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 臣 西 軍 與 關 原 之 戰

為何參戰人數刷新過往紀錄的關原之戰
不到半天便宣告結束?

慶長五年(一六○○)和曆九月十五日(西曆十月二十一日),在日本中部的美濃國不破郡關原(今.岐阜縣不破郡關原町)爆發了一場日本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深遠的會戰——史稱「關原之戰」。

在這個面積僅僅二十六平方公里、四方被山谷包圍的狹小平地裡,交戰雙方經過數小時惡鬥,不僅在一天之內便決定了勝敗,也決定了日本歷史往後四百年的走向。

⊙叱吒風雲十多年的豐臣政權崩解,新霸主誕生!
曾經威名赫赫、歷史性統一日本的豐臣政權,在十五年後灰飛煙滅,取而代之的是此戰的最大勝利者德川家康。家康在戰後兩年便開創了日本史上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更是歷時最長久的武士政權,並實現了日本史上罕見的太平時代。

在這場戰爭中,德川家康及追隨他的大名們(史稱「東軍」,亦稱「豐臣東軍」)成就榮華富貴,或領地倍增,或成為其後德川幕府的心腹和仰賴的助力。他們當中也有不少與德川家一起安然走過近三百年的江戶時期。直到現在,其子孫後代與家名仍廣為人知。

⊙戰場上的勝敗,決定往後數百年的榮光或罵名
然而,在這些「豐臣東軍」之外,為他們成就名利作出「貢獻」的,還有在此戰中慘敗的「豐臣西軍」。戰敗後,絕大多數的「豐臣西軍」家破人亡,領地或被全數沒收,或被大量削減。這些以「敗軍」之名遭到沒收的領地,多數成為勝利者「豐臣東軍」們和德川家的囊中物。在一無所有之餘,「豐臣西軍」們還得承受往後數百年裡,持續背負的「敗者」與「叛逆」之名,甚至影響後人對他們的理解及評價。

然而,上述情況隨著近年各種日本戰國主題的電玩遊戲與大河劇的帶動,加以日本各道、府、縣、町、村透過觀光刺激當地經濟和發展,不少日本的歷史人物都獲得了「重生」和「去污名」的機會,本書主角「豐臣西軍」的大名們,便是其中一批顯著的例子。

於是,包括石田三成、大谷吉繼和島津義弘在內的昔日敗者,現今不但贏得家鄉人民,以至不少日本國內外「戰國粉絲」的愛戴,甚至以「悲劇英雄」的形象,力壓四百多年前的勝者「豐臣東軍」。

⊙悲劇不一定能創造英雄!一揭關原之戰的敗者面紗
本書的寫作目的,除了期望透過最新史料的分析,平衡這股因應地方經濟振興及遊戲熱潮所帶動的「平反情緒」外,更將帶領讀者一同重返那場驚天動地的會戰現場,站在「豐臣西軍」的視角,進行一場釐清戰爭始末的「歷史探索」。

在本書的第一部「關原戰史」中,作者將利用最新的研究和史料,與大家一起探討關原之戰的來龍去脈,並將它分為五個章節,方便讀者了解這場大戰的起承轉合,直至豐臣西軍的大名們敗退為止;在第二部的「關原考疑」裡,作者將透過五個章節探討關原之戰裡的一些熱門問題,同時剖析這一群曾遭貶抑、再被高舉的豐臣西軍們的虛虛實實。

《日本戰國‧織豐時代史》暢銷作家胡煒權
中文世界最令人期待的戰國史寫作計畫——「敗者的戰國史」

綜觀人類的歷史,各式各樣的鬥爭輪番上演。在日本戰國時代這樣長期戰亂不堪的混亂時代裡,成王、敗寇更是層出不窮。然而,在當時弱肉強食的環境下,那些著名的「敗者」為何失敗?他們最終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過程和原因,究竟為何?他們是敗得有理,抑或被後人穿鑿附會、烙上「敗者」之印?

「敗者的戰國史」系列的書寫目的並非為敗者鳴冤平反。反之,本系列旨在跳脫「成王」、「敗者」這個相對而客觀的概念,強調兩者僅僅一線之差,左右他們勝敗與否的因素繁多且複雜,不應該、也無法單以結果論定。

本系列將利用現存的史料為核心,再以此為基礎去進行合理適當的推理與判斷,對日本戰國的八個最著名的「敗者」以及導致他們失敗的事件——防長大內家與嚴島之戰、今川義元與桶狹間之戰、武田勝賴與長篠之戰、織田政權與小牧長久手之戰、北條氏政與小田原之戰、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豐臣西軍與關原之戰、豐臣政權與大坂之陣——作出重新探討。

    作者簡介

胡煒權

香港人。二○○七年獲得日本文部科學省國費留學金留學日本,二○一○年取得日本廣島大學碩士(歷史與文化遺產學)學位,專攻日本中世史(專治戰國史),於日本國內的學術期刊發表六篇論文、並於多個研究會上發表研究報告;二○一九年取得日本國立一橋大學博士學位。現為戰國史研究會、東北史學會、地方史研究協議會、日本歷史學會等學會會員。著有《日本戰國‧織豐時代史》、《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日本史上最大的謎團和逆轉劇》(遠足文化)、《解開天皇祕密的70個問題》,現為中國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入手胡煒權大大的新書已經數日了,因為工作繁忙,直到今天才閱讀完畢,終於生出書評來。

