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 幾 個 月 會 坐

【本文未经孩子王育儿顾问授权严禁转载,欢迎点击“关注”订阅本号】

宝宝0~1岁时期是成长过程变化最大的阶段,除了身高与体重,一岁前的Baby会经历极为重要的“翻、坐、爬、站、走”等动作发展。从运动方面说,父母要学习把握宝宝运动发育的规律,学会按月龄促进宝宝运动发育的方法。

嬰兒 幾 個 月 會 坐

孩子王联合雅培邀请到育儿专家鲍秀兰老师告诉我们:运动发育落后是由于保护过度不给孩子自己活动的机会引起的,在适当保护的情况,多让孩子练习。运动发育延迟将对孩子的认知发育有不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孩子潜能的正常发展。所以在宝宝大运动发育的各个阶段,妈妈们都要知道下面的一些小细节:

翻身

翻身是早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婴儿最早3个月会翻身,但大部分婴儿是5个月时会翻身。翻身晚的原因可能有本身发育的原因,也有引导不够或活动受限的问题。家长注意不要给宝宝穿的太多裹得太紧,可以让宝宝有自由活动的机会,宝宝会不学自会。如果适当练习可让宝宝提前翻身。

嬰兒 幾 個 月 會 坐

5-6个月的宝宝是可以坐的,但是需要帮助他,可以拉坐、靠着坐,或扶着坐一会儿,在宝宝不能很好支撑身体时不要让他独自坐,更不能在姿势不正确时长时间坐。到7-8个月时,基本都可以独坐了,但开始时还不够稳定,需要逐渐掌握平衡并学会变换体位。

嬰兒 幾 個 月 會 坐

爬行是宝宝运动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动作,需要四肢协调配合,视动自然结合,对宝宝的主动探索、认知学习以及人际交流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现在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宝宝的爬行学习。一般小儿爬行有两个阶段,先是学会匍匐向前,然后是手和膝盖支撑起来爬。

嬰兒 幾 個 月 會 坐

按照大运动的发展顺序,宝宝会坐会爬之后就要开始站立了,当然也不能让宝宝维持一个姿势太长时间,要采用不同的姿势与宝宝玩儿。宝宝在发育过程中,一旦具备了某种能力就会不断尝试,人为地限制会让宝宝不愉快,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保证宝宝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剂的补充,加强肌肉的力量,促进运动能力的发展。

嬰兒 幾 個 月 會 坐

独立行走是宝宝大运动发育的重要里程碑,家长们都很重视,但是宝宝何时能够独立行走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宝宝从十个月到一岁半会独立行走都是正常的,但多数宝宝会在一岁多时能够独立行走。

嬰兒 幾 個 月 會 坐

维生素D和钙的重要性

有家长担心宝宝坐早了脊柱会弯曲,担心宝宝站早了腿会弯。其实宝宝骨关节的柔韧性是很好的,关键是要注意补充骨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即维生素D和钙。腿弯与否,与站得早晚也没有关系,而是与营养有关。如果宝宝体内的钙与维生素D不足,骨的硬度不够,站立时会导致下肢骨骼变形,呈O或X形腿,这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后遗症。如果宝宝不缺,一般是不会出现腿弯的。

嬰兒 幾 個 月 會 坐

多抱不利于宝宝发育

嬰兒 幾 個 月 會 坐

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运动能力不如同龄孩子,坐爬和走都比较晚,很着急,有一种情况是因为这些家长怕孩子自己活动会摔着碰着,所以经常抱着,保护过度限制了他们的活动。宝宝在半岁以后,活动能力发展了,他们要通过自己主动的活动,学会坐、爬、站和走。在父母适当的保护和鼓励下,让宝宝有机会自己练习,用玩具和游戏激发他们运动和能力的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行走的快乐宝宝!

文:孩子王&雅培

嬰兒 幾 個 月 會 坐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坐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里程碑和健康成长的标志。很快,宝宝就会爬来爬去,甚至在你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就开始蹒跚学步啦!

虽然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情况各异,但是平均说来,孩子在6~7个月大的时候开始会坐。

在宝宝3~4个月大时,你会注意到它在被抱着的时候已经可以稳住自己的头了。这是宝宝颈部肌肉增强的缘故。你也许会注意到,它的目光开始会随着物体转移,可以把东西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并且开始翻身和大笑。

5个月之后,宝宝甚至可以短时间的坐立了。这时,你可以试着把它的手放到它身体前面,就像一台三脚架一样,看看它是不是可以坐更长时间。6个月左右大时,宝宝就可以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坐立了;7个月时,因为已经很擅长坐,孩子还会动来动去和伸手去抓自己范围以外的玩具。

在坐立期之前,宝宝绝大多时间都是在躺着、趴着、被背着或者哺乳中度过的。所以,它看世界的视角也有限,没办法真的学到什么。但是,当宝宝学会坐立,就可以用全新的方式看这个世界了。比如说,宝宝可以通过玩玩具促进自己的空间想象力。

