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 喜歡 自己 的 人 心理 學

本来你只把他当朋友,可对方竟然开始有意无意地接近你,这让你觉得安全距离被破坏。

对方的眼神也开始让你觉得浑身不自在,你开始躲避他的眼神。

你讨厌对方盯着你看,更讨厌他对你有任何身体上的触碰,就算是开玩笑似的敲一下你的头都能让你非常反感。

你不喜欢被追求,你认为这是一种负担,也是对你生活的打扰。其实你不是不想恋爱,只不过他们从来都不是你的目标对象。你不想花费精力考虑如何去回应他们,也不想为这些破事烦心。

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因为你已意识到他们单方面想和你更进一步、发生亲密关系,即使原本不讨厌他们,但他们对你的吸引力远远不够大,你无法以同样的喜欢来回应他们。当你想保持原有的距离,却被迫接受对方的靠近,当然会感觉不舒服。

友谊不等于浪漫激情,朋友之间的感情和距离可以是简单的投桃报李,性吸引却不是这样。你想象中的亲密对象远比你的身边人有魅力,你甚至认为它是唯一、无可比拟的,而普通朋友的标准可以宽泛随意得多。你也希望自己尽可能完美,害怕别人不会真正了解和接纳那个不完美的你。你会自问“我有何德何能,如何配得上那么完美的爱人和爱情?” 于是你逃避现实里的亲密关系,害怕打碎了想象中的一切美好。另一方面,你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追求者,如何确立边界。追求者的靠近会令你焦虑,你既希望自己有人关注,但又担心自己的回应会不小心助长对方的非份之想,这让你在和追求者相处时刻颇有压力。回想一下在你没有零钱也不想给钱,却被乞讨者拦住去路,抽身不得时的感觉,本质差不多。

世界上有一些人,很难进入正常的恋爱关系,他们不是没人爱,也不是不爱别人,奇怪的是他们自己原本有好感的人,一旦对方对他们表白,他们就再也无法喜欢对方了,甚至厌恶对方、厌恶自己……但如果关系疏远回到最初,他们又觉得可以继续相处……是不是渣?是不是有病?

实际上这些人不是渣,而是其心理发展出现了一些障碍,网络上流行称之为lithromantic性单恋,指的是对某人产生爱情,却不希望获得情感回应的人(这类人的爱情可能会因对方的情感回应而消失)。他们在爱情中比较奇怪的情况是,他们只能在暧昧中体验爱情,他们只想享受幻想带来的浪漫,一旦情感得到真实的回应,他们马上就会落荒而逃,好像“谈恋爱”是洪水猛兽一样,他们自己则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堆里。

他们能暗恋单恋一个人三五年,却没有办法和别人谈恋爱超过一个月,有的三五天都不行,哪怕对方就是他们苦苦暗恋了三五年的人。

他们会愧疚,会不安,会厌恶,但只有从一段关系中解脱出来,他们才能重新呼吸,感到自由。

他们对别人的喜欢是真诚的,不再喜欢也是真实的。我就喜欢你不喜欢我,他们是情感上的自我虐待者。因此不得不说,和这样的人谈恋爱太难了,分分钟都有被甩的可能。

lithromantic究竟是无性恋的一个分支?还是一种心理障碍?我认为,与其说这是一种性取向,不如说这是一种对待亲密关系的态度——即回避的态度。

从专业心理学角度,这样的人称之为回避型依恋人格。在诊断术语中,回避型的患者可见于从一端为强迫到另一端为自恋和分裂样的连续谱中。尽管这些人可能会有稳定的长期关系,但是在对他人有足够的信任以及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方面,他们都存在着巨大的困难。他们跟自己也并没有更亲近,他们强迫性的自我依赖,而且防御性的高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要求他们对任何有可能激起他们。寻求他人支持,联接或关心的感受,想法和欲望,都保持距离。

英国的心理学家John Bowlby将依恋模式分为了三类:安全型依恋模式、焦虑型依恋模式、回避型依恋模式,其中,回避型依恋模式的幼儿对母亲的存在、离开、返回都十分的漠然。这是因为,幼儿在与母亲的互动中,感受到母亲无法满足他们的依恋需求,从而通过回避型的行为来掩饰和压抑自己的需求。