這次伊達兄的大作"豐臣西軍與關原之戰"一如以往他學術、通俗並重的風格,每一段落都會先把耳熟能詳的通說解釋一回,然後再綜合學術界的研究跟史料分析,進一步深入探討過往通說的虛實與真假,寫來步步驚心,宛若開卷同時也揭開關原之戰背後的重重布幕。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細述西軍的石田三成、毛利輝元、上杉景勝等人一著接一著應對局勢變化,以及這些西軍主腦背後不同的決策目的跟動機,讓人綜合前頭決策面的西軍主腦們各自的算盤跟戰後他們的因應西軍戰敗的方針,各讓人清楚這場一日決定日本歷史走向的戰事其實事前各有因由,也正是這些因由才決定了這一日戰事的勝敗。

除了對西軍的描述跟相關歷史各方各面的眾生相解析外,並非書名主角卻深刻影響全書走向或說當時日本局勢的,自然非德川家康莫屬,從戰前一步步取代豐臣家的動作到戰後通盤決定各大名的賞罰處理,這位開創江戶幕府基業的政治家充分展現他借力打力與斷然進取的心機,其剛時強勢、柔時順勢的機謀更讓人從胡大書中史料剖析中躍然紙上

相信任何對關原之戰有興趣的朋友,都不該錯過胡大這本"豐臣西軍與關原之戰"。

豐 臣 西 軍 與 關 原 之 戰

在以往的通说中,关原之战的前因是德川家康率军征伐会津的上杉景胜时,已经失势蛰居在佐和山城的石田三成决定趁机起事。他拦住随军出征的大谷吉继要求对方一同反抗家康,大谷吉继在劝说无效之后,无奈也加入了石田三成的阵营。之后他们先是说服了大坂三奉行,然后说服了毛利辉元担任总大将,东西对决才就此拉开序幕。

这一说法中,关原之战西军的唯一主谋就是石田三成自己,也意味着西军的所有成员——包括石田三成本人在内都是临时起意。整个故事中充满了戏剧性的个人主义,这场调动了大半个日本的闹剧若是仅以个人恩怨开始,实在有些过于荒唐,因为这将意味着石田三成当时正处于一个“并不确定谁会加入己方”的状态下就已决定起事,一旦其中某一方拒绝加入,他就会立刻陷入绝境,这相当不符合常理。

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关原之战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东西两派在战前究竟做了哪些事,今天就好好扒一扒!

大厦将倾各怀鬼胎

庆长3年8月18日,饱受争议的日本枭雄丰臣秀吉去世。由于原定继承人丰臣秀次已经切腹,唯一剩下的儿子秀赖刚满五岁,丰臣秀吉的死使得日本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中。在临死前,他曾安排六名“大老”和六名“奉行”辅佐他的儿子秀赖

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上杉景胜、小早川隆景、宇喜多秀家。

奉行:石田三成、长束正家、增田长盛、前田玄以、浅野长政、富田一白。

由于小早川隆景和富田一白分别在秀吉去世的前后各一年去世,因此最终留有影响力的就剩下“五大老”和“五奉行”。

在临死前,秀吉还留下规定,禁止诸大名私自通婚和私下交换誓书,并要求五大老相互联姻。为了制衡领地最大的德川家康,秀吉特别规定,家康必须在秀吉死后的三年内留守京都伏见,并由宇喜多秀家作为他的助手[1]。如果这一规定被严格执行的话,从时间上说,德川家康本不该有能力发动战争的。

众所周知,德川家康在秀吉死后便违背了规定,私自与其他大名联姻。但不为人所知的是,秀吉死后仅十天的8月28日,毛利辉元便与奉行中的石田三成、增田长盛、长束正家、前田玄以递交了誓书:约定五大老中如果有人与奉行众唱反调,即便对方没有作出危害丰臣秀赖的举动,毛利辉元也一定会跟奉行众同一阵线[2]。
作者进一步指出,这里所谓的“对方”明摆着就是指德川家康。

毛利辉元与奉行众私下交换誓书的行为,同样也是对秀吉遗命的违背。

交换誓书的隐蔽性很强,但联姻却很难隐瞒,因此在庆长4年1月,前田利家为首的大名因此向德川家康发起问责,试图打压德川家康的气焰。不曾想德川家康却直接摆烂,榊原康政、黑田长政、藤堂高虎率军上洛护卫家康,通过武力向前田利家施压,连演都不演,直接将事件推向战争边缘,昨日的托孤旧臣瞬间变成司马昭。由于缺乏兵力且没有做好事前准备,前田利家只得对德川家康作出妥协,默许了他的行为[3],并在弥留之际与德川家康讲和[4]。