虽然新的位置对宝宝很有吸引力,但是它失去兴趣的速度同样也很快。不久之后你就会发现,宝宝还是更喜欢那些能跟玩具近距离独处的地方。

https://www.babycenter.com/0_baby-milestones-sitting_6505.bc

https://www.whattoexpect.com/first-year/sit-up/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parenting/when-can-babies-sit-up

「翻身、坐、爬、站、走」是嬰兒期發展的五大動作,每個動作是否依適當的時機發展,對寶寶來說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父母應該在寶寶各階段的動作發展上適時給予輔助,讓寶寶能在成長的過程中,獲得最佳的學習成效。

 
0~1歲的嬰兒時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變化最大的階段段,無論是食物的攝取(由液體變成固體)、語言的發展、腦部的成長...等等,「翻身、坐、爬、站、走」五大動作的發展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變化。

 
多數的父母會對寶寶究竟幾個月時應該會翻身、會坐、會爬、會站、會走而詢問醫師,深怕自己的寶寶發展狀況出了問題。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小兒科醫師吳芬芬表示,寶寶的各項動作發展因人而異,有些寶寶發育得快,有些寶寶發育得慢,她提供了「嬰兒粗動作發展評表」供家長參考,並提醒家長當寶寶各動作的發展進度落在顏色較深的部份,即表示該動作的發展是屬於後面的90%部份,就該注意囉!

從出生起注意骨骼狀況
骨骼的發育也是粗動作發展中重要一環,台北馬偕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士嘉表示,通常嬰幼兒若有骨骼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出生時就察覺出來,而且愈早發現治療的效果愈佳,嬰幼兒常見的骨骼問題為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父母可在寶寶約二~三個月左右,觀察寶寶腿部活動的狀況,如果發現寶寶兩腿的長度不一,且髖關節皮膚有明顯的紋路,最好帶寶寶至醫院檢查。此外,有時寶寶的關節會發出聲響,通常都無大礙,但為求安全起見,劉士嘉醫師建議當家長懷疑寶寶的骨骼發育有問題時,還是須由專業的醫師做診斷。

1.嬰兒翻身階段的7大重點

(一)發展時機:四~六個月左右。
(二)發展狀況:吳芬芬醫師表示,嬰兒在五~六個月左右有意義的翻身,由於此階段寶寶的身體各部份發展已臻成熟,會出現反射反應,其發展的歷程為俯姿翻為仰姿,再由仰姿翻為俯姿。
(三)所代表的意義:嬰兒身體各部位已漸漸發展成熟,包括神經、骨骼、肌肉...等,所有的環節配合良好,粗動作才能漸漸有所發展。而翻身動作良好,將有助於接下來一、二個月後坐姿的發展。
(四)關於骨骼的問題:馬偕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士嘉表示,有些家長會發現寶寶在翻身時,有一隻上臂會有內旋的情況,這種情形通常都是因為手臂兩側的神經尚未發育成熟所致,父母不必過度擔憂,但最好也能帶到醫院,由專業醫師做診斷。
(五)父母給予的輔助方式: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小兒科醫師吳芬芬建議,父母可在寶寶清醒時,用手將寶寶的頭握住慢慢的轉,由上往下帶動身體轉動。或者用雙手抓住寶寶的腳,慢轉至另一方向,由下往上帶動身體的翻轉。父母也可將寶寶抱起,讓他與自己身體保持一段距離,但不要貼著胸部,讓寶寶可以看到媽媽的臉,這樣可以訓練寶寶支撐頭部的力量,鍛鍊頸肌,亦有幫助寶寶翻身的功用。
(六)建議輔助工具:小被單。
(七)安全環境的安排:由於此時寶寶大部份的時間是仰臥在床上,因此需要注意周遭是否有任何危險物品,以防寶寶隨意抓握弄傷他,甚至放入嘴巴中造成梗塞。床對剛學會翻身的寶寶而言,無疑是最危險的物品。從床上滾下、墜落都容易使寶寶的頭部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家長們切不可輕忽。建議父母可在寶寶的床邊安裝護欄,以避免寶寶在享受翻身樂的同時,而遭受意外。

