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城市是适合生活的城市?

Uploaded by

Tiên Hưng Ngô

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409 views

1 page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Available Formats

DOCX, PDF, TXT or read online from Scribd

Share this document

Did you find this document useful?

Is this content inappropriate?

Report this Document

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409 views1 page

什么样的城市是适合生活的城市 Hung

Uploaded by

Tiên Hưng Ngô

Full description

借用一篇我之前的演讲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作为景观设计师,我们常常会思考什么样的社区是一个好社区,什么样的社区最适合人们居住,深圳南山蛇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城市社区的范例。我1999年来到深圳南山,来到蛇口,住了15年,到现在我发现我已经离不开这里。因为它符合我认为的好城市的5个标准:

1. 有经济与产业的支持:社区的发展经济是基础,怎样让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与社区同步发展是保持社区活力的根本。

2.有山水自然社区:最好的城市一定是和自然融为一体的。中国古人云:“居山水之间者为上”,山和水不仅是给人欣赏的,还要是可以给人使用的。这和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精髓是相符合的。

3. 有历史感的社区: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历史,我们就找不到与这片土地的关联。历史不是一个过去式,而是与我们的今天同在的,我们是参与其中的。没有历史,我们看不到我们的进步。蛇口从一个遍地工厂的地方发展成现在一个充满人文艺术气息的文化产业重点区域,这个故事本身已经非常动人。我们必须要指出历史感包括所有有时间感的元素,其中包括地形,水生态,地域文化,发展的过程,人文的历史,景观与植被的生长等等。

4.有朋友(有足够多的公共空间):一个城市的活力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一个好的城市一定是公共空间丰富的城市。空间是社会的容器,有足够多的公共空间,就有足够多的地方可以结交朋友,展开新的社会关系。有朋友,说明你的社会关系不仅只有利益关系和血缘关系,而是有更丰富的人生感受。

5.多元价值的融合(有多层次可选择的工作,有不同的人群):一个好的城市能让所有人都能找到归属感,多层次的工作,不同的业态,不同的人群,丰富的社区文化和社会构成。不论是富人还是平民,不论是艺术家还是服务员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的地方工作生活。

6. 人性化的尺度:一个好的城市一定是一个可以步行感知的城市,必须有小尺度的区域和空间,小到你可以用脚步来丈量,有眼睛细细的观察,小到每天你可以遇到一个你愿意拥抱的人。

蛇口是一个山水之间的人文小镇,它和自然融为一体,它具有丰富的公共空间,充满了平民情怀和人文精神,体现了社会多元价值的融合。蛇口的美丽在于再生,在于发展,在于它怀揣着历史不断前进,在于不让山水消失,在于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我们这个城市拆迁安置房全部都在原居住区附近,是按面积返还安置的,不过有个面积上限;每个城市发展都会有大量新开发的商品房楼房,而这些高大上的商品房周边必然有安置小区,也就是说安置小区享受和商品房一样的周边配套。甚至还有安置小区命名的地铁站;在新城最好的地段房价都是上万的地方,中间有个大型的安置小区;可能有人会觉得和安置小区挨一起的商品房掉价,业主不爽之类的,但是对于本地老百姓来说确实享受了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配套、优美的环境。——对于我们来说,拆迁安置政策能做到这样,我们老百姓也就知足了。

拆迁户闹过的事当然不少,天涯杂谈一直都有人在每天坚持顶贴的。可是我们这边也有东站附近因为钉子户,道路停止修建的,当然这个哪里都有;我家附近有个垃圾发电厂,一直有搬迁的规划,但是因为在东面建的新垃圾发电厂因为当地居民抗议,建完了没法开工,政府和老百姓谈不拢就一直耗着不启用,这事其实很不好,一来设备白白在那耗损,二来我们这里受罪,三来全市的垃圾处理指望新建的扩大处理量,现在只能继续忍受这种压力。——所有还记得顾及老百姓感受的政府,不采取暴力政策和宽容对待的,起码是还有希望,虽然可能并不符合发展需要。