有人说当时唯一能制衡德川家康的,就只有前田利家一人。但从事实来看,即便是前田利家活着的时候,也已经无力对抗德川家康了。

石田三成袭击事件

庆长4年闰3月3日,前田利家去世。正当三成和辉元等反家康派正准备组织反制措施之际[5],闰3月7日即发生了袭击三成事件。

黑田长政、长冈忠兴(细川忠兴)、蜂须贺家政、藤堂高虎、福岛正则、加藤清正、浅野幸长这七位大名在大坂率兵袭击石田三成,开启了这场闹剧,石田三成逃入伏见城。与通说不同的是,他们的矛头并不仅限于石田三成一人,也包括其他奉行[6]。为了躲避七将的攻击,石田三成也并没有逃进德川家康的宅邸,而是躲进了自己的“治部少丸”,并在此制定了一些计划:利用增田长盛稳住丰臣秀赖,以毛利辉元集结西国大名,与伏见城内的石田三成一同里应外合以夹击家康。但由于大坂城守卫片桐且元倒向德川,丰臣秀赖也落入家康的控制之下,如此一来便不会有人加入三成一方,贸然起事必将失败,因此三成的这次计划只得作罢[7]。

此时的三成已经拥有充分的起兵动机与计划,但由于成功率过低而主动放弃,这便是石田三成的行事风格。他不会一时赌气怒而兴兵,而是会考虑事件的成败几率,并作好万全准备。

七将对石田三成等奉行的不满,主要来自于石田在朝鲜之役中向秀吉打的“小报告”,不过作者也提到,虽然石田等奉行算是如实汇报,但他们也包庇了毛利和小西,并不完全公平[8]。

闰3月8日,德川家康充当和事佬出面平息事端,最终石田三成被责令剃发谢罪,在佐和山城内隐退思过。反而是发兵的七大名的主张获得全面认可石田三成成了整场风波的替死鬼,承担所有罪责[9]。任凭大谷吉继、小西行长为其拼命奔波也无济于事[10]。毛利辉元在听说石田三成受罚之后,向家臣表达了无奈和可惜之意,更一度落泪,为之叹息[11]。

毛利-石田阵营正准备有所行动之际,却被家康一派拦腰阻隔,最终没能先发制人。虽不难看出毛利辉元对石田三成抱有强烈的同情,但德川家康非要拉偏架,他也无可奈何。

德川家康力压群雄

被迫隐退之后的石田三成也没有闲着,他委托小西行长等人与辉元接触,并寻求辉元履行当日的承诺[11],对辉元说是时候由我方进行反击,要求辉元召集兵马,准备一战[12]。

至于为什么毛利辉元没有当即起兵,书中解释说:“同样为三成被迫背黑锅感到不满的大谷吉继劝辉元不要轻举妄动,避免与家康硬碰硬”[11]。在以往的通说中,石田三成趁德川家康东征临时找到大谷吉继反对家康,大谷先劝说石田,在劝说失败之后决定加入。这种说法虽然已经被彻底证伪(胡炜权和吴座勇一均持此观点),但从上文中能发现相似的事情还是存在的,只是被大谷吉继劝说的对象并不是石田三成,而是毛利辉元,并且事情发生在关原之战的一年半以前。另外不难看出,大谷吉继、小西行长在庆长4年初也已经加入辉元、三成一方,为他们出谋划策。

另一边的德川家康已经做好了准备,而且比三成他们更早展开实际行动[13]

德川家康当然知道石田阵营的另一角姓谁名谁。闰3月21日,德川家康与毛利辉元交换誓书,发誓双方都不会做出不利于对方的动作[13]。家康表面上迫使辉元屈服,但事实上这只是辉元的缓兵之计。这个判断不单是毛利辉元单方面作出的,背后更有石田三成、大谷吉继等人的智慧[11]。大谷吉继希望毛利辉元暂缓行动的原因,应该就是此时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军事和外交准备。

在三成成为替死鬼后,与辉元一样,跟三成关系不俗的上杉景胜也受到影响[14]。三成被迫隐退后不久,辉元便与景胜私底下接触,提防家康[15]。由于丰臣秀吉遗命要求五大老相互联姻,德川家康还差点与上杉景胜联姻,一度引起了毛利辉元的担忧,但在袭击三成事件后不了了之,这件事实际上暗中推动了“西军”的形成。

逐一敲打潜在对手

毛利辉元的嫡子毛利秀就出生于文禄4年(1595)。在他出生前,毛利辉元曾收养同族的毛利秀元作为继承人,并得到了秀吉的认可。秀吉也曾指示即便日后有需要时,辉元也需要妥善安置秀元,不要让他受委屈。在毛利辉元为缓兵而暂时屈服于德川后不久,德川家康又找上门来,要求毛利辉元履行秀吉的遗命毛利家高层顿时陷入极度紧张的状态,怀疑秀元暗通德川家康向毛利辉元施压。最后在毛利家重臣们的调解下迫使毛利秀元妥协,证明自己没有串通家康,而毛利辉元也被迫割给秀元17万石领地,包含长门一国、以及周防、安艺各一郡。毛利家为此大为折腾,更加警戒家康,间接促成了毛利辉元成为西军总帅的结果[16]

在前田利家死后,他的长子前田利长继任家督。庆长4年9月9日重阳节这天,德川家康来到大坂城谒见丰臣秀赖,坊间传闻前田利长的家臣和大野治长等人密谋刺杀家康,这件事情被增田长盛报告给家康。九月,德川家康以前田利长有谋反嫌疑为名,向诸大名发出讨伐令[17]。并派人阻止前田利长进京,前田利长则加紧在领内修筑工事,双方的对立就此开始[18]。

但在这年的9月底,秀吉的正室北政所作出了一个极有利于的德川家康的决定!

