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榮三 小品文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第十八屆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獎得獎者

2022/10/21 05:30

Photo:阿尼默。

阮秀莉

阮秀莉〈司機手〉

1955年生於台灣彰化。台大外文系、德州農工大學英文系博士。中興大學外文系榮譽教授。一個被論文耽誤的作家(誤)。

得獎感言

有來電,說話的聲音很扎實,不像推銷員,揭曉是文學獎通知。嗯,不要高興,免得打破了真實。慢飛也是鳥,但是忘記翅膀很久了,直到一通電話響起。在近千件的小品文中能被看見,還是很驚奇。感謝《老鷹之手》牽成〈司機手〉。

林自華

林自華〈啁啾〉

1985年出生於宜蘭,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現於台北執業。曾獲「文雨飛陽」蘭陽青年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蘭陽文學獎、後山文學獎。

得獎感言

感謝評審們的肯定,給予我莫大的鼓勵。謝謝家人們一直以來的支持,以及私淑班的老師和文友們,為我注入的溫暖與能量。

林 纓

林 纓〈我是○○○〉

1994年生於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作家,身兼作詞、作曲、畫家等興趣副業。全年無休的重度工作狂。著有長篇小說《萬聖節馬戲團》系列,獲文化部Books From Taiwan、國藝會文學補助。

得獎感言

當我尖叫說「我得獎了」的時候,母親衝過來揍我一頓:「那我不就落選了嗎!不孝!」(她也有投。)

阿燐仔

阿燐仔〈三盞路燈的夜晚〉

本名黃敬恩。1993高雄小孩。師大國文系畢業。

得獎感言

謝謝斐雯老師、曹老師,謝謝阿紀們。謝謝祕密讀者勾、千、Yi。謝謝盧。謝謝毛怪、老姊,謝謝最棒的家人。

胡正義

胡正義〈修場一隅〉

1965年生,就讀嘉義農專五年肄業。在那個時代我們小山村能考上國立學校的我是第一人,當時父親還請客放鞭炮,可是後來……命運有太多無法設想的轉折,尤其是當事人的內心修養不足,不過所經歷的一切都是養分,使我感謝。

得獎感言

默默在監獄裡習作,像乘著小舟在茫茫大海裡划行,沒有目標沒有肯定,你只能靠著意志力划行。感謝評審喜歡我這次的呈現方式,這個獎是座燈塔,無疑地給了我及監獄裡有同志趣的人方向,還有力量。

感謝母親、姊胡美麗和家人讓我無後顧之憂。還有前輩馬景珊的教益。

家柴萬罐

家柴萬罐〈牆上的2011年日曆〉

本名李建智,2003年10月生,一位在台北讀書的桃園人,跟最熟的那幾個人在一起時會跟猴子一樣瘋,但其實社交能力十分低落,大概就像兩隻柴犬的那個梗圖。目前正在經營很可憐沒人看的IG創作帳號:keviniswriting69(對我這樣賣慘就是希望有人來看一下)。

得獎感言

從高一開始寫作後我就已經在覬覦(?)這個獎了,現在終於得到了我超級開心,感謝評審的肯定。

那天我把掛了十年的日曆拿了下來,沒想到就再也裝不回去了,可上禮拜我回家,卻發現日曆就掛在原處,彷彿從未被動過一樣。

許翠庭

許翠庭〈平安龜〉

1990年生,內湖高中畢業,台大人類學系學士,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態學碩士。打過很多雜工,目前於美國密西西比大學生物系就讀博士班。

得獎感言

太爽了!謝謝評審!

黃春美

黃春美〈幫母親洗澡〉

1961年生,宜蘭人,水瓶A,花蓮師院初教系畢,曾任國小教師,現職家庭主婦。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藏在時光裡的顏色》、《時光那端遇見你》、《踢銅罐仔的人》等,作品散見各大報副刊。

得獎感言

感謝主,我八十八歲的阿母現在身體健康,週間與她一起吃飯,挽手散步、買菜,最是幸福時光。感謝評審肯定,感謝盛師平日的指導,感謝同學及好友相互切磋與鼓勵,讓我在柴米油鹽堆中還能看見文學。

葉淑音

葉淑音〈餘溫〉

1983年生於台南。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現任教於台南,教學與文學兩棲,疫情期間有餘裕自我沉澱,創作的火苗得以復燃。曾獲台南文學獎。

