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 一顆多少克?

土豆本身不是高热量食物。热量高不高取决于你怎么吃土豆。

相对于米饭而言,土豆的热量更低(米饭热量116大卡/100克,土豆76大卡/100克)且营养价值更高,其中富含钾元素,钾的含量堪比香蕉;维生素C也比较丰富,能与番茄相媲美;富含中国人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也比大米高;其中还有些膳食纤维和多酚类物质。

因此,土豆相比米饭,更适合当主食来食用。

但是,相对于绿叶菜等绝大多数蔬菜而言,土豆的热量更高且营养价值不如其他蔬菜。

引用下@范志红 老师的文章:

土豆当菜吃缺点之一:如果土豆用来做菜吃,效果就反过来了。在蔬菜当中,土豆的淀粉含量几乎是最高的等级,通常在14%~20%之间,而绝大多数蔬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在5%以下,绿叶蔬菜更低。淀粉多,意味着热量高。如果用土豆替代青菜,毫无疑问,会增加肥胖和甘油三酯的危险。更麻烦的是,我们并不怎么吃烤土豆和蒸土豆,而是加了大量油脂烹调,或者和肉类一起红烧、炖煮。土豆本身很擅长吸油,吸了油、沾了油之后的土豆,所含热量就极其可观了。所以,米饭配炒土豆丝,馒头加土豆烧肉之类,就是增肥的食物组合。

土豆当菜吃缺点之二:土豆当菜吃,还有另一方面的缺陷:营养学界常常把蔬菜分为“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两类,土豆属于浅色蔬菜。颜色浅,就意味着类胡萝卜素含量低,花青素含量也低。无论是类胡萝卜素含量、叶酸含量、维生素K含量、钙含量、膳食纤维含量、抗氧化物质含量等多个方面,它与深绿色叶菜相比都望尘莫及。

土豆当菜吃缺点之三: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还发现,土豆是烹调中最容易产生丙烯酰胺(一种疑似致癌物)的蔬菜食材。丙烯酰胺往往和产生香气的美拉德反应相伴,也就是说,香气越浓郁的土豆烹调法,比如油煎、油炸,产生的丙烯酰胺就越多。炸薯片就是常见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头名状元。研究者发现,这是因为土豆中富含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在120~190摄氏度之间的常见烹饪条件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不过,蒸、煮土豆就没这个问题,因为即便用压力锅烹调,烹调温度也只有不到120摄氏度,这类反应很难快速发生。

结论就是,土豆是得分较高的主食,但是是得分较低的蔬菜。建议可以把蒸土豆当主食食用。

馬鈴薯(potato)屬淡色根莖蔬菜類中薯科馬鈴薯的塊莖,別名叫洋芋,是歐洲人的主食。原產在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原,體型呈球狀、扁圓形、橢圓形、卵形、皮有呈黃色、土白色、粉紅色、深紅色、紫色因產地品種不同而異。為普及性食物,可當蔬菜並作為主食,是乾旱時的黃金食物。

馬鈴薯的營養

含有較多的賴氨酸、亮氨酸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為促使細胞中脂肪合成的重要物質。每100克中含蛋白質2.3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鈣11毫克,磷64毫克,鐵1.2毫克,鉀502毫克(高鉀),鋅16毫克(豐富),胡蘿蔔素0.01毫克,維他命C 23毫克,維他命B1 0.07毫克,維他命B2 0.04毫克,維他命E 0.4毫克,纖維素1.9克,為偏中度鹼性食物。植物化合物中含有多酚中的菲汀酸,氯醛酸,熱量只有84大卡,(米飯的一半),其所含維他命C甚高,在高熱下不易流失。