北政所让出大坂城西之丸给德川家康,自己则搬到京都[19]。此举直接导致秀吉用来限制家康的遗命(家康三年不得离京)作废,被任命为代理人的宇喜多秀家反而被困在京都伏见主持政务,宇喜多的末日就此开始。

庆长5年1月,发生了一件名为“宇喜多骚动”的内乱,事情的起因是宇喜多秀家的堂兄诠家、与重臣冈越前守、户川达安、花房秀成等家老,对前田家来的陪臣中村次郎兵卫受到重用深感不满,他们对中村次郎兵卫发动了袭击,虽然没能将其杀死,但重臣们也躲入宇喜多诠家的宅中抵抗,与秀家对立了起来。秀家由于代替德川家康留守京都,一时无法亲自抽身处置,骚乱迁延日久,以致引起德川家康插手。他赦免了首谋者之一的宇喜多诠家,并“流放”了几名宇喜多家的家老。名义说是“流放”,但如户川达安实际上被“流放”到了家康的领国,后来都成了德川家臣[20]。

几个堪称独当一面的重臣同一时间离开了宇喜多家,在大半年后的决战里,将为宇喜多家带来决定性的影响和祸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宇喜多家的命运[21]

宇喜多秀家受到重大打击[21]

德川家康故意对反秀家派网开一面,以此削弱宇喜多氏[22]

除了众所周知的上杉景胜以外,德川家康此时已经削弱了另外四大老中的前田、宇喜多、毛利三家。由于一开始就将事情往军事冲突的方向引导,局势迅速升温,加之轮番打压所有大名,也给了各大名家反对家康的充足理由。

会津征伐开启战端

在蒲生氏乡死后,镇守东北的重担便落在上杉景胜身上。秀吉于庆长3年1月将他转封至会津,虽然石高上有所增加,但也难免沦为众矢之的。一旦德川家康心生歹念,身处家康后方的会津将首当其冲的战略目标。不过,由于上杉景胜是最后一个遭整的大老,之前并没有跟德川家康结下深仇大恨,还差一点结为亲家。可以说他们原本没有什么恩怨。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自从转封会津以来,上杉景胜一直无暇治理新领,长期上洛待命。庆长4年8月,由于德川家康的劝说,上杉景胜终于得以返回新领地[23]。但好景不长,庆长5年2月,上杉家臣藤田信吉投靠德川家康。3月,堀直政向德川家康告发上杉有意谋反,在领内大兴土木[24]。

但其实,上杉景胜回到领地开展建设是再正当不过的事,同3月德川秀忠也给上杉景胜去信,对上杉领内大兴土木一事表示了理解[25],可见这一行为根本不被视为罪责。胡副教授解释说,德川家康手中掌握的真正罪责,实际上是这一年的春天上杉景胜没有上洛拜见秀赖。这件事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并非是家康一人神经过敏,在4月8日之前,增田长盛和大谷吉继也为此事与上杉景胜展开了多番斡旋[26]。但德川家康仍然在5月3日发布了攻打会津的命令。

5月7日,大谷吉继、增田长盛、长束正家、前田玄以、生驹亲正、中村一氏、堀尾吉晴联名要求家康不要出征,并且得到了毛利辉元的支持,但家康不予理会[27]。5月17日,前田利长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看来家康是铁了心要违抗秀吉遗命离开京坂,一旦德川家康消灭上杉景胜就此后顾无忧的话,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前田家。因此前田利长果断认怂,在同月将母亲送往江户城当作人质[28],由此前田利长也成为了会津征伐中的一员,这进一步助长了德川家康的气焰。

5月中旬,伊奈昭纲从会津回京,途径江户城时,向德川秀忠转达了上杉景胜将不日上京辩解的消息。从6月10日的书信中可以获悉,上杉景胜原本打算秋季上洛,但由于使者的催促,才改为立即上洛[29]。也就是说,上杉景胜并没有拒不上洛的意图,但就像秀吉趁北条氏政上洛前赶忙宣战一样,德川家康似乎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

6月2日[30],家康向关东家臣传达出征会津的指示。6月6日,家康规划了佐竹义宣、伊达政宗、最上义光、前田利长、的出征路线,要他们准备军事动员,此外得到指示的还有堀秀治、村上义明、沟口秀胜、相马义胤、秋田实季等[31]。6月16日,家康离开大坂前往伏见,18日离开伏见,7月1日抵达江户[32],7月8日榊原康政作为先锋出阵,7月21日德川家康本队出阵[33]。

与游戏里说走就走的情况不同,德川家康5月3日宣战,6月6日下达战备命令,7月21日出征,前后用了两个半月时间。相比之下,秀吉的小田原征伐则是先在10月10日发布战备命令,一个半月后的11月24日宣战,至于出征更是次年2月,历时四个月,可见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确实是要提前很久做准备的。

毛利辉元蠢蠢欲动

7月1日,织田秀信被石田三成招至佐和山城议事。7月5日,宇喜多秀家在丰国神社祈祷战胜。根据吴座勇一引用光成准治的推测,这一信号即代表宇喜多秀家已经做好战斗准备,因此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石田三成、大谷吉继他们至少在7月初就已经接头准备起兵了[34]。