07年水危机之后,太湖边几公里内所有工厂和畜牧养殖等全部搬走,建了湿地公园,如今几个地方已经出现了很多水鸟;又投入了N个亿改善城市内湖,环湖周边控制商业开发(我认为比隔壁某湖好多了);市中心虽然建了奢华的政府大楼和金融街,但也没忘建市民公园和湿地公园;污染企业全部迁走一个不剩,转型新能源、物联网、软件开发、动漫数字电影、新型服务业等等产业,虽然有失败和进展缓慢,但前景一直美好着;市中心及时搬迁了部分市中心的功能单位比如医院,改造了快速内环、建设了地铁,拉大了城市骨架,如今是全国最不拥堵的城市;——一个愿意为城市建设未来的政府我们是支持的,一个有未来的城市我们当然觉得是还不错的城市。

我不能说我们这个城市有多好,但起码在我放弃帝都漂泊回到这里不会后悔;当我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什么都有,可以轻松的徜徉在各个免费公园看看花花草草,听听水鸟野鸭的叫声的时候,确实感到还是比较幸福的。

���ݸ��˵ĸ��԰�
���ϲ��������ϲ��������ȻҪȥһ�����У��������Ϻ������ڣ����ﻨ�Ѹߣ�������Ҳ�ߡ���Ȼ������ѹ��Ҳ�Ǻܴ�ġ�
���ݣ��ൺ������Ҳ�Dz�����ѡ�������ǻ����ȽϺã����������ߣ������彡����Ƥ��״���кô������Ѻ͹��ʱ��𱱾��Ϻ�Ҳ���Ե͡�
����Ҳƫ��С���򣬹�������һ������
��֮�˸���־������ϲ��ʲô���������ˡ�

��������ѧϰ�ij��У����������ã�����Ҳ���ߣ�����Ϊ����ˮƽ�ͣ����Ի���������Ҫ������ζ���ݣ���ϲ������������Χ������һ��ĵ����������Ҹ�ָ��Ҳ����ߵġ�

----------------------------------------------------------------------
lx����Ȼ����ô˵��˵����ֻ�ʺ����ϡ�����ʵ���ϣ��ҵ�ͬѧ����������Ķ����������Ǵ����IT��ҵ�ģ�ǰ����ȥ���������˵㣬�����ڶ�վ���˽Ÿ�����չ��Ҳ�ܺã�����Ҳ���˼��μ�����Ծ��
----------------------------------------------------------------------
��������ֻҪ��̫��Ӧ��û���⣬�Ҿ�������Ҫ���dz������Ļ�������������Ƿ��ʺ��㣬�������ǵĹ���˳�ij̶�

---------------------------------------------------------------------
���ˣ��һ������ļ������ص����Ҫ���ұ��˾��ܲ��˳��ȵ�����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具有良好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

宜居城市的自然物质环境为人们提供了舒适、方便、有序的物质生活的基础,而社会人文环境则为居民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以及良好的公共安全环境等。

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才是“最佳宜居城市”。一座城市只有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就业机会和较高收入,才能为宜居城市设施建设提供保证;只有在政局稳定、治安良好、民族团结、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居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城市生活;只有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环境育人的职能,才能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宜居城市”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有以下三项:

居住舒适  是指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交通便捷、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质量良好,同时生态健康,天蓝水碧,住区安静整洁,人均绿地多,生态平衡;

景观优美怡人  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既需要城市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又要求人文景观的设计和建设体现人文关怀。

公共安全度  是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暴雨,防御和处理人为灾害如大暴乱、恐怖袭击、突发公共事件等,确保城市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能力。公共安全度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只有有了安全感,居民才能安居乐业。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财经”(DTcaijing)作者:郑晓慧 编辑:唐也钦 数据:董道力 设计:郑舒雅、戚桐珲


来到2022年,“理想城市是啥样”依然是个重要议题,但它的内涵正在发生改变。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00后和95后构成新的流动主体。跟90后相比,他们拥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对生活有着别样的理解,于是对城市的期待也有差异。

DT财经联合小红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这份《“蹲”个城市:年轻人选择城市新需求洞察报告》,结合小红书平台趋势和调研数据,看看这代年轻人对城市的需求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对理想的宜居城市有哪些新标准?以及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理解年轻人“选择城市”的变化?