得獎感言

從第一屆起,就是林榮三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的忠實讀者,沒想到有朝一日能在作品集裡讀到自己。謝謝一路以來互相扶持的知音,你是我的一字師。也謝謝評審讓這篇作品有機會被看見,讓我有緣和此刻正在閱讀的你,在字裡行間相遇。

鄭堪遠

鄭堪遠〈紅包〉

1995年的處女座。台大台文所畢,曾經是個替代役。曾獲新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台大文學獎等。

得獎感言

替代役青年們~夢想起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021/12/24 05:30

◎鍾勝峰

◎鍾勝峰

每日,晨起點香時,嘴裡總還殘留著牙膏的味道。父不愛笑,當我看他時,他總是兩眼直視前方。我問他什麼時候可以不用再拜,他沒回答。醒來之後聞到線香會讓我反胃,吃不下早餐。

也許他也不喜歡這個儀式,只是不知道要怎麼跟我談。我盯著白絲從香的頂端噴出,白線暗示著空氣的流動,緩緩地,細煙上升,朝著上方飄去。煙停留在他周圍的時候,常讓我想到桑蠶,牠們吐絲、作繭,將自我包覆在一層層白線裡頭,隱藏著自身的變化,直到有天,牠破蛹,進入新的階段。小學時,我學到了這個過程稱為「羽化」,那是個很特別的詞。

我朝他吹氣,試著將煙絲打散。父沒有反應,沒有罵我在拜拜時不要朝他吹氣、做奇怪的舉動。他看著我,維持著同樣的姿勢跟表情看著我。以前剛開始拜時,我會嘗試跟他分享生活,今天學校又發生了什麼,跟同學聊了什麼有趣的話題,或是跟誰又吵了架,但現在我已理解,我的日子與他無關。他唯一會做的,就是在香爐的對面等待著一根根的香點燃,又再次熄滅。

我曾問過母親,父是個怎樣的人。母親說他不太說話,有時一整天都聽不到他講一句話。但當我出生之後,他慢慢多話起來,也喜歡跟我玩。小時候我還只會哭,無法跟大人對話,但他還是會抱著我,對著我聊他今天的工作。「你應該不記得啦,但他以前常把你抱到他腳上,跟他一起看電視,不過你都不看電視,就只是一直盯著他看,我猜大概是白天的時候都沒看到他,所以很好奇他是誰吧。」

偶爾,我會站在神桌旁,微微蹲下,讓父的視線高過頭頂。我盯著相框,試著在那五官上挖掘,考究每個臉上的線條跟輪廓,想找出可能被深埋在腦中的任何記憶。但最後都想不起來一點東西,甚至因為盯著看太久,導致我對父的臉愈來愈陌生。

小學,老師在課堂上要我們寫作文,題目是〈我的父親〉。我是全班第一個交卷的,但老師看了一眼之後,就退了回來,她說我寫得太少,要我再拿回去想一想。

父是相框,是香爐,是早晨梳洗後的打火機,是神桌上需要被擦拭的香灰。是我體內一半的基因,是我缺失的記憶。是每個我需要他的不在場。是火,是鮮花、冥紙跟素果。

某年大掃除,翻到一本父母以前的相簿。裡頭大多都是他們年輕時,到處去玩的照片。其中一張的父似乎在某座山上,他踩在兩顆巨大的石頭上,左手插進口袋,身穿V領毛衣。他的眼睛瞇了起來,我猜當時的太陽很大。我沒多問母親,便把相片收進背包的暗袋裡。

照片裡的他笑著,朝著我笑著。 ●

【評審意見】

擁有失去◎陳義芝

努力想「擁有」年幼即失去的父親,卻只能在神桌前仰看遺照,收藏一張父親年輕時的照片。情感含蓄,深具張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一千字造世界

第十六屆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獎決審會議紀錄

時間:2020年10月5日下午2時

地點:《自由時報》一樓會議室

決審:林黛嫚、柯裕棻、陳素芳、劉克襄、蔡逸君(依姓氏筆畫排列)

記錄:謝麗笙

攝影:陳逸寬

會議開始,基金會報告收件情形,本屆共收到五七八件來稿,由五位初、複審委員李時雍、孫梓評、神小風、楊佳嫻、廖志峰勾選心中值得進入複審的篇目、共得六十六篇;再召開複審會議,選出三十一篇作品進入決審。決審委員推舉劉克襄擔任會議主席,並針對本屆作品發表整體看法與評審重點。