豐 臣 西 軍 與 關 原 之 戰
222页

那些只存在于江户时代二手史料的说法原本就不值一提。我个人判断,西军进行军事联络的时间上限应该在5到6月,德川家康发布动员命令使事态无法挽回之后,西军的核心成员才开始战斗准备的。即便是这样,上杉景胜拖延上洛一事也确实让他们猝不及防,并非是西军故意想让上杉景胜引发战争。

7月12日,增田长盛给德川家康写信,报告石田三成起兵、及大谷吉继报病在美浓休养一事[35],但从7月19日德川家康接到消息的后续动作来看,他似乎并没有把三成当回事。12日当天,增田长盛、长束正家、前田玄以三位奉行还以秀赖的名义召唤毛利辉元上洛。关于三奉行的这步动作,作者认为他们主要是想倚仗毛利辉元的力量维护秩序,而且12日至14日仍在不断向德川家康汇报情况,说明三奉行并不是一开始就加入西军的[36]。

吴座勇一也持同样观点,并且指出笠谷和比古、光成准治的推论:毛利辉元是否参加,与叛乱的规模和成功率密切相关,是最重要的情报,但这一情报并没有被报告给家康。正是因为三奉行事前没有与石田三成共谋,所以才不知道毛利辉元加入西军的事,他们召唤毛利辉元原本是想借助毛利辉元的力量平定石田三成的叛乱[34][37]。

前文说过,大势力从发布战备命令到正式出兵,历来都要很长时间进行准备,不可能说走就能走得出去。按照常理来说,三奉行的信件自12日发出、15日送到广岛城之后,毛利辉元应该会对是否出兵进行商议,即便当场决定了出兵,也至少要十天半月进行准备。而毛利辉元在收到信的7月15日立刻就动身发兵,说明他的军事准备一定在此之前。察觉到毛利辉元动向不妙的三奉行这才“临阵倒戈”,态度180度转变倒向西军。包括吴座勇一、胡炜权都持这一观点[36][37]。

豐 臣 西 軍 與 關 原 之 戰
73页
豐 臣 西 軍 與 關 原 之 戰
74页

军事调度是受空间和物理现实制约的,绝非胡副教授个人凭空臆测。本书的74页前半也解释了准备一场调度六万大军[38]的军事行动究竟有多麻烦。

秀吉在本能寺后的6月6日至13日,完成了200公里的“大返”。而毛利辉元此次的军事行动仅用两天就抵达大坂城。毛利军先锋正是之前被怀疑内通家康的毛利秀元,他可能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在17日非常拼命的清扫德川家康留在大坂城西之丸的守军。吉川广家也表示,此次行动正是为了协助毛利辉元争夺天下[39]。这是毛利辉元与其它西军大名动机上最本质的不同。

豐 臣 西 軍 與 關 原 之 戰
75页

有一种谣言称毛利辉元在7月16日才被说服加入西军,但仅从其15日当天便率军出征的形迹来看,就足以证明这种说法的荒唐了。另一方面,石田三成直到毛利辉元抵达后的7月18日才开始率军上洛,比毛利秀元抵达大坂城还要晚一天,当时唯一能迫使三奉行改变亲德川态度的军队也只有15日出发的毛利军,反而没有石田三成什么事。倒不如说,石田三成敢于起兵的基础,正是因为他明确知道有毛利辉元给他撑腰。而且作者还表示,就连大谷吉继也是在确认了毛利参与之后才加盟西军的[40]。

不过,在之前的7月13日,毛利家臣便向德川家臣写信称收到了安国寺惠琼的来信,对其加入石田三成和大谷吉继一方的提议感到十分震惊。14日,吉川广家也发来了相似的信件。这意味着毛利辉元并未将这一计划事先告知家臣,而家臣们对此决议持保留态度,并希望通过将责任推给安国寺惠琼的方式为毛利辉元洗脱罪名。毛利辉元如此保密可能是为了避免争议、走漏风声,然而,这个决定将成为不久后毛利辉元和毛利家史上最大的误事,而且左右了两个月后关原之战的结局[41]。

在毛利秀元抵达大坂的7月17日当天,见势不妙的三奉行便发出了列举德川家康13条“罪状”的文书,向德川家康正式宣战。

总而言之,“关原之战源于石田三成一人”这种说法是完全不靠谱的。吴座勇一、布谷阳子、光成准治、白峰旬都持这一观点,胡炜权也在书中指出很多学者跟他都是持这一观点,这完全没什么值得讨论的。

豐 臣 西 軍 與 關 原 之 戰
224页

不过,吴座勇一对这封信也作出了如下分析,言指其中的大坂三奉行、以及信件的双方当事人岛津义弘、上杉景胜都不是事先达成密约的对象。并进一步强调了石田三成、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大谷吉继事先就达成了密约:

豐 臣 西 軍 與 關 原 之 戰
238页

谣言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逻辑漏洞在于,如果石田三成在12日并不确定毛利会不会加入自己,那就等于说他在几乎孤立无援、毫无胜算的情况下便已经发起了叛乱,并暴露给增田长盛传达至德川家康那里。在事态无法逆转之后才尝试说服没有事先联络毛利辉元加入自己,这非常不符合石田三成的行事风格,而且也非常荒唐离谱。