调研数据来自我们前些日子发起的“你的理想城市是啥样”小调研,共有 2025位朋友贡献了自己的答案,其中00后、95后和90后占比接近9成(86.6%),超6成受访者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以下为《“蹲”个城市:年轻人选择城市新需求洞察报告》的内容:

#01 现在年轻人流行“蹲城市”

现在有更多年轻人开始主动寻找宜居城市。

关键在于“主动寻找”。上一代流动的年轻人大多就两种选择,漂向大城市奋斗,或回去建设家乡。但如今的00后和95后更加自由,他们开始跳出上一辈所定义的城市流动逻辑,根据自己的生活需求划定标准,去寻找一个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城市。

2021年底起,小红书上“宜居城市”的搜索指数开始上升,到2022年4月上升至目前最高峰。2022年初以来,小红书社区开始涌现“蹲一个宜居城市”、“求推荐一个宜居城市”等相关标题的笔记,相关笔记发布量仅4月比3月增长了3倍。

图源:DT财经

不少年轻人开始在小红书“蹲城市”。他们发布一张备忘录截图,列举自己的宜居城市条件,期待全国各地网友在评论区的专属推荐。

(图片来源:小红书)

这种新的城市流动并非小范围个案。

从调研数据来看,超8成受访者有想换个城市生活的想法。尤其是00后,近9成00后想过换个城市生活,35.7%的人“经常在想,会主动寻找备选城市”。

图源:DT财经

大家寻找宜居城市的TOP 3方式依次是四处旅游、上网冲浪、看专业研究数据,分别对应自己亲自看、透过他人的经验来看、参考专业标准来看。

但各年龄段人群偏好的寻城方式有较大差别。越年轻,越倾向于透过他人的经验来了解城市。85后、90后和95后受访者选择最多的是通过“四处旅游,亲自感受”,而00后通过“上网冲浪,广纳网友亲身经验”寻找宜居城市的比例最高,达到74%。

图源:DT财经

这可能也是新一代年轻人可以自由选择城市的底气。

靠已有认知能挑选的城市毕竟有限,而蹲守广大网友的建议,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快速了解大量备选城市,先筛出一波有效样本,再去深度体验和研究。

这种“众筹居住经验”的方式,相较于自己旅游或查询专业数据,也更容易看到一座城市各个角度的生活图景。在小红书“蹲城市”的 @神经蛙 就觉得网友的评论比较立体,“因为在这个城市居住过的人情况各不相同,有些人是工作,有些人是上学,也有些是本地人。同一个城市,评论中会从许多不同角度来评价它”。

#02 “蹲城市”的年轻人对宜居城市有了新标准

与从前相比,现在有更多年轻人开始主动寻找宜居城市。

虽然大家在选择城市时都有自己独特的定制条件,但我们也从中发现一些共性的变化——与85后和90后相比,Z世代年轻人找城市的标准更丰富了。

拆解小红书“蹲”宜居城市的热门笔记内容后,我们找到了最热门的20个宜居城市需求关键词。

城市的硬性发展指标这种常规考察条件依然重要,比如房价、收入这种经济向条件,高铁、机场、地铁、教育和医疗资源等基础设施,都会进入大家的“蹲城市”关键词。但在常规标准外,现在的年轻人对生活细节提出了更多明确的要求。

在20个小红书“蹲宜居城市”条件热门关键词中,有一半跟具体生活相关,很多人提出希望生活便利、当地人比较包容、语言方便沟通、气候宜人、多点美食……

什么样的城市是适合生活的城市?
图源:DT财经

此外,一些年轻人还会根据个人爱好和期待的生活方式,提出个性化的条件,比如有人希望城市对宠物友好,有人希望有比较不错的花鸟鱼虫市场和二手旧货市场,还有人希望能找到一座水果城。

调研数据也进一步佐证,这代年轻人的择城标准明显偏向生活化。

从所有受访者的答案来看,大家在选择未来居住和工作城市时最重视的城市特点依次是:①生活性价比、②居住便利度、③工作机会、④交通枢纽度、⑤交友氛围、⑥文化娱乐活力、⑦商业发达度、⑧生活新鲜感。