馬鈴薯與癌症的關係

    馬鈴薯所含菲汀酸在人體內抑制金屬銅鐵等變成自由基,和致癌物質結合生成致癌因子。氯醛酸 (Chlorogenic Acid) 可防止細胞突變,亦具抗氧化作用,多含於皮部。在美國已實驗證實皮部確有抗癌作用。含有胡蘿蔔素抑制癌細胞繁殖,延緩癌症惡化。含維他命C及E具抗氧化作用及防癌;食物纖維則可降低大腸癌的罹患率。有酵素蛋白檲中和致癌物質,亦可清除病毒,兩者效用比黃豆高。

馬鈴薯與其他疾病的關係

馬鈴薯纖維比蕃薯少兩倍,熱量比白米飯少一倍。與蔬果混合吃(如櫻桃,胡蘿蔔等),可改善貧血所引起的暈眩、肢體無力、手足冰冷。古希臘醫學家希波格拉底等記載,馬鈴薯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消炎作用。含阿托品(Atropine)可對抗痙孿和鎮靜作用,使生活緊張所造成胃腸分泌減少,得以緩解而復原。在日本用碳化的馬鈴薯(煮熟後再烤焦製成碳粉)來治療胃出血及止血。含鉀量高,可中和食鹽多吃後體內的鈉含蛋白質酵素,擔任粘膜及血液淨化作用,可改善痛風及風濕。含稀有元素(磷,矽,鋅,硒及鉬)對人體健康有幫助。因含有還原酵素抑制劑,老年人應少吃。馬鈴薯可迅速提高胰島素和血糖水準,糖尿病人亦應少吃。發芽後不可再吃,否則易喉嚨乾渴、瞳孔放大、噁心嘔吐等,為一種中毒現象。

馬鈴薯的吃法

(一)中式沙拉:胡蘿蔔半條,蛋1-2個,2黃瓜、1條切丁,馬鈴薯一粒120克,煮熟切丁,洋蔥少許(1 / 2個切丁)。加美奶滋一包及鮪魚罐頭或蝦仁拌勻冰藏,夾麵包做三明治。
(二)炒三絲:馬鈴薯100克(約3兩),鮮香菇100克,豆腐干100克,均切絲,洋菇先炒放入過水過的馬鈴薯,再放干絲炒熟後加蔥、鹽後取鍋。
(三)洋蔥炒馬鈴薯:馬鈴薯150克,洋蔥約半個,均切絲,炒幾下加糖、醋、鹽少許,冷藏,早餐、便當等均好。
(四)燉煮:牛肉(豬肉)一斤(肋條)過水、馬鈴薯一個(150克)、蕃茄(中型兩個)、洋蔥一個(中型)、胡蘿蔔一條(100克)加包心菜4-5葉(100克),均切塊。待水煮開放鹽,再放入牛肉(或豬肉)煮開後再放入其他食材,燉煮到40分鐘便可取鍋,若再加些醬油便為紅燒·。
(五)馬鈴薯雪菜湯:馬鈴薯150克切片,雪菜100克切碎,炒熟後加水600c.c,燒開後即起鍋。
(六)馬鈴薯味增湯:馬鈴薯100克切片,味增(加水拌勻),馬鈴薯略炒,加水500 c. c.,煮開熟後加入味增水及蔥水後起鍋。 
(七)煎馬鈴薯餅:馬鈴薯四兩切碎,肉半斤(豬肉)絞碎、蛋一個、洋蔥一小個切碎、胡椒粉、麻油、蠔油、鹽、薑少許先後拌勻後加入馬鈴薯,用溫油或不沾鍋煎到兩面黃的餅狀。
(八)生馬鈴薯汁:打汁後,每次30c.c長期早晚飯前飲入,對腸胃有益。

馬鈴薯的清洗及注意事項

先檢視馬鈴薯(洋芋)的新鮮度,皮的完整性及光滑度,有無發芽及芽斑,皮部呈色若不正常、發青,則可能含龍葵素,是致癌物質,必須煮熟食用。清洗前在清水中浸泡片刻,除去泥沙,刷去凹陷處泥沙,沖洗後有斑點、變色時用刀削掉處理。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怕胖不敢吃澱粉? 營養師:推這一款營養價值高

2021/05/05 08:00

馬鈴薯 一顆多少克?