在幼儿长大后,这种“得不到的我就干脆不要了”的习惯化的回避和压抑依旧存在于与他人的互动中。他们从“不接受母亲的爱”,变成“不接受他人的爱”。

这些在情绪的荒漠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是剥夺性的和自恋性贬低的。他们借用父母的防御方式,学会了通过把自己想的过好而把别人想的过坏,打开自己那些未满足的需求和愤怒的挫败,从而把自己保护起来。

自己是特殊的,这种错觉保护并安慰着他们。可是随着时间流逝,它被证明只是愈演愈烈的空洞的爱的替代物。然而,真正的亲密会让他们冒险,暴露依赖的渴望以及愤怒的感受,这些都是他们的父母无法忍耐的。结果他们对于潜在的亲密关系的反应就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人,面对满桌的美味佳肴,却告诉自己这些吃起来肯定味同爵蜡,因此拒绝享用。

我临床中我们会关注到,有时他们宣称自己的完美——更多的是——宣称我们不完美,或者我们糟糕透了,自我厌恶至极。这种自我生成的宣传手段提供了(一种刺痛方式的)保护来防止自己感到羞耻。

不过,依恋关系是可以修复和重建,治疗关系的联接滋养,会重新激活患者未发展与建立亲密关系和感受的有关能力,治疗师与患者一起工作时,会进入一种觉察性状态,让患者有能力建立起联接——以他们可以到达的深度——联接起他们自己,联接起那些他们可能爱着的人和那些爱着他们的人。

有人喜歡自己這本來是值得開心的事情,對於女生來說,如果身邊有男生追求自己,即便對方不是自己喜歡的型別,應該也不至於太過討厭他,頂多會覺得困擾罷了。然而現實生活中卻偏偏有這樣的女生,很反感那些喜歡自己的異性。女生為什麼會討厭喜歡自己的人?其實這種型別的女生有一種統一的稱謂,我們可以稱她們為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女孩。

被人喜歡不僅不會感到很開心,反而會覺得喜歡自己的人很討厭。即便自己以前也挺欣賞他的,可是當他一旦明顯表現出想要追求自己的意願的時候,自己就會很討厭這個人,想要離對方遠遠的。迴避型依戀人格,在被異性追求的時候都會有這種心理。

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往往很難談戀愛,她們即便有喜歡的人,碰巧她們喜歡的人也喜歡她們,這種情況下女生都未必能談一場兩情相悅的戀愛。迴避型依戀人格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性單戀,性單戀的意思大概就是,一個人很享受默默喜歡別人的過程,哪怕那個人根本不在乎她,她也不會難過。而一旦她的喜歡得到了對方的迴應,她反而開始不喜歡對方了。性單戀的女孩都喜歡單戀別人,而不喜歡被別人明目張膽的偏愛。

肯定會有人覺得這樣的女孩子很渣,但實際上,迴避型依戀人格也算是一種戀愛障礙。有這種人格的人,大多都內心缺愛,長久以來,她們已經慢慢養成了這種不被人愛的自卑心理,所以一旦有人喜歡她,想要追求她的時候,她就會想要逃避,想要離那個人遠遠的。這種人骨子裡其實還是不相信對方會真的喜歡完完整整的自己,因為不自信,所以被愛的時候會選擇逃避。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會擔心被他人討厭,而形成自我評價低的防衛機制,以防日後受到打擊。但,你知道嗎?根據研究結果,對方通常會比自己所想的要喜歡自己。

文|一林大基

你對自己有自信嗎?

多數人被這麼問及時,都會回答「沒有」、「自己很沒用」。這樣的回答也被視為日本人作風的「謙虛」。無論是職場、家庭或是學校,一律提倡保持謙虛是一種美德,不擾亂秩序,不過度自我主張是很重要的。

抱持謙虛當然不是壞事,但事實上,也因為這種價值觀根深蒂固的關係,導致無法提高自我評價。我們從小就活在要與其他人比較的環境下。

「隔壁的某某人賽跑第一名,你也要爭氣一點。」

「同棟公寓的某某人是全學年第一名,你也要爭氣一點。」

「你堂兄弟考上國立大學,你也要爭氣一點。」

不管擅不擅長,被迫與周遭比較,被設定高難度的目標,已然是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了。