陳素芳:小品文因篇幅短,評選時,我重視敘述是否完整,捕捉住某種情境、場景之外,有沒有點出什麼特色?有些作品會營造極短篇驚喜效果,但我認為未必需要如此,而應表達某種感人情境。閱讀這批作品,有些能點出特殊意義,讓我很有感覺,但有些則重複,停滯,無層次感,這樣的文章我就不會挑選。

蔡逸君:我認為小品文要有結構、有層次感,不需要很龐大的敘述。我不排斥小小說,因為小小說的構成即以散文為根柢。作品若具亮點,或結尾反轉,其實滿容易脫穎而出,這種手法雖類似小小說,但仍可屬小品文的一支,重點在於:因篇幅僅千字,不需要太多焦點,能表現出很簡短的小東西、小情感或小亮點,就會考慮選入。

劉克襄:希望選出的作品能更大公約數地溫暖各位,不要那麼小確幸,又可以把溫度煲出來。至於用字較雕琢的文章,反而我比較害怕,會避免選它。

林黛嫚:林榮三文學獎徵選小品文獎到現在已十六屆,對這文類的形式,似乎仍無法建立一種典範。我認為小品文既然跟散文一起評審,它應該還是屬於散文。今年的參賽作品我看到太多極短篇的樣子,極短篇在一、二十年前開始熱門的時候,曾引起此形式是否屬於小說的討論,只是沒有結論。我個人傾向散文和小說應較清楚地區隔。當然,現在虛構散文已經是無可避免的趨勢,但這「虛構」仍應在法理上屬於可容忍範圍。因此我會以散文的標準來看待小品文,即在一千字的篇幅裡,能把散文的敘事結構、文字的凝鍊表達得最好,才是我的首選,若過於傾向極短篇就會剔除。

柯裕棻:我比較不在乎是否有非常明確的形式,小品文若能寫出一個氛圍或一種感覺,在千字內將這個很小的故事說清楚,就很不錯。此次很多關於親情回憶、身體病痛的書寫,是文學獎常見主題,也有一些很私密的情感揭露,私密到我疑惑自己有沒有資格來評判作者的自我解剖?有趣的是,我讀到非常多母親的自述、對於母職的想法,從自己為人母,子女看待母親,丈夫看待身為母親的妻子,或孫輩看祖母做為母親的身分,這是相當有趣的「女性視角」,由多方交織展露出來的寫作,是很好的現象。我評選的標準是敘事能向前推進、有層次,會避開很刻意、過於堆砌或雕琢的文章。

經評審協商,決議首輪每人圈選五篇,結果如下:

三票作品

〈棄養〉(陳素芳、劉克襄、蔡逸君)

〈笑〉(陳素芳、劉克襄、蔡逸君)

二票作品

〈喧囂的空房間〉(林黛嫚、柯裕棻)

〈放風〉(陳素芳、劉克襄)

〈大ㄟ〉(林黛嫚、劉克襄)

〈占領〉(林黛嫚、劉克襄)

〈媽媽要回來了〉(陳素芳、蔡逸君)

〈陰翳禮讚〉(柯裕棻、蔡逸君)

一票作品

〈合金〉(林黛嫚)

〈爸爸的露螺〉(陳素芳)

〈臨兵鬥者皆陳列在前〉(柯裕棻)

〈鏽城〉(蔡逸君)

〈骨齒拼圖〉(柯裕棻)

〈老kán〉(柯裕棻)

〈Ctrl+F〉(林黛嫚)

○票作品

〈棲身〉、〈親愛的家〉、〈白線〉、〈哺乳變成一種志業〉、〈Coser〉、〈名片〉、〈島的夢〉、〈在不連續的時空裡〉、〈洞〉、〈那一棵蘋婆〉、〈吃一碗扁食麵〉、〈泅.泳〉、〈泡沫年間〉、〈抽菸的日子〉、〈當我們被太陽吃掉〉、〈鮟鱇〉

