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 控制 情緒 的 病

概述

间歇性狂暴症的症状包括反复、突然地出现冲动而具有攻击性的暴力行为或愤怒的言语攻击,对事态做出完全没有必要的严重反应。路怒症、家庭虐待、扔砸器物或其他形式的乱发脾气都可能是间歇性狂暴症的征兆。

这些间歇性的剧烈情感爆发会给您造成极大的困扰,给您的人际关系、工作或学习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并可能产生法律和财务后果。

间歇性狂暴症是一种可持续多年的慢性疾病,不过情绪暴发的严重性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药物和心理疗法帮助控制攻击性冲动。

症状

狂暴性爆发会突然发生,几乎没有预警,且通常不会持续超过 30 分钟。这些爆发可能频繁发生,或者间隔数周或数月不发作。在身体攻击的间歇期可能会发生较轻的言语爆发。在大多数情况下,您可能易怒、冲动、好斗或长期生气。

攻击性发作可能晚于或伴随:

  • 愤怒
  • 易怒
  • 精力增加
  • 思绪奔涌
  • 麻刺感
  • 震颤
  • 心悸
  • 胸闷

剧烈的语言和行为暴发是对当时情形的过分反应,毫不考虑后果,可能包括:

  • 闹脾气
  • 长篇大论
  • 激烈争论
  • 喊叫
  • 拍打、猛推或推搡
  • 肢体冲突
  • 损坏财产
  • 威胁或攻击人或动物

发作后,您可能感到如释重负和疲倦。随后,您可能感到内疚、后悔或尴尬。

何时就诊

如果您认为自己存在描述间歇性狂暴症的行为,请与您的医生讨论治疗方案或要求转诊至心理健康专家。

病因

间歇性狂暴症可能始于儿童时期(6 岁之后)或青少年时期。相较于老年人,在年轻人中更为常见。尚不清楚该疾病的确切原因,但可能由多个环境和生物学因素引起。

  • 环境。该病大多数患者都成长于经常出现暴发性行为、言语和身体虐待的家庭环境中。如果孩子在儿童时期遭受过这种暴力行为,那么他们更有可能在成年后表现出相同的特征。
  • 遗传学。其中可能存在遗传因素,导致该疾病从父母遗传给孩子。
  • 大脑工作方式的差异。与没有间歇性狂暴症的人相比,间歇性狂暴症患者的大脑在结构、功能和化学性质上可能有所不同。

风险因素

这些因素会增加您发生间歇性狂暴症的风险:

  • 身体虐待史。儿童时期遭受虐待或经历多次创伤事件的人发生间歇性狂暴症的风险会增加。
  • 有其他精神疾病史。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之类破坏性行为障碍的患者,也有更高风险出现间歇性狂暴症。

并发症

间歇性狂暴症患者更有可能遭遇:

  • 人际关系受损。其他人往往认为他们总是生气。他们可能经常吵架,可能也会有身体虐待的情况。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关系问题、离婚和家庭压力。
  • 在工作、家庭或学校生活中遇到麻烦。间歇性狂暴症的其他并发症可能包括失业、休学、车祸、财务问题或法律问题。
  • 情绪问题。间歇性狂暴症通常会导致心境障碍,例如抑郁症和焦虑症。
  • 酒精和其他物质使用方面的问题。药物或酒精问题经常伴随间歇性狂暴症发生。
  • 身体健康问题。医学疾病更为常见,例如,可能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卒中、溃疡和慢性疼痛。
  • 自残。有时会发生故意伤害或企图自杀。

预防

如果您患有间歇性狂暴症,除非得到专业人士的治疗,否则很难控制。以下建议结合治疗或作为治疗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您防止一些失控事件:

  • 坚持治疗。参加您的治疗课程,练习您的应对技巧,如果医生给您开了药,一定要服药。医生可能会建议坚持用药以避免复发。
  • 练习放松技巧。经常使用深呼吸、意象放松或瑜伽可以帮助您保持冷静。
  • 发展新的思维方式(认知重构)。通过使用理性的思维、合理的期望和逻辑来改变您对令人沮丧的情况的看法,可能会改善您对事件的看法和反应。
  • 解决问题。制定一个计划,想办法解决令人沮丧的问题。即使您不能马上解决问题,制定一个计划也可以重新集中精力。
  • 学习改善沟通的方法。倾听对方想要分享的信息,然后想想如何做出最好的回应,而不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 改变您的环境。如果可能的话,离开或者避免让您不安的情形。此外,安排私人时间可以让您更好地处理即将到来的带来压力或令人沮丧的情形。
  • 避免能改变情绪的药物。请勿饮酒、服用休闲性药品或违禁药品。