因此,在充分的史料证据面前可以认定,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石田三成、大谷吉继等人均是西军的主谋。

毛利辉元并非西军“名义”总大将,而是实质上的总大将,且是西军“创始人”。

三神为何如此拉胯

战神小早川秀秋、食神吉川广家、宅神毛利辉元对于西军战败的“贡献”一直被我们津津乐道,戏称为“关原三神”。既然已经明确知道毛利辉元本人就是引发关原之战的主谋,那他在关原之战时期的表现又为何如此拉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简单看一下关原之战前的动向。

7月23日,德川家康向最上义光发信终止会津征伐,26日命令诸将西上平叛[42],8月5日,德川家康回到江户,从此一直到八月底都没有动作,可见《内府违规诸条》这一记大逼兜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多大的心理伤害[43]。

由大坂三奉行起草的《内府违规诸条》之13条内容大致如下:

1.德川家康前脚与其他大老和五奉行们交换了誓书,马上就违背誓言欺压石田三成与浅野长政。
2.诬陷前田利长谋反,以讨伐之名逼其递交誓书、送出人质。
3.无端兴兵讨伐上杉景胜,在奉行等人屡屡苦劝下仍肆意妄为。
4.违背“秀赖成年前不得封赏领地”的规定,私自封赏,还赏赐了恶人(指细川忠兴)。
5.赶走秀吉任命的伏见城守将,将伏见城据为己有。
6.违背秀吉禁止私下交换誓书的遗命。
7.占领了北政所居住的大坂西之丸。
8.在西之丸建造与本丸相同规模的天守。
9.从大坂城放走了亲德川一派的人质。
10.违背秀吉禁止私下联姻的遗命。
11.煽动年轻大名结党(指七将袭击事件)。
12.本该由五名大老联署的文书,都由家康一人独断。
13.免除了源氏氏神石清水八幡宫的检地,有不臣之心。

(以上内容参考《丰臣西军与关原之战》和《古代日本的战争与阴谋》整理而成。)

至于长冈忠兴(细川忠兴)为何如此招人讨厌,这是因为他曾在朝鲜作战不利,被秀吉剥夺部分领地奖励给了石田三成的妹夫福原长尧,本该是丰臣系“自己人”的忠兴却成为“七将”中的活跃分子袭击了石田三成,而德川家康为了拉拢他,便将福原长尧的领地还了回去,忠兴则向德川家康送去了人质,这在石田三成一派看来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饶恕的叛徒行为,因此成了西军的首个目标[44]。

不过,与石田三成的个人恩怨不同,毛利辉元的首要目的是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自7月中旬就开始入侵四国,7月底占领阿波、赞岐,土佐长宗我部加入西军[45]。

8月1日,伏见城被西军攻占,京坂完全被西军占领,加入西军的大名与日俱增[46]。8月底,西军大致平定伊势[47]。看上去西军连连得胜,但从时间上就能看出,战事越来越久,效率也越来越低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西军被派往多地作战。例如负责攻打长冈藤孝(细川藤孝)所镇守的田边城,当时忠兴所率领的主力已经跟随家康东进,但西军仍从7月19日一直打到9月13日,期间朝廷担心重要文人藤孝的生命安全,不断遣使劝降,藤孝这才开城退兵,但此时的这部分西军显然已经无法赶到关原战场了[48]。而且西军本该捉藤孝做人质[49],结果却放藤孝退到丹波龟山城,白白打了田边城近两个月却完全没有达到目的。

另一方面,原本被西军视为自己人的京极高次也突然变卦,他所镇守的大津城位于琵琶湖西岸,这座具有丰臣时代顶级筑城技术的先进城池内还居住着丰臣秀赖的姨母浅井初、以及秀吉的侧室京极龙子。最终,大津城也牵制了一部分西军直到9月15日——正是关原合战打响的那一天[50]。

而毛利秀元没有迅速进入伊势的根本原因,也是因为他想向毛利辉元请求更多的援军,但此时西军已经分散各地无法支援,直到八月中旬,毛利秀元才在辉元的催促下赶赴战场,之后便迅速取得战果[47][51],这也是唯一一支有余力配置到关原战场附近的西军援兵。

一早就加入西军的织田秀信则将西军前线大跨步推进至浓尾边界,这使得西军不得不抽调兵力帮其守卫国土,以依托木曾川阻拦东军,但织田秀信的抗战意志并不坚定。8月22日,东军诸大名在尾张清州城集结,并向美浓发起攻击,结果名城岐阜却仅在23日便献城投降,石田三成等人的援军反而因此被困在美浓大垣城(我真想往织田秀信的披萨上面放菠萝)。等到毛利秀元腾出手来支援美浓时,岐阜城早就无了[52]。