未獲票作品不列入討論,評審針對一票以上作品進行討論。

一票作品

〈合金〉

林黛嫚:這篇將人生狀態以金屬合成比喻,有點趣味。我可以放棄這篇。

〈爸爸的露螺〉

陳素芳:雖然結構完整,但過於說明性,結尾走向八股式作文,且「露螺」的出現有些突兀,我可以放棄這篇。

劉克襄:手錶的部分沒能寫出情感。

〈臨兵鬥者皆陳列在前〉

柯裕棻:怪力亂神在台灣文化是很重要的一環,日常中會有各種說法,也很可能成為我們回憶的一部分。它寫當時世紀末的都會傳說,大眾文化記憶,流行歌,電視節目,鬼魅幻想,社會案件,與自己的回憶交融,作者沒有太倚靠這些來經營,而將青春回憶輕快帶出,鮮明俐落。我滿喜歡這篇,希望可以得到支持。

林黛嫚:題材特殊,文字也很好。可惜題材較廣,涵蓋內容太多,很多東西僅點到為止,在千字篇幅要寫得深刻並不容易。

〈鏽城〉

蔡逸君:在這次參賽作品裡,大部分寫的是小情感,這篇探討較大的議題,但其寫作規格並沒有超出散文的規範,和緩敘述一種對比:從前農舍豬糞環境的髒,和乾淨文明的內在的髒,其實是一種對人的排斥,作者寫出兩種層次,非常豐富的對比。

劉克襄:我可以支持。其寫法像擦邊球,談到環境跟人的關係,寫出了一點讓人感動的東西。

陳素芳:這篇講得太清楚了,用意過於明顯,雖然題材特殊,也感人。

〈骨齒拼圖〉

柯裕棻:此作可說是一個時代的切片。從一篇臉書貼文談起,生死議題很快就被其他歡樂的書寫洗過去,是現在某種日常景觀,藉此探討人生的完整和缺憾的意義。探索生命意義說來老套,但確實叩問到年輕人之間不太常見的種種。我在它和〈Ctrl+F〉間猶豫,我可以放棄此篇。

蔡逸君:此篇談很深刻、很本質的東西,並以日本修補器物的金繼觸及人的完整和缺失,深刻辯證傳統的「全屍」觀念,焦點集中。此篇和〈陰翳禮讚〉同樣都談廣泛的大人生,但我後來選〈陰翳禮讚〉,因為〈骨齒拼圖〉借別人的故事開場,不易進入狀況,不然後面的架構很好。

〈老kán〉

柯裕棻:初讀不很明白敘事者在家裡的身分,慢慢才明白是孫女,但不知何故,阿嬤對她不太滿意。從孫女角度看阿嬤人生的怨恨,曲折蜿蜒寫出阿嬤的各種負面情緒,很聰明地用小篇幅含納複雜的親情關係,因此當我回神意識到,作者是以一千字說這一切,我挺佩服。

劉克襄:的確不容易。伏筆很多,但並沒有讓你感覺必須擴充到四千字才能表達這些內容,技巧確實高明。雖然我沒有勾選,但分數還是打得很高。

蔡逸君:它很匆忙,我希望焦點不要那麼多。其中,文末突然蹦出一句「在我改著男裝後」,意思很不明確,重點是阿嬤重男輕女,或敘述者因此有了性別認同的轉變?閱讀者可以擴充很多歧異性,只是,在短篇幅裡造成這樣的效果,是好是壞?我不能判斷那句話的意思,有一種突兀感。

陳素芳:因為敘述者也說自己像那個「么子」,讓我有點疑惑。但作者濃縮可以寫得很長的故事,挑出重點,技法厲害。結尾滿好的,有體貼,有和解。

林黛嫚:這篇較戲劇性,但因這批作品親情主題很多,它又有較明顯的缺點,如果勾選十篇我就會選它。

〈Ctrl + F〉

林黛嫚:雖然我認為小品文較傾向散文而非極短篇,但這篇實在太有創意,即使對我來說稍微犯規,也可以接受。藉由共用社群帳號塑造兩代之間的衝突,節奏井然且寫法節制,在眾多傳統的親情文章中出現這樣難得的一篇,又表現得很好,請大家多多考慮。

陳素芳:如果〈骨齒拼圖〉和〈Ctrl+F〉擇一,我會選〈Ctrl+F〉。雖然命題不偉大,但趣味性高,母女之間神話級的互動很有意思,具現代感也有層次,而且寫得很傳神。

柯裕棻:我可以支持此篇。作者以詼諧的方式寫出母女關係,在社群媒體上爭奪自我、身分和記憶──名字曾是屬於F媽媽的記憶,但當F逐漸希望能夠奪回自己的帳號,媽媽的記憶也不能不算數,因此兩人互相拉扯,很有趣。

