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 全文
  • 简介
  • 思想
  • 孔子
  • 目录
  • 视频
  • 人物
  • 名句
  • 书评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原文】

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翻译】

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喜爱他,也一定要去考察。”

【解读】

孔子认为,在知人论世上必须独立思考,对一个人不应该以众人之是非标准来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考察。人言可畏,众人之论未必出于公,公论也未必尽出于众人之口。舆论未必完全可信,不能人云亦云,必须切实地加以辨析和核查。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出自于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及思想的《论语·卫灵公》。众:众人,大家。察:考察,省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他);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去考察(他)。

赏析

孔子以圣人的眼光观察到了这种情况,并主张要仔细考察。大家为什么都厌恶一个人,都喜欢另一个人,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大家都厌恶或都喜好的,总有一定的道理在其中,既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忽略大家的意见。不论众好、众恶都不能人云亦云,必须认真考察而后得出自己的见解。做人难能可贵的是有独立之见,坚持独立见解。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论语》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生活中,人们往往随波逐流,很少有人认真思考。 牛顿能发现万有引力,因为他不信权威,有自己的想法。牛顿之所以是牛顿是因为他能对待一件事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事实上千百年来有多少苹果从树上掉下,但为什么只有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就因为他有自己的独立的想法。其实,当你打破常规,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一切,原来一切都有另一面。对待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加以辨别要有自己的想法。

推 荐 阅 读

:江西文明网

本栏目编辑:卜玉莹

责任编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关键词: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这个意思是讲大众厌恶某人,这个『之』没有特定,我们就说某人,大家都很厌恶他,可是他不一定真的是可恶,『必察焉』,必须要考察一下,这个人是不是确实可恶,然后你才能够下结论。『众好之』,这反过来了,大众都爱好某人,那这个人也不一定是好的,你还要考察一下,他是不是确实是好,所以『必察焉』,然后才下结论。这是讲很客观、很公正的来评判人。

因为如果某人大家都厌恶他,或许是因为这个人自己有一种个性,特立不群,他不能合群,可是他可能有特殊的美德,他不愿意跟众人同流合污,所以未必不是贤人。所以我们不能够以众人的观点做为自己的观点而轻信,还要自己考察考察。大家都喜欢他的,那也可能是他很有交际的手腕,能够跟大家打好关系,做了个老好人,每个人都跟他不会有什么过节,甚至他给很多人都有利益,甚至他结党营私,跟这些人在一起狼狈为奸,那你就不可以只相信众人的话。大家说他好,你也要细查一下,看他好在哪里,这是要有知人之明。就是刚才我们第二篇里面那章《论语》讲到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你去观察观察,然后才能够评判一个人。

蕅益大师批注里面给我们画龙点睛,他说「上句,为豪杰伸屈」,这个豪杰有时候可能被众人所厌恶。譬如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全社会的人都习惯于漏税,偷税漏税,有一个人偏偏坚持自己要缴足税,那大家可能都很厌恶他。为什么?他给大家带来经济的损失,所以都说他不好。但是你要好好考察一下,他的心地是为公还是为私,你这考察清楚了,能够为豪杰伸屈,他可能被委屈了,你要给他平反,要倡导正气。「下句,为乡愿照胆」,乡愿这个是指那些老好人,好好先生。这些人真有,在一乡当中跟每个人关系都很好,所以大家也都喜欢他。可是这种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往往退却,不敢坚持正道,或者是同流合污。譬如说,整个社会都在搞贪污受贿,行不正之风的话,他也就跟着大家一起,他不会鹤立不群、洁身自好,他不会,所以大家都说他这是好人。但是豪杰之士反之,他宁愿冒着大家的批评、毁谤,但是坚持正道。

所以「众好之,必察焉」。这是第二句,是为乡愿照胆。这个照胆,相传秦朝咸阳宫中有个大方镜,一个镜子,能够照见人五脏的病患。如果女子有邪心、有邪念,这个镜也能够照出来,可以看到胆、心那种动态。所以说照胆是比喻明镜可鉴,照得很清楚,逃不出明镜所照的这种真相,不能够逃避。这个是什么?真正贤人、圣人,他有知人之智,他知道谁是豪杰、谁是乡愿。孟老夫子讲「乡原,德之贼也」,那个所谓的好好先生跟人同流合污,绝不跟人反过来唱反调的,这种人不能坚持原则,叫德之贼也,贼就是偷,会偷,把道德偷走了,这社会就没有道德。而往往豪杰之士有铮铮的性格,刚正不阿,他这个心地是正直的。所以孔老夫子在这里教导我们如何去识人,当然能够识人最重要你自己要做到,自己要做豪杰,不能够做乡愿之士。你是豪杰你才能够认得豪杰,这肯定是这个道理。

【评析】

这一段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孔子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以众人之是非标准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而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经过自己理性的判断,然后再作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必定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

《论语》的智慧: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作者  国学杂谈|发布:2021-06-16 12:10:39    更新:2021-04-16 16:10:04

阅读 155赞 0

今天和大家分享学习《论语》中的名言: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识人识面不识心”,孔子的这句话,就是专门教导我们如何去识人的。

这句话里的“众”,指的是大众;“恶”是厌恶;“好”是爱好;“之”指的是某人,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没有特指。

这句话告诉我们,假如有这么一个人,大家都很厌恶他,都说他是坏人,没有一个人说他是好人,那他也未必就是坏人,我们一定要经过仔细考察以后,看他到底是不是坏人,才能做出结论。

那反过来,如果有一个人,大家都非常喜欢他,都说他是好人,没有一个人说他的坏话,那我们还是要经过仔细的考察,看他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然后才能给出结论。只有这样去做,才能真正客观、公正的来评判人。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这个世界很复杂,眼见未必是真,耳听未必是虚,凡事都有可能,没有一定之规。

《红楼梦》里有句话说得好:“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个世界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们大家见的还少吗?有时候假冒的东西,做的比真的还像,甚至让人把真的有误以为是假的。

有个成语叫“三人成虎”,一个人谎说城市里来了一只老虎,没有人相信;两个人谎说城市里来了一只老虎,大家半信半疑;如果三个人都谎说城市里来了一只老虎,那大家就都相信城市里真的来老虎了。那老虎到底来没来?没有来呀!如果你也跟着相信了,那就被谣言所骗了。

有些人,之所以大家都厌恶他,未必这个人不好。很可能的一种原因是,这个人特立不群,为人耿直,不愿意和别人同流合污,影响到别人的利益,所以大家才厌恶他,都说他的坏话,而并不是因为这个人的人品不好。

相反,有些老好人,跟谁都合得来,跟谁都没有过节,甚至还经常用小恩小惠来收买人心,沽名钓誉,结党营私。这种人表面上什么都好,是个大善人,但背地里却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所以说,一个人,即使大家都说他是好人,也不能轻易相信,还是要仔细观察。

那具体怎么仔细观察呢?还是用孔子说的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个下次我们再继续分享。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国学杂谈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