图源:DT财经

具体来看,大家最重视的TOP2城市特点是“在收入尚可的同时又有一定时间可以更多享受生活”,“生活方便,公共交通触达全城,便利店遍布城市角落,美食与生鲜触手可及”,都指向不花哨但更有质感的生活。

小红书用户 @阿biu和二佳 也跟我们提到,生活的质感“不是仪式感、不需要伪精致,而是更追求自己内心深处的状态。只要过得开心、健康,跟天气、环境、整个人群生活融入到非常舒服的一种状态,就非常好”。

不过,在整体的生活化择城偏好下,00后相对更在意城市生活的丰富度和氛围感。

各个年龄段受访者对城市特点的重要程度打分,在文化娱乐活力和交友氛围这两项上差距最大。

图源:DT财经

一座更具文化娱乐活力的城市,有逛不完的文化艺术展馆和书店,时常会有大型演出和文化活动。85后中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的比例仅为19.9%,而00后中这一数字达到40.7%。另外,00后(36.7%)认为城市交友氛围非常重要的比例也明显比85后(25%)更高。

00后向往的理想城市,能过上劳动与享受平衡的有质量的生活,这种质量不仅在于衣食住行的方便与丰富,还有精神生活的充盈——能参加兴趣所向的文化活动,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共享文化和生活趣味。

#03 “蹲”城指南:那些热门的宜居城市

年轻人带着新标准在小红书“蹲”宜居城市,也引来了评论区各地网友的大力荐城。宜居标准的定制化问答下,大家的互动重塑了许多城市的形象名片。

对于许多想要寻找城市的年轻人来说,评论区汇总起来,就是一本野生民选版热门宜居城市指南。我们尝试汇总呈现这份指南,从小红书上“宜居城市”热门笔记下的评论里,找到了被推荐最多的热门城市。

图源:DT财经

在民选热门宜居城市中,除了大家熟悉的长沙、成都、重庆、西安、厦门等榜单人气常客,还有昆明、珠海、南宁、大连、无锡、贵阳等日常不那么显眼的城市。

这份野生民选指南,丰富了许多年轻人选择的边界。那些因为发展规模等种种原因,在常规指标化评选中很难排进前列的城市,在这样一种分享生活体验而非比较指标的选拔中,会被人们真情实感地推选出来。

比如 @大风今天发财了吗 发布“蹲城市”笔记后,网友们的建议让他对无锡和宁波产生了兴趣。“这两个城市都因为我个人的一些偏见,没有考虑。既然他们都这么推荐,而且有理有据,我以后会去看看”。

大家在评论区的推荐里,一一列举出这些城市满足“宜居城市”的细节:长沙、成都、重庆、沈阳房价低、美食多,昆明、珠海、大连气候宜人,青岛、苏州、南宁、珠海生活节奏慢以及风景怡人……

以大连为例,就有网友从气候、商业、教育等方面按点罗列,认真安利:

“大连天气四季分明,夏天30度顶天了,跟南方空气湿热不一样,大连属于在树荫下就凉快,空气也好,唯一缺点就是风大,而且春天没有柳絮,商业繁华程度,罗森300多家,教育资源本市有985、211、行业内有名双非。”

当然,荐城也不全是条理清晰的正经分析,很多人在评论区分享自己关于城市的些许印象、玩笑、感受,扔出城市的微小切片,让人透过这块切片感受城市的风格。

图源:DT财经

比如 @6个面-元素 推荐昆明的理由是,“鲜花过敏就不要出街了,因为最近天天大路都是花,相信全国人民都羡慕昆明一街的各色月季了吧”。篇幅不长,让人看到了满城的花,也感受到了来自这座城市的贴心。

#04 我们如何理解年轻人“蹲城市”的行为?