營養師指出,蒸馬鈴薯為低脂的原型食物,適量吃不僅可以增加飽足感,還可控制血糖。(圖擷取自pixabay網站)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很多人怕胖不敢吃澱粉類食物,聽到馬鈴薯,直覺就會想到「澱粉、 熱量高、吃了會胖」,但營養師指出,吃原型、少調味、選對份量就能吃得飽不發胖,蒸馬鈴薯就是低脂的原型食物。

昕新診所營養師夏子雯在臉書粉專「夏子雯-貼近你生活的營養師」發文提到,馬鈴薯不僅富含碳水化合物,也富含膳食纖維、植化素等多項營養成分,吃對了,不僅可以增加飽足感,還可以減重,及控制血糖,改善血管舒張。

夏子雯指出,蒸馬鈴薯為低脂的原型食物,90公克的馬鈴薯等於1份主食,以「全家」的馬鈴薯為例,一顆圓滾滾的馬鈴薯重量約85-110公克,若以一碗白飯計算,相當於4顆小馬鈴薯。

馬鈴薯的營養價值:

含有礦物質鉀、鋅、硒、維生素B群、維生素C等營養素。

α-硫辛酸:有研究指出,有助控制血糖、改善血管舒張。

膳食纖維:每100公克含有2.8公克的膳食纖維,其纖維質地較細嫩,對胃腸的刺激及負擔小;不僅增加飽足感,也助於減重。

植化素:類黃酮、檞皮素、類胡蘿蔔素、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等,且紅皮和紫皮的馬鈴薯,抗氧化能力更強。

●富含抗性澱粉:1顆煮熟的馬鈴薯有3.2公克的抗性澱粉,能降低脂肪儲存;生馬鈴薯抗性澱粉含量高達75%,而煮熟的馬鈴薯則降至3%,冷卻後又升高到12%;但不表示就一定要選冷的吃喔!

夏子雯提醒,千萬不要選擇油炸的薯條或薯片,若再加調味料,就真的很不健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關鍵字

  1. 全部商品
  2. 蔬菜水果雞蛋
  3. 蔬菜專區


商品描述

此商品為蔬果專區冷藏出貨,恕不與其他冷凍商品併單喔。

蔬果冷藏商品出貨時間為禮拜二~禮拜五,到貨時間禮拜三~禮拜六


台灣【馬鈴薯】一顆300g

根據抗性澱粉的原理,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說,馬鈴薯若不油炸變成薯條,就是澱粉模範生。
1顆煮熟的馬鈴薯有3.2克的抗性澱粉,能降低脂肪儲存而減下體重。

每天所吃的澱粉類,將其中的5~6%用抗性澱粉取代,就能達到效果。

馬鈴薯熱量不高,還很營養。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說,將整顆帶皮或切塊的馬鈴薯,加點迷迭香和鹽,放進烤箱烤或用電鍋蒸,一份100克的馬鈴薯塊,熱量才80卡。

馬鈴薯營養 : 

帶皮的馬鈴薯含多種維生素和類黃酮、檞皮素等植化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劉佳祐則指出,馬鈴薯水分、纖維都多,還有抗性澱粉。 

我們真的冤枉馬鈴薯了 : 

歐洲人攝取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就是馬鈴薯,只是台灣人多將馬鈴薯當配菜。馬鈴薯應為主食,與飯替換吃,就不怕吃進過多熱量了。 

#馬鈴薯燉肉,薯泥,薯條,土豆,

馬鈴薯 一顆多少克?

馬鈴薯 一顆多少克?

品名 : 馬鈴薯一顆

產地: 台灣

重量 : 300g ±5g 

顧客評價


{{'product.product_review.no_review' | translate}}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