在接到岐阜城破的重大战报之后,德川家康立刻在9月1日从江户出发,历经十天急行350公里抵达清州城,东军先锋此时已经绕到大垣城西侧的赤坂,以阻断守军的退路。9月13日,德川家康本队也抵达赤坂[53],意图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根据八月末守军发出的求援信来看,驻守大垣城的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长、石田三成、岛津义弘等部仅有两万余众,东军则有八万之多,原本就是一场毫无胜算的战斗。雪上加霜的是,当时的大垣城乃一座小城,西军的两万军队无法全数挤进城中,反而暴露在敌人面前,一旦东军发动攻城战,西军便会受到空间所限,无法很好的应战[54]。

此时前来支援的西军仅有刚从伊势赶来不久的吉川广家、毛利秀元等部,在大垣城西边的南宫山布阵。此外便是在关原的山中村布阵的大谷吉继,以及松尾山上的小早川秀秋等部。9月14日晚上,大垣城守军石田等决定连夜放弃大垣城,向大谷吉继所在的关原一带撤退,而这一迹象被东军所捕捉,在西军尚未站稳脚跟之时便尾随其转移,并趁着大雾与之开战,稀里糊涂的拉开了决战的序幕[54][55]。

可以说,西军根本没打算、也没料到会在关原开战。而且根据考古调查发现,南宫山上的吉川广家、毛利秀元等部的阵地均位于东侧面向大垣城,并不能看到西边的关原战场,直到开战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友军昨天已经开溜了,而且石田三成一方也没有送过任何信件进行通知,自不必说吉川广家、毛利秀元他们为何不下山支援了[56]。而岛津军的拒战也只是因为完全没有料到战斗会发展的如此之快,因为在石田三成战败后,岛津义弘甚至都没有穿好甲胄。石田军的败阵之快,远超义弘的想象[57]。

当一波事后诸葛亮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西军最为关键的败因在于起事过于被动和潦草,可能在事前根本没料到德川家康会真的胆敢违背秀吉遗命回到江户、征伐会津。虽然毛利辉元事先在自家做了军事准备,但对外部大名的联络则显得极为仓促,而且也没有事先告知家臣和一门,导致内部相当有分歧。吉川广家从起兵前的7月14日便开始联络东军,直到关原大战前的9月14日他还在联络。虽然他的主要目的是帮毛利辉元说情、将脏水泼到安国寺惠琼身上,但正是这种左右逢源的态度,让德川家康意识到此间有机可乘。

同样是因为过于缺乏事先沟通,西军还拉拢了一些本不该加入西军的大名,例如胁坂安治和镇守大津城的京极高次,尤其是小早川秀秋,他的领地被秀吉剥夺交给石田三成等人代管,后来是因为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才重获旧领,他从立场上就必属东军,除了没有加入七将袭击三成以外,跟三成的仇敌细川忠兴没有太大差别,西军居然也敢放他加入?

对织田秀信也没有必要拉拢,最起码不应该在身后战事没处理完之前就派兵支援他。石田三成就像一个在美国PC的公司创始人,对团队的负面影响太过重大,一些东军反而因为对他的仇恨而集结在一起。例如石田三成的仇人细川忠兴主力已经不在领内,细川藤孝手中不足一千人,根本成不了气候,西军却非要在他身上浪费时间,还意外逼死了忠兴的妻子明智玉子,反而是该事先控制的小早川秀秋、京极高次都得以在亮牌之前隐藏真实立场。

在前田利长被德川家康欺压之际,西军居然没有与其谋划起兵事宜,在前田利长将母亲送给德川家康之后,便再也没有理由和必要反抗家康了,本该为前田利长出气的军事行动,却导致前田利长加入敌方阵营。西军同样也没有事前与上杉景胜做好战略规划,原本最有能力席卷东北、为西军牵制东军的上杉家也打得相当保守。

最终,西军一部分被困在大津城、一部分被困在田边城、还有一部分被困在四国,在只有一小撮兵力的情况下,就这样被迫仓促与德川家康的主力展开了决战,其中吉川毛利没反应过来,小早川还叛变了。相比起来,东军虽有德川秀忠尚未赶到战场,但其兵力也远比四处作战的西军更加集中。何况单就消灭石田等部的作战目的而言,东军本来也不需要集中全部力量。石田三成所处的西军先锋因为晚上的战略转移而疲惫不堪,又在第二天一早就遭到了东军追击,其内部的侦查、通讯与调度更是一团浆糊。

毛利辉元本人镇守大坂城倒没什么问题,因为一旦他离开大坂,就必定会引起新的问题。吉川广家联络东军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非是做好两手准备,假如他最后成为胜方,这种策略也不过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反过来东军也在不断与西军来往。毛利辉元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在没必要的战场上浪费了过多兵力,例如四国、和田边城都是主力外出、国内空虚的“无主之地”,只要正面战场得胜,这些地区自然可以收归自己所有。完全可以先集中兵力打下大津城,再瞬推伊势,最后将主力调至浓尾边界一决雌雄,甚至杀入尾张都不是难事。但就是在西军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打法下,战事被一拖再拖,直到被动应战的东军先耐不住了寂寞。

在关原之战前,东军的一柳直盛曾建议德川家康先攻打南宫山上的吉川广家等部,以免在关原之战时被他们偷袭后方,但德川家康仍然坚持判断,赶赴关原各个击破[58]。或许对德川家康来说,如果进攻关原,吉川等部未必来援,但若先攻南宫山,则石田等部必来救援,而且还会逼得毛利辉元不得不与之一战。因此德川家康这一手操作属实精妙绝伦。