热闹的“蹲城市”背后,我们能看到这届年轻人择城的三个变化:

他们跳出了原本的城市流动框架,不再将自己局限在大城市和老家的二选一难题里,广阔天地处处可去;他们打破了他人定义的优秀城市标准模板,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设定理想目标;他们变被动为主动,网上冲浪打捞寻找适合自己的落脚点。

总地来说,在选择城市这件事上,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加自由,更加向内关注自我,更加主动。

在回答“你想换个城市的最大理由是什么?”时,这种自由、自我、主动的变化,也体现在各代际年轻人的答案中。00后想换个城市是为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好的生活,选择不愿意安定下来(38.5%)和对现在城市不满意(35.1%)的比例最高;95后和90后则有更高比例的人是因为现实问题在现在的城市无法扎根。

图源:DT财经

对城市的理解有差异,本质上是两代年轻人对生活的理解发生了变化。

这当然跟所处的人生阶段有关,90后要考虑成家立业,00后刚开始探索人生可能,包袱更少、自由空间更大。但抛开人生阶段的影响,他们亦是不同的。

00后和95后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这样的背景让他们成为独特的宽裕世代、互联网世代、个性世代、生活方式社交世代……

美国社会学家罗纳德·英格尔哈特曾用“后物质主义”来总结发达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价值观,大家在物质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总结这代年轻人的价值观转向。

对他们来说,人生的价值不再是“求生存”,而是更多的注重追求“美好生活”。与之相伴,他们对宜居城市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从注重城市提供的谋生和发展条件,到需要城市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和高质量生活;对于宜居城市的理解也从外在评价转向内在体验,希望根据个人的喜好作出主动的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后物质主义”选择不等于“脱物质主义”,更有别于年长世代理解的“躺平”。“蹲城市”的青年并不是盲目的,恰恰相反,他们十分理性。我们分析小红书的数据可以看到,“蹲城市”的年轻人并不是不关心就业,发展机会或者待遇仍是他们最关心的因素之一。

调研数据也显示,在对理想生活的想象中,00后和95后相对更在意生活的成长性和价值感,也有更高比例的人希望有能力享受更丰富的物质生活——也就是说,Z世代的理想生活不是只有自由浪漫和进步,还有具体的享受当下的现实。

图源:DT财经

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促使更多年轻人主动去“蹲”个适合自己的城市,但要让“蹲个城市搬过去”成为可行的现实,是更加完备的客观条件。

线下交通快速流动的条件和许多城市的户籍政策放开,降低了城市迁移的门槛。诸如小红书等生活方式类社交工具也为年轻人分享生活提供了平台,消弭了“网络鸿沟”,使年轻人即便到三、四线城市也能享受到跟一线城市一样的生活方式。这些基础设施,都为年轻人“蹲个城市”提供了现实支撑。同时,他们的迁移也会为更多城市甚至是县域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写在最后

常有人用 “内卷”或“躺平”来简单概括年轻人在城市间的流动,在这样粗糙的标签下,年轻人似乎只有两类,选择大城市就是为了奋斗,回到小城市就是放弃发展。而根据此次的调研内容,我们能发现,这种“打标”是对年轻人的误解。

年轻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蹲一个宜居城市”,是在当下社会结构中做出的合理化生活选择,也是这一群体理性、务实的体现。正是这种由年轻人群体创造、传播、认同、践行的青年文化,为社会带来了多元的色彩。

多元本就是城市的本色,就像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描述的雅典城市生活:“这样充实而富有活力,如此丰富多彩而又健康有益,工作与闲暇,理论与实践,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都很有节奏地交替着;艺术、体育、音乐、交谈、思索、政治、情爱、冒险,打开了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我们真诚地希望,社会可以有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包容的心态,支持年轻人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城市;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蹲”到自己的宜居城市,尽情享受理想的城市生活。

附:研究样本说明

(1)2025份样本中,00后、95后和90后占比接近9成(86.6%),一定程度上代表现在年轻人对理想城市的需求和想法;

(2)从城市来看,超6成受访者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从性别来看,男女比例接近4:6;

(3)从最高学历来看,58.9%受访者为本科生,33%为硕士;从感情状态来看,受访者中单身的占比最高,达到56.8%。

*题图来源:pexels

什么是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 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 , 具有良好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 1996年 , 联合国第二次人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

中国哪个城市最宜居?

报告中TOP20热门宜居城市依次为长沙、昆明、成都、珠海、南宁、大连、无锡、重庆、贵阳、青岛、苏州、西安、厦门、沈阳、佛山、泉州、广州、天津、宁波、惠州。

中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有哪些?

2018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分别为:金华、珠海、威海、信阳、芜湖、绍兴、扬州、曲靖、广元、宜春。 宜居城市的主要特征是: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