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 智 症 與 正常 老化 的 區別

更新: 2019-10-22 12:31 AM    標籤: 失智症, 正常老化

【大紀元2019年10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綜合報導)依衛福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之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以及內政部107年12月底人口統計資料估算:台灣65歲以上老人共343萬3,517人(全人口的14.56%),其中輕微認知障礙(MCI)有62萬6,026人,占18.23%;失智症有26萬9,725人,占7.86%(其中極輕度失智症有10萬9,706人)。也就是說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

失 智 症 與 正常 老化 的 區別
(大紀元製圖)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很多家屬都以為患者是老番癲、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因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但是事實上他已經生病了,應該要接受治療。

除此之外,失智不單純只是記憶力不好而已,還會伴隨著整體認知功能退化。例如性格改變、妄想、幻覺、用詞混亂、失去對於簡單事物的學習能力、甚至原本熟悉擅長的事物也都完全不會做了。然而,因為失智患者多半年齡較長,而長者又常伴隨許多其他慢性病,所以以上這些症狀也必須排除是因為身體其他因素或是憂鬱症所造成。

時常注意家中長輩狀況,如果發現有失智症疑慮,請盡早就醫,檢測是否罹患失智症。因失智症病程像是一個拋物線,若是完全不用藥,患者狀況會像下墜球般快速掉落,使病程快速進展至中重度;而用藥者,則可將這顆球拋得遠一點,延緩其病程進展及退化速度。醫學上的意義,在於能降低照護者負擔、社會的支出及患者本身生活品質都是有幫助的。◇

責任編輯:李薇

更新: 2019-10-22 12:31 AM    标签: 失智症, 正常老化

【大纪元2019年10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文敏台湾综合报导)依卫福部委托台湾失智症协会进行之失智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以及内政部107年12月底人口统计资料估算:台湾65岁以上老人共343万3,517人(全人口的14.56%),其中轻微认知障碍(MCI)有62万6,026人,占18.23%;失智症有26万9,725人,占7.86%(其中极轻度失智症有10万9,706人)。也就是说65岁以上的老人约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岁以上的老人则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

失 智 症 與 正常 老化 的 區別
(大纪元制图)

失智症是一种疾病现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很多家属都以为患者是老番癫、老顽固,以为人老了都是这样,因而忽略了就医的重要性,但是事实上他已经生病了,应该要接受治疗。

除此之外,失智不单纯只是记忆力不好而已,还会伴随着整体认知功能退化。例如性格改变、妄想、幻觉、用词混乱、失去对于简单事物的学习能力、甚至原本熟悉擅长的事物也都完全不会做了。然而,因为失智患者多半年龄较长,而长者又常伴随许多其他慢性病,所以以上这些症状也必须排除是因为身体其他因素或是忧郁症所造成。

时常注意家中长辈状况,如果发现有失智症疑虑,请尽早就医,检测是否罹患失智症。因失智症病程像是一个抛物线,若是完全不用药,患者状况会像下坠球般快速掉落,使病程快速进展至中重度;而用药者,则可将这颗球抛得远一点,延缓其病程进展及退化速度。医学上的意义,在于能降低照护者负担、社会的支出及患者本身生活品质都是有帮助的。◇

责任编辑:李薇

(photo credict: nursing times)

失智症一種疾病的現象並不是正常的老化,常常很多家屬都以為失智症患者是在整人,覺得他們很頑固,講不聽,以為人老了都這樣,因此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他們並不是故意不斷重複發問,或問剛剛才做過的事,甚至是迷路。

失 智 症 與 正常 老化 的 區別

(photo credict: spydersden)

失智症(Dementia)並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合稱(症候群),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有語言表達、空間感、定向感、判斷力、抽象思考、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

失 智 症 與 正常 老化 的 區別

(photo credict:spydersden)

同時也可能會伴隨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人工作、家庭,甚至是日常活動。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到底失智症和正常老化要如何區別?