兩票作品

〈喧囂的空房間〉

柯裕棻:在多篇多面向討論親子關係的作品中,此作直面對兒子的愛與對兒子嗜好的恐懼交纏的母親心情,不單是母愛的樣貌不同,兒子的模樣也非常不同,寫得活潑緊張,情緒飽滿。

林黛嫚:這篇從題目開始就有強烈對比,房間原來一定很熱鬧,媽媽在,兒子也在,屋子裡有非常多共同回憶,可為什麼是空房間呢?因為孩子已經長大離家了,這也是人之常情。即使兒子不在,家裡還是有很多生物,藉空房間裡生物的熱鬧來對比感情,很有創意,也寫得滿到位的。

劉克襄:其實我也想投它,但因為票數不夠。這篇寫得像坐雲霄飛車,中途慘叫,結束後懷念過程。是一篇不錯的短文。

陳素芳:我也支持。此篇不故布疑陣,讀下來有驚喜,兒子的形象也清楚,並將空巢期的媽媽寫得很傳神。

〈放風〉

陳素芳:這篇的作者應該真的是受刑人,將監獄中的不自由感寫出來,形容連天空都是方形的,以及離家有多遠,「公里數不是正確的計算方式,應該用好幾百個好幾千個二十四小時來換算」,都寫得很好。

劉克襄:相對於他篇,是非常特殊的書寫角度,也寫得不差。

蔡逸君:文中以螞蟻比喻受刑人,「像造巢地底的群居螞蟻,分工挖掘周遭掩身的罪惡廢土」,有點參差,因為螞蟻並沒有這樣,但這小缺失不影響通篇所要描寫的。

〈大ㄟ〉

劉克襄:此篇精采之處是作者母親有點男性化,整體鋪陳能傳達出她非常強勢之感,寫法算是滿到位的。雖然選了它,但我較不偏愛「卵子存摺已提領一空」這種吊文學味的語言。

林黛嫚:簡潔明瞭,直擊中心,寫出更年期女性荷爾蒙減少後漸漸男性化的生理過程,幽默語調描述母親的一些特點,「深知晚點閉嘴才是贏家」,簡單句子也讓人會心一笑,我喜歡這樣直接上籃得分的明朗寫法。

〈占領〉

林黛嫚:這次參賽作品類似題材非常多,可見愈來愈多人書寫家庭關係,只是以什麼方式來寫。用點技巧當然可以,但我一向偏好直接將所要表達的東西,藉由誠懇的情節來表現。這篇寫新手父母有了新生兒以後必然的變化,簡單平凡的題材,表現非常到位,即使我離那種狀況已經非常遙遠,都還能感同身受。

劉克襄:幽默有趣,以獅子的行為形容家庭生活,讀起來非常可口。

〈媽媽要回來了〉

陳素芳:很有趣,很傳神,寫男生之家媽媽不在的狀況。親情主題很常見,這篇將有意思的生活片段鮮活捕捉。技巧、完整性不見得有其他篇好,但它將特殊點表達清楚,且具有我們較少在文章中讀到的一種趣味,尤其追垃圾車的段落,讓日常慣見的東西,躍然紙上。

蔡逸君:很生活化的戲劇感,但不是被塑造出來的。藉著母親不在,敘述家庭缺了這個重要角色變成多糟糕的狀況,是它的有趣之處,雖然有點戲劇性,但讀來輕鬆容易,是直球。

劉克襄:我沒有勾選的原因是,每讀一段,下一段要做什麼大概可以猜到,幾乎從一開始就知道結尾,就像看《海角七號》,會知道它要故意製造笑點,這篇也隱約有這樣的問題。

〈陰翳禮讚〉

蔡逸君:初看題目不喜歡,因為有人用過了。再三讀過,會讀出它其實委婉地觸及較深層的生命本質,集中在此命題,有很深且完整的討論。

柯裕棻:我認同標題太重疊,有點可惜。但看到內文,發現取這個名字又是有道理的,它要說的跟谷崎潤一郎的陰影不同,有層次地處理視覺上的陰影,心境上的陰影,還有時事與人生的陰影,還將暗影翻轉成也有正面的可能性。文字很漂亮,但不做作。

