疲勞、(10)輔助調節血壓、(11)輔助調整過敏體質、(12)牙齒保健、(13)促進鐵可利用率

食品上市不會經過廣告事前審查,業者需自負責任

相較於藥品、醫療器材等對人體產生直接性的危害較大。食品本身的危害程度並沒有這麼高,也因此上市前沒有廣告事前審查的機制存在。此外。廣告事前審查機制也有可能會限制產業的發展速度,好比過去化妝品推出新品時廣告需通過事前審查,卻也在2017年後正式開放,但這也說明業主的自主管理與認知需要跟進。「業者自我審查的能力很重要,公開違規內容的字句也是希望能有所依循。」董若傑表示,廣告用詞的正確性傳達基本上全落在業者身上。

董若傑說明,即使《食品及相關產品標示宣傳廣告涉及不實誇張易生誤解或醫療效能認定準則》系列中有規範內容,但文字能發揮的空間與彈性其實相當大,台北市衛生局除了定期內部教育訓練員工外,對外同樣開課輔導外,希望通過稽查後的資訊揭露讓業者與民眾更雙向了解食品廣告用詞的界線。

誇大不實的保健食品廣告

經過衛生福利部檢驗具有特定療效的食品,會發給「衛署健食字號」或「衛署健食規字號」健康食品標章。

消費者可認明食品標章、業者需跟進法規資訊更新

除了主管機關監控,消費者其實也需要具備一定的認知,食物並沒有這麼神奇。雖說廣告用詞確實會跟著時代的變遷不斷的更迭,最重要核心不會改變:「食物不具有療效」。若真有保健功效也是講求科學證據的健康食品認證才可信,並非廣告幾言幾句就能代表食品具有特殊功能,食物終歸只是食物,為滿足人類最基礎的生存需求。而法規規範的廣告用詞範圍相當明確,食品業者也應該負起責任跟進法規資訊,切勿觸法並誤導消費者。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喝康普茶、吃泡菜治療新冠肺炎?健康飲食只能調節免疫力!
▶你也想靠「168」減重嗎?別傻了!最新研究指出限制熱量才是根本之道
▶引起網友熱烈討論的葉黃素產品,「葉黃素」與「葉黃素酯」有什麼差別?
▶把膠原蛋白吃下去、抹上去 皮膚就Q彈水嫩?專家:攏是假!
▶別把骨質疏鬆怪給咖啡!並無證據顯示喝咖啡影響營養素吸收
▶便秘吃「番瀉葉」,會讓腸子變黑?破解「黑腸症」恐怖謠言

誇大不實的保健食品廣告

  • 0

    不愛

  • 183838
  • 0
  • 0

活動期間:即日起

食力學堂

下列何者不是在2019~2021年間的食品廣告違規案件數的的前3名?

增強免疫

減肥瘦身

皮膚美容

照顧眼睛

登入會員進行答題

關於食力學堂 read more

留言評論

分類精選文章

誇大不實的保健食品廣告

夜市美食「鹽水雞」你都吃什麼配菜?主角「雞肉」網友討論度最高!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1月29日網友熱議的「鹽水雞」相關話題,發現主角「雞肉」還是穩穩拿下話題冠軍。

  • 58
  • 0
  • 0

誇大不實的保健食品廣告

台灣人瘋拉麵一年吃出300億商機!網友熱議10大拉麵配料 「叉燒」絕對不可少

台灣人愛吃日本拉麵,根據過去新聞統計,一年就可創造300億商機,而本次《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2022年8月29日~2022年11月29日網友熱議的「拉麵配料」相關話題,「叉燒」獲網路聲量第一!

  • 679
  • 0
  • 0

誇大不實的保健食品廣告

瘦身好夥伴「優格」口味排行榜出爐!有嚼勁、飽足感的燕麥網友最愛!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網友熱議的「優格口味」相關話題,草莓是許多人喜愛的經典口味。

  • 1183
  • 0
  • 0

誇大不實的保健食品廣告

如何從數據分析、IP行銷、包裝設計 掌握飲食產業的創新驅動力?

面對日新月異的消費型態,飲食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在疫後時代的研發創新更需謹慎以待且具效益,讓人耳目一新並願意選購。「2022FIA飲食創新大論壇」邀集引客數據創辦人陳振榮、「再睡5分鐘」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林政漢及究方社創意總監方序中以掌握消費者實際購買數據及驅動模式、行銷策略能讓消費關鍵瞬間留下好印象、從產品背後意涵帶動社會關懷的包裝設計,提供飲食產業對消費市場更具體實際的研發與行銷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