這個結果,導致許多人只能透過與其他人比較來認可自己,連帶無法對自己感到滿足。這麼一來,只會注意到其他人優秀的一面,「跟那個人比起來自己好沒用」而感到自我厭惡,導致自我評價下降,日本人往往有這樣的傾向。

日本內閣府所發表的「令和元年版幼童、年輕人白書(全體版)」中也提到日本年輕人相較於世界各地,自我認同感明顯低落。針對十三∼二九歲進行民意調查,日本年輕人對「對自己感到滿足」這一項,回答「認同」為 10.4%,「勉強算是」34.7%,合計起來僅有 45.1%,比率低於一半。

此外,「自己擁有優點」的回答比率為,「認同」16.3%,「勉強算是」45.9%,合計為 62.2%,低於平成二五年的調查結果 68.9%。

然後根據同調查,有部分意見指出,年輕人的自我認同感低落,是受到自我效能感低下的影響,強烈感覺到自己是沒有作為的人,而在其他國家看不見這樣的現象,是日本年輕人獨特的傾向。

推薦閱讀:慣性胡思亂想,影響睡眠嗎?一分鐘冥想法:專注在呼吸上就好

在日本,年輕人的自殺率居高不下,經常引起社會的輿論,但日本人獨特的自我否定氛圍,才是導致自殺、奪走許多人的性命的最大主因,這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疾病」。

我平常在精神科治療病患時,許多人都會形容自己「醜陋」、「骯髒」、「懶惰」、「安於現狀」等。然而,我可以斷言,站在客觀角度來看,絕非其所形容的「醜陋」或「骯髒」,也不是「懶惰」或「安於現狀」。

許多人都會形容自己是「沒有任何能力的人」、「安於現狀又懶惰的人」,其實都是善良又認真,總是會考量到其他人的纖細人士。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醜化自己呢?

那是因為「過度自律」。乖乖地接受周遭加諸身上的「理想」或「過高的目標」,逼自己去達到「完美的自己」。

但事實上「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明明不存在,卻要求達到「完美的自己」,會因為「完美的自我形象」與「現實」的落差而痛苦,最終導致罹患精神疾病。

討厭 喜歡 自己 的 人 心理 學

圖片|Photo by Leohoho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你愛自己,生命就會愛你」3 步驟讓愛自己落實生活

然而,其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大多都會比自己所想的高,這是有科學根據的。

在美國康乃爾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等從事心理學與行動經濟學研究的艾瑞卡‧斯比(Erica Boothby)表示,針對「交談時對方對自己的想法」這項調查,本人與對方的評價明顯有落差。

這項研究是讓初次見面的兩人,互相進行「來自哪裡」、「興趣」等基本提問來緩和緊張,在結束對話之後,針對「你對交談對象產生了多少好感」、「交談對象對你產生了多少好感」進行評價。

結果,在「交談對象對你產生了多少好感」這項的自我評價,比實際上的分數還要低。針對對話時的錄影畫面進行分析,明顯「無法看出」交談對象對另一方有表現出「感興趣」或「愉快」。

與不認識的人交談時,無論對方是否聊得愉快,會單方面認為對方感到乏味,研究者們稱這個現象為「認知錯覺」。目前證實這種「認知錯覺」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改變,而是會成為一種自我評價,對當事人造成長遠的影響。

透過這項研究,發現人類具有一種防衛機制,會害怕遭到對方拒絕而受傷,因此降低自我評價來保護自己。只要一開始認定被討厭,比起之後才發現被討厭,打擊會相對來得少。

而且,對方通常會比自己所想的要喜歡自己,可以不用太過擔心。

人類會如天線般接收各種資訊,並在潛意識下經常在意周遭對自己的評價。為了維持群體生活,這項能力不可或缺,是在進化過程中衍生而來的重要能力。然而,這個天線十分敏感,也容易接收或曲解到不正確的資訊,這一點請務必銘記在心。

本節的重點

  • 你比自己所想的要受周遭喜愛。
  • 人類在交談時分辨不出對方的感受。
  • 人類基於自我防衛,容易對自己「評價過低」
  • 接收周遭評價的這項能力是為了維持「群體生活」所產生的,但這個天線容易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