林黛嫚:這篇選進來很好,因為大部分篇章都有故事性,這篇是寫一個概念。確實文字運用得滿漂亮。

蔡逸君:很隱微很幽微的概念,不容易寫,不容易被讀出來,它表現得很完整。

陳素芳:我沒有選它可能因為我沒有讀出來,太中正和平了,很禮讚的感覺,文字四平八穩,講的事情也太穩了。

三票作品

〈棄養〉

蔡逸君:這篇運用大量對白,非常口語化。當其他有那麼多以較嚴肅、沉悶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篇章,這時幽默詼諧的寫法就會跳出來。我喜歡它的口吻,簡簡單單,又千折百迴。

陳素芳:內文起初真看不出是一隻狗,有懸疑效果,這樣的伏筆一直到結尾主角打開車廂出現驚喜,但原來外出籠也不是給她的,有趣還帶點悲哀,彷彿母親也是被兒子棄養的。

劉克襄:《讀者文摘》也會有這樣的文章,但不會有這樣的技巧布線埋伏,讓你莞爾。

林黛嫚:這些優點我都同意,可是在一千字的篇幅裡,第二人稱敘事已經隔一層了,除了「你」又有「她」又有「兒子」,期待能讀到用比較明朗的方式來寫。

〈笑〉

陳素芳:一篇滿感人的親情故事。結構完整,文字清楚乾淨,但最後有個地方寫敘述者嗓子啞了,醫生說那是最幸福的病因,有點落於言詮。題材相對來說是特殊的,而且有些地方借用鄰居的話來形容自家生活,寫得很傳神。

蔡逸君:想像一個九十歲的父親,配上一個至少六十歲的兒子在搞笑,很有意思。

所有獲票作品皆討論完畢,評審決議一票作品除〈鏽城〉、〈老kán〉、〈Ctrl+F〉保留,餘皆放棄。進入第二輪投票,每人從十一篇中圈選九篇,結果如下:

五票作品

〈喧囂的空房間〉(林黛嫚、柯裕棻、陳素芳、劉克襄、蔡逸君)

〈大ㄟ〉(林黛嫚、柯裕棻、陳素芳、劉克襄、蔡逸君)

〈占領〉(林黛嫚、柯裕棻、陳素芳、劉克襄、蔡逸君)

〈鏽城〉(林黛嫚、柯裕棻、陳素芳、劉克襄、蔡逸君)

〈陰翳禮讚〉(林黛嫚、柯裕棻、陳素芳、劉克襄、蔡逸君)

〈笑〉(林黛嫚、柯裕棻、陳素芳、劉克襄、蔡逸君)

四票作品

〈放風〉(林黛嫚、陳素芳、劉克襄、蔡逸君)

〈棄養〉(林黛嫚、陳素芳、劉克襄、蔡逸君)

〈Ctrl+F〉(林黛嫚、柯裕棻、陳素芳、劉克襄)

兩票作品

〈老kán〉(柯裕棻、蔡逸君)

一票作品

〈媽媽要回來了〉(柯裕棻)

結果出爐,由獲得兩票以上的〈大ㄟ〉、〈占領〉、〈鏽城〉、〈喧囂的空房間〉、〈陰翳禮讚〉、〈笑〉、〈放風〉、〈棄養〉、〈Ctrl+F〉、〈老kán〉等十篇獲獎。會議圓滿結束。

【小品文獎決審簡介】

■林黛嫚

1962年生。世新大學中文系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中心主任兼副刊主編,現任教於淡江大學中文系。曾獲中國文藝獎章小說創作獎。著有散文《推浪的人》等;小說《單獨的存在》等。

■柯裕棻

1968年生。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傳播藝術博士。現任教於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曾獲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等。著有散文集《洪荒三疊》等,編有《九歌102年散文選》。小說集《冰箱》等

■陳素芳

1956年生。台大中文系畢業。現任九歌出版社總編輯,曾獲第四十二屆金鼎獎特別貢獻獎、第二屆五四編輯獎。與李瑞騰編有《九歌四十:關於飛翔、安定和溫情》。

■劉克襄

1957年生。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述委員及執行副主任,現職中央社董事長。曾獲金鼎獎等。著有散文集《早安,自然選修課》、《十五顆小行星》等多部。

■蔡逸君

1966年生。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業。曾任副導演、編劇、《印刻》副總編輯,現專事寫作。曾獲台北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首獎等。著有散文集《跟我一起走》、小說《我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