西军仍有一战之力

如前所述,在关原被击败的军队仅占西军的一小部分,而且除大谷吉继战死沙场之外,其他大名均得以逃脱。进入九月中下旬之后,另外三支西军都相继取得战果,上杉景胜也几乎消灭最上义光。此时的西军完全有能力重新集中兵力再与德川家康决一死战。但毛利辉元并未如此,或者说,正是因为始终没有集中力量与德川家康展开正面冲突,使得毛利辉元认为自己直到现在仍有退路可走。倘若毛利家一开始就破釜沉舟全力一战,或许反而可以置死地而后生呢。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7月13日、14日毛利家臣向德川阵营送去的辩白信之外,早在东军开展军事行动前的8月17日,黑田长政便向吉川广家回信道:内府(德川家康)已经知道此事全因安国寺惠琼一人而起,毛利辉元并不了解实情,希望早日劝谏毛利辉元悬崖勒马,否则一旦东军占据上风,届时将不能再帮忙说情[59]。

9月17日,黑田长政再次在德川家康的授意下送出和谈信,表示认可毛利辉元对德川家康没有敌意,所有事情都是三奉行与石田三成所为。9月19日,毛利辉元要求德川家康和东军大名一同保证毛利家的领地不会受到削减。9月22日,德川家康要求毛利辉元退出大坂城自证清白。9月25日,在吉川广家的交涉下,本多忠胜、井伊直政、藤堂高虎、浅野幸长、黑田长政、福岛正则、池田辉政一同联署,保证毛利家的领地会完好如初。战意全无的毛利辉元相信了这个保证,终于率军退出大坂城。但到了10月初,德川家康立即反悔,剥夺毛利家安艺、石见、出云、伯奢、备后、备中六国领地,只将周防长门留给毛利家。原来德川家康玩了一个套路,保证毛利领土的都是德川家臣和东军大名,德川家康本人从未做过如此保证,所以削起毛利家领土脸不红心不跳,而此时已经没有能帮毛利家说话的人了。11月5日,毛利辉元上表感谢德川家康的宽大处置,并出家谢罪,正式向德川家康投降[60]。

关原之战这场战役,本质上是朝鲜征伐所引起的内部矛盾的大爆发[61]。大多加盟东军的大名主要是对秀吉的惩罚感到不满,但又不敢直接表现到丰臣身上,因此将怨气一股脑的撒在了石田三成头上。而石田三成等人没有抬出秀赖作为王牌,也正是因为担心一旦战败将会把丰臣政权拉下水,所以不到最后一刻不会这么做[62],只是没想到决战发生得如此之快。更重要的是,毛利辉元在这场战役中四处扩展地盘,却忽视了最根本的目的——击败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后便迅速服软,卖了所有比他更加拼命的队友。

毛利辉元这软蛋可真叫人生气,我要赶紧开一局信野,重生之我是西军总大将。冲啊!大义在西军![63]

参考

  1. ^胡炜权《丰臣西军与关原之战》(下同)p22
  2. ^p32、33、87
  3. ^p37、38
  4. ^p39、40
  5. ^p41
  6. ^p41、42
  7. ^吴座勇一《古代日本的战争与阴谋》p217
  8. ^p42
  9. ^p43
  10. ^p287
  11. ^abcdp46
  12. ^p44、45,此信收录于《毛利家文书》
  13. ^abp45
  14. ^p56
  15. ^p57
  16. ^p48、49
  17. ^p49、50、吴座勇一《古代日本的战争与阴谋》p218
  18. ^p51
  19. ^p49
  20. ^p53、54、55
  21. ^abp55
  22. ^吴座勇一《古代日本的战争与阴谋》p218
  23. ^吴座勇一《古代日本的战争与阴谋》p219
  24. ^p57
  25. ^p58
  26. ^p59、60
  27. ^p64
  28. ^p52、吴座勇一《古代日本的战争与阴谋》p218
  29. ^p62、65、66
  30. ^以下日期均由我另行查知
  31. ^p65
  32. ^p67,但根据文书显示,疑似1日抵达神奈川,2日才入江户城
  33. ^p67、70
  34. ^ab吴座勇一《古代日本的战争与阴谋》p222
  35. ^p72、73
  36. ^abp71、72、73
  37. ^ab吴座勇一《古代日本的战争与阴谋》p223
  38. ^p89
  39. ^p74
  40. ^p303
  41. ^p97、98
  42. ^吴座勇一《古代日本的战争与阴谋》p227
  43. ^吴座勇一《古代日本的战争与阴谋》p232
  44. ^p77、78、79
  45. ^p122、123、124
  46. ^p90
  47. ^abp117
  48. ^p173、174、175、176、177
  49. ^p173
  50. ^p107、179、180
  51. ^p116
  52. ^p214、215
  53. ^p216、217、218
  54. ^abp240
  55. ^p251
  56. ^p243
  57. ^p257
  58. ^p242
  59. ^p204、吴座勇一《古代日本的战争与阴谋》p235
  60. ^p271、272、273、274
  61. ^p281
  62. ^p282
  63. ^没错!这句就是我说的,怎么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