July 13, 2022

  1.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I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5th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http://www.psychiatryonline.org. Accessed July 23, 2015.
  2. Highlights of changes from DSM-IV-TR to DSM-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http://www.dsm5.org/Pages/Default.aspx. Accessed July 23, 2015.
  3. Coccaro E.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in adults: Epidemiology and pathogenesi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ly 10, 2018.
  4. Coccaro E.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in adult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ly 10, 2018.
  5. Coccaro EF.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In: Gabbard's Treatment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5th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2014. http://psychiatryonline.org/doi/book/10.1176/appi.books.9781585625048. Accessed July 23, 2015.
  6. Controlling anger before it controls you.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www.apa.org/topics/anger/control.aspx. Accessed July 10, 2018.
  7. What is safety planning? The National Domestic Violence Hotline. https://www.thehotline.org/2013/04/10/what-is-safety-planning/. Accessed July 10, 2018.
  8. Path to safety. The National Domestic Violence Hotline. https://www.thehotline.org/help/path-to-safety/. Accessed July 10, 2018.
  9. Legal help. The National Domestic Violence Hotline. https://www.thehotline.org/help/legal-help/. Accessed July 10, 2018.
  10. Coccaro E.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in adults: Clinical features, assessment, and diagnosi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ly 10, 2018.
  11. Sawchuk CN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Rochester, Minn. Sept. 6, 2018.

相关

Associated Procedures

产品与服务

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汙名,以及對心理問題的了解缺乏,以致很多人其實有心理諮商的需求,卻不敢或是不知道該求助。以下列出幾個尋求心理諮商的理由,符合不代表罹患心理疾病,但嘗試看看或許會讓您獲益良多。

1. 強烈情緒干擾身心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但如果您的情緒強烈到會干涉日常活動,就可能就需要心理諮商。無法控制的悲傷、憤怒無望感,都有可能是心理疾病的徵兆。

2. 仰賴外物自我麻痺

如果依賴外在物質(藥物酒精、食物等)調適身心,而且就算知道這種行為會帶來負面影響,仍沒辦法控制的話,就有上癮的可能。有這種情況的人,除了心理諮商,可能還會需要其他方面的協助幫助戒斷。此外,如果因為情緒或煩惱而刻意多吃或少吃,也有可能是不健康的徵兆。

3. 失去摯愛走不出來

您有可能遭逢親友或伴侶逝世,或剛經歷一場婚姻或一場戀情的結束。這一類的傷痛對有些人來說,要花很久的時間和很大的力氣才走得出來,尤其是當身邊沒有可以給予支持的人,或諸如此類的事件接二連三不斷發生時。

4. 創傷太重縈繞身心

如果受過精神肉體上的虐待、是重大事故中受的受害者、曾經被拋棄、生重病等,都有可能在心中留下不可抹滅的傷痕。如果因為時常想起創傷,而影響生活以及與他人的互動方式,那麼建議嘗試心理諮商,或許可以幫您走出傷痛的陰霾。

5. 過去喜好不再有趣

如果過去喜歡的事情無法再讓您感到快樂,可以試著問問自己原因為何。如果是因痛苦的情緒所致,那進行心理諮商,或許可以幫您釐清問題的癥結,並重拾以往的熱情,特別是當您跟以前比起來,現在常常吃不好睡不好時。您也可能會變得很懶得跟親友打交道,或常常覺得人生沒有意義。如果是這樣,那就更需要盡早接受心理諮商,以免狀況愈來愈嚴重。

6. 經常莫名頭痛生病

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相連的,而壓力往往會透過各種疾病症狀顯現出來。常常頭痛肚子痛感冒,甚至喪失性慾,都有可能是身體在告訴我們,是時候該整理一下生活了。此外,沒有運動肌肉不適,或是肩頸僵硬、痠痛,也有可能是壓力或負面情緒的表徵。

7. 工作學業表現下滑

情緒和心理的問題,很容易反應在工作或學業表現上。您可能過去很熱愛工作,或在學校表現良好,但有一天突然開始對這些都變得不太在乎。除了做事或讀書的注意力會下降之外,身邊的同事、主管、同學、老師,也可能開始發現您的表現不如從前。如果想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建議可以和心理諮商師談談。

8. 與人溝通困難不安

您可能會覺得很難和人溝通,或有困難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如果發現自己在和別人互動的過程中,常常感到很不愉快,而且在自己所愛的人身邊時也一樣的話,那除了自己尋求諮商協助,或許也可以考慮家庭或伴侶諮商。透過心理諮商,您或許可以學會辨別情緒,以及改善肢體和言語的表達方式。

9. 親友突然常關心您

有時比起自己,身邊的人更容易看出您行為舉止的改變。如果常常有人關心您,對您說「你還好嗎?」、「你有什麼心事想說嗎?」、「我很擔心你。」雖然您可能覺得沒什麼,但還是值得自我檢視一下,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10. 負面思考小題大作

您可能面對任何問題都會極度小題大作,總認為事情一定會往最壞的方向發展,並鑽牛角尖,以放大10倍的方式批評、煩惱。經常誤把心中的焦慮當成現實看待,是件很累人的事。這種思考方式也會讓人因為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到,而開始逃避,並難以接受挑戰。不過這麼做往往只會讓焦慮更惡化,因此盡早尋求心理諮商,才是改善心理問題的正確方法。

Hello Health Group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