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仁: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與下列何者的意思相近

4.1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1)也,無莫(1)也,義之與比(2)。」又說:適通敵,無適,即地所敵反義。無莫也:莫字變有兩解。一、不肯義,與專主對。既無專主,亦無不肯,猶去無可無不可。一、通慕,愛慕義,與敵反義對。既敵反,亦無親慕,猶雲無所厚薄。義之與比:比字亦可有兩解。一從也。一親也。

  • 《論語·里仁篇》4.1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

    4.1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莫:必不行;不可行;不肯;不要;不能。▲義:正義,合宜的道德、行爲或道理。▲比:從,親近、相近、靠近。【譯文】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必行的,必不行的,只看是否合乎義。」

  • 《論語-里仁》73、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楊伯峻《論語譯註》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典型的儒式彈性理論,故,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故,君子不器。無適也,無莫也,亦爲儒式思想自由論。君子之於天下,自當不器,若遇不如己者,便適之,莫之,唯吾獨尊,豈不錯失改過從善良機?

  • 讀四書·論語丨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摘自:《論語·里仁第四·第十章》 原文: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朱子解讀:適,丁歷反。比,必二反。○適,專主也。

  • 我讀論語小記:里仁第四·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讀論語,修己身,暫且小記當下的理解,方便未來回讀增進,「溫故而知新」。今分享於個人公衆號,也請你多多指教。

  • 《論語》中君子的10條準則,看看你符合幾條?

    《論語》中君子的10條準則,看看你符合幾條?兩萬多字的《論語》中「君子」一詞便出現了一百多次,可見孔子對於「君子」行事是多麼的看重。」直到今天我們還常常用「君子一詞來作爲一個衡量人的標準。一、子曰:「君子不器。」出自《論語·爲政篇第二》。君子不會像器具那樣,只在某一個方面有用處,而應博學多識,在多個方便都有著相應的技能。二、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 《論語》裡仁第四 原文及誦讀音頻
  • 換個角度讀《論語》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 無莫也 義之於比4.1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譯文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無所謂必行,無所謂必不行,只要符合道義就可以了。」莫,必不行,絕對不能做的事。義,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指所有合宜的言、行。義是仁的外在表現形式,仁是義的內在準則。

  • 分不清君子小人,怎麼做君子——《論語》學習76-77

    ,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傅佩榮譯】孔子說:「君子立身處世於天下,無所排拒也無所貪慕,完全與道義並肩而行。」孔子在《論語·微子8》篇中說:「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我查閱了相關資料,還有一種解釋是這樣的:君子對於天下人,無專主之親,無特定之疏,惟以道義是從。

  • 78.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孔子講,「君子之於天下也」,君子啊,「之於」就是對於天下人,天下「」是指的天下人。「無適也,無莫也」,「無適」,就是沒有專門對,那一個人來親,「無莫也」,也沒有特定的,對於那些人是疏遠。「無適也,無莫也」,兩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君子對待天下人,沒有特定的對於某人很「親」,對於某人要「疏」,沒有。那麼究竟怎麼說法呢?

  • 《悟學.第237篇》君子貞而不諒

    《悟學.第237篇》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新解讀(三十)悟學.十八子 202004301537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譯文】孔子說:「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於小信。」君子權變無常,若爲事苟合道,得理之正,君子爲之,不必存於小信,自經於溝瀆也。」

  • 《論語》詳解:給所有曲解孔子的人71——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

    ,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那種號稱天下無「適」無「莫」,然後就扮成所謂的高人高士者,不過是「適」去「莫」這些所謂高人高士的無聊玩意。君子眼裡,無淨無汙,天堂地獄一任往來,君子可以混跡於小人堆里「取義」之於「比」,呈現一種「比」的容貌,行小人行卻無小人之「適」與「莫」。 一般人都把菩薩「適」「莫」於一些自己想像的神聖事物,但難道乞丐、妓女、面首、殺人犯里就沒有菩薩所行?

  • 同讀論語·論士與君子(君子之於天下也)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論語·里仁》章旨:孔子言君子不固執成見,只求恰當、合理,一切以義爲取捨標準。注釋:適:音dí,專注,即「絕對如此」。莫:不肯,即「絕不如此」。解讀:孔子以「義」爲衡量天下事情的標準,因爲天下一切事情,本身並無可與不可,完全取決於事情是否合宜,本章的「義之與比」,正提示了可與不可的衡量標準。孔子不喜歡於是固執拘泥的人,儒者行事應該通權達變,孟子推崇孔子是「聖之時者」,因爲孔子「可以速則速,可以久則久,可以處則處,可以仕則仕。」,而其準則,即在於合「義」與否。

  • 論語裡仁第四4.10、4.11、4.12原文及翻譯

    論語裡仁第四4.10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①也,無莫②也,義③之與比④。」②莫:不可以。③義:適宜、妥當。④比:親近、相近、靠近。「本段的意思及翻譯」: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人和事,沒有一定如此,沒有不可如此,只以正當、合理作爲標準。」「解讀」: 孔子認爲,有道德的君子爲人低調、公正、善良,從不鋒芒畢露,對任何事情不盲從、不跟風,只以「道義」爲基準。

  • 《論語》之《里仁第四》「君子說」及其釋義

    1-10.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釋:孔子說:「富有與尊貴是人們希望得到的,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不會要。貧窮與低賤是人們厭惡的,不用正當的方法擺脫它,君子不會擺脫。君子離開了仁德,又怎麼叫君子呢?君子連一頓飯的工夫都不違背仁德,緊急時刻也必須遵守仁德,流離困頓時也一定遵守仁德。」1-11.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 論語-里仁篇26則

    1 子曰:「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4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 那些源於《論語》「里仁篇」中的成語

    而《論語》作爲國學儒家經典之作,一直被奉爲圭臬,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論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他主要內容講述了如何成爲一個真正的人,怎樣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上實現安邦立國的偉大使命。《論語》這部不朽之作,影響了中華文明。

  • 《論語》品讀71: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

    無莫也,義之於比。 但光無「適」無「莫」,依然不是君子所爲。君子無「適」無「莫」天下任何一物,但也不輕視天下任何一物。那種號稱天下無「適」無「莫」,然後就扮成所謂的高人高士者,不過是「適」去「莫」這些所謂高人高士的無聊玩意。

  • 論語必備精選之里仁篇(上)

    ◎論語必背 精選里仁篇(上)人而不仁,如禮何4.9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解讀:這裡緊接著昨天的4.8都是關於道的討論。點名求學問道者應當首先過衣食之欲這一關。在學而篇中的「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與之密切相關。

  • 《論語》之里仁

    君子離開了仁德,還怎麼去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是連一頓飯的功夫也不能違背仁德的,倉促緊迫的時候是這樣,顛沛流離的時候也是這樣。」「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是仁者與不仁者在對待財富與權力地位上的區別。「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篇7.15)這是仁者對待不義之財的態度。

    7.

    30. 下列選項中,前後文句涵義相近的是:(甲)「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歹竹出好筍」(乙)「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丙)「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塗有餓莩而不知發」-「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丁)「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戊)「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A) 乙丙丁
    (B) 甲乙戊
    (C) 甲乙丙
    (D) 丙丁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