 

 

 

 

失智症最主要的症狀就是記憶障礙,經常有健忘的情形發生,所以在初期我們容易將失智症與老化混為一談,並且容易導致初期失智症延誤就

失 智 症 與 正常 老化 的 區別

(photo credict: 失智症協會)

失智症與正常老化的區別

失 智 症 與 正常 老化 的 區別

家屬如果能即早發現,即早治療,對於患者而言,不僅可以及時協助和延緩退化速度,也能減少對失智症不瞭解,而引起的挫折或衝突喔!窩新關心您!

~照護大小事.就是窩新事~
想了解更多健康促進活動/照顧技巧提點/健康保健知識/輔具使用撇步

聯繫我們

電話:02-25219560 (點擊電話可以直接撥給我們)

Line:@gda5757r (點擊連結可透過Line找到我們)

臉書:窩新生活照護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民生西路45巷3弄23號

一、什麼是失智症?與正常老化有何不同?

(一)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並非單純正常老化或記憶減退,而是一種大腦功能喪失的疾病,大多發生於65歲以上長者,造成記憶力及其它神經功能減退。其症狀有記憶力減退和認知功能(語言、空間感、計算、判斷、抽象)思考等能力退化,因此可能會同時出現情緒、妄想、幻覺等干擾行為,嚴重時會影響其人際與工作,導致逐漸喪失自我照顧的功能,生活需要他人協助才得以進行。在失智症早期,很多家屬都以為患者是老番癲、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因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但是事實上他已經生病了,應該要接受治療。

(二)以記憶力喪失的層面來說,失智症和正常老化的差別在於正常老化的人通常可經過提醒而再度想起,但失智症患者即使經過提醒也還是不記得;失智症患者會出現無法勝任過去很熟悉的事物或技能,但正常老化的人卻不至於會有此反應。此外,失智症患者也常有服藥嚴重不規律的情況,例如整整1個月忘記吃藥,但也有時也會出現1天吃完1週藥量的現象。

老化

失智症

  • 可能突然忘記某事,但事後會想起來。

  • 若做記憶測試,可能會無法完全記住測試中的物品。

  • 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

  • 無法記住記憶測試中的物品,甚至完全忘記自己做過測試。

二、失智症十大警訊

「失智症十大警訊」若出現這些症狀,請及早就醫確診。

1.記憶力減退到影響生活。

2.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4.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洧。

5.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

6.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

7.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如:過馬路不看紅綠燈。

9.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

10.情緒和個性的改變。

三、失智症預防

(一)、增加大腦保護因子(趨吉)

1.多動腦

研究顯示,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都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近5成。例如:保持好奇心、接觸新事物、參加課程、學習新知、閱讀書報雜誌等。

2.多運動

每週規律地從事2次以上的運動,對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都有保護作用,其相對風險下降近6成。例如:走路、爬山、游泳、騎自行車、健身房、柔軟體操、有氧運動、瑜珈等。

3.均衡飲食

每日進食攝取量可參考:全穀根莖類2~3.5碗、豆魚肉蛋類4~6份、低脂乳品類1.5杯、蔬菜類3~4份、水果類2~3.5份、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油脂3~5茶匙及堅果種子類1份。

4.多社會互動

研究顯示,多參與社交活動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4成。例如:參加同學會、公益社團、社區活動、宗教活動、當志工、打牌等。

5.維持健康體重

中年時期肥胖者(BMI≧30),其阿茲海默症發生的相對風險上升3倍,過重者 (BMI介於 25、30之間)升高2倍,老年過瘦(BMI<18)失智風險亦提高。建議:老年人不宜過瘦,維持健康體位(18.5≦BMI<24)。

(二)、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避凶)

1.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腦中風都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研究顯示糖尿病會造成記憶或認知的衰退。血壓收縮壓; 160mmHg 且未治療者,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為血壓正常者的5倍。重要的是,研究顯示控制高血壓可以降低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建議: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2.避免頭部外傷

嚴重頭部外傷是阿茲海默症危險因子之一,腦部曾經受到重創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以上。建議:避免頭部受傷之機會。

3.不抽菸

抽菸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相對風險上升近2倍,而戒煙可降低風險。持續抽菸的人每年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較快。

4.遠離憂鬱

曾罹患憂鬱症者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研究顯示其相對風險值約為無憂鬱病史者之2倍。建議憂鬱症患者宜定期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