2.嬰兒學坐階段7大重點
(一)發展時機:六~八個月左右。
(二)發展狀況:吳芬芬師說,寶寶到了六、七個月大時, 此從翻身到坐起是連貫動作的自然發展;通常寶寶會先靠著呈現半躺坐的姿勢,接下來身體會微微向前傾,並以雙手在兩側 個半月的嬰兒時期,寶寶會開始學會獨立的坐姿,但是如果傾倒了,就無法自己恢復坐姿,一直要到八~九個月左右才能不須任何扶助,自己也能坐得好。
(三)所代表的意義:寶寶會坐得穩了,表示其骨骼發育、神經系統、肌肉協調能力...等發育漸漸趨於成熟。當然,此時寶寶的頸部發育也慢慢的穩定。
(四)關於骨骼的問題:在寶寶剛學會坐的時候,父母應該特別注意寶寶坐的時間不宜太久,因為這個階段寶寶的脊椎骨尚未發育完全,如果長時間讓寶寶坐著,容易造成脊椎側彎,造成生長發育的損傷。劉士嘉醫師提醒父母,不要讓寶寶採取跪姿使兩腿形成「W」狀或將兩腿壓在屁股下,如此都容易影響將來腿部的發展,最好的姿勢應該是採用雙腿交叉向前盤坐的姿勢。此外,有些寶寶在坐著時背脊會有突出處有皮膚顏色異常的狀況,就須小心留意。
(五)父母給予的輔助方式:一般來說在寶寶四個月左右,父母可用手支撐寶寶的背部、腰部,讓他維持短暫的坐姿。到了六、七個月開始學習坐穩時,父母可在寶寶的面前擺放一些玩具,引誘他去抓握玩具,漸漸練習放手之後也能坐穩。
(六)建議輔助工具:各類具有靠背的椅子,或鋪有軟墊的地板。
(七)安全環境的安排:當寶寶會坐時,切不可讓他單獨坐在床上,如果將寶寶置於床上,床面最好與其身體呈垂直的角度,以防有外力或寶寶動作過大而有摔下床的危險。此外,父母可將寶寶坐的空間用護欄圍起來,且可放置玩具讓寶寶有興趣坐起來。

3.嬰兒學爬階段
(一)發展時機:八~九個月左右
(二)發展狀況:大致上分為兩個階段,為俯爬以及狗爬式。一般而言,寶寶在八個月左右時懂得自然的爬行。在學習爬行的初期,幾乎都是以同手同腳的移動方式進行,之後會 分緩慢。在九個月大時,身體才能慢慢離開地面,採兩手前後交替的方式,開始順利的往前爬行。
(三)所代表的意義:爬行是所有粗動作發展的基礎,讓孩子爬行幾個月的時間是有許多好處的。首 還會左右轉動,這樣的舉動對頸部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幼兒爬行時用手腕支撐身體重量,能訓練手腕的力氣,對孩子未來拿湯匙吃飯、拿筆塗鴉都有所助益。在寶寶爬行的過程中,更可訓練寶寶膝、臂動作的協調與四肢關節的靈活度。
(四)關於骨骼的問題:有些寶寶在爬行時出現用一腿爬行來帶動另一腿的方式,如此易讓父母誤以為寶寶另一腿發育不良,劉士嘉醫師指出,會出現這種情形是因為嬰兒在剛開始學習爬行時,兩隻腳的力量並不平衡,經常一隻腳較不靈活,這種情況屬於正常現象,父母不須過度擔憂,然而如果這種狀況維持太久而沒有改進,就要懷疑寶寶可能罹患了肌肉神經或腦性麻痺等異常狀況。爬行最容易發生的是頭部的外傷,當寶寶撞到頭部時,不管當時有無出現不舒服的情形,父母都應仔細觀察寶寶,最好在寶寶睡覺時也能叫醒他2~3次,看看是否有異狀,如果孩子出現嚴重頭痛、嘔吐、昏睡、抽慉等症狀就要立即送醫,特別提醒父母在發生頭部傷害的三天內,都應細心觀察。
(五)父母給予的輔助方式:建議父母應儘量把寶寶放在地板上,並利用色彩鮮豔、豐富的玩具或其他有趣的東西,誘導寶寶向前爬行、當寶寶努力爬到「終點」時,父母也別忘了須適時給予鼓勵。此外,為了讓寶寶爬得好,一定要將爬行的環境準備完善。爬行的地方必須軟硬適中,摩擦力不可過大或過小,父母可於地皮上鋪設塑膠軟墊或巧拼地板等輔助用品,為寶寶營造一個安全的爬行環境。
(六)建議輔助工具:各式色彩鮮豔的玩具、圖片、軟墊、巧拼地板。
(七)安全環境的安排:當寶寶到了爬行的階段,容易碰到的危險地方或物品更多樣化了,吳芬芬醫師提醒父母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
a.地板:水泥、磨石子、磁磚等所鋪設的地板,對學習爬行的寶寶來說,都容易因一不小心跌倒,而造成無可彌補的遺憾。為避免發生危險,可在硬地板上面鋪設軟墊,不過注意要使用厚度較高的軟墊才能發揮功用,並且避免買有很多小花紋的軟墊,以防寶寶將小花紋摳起來吃。
b.桌角、櫃子角:尖銳的桌角或者是櫃子角,對家有學爬的寶寶來說簡直就是個「危險地帶」,其改善的方式為:最好一律將所有的桌角或櫃子角套上護墊,就算嬰幼兒不慎撞到,也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c.電插座:寶寶在到處爬行的過程中,可能會爬到插座附近,如不小心留意將有觸電的危險,父母可使用電插座的防護蓋,在未使用的插座上加裝此一裝置,或是使用安全插座。

4.嬰兒學站階段7大重點
(一)發展時機:八~十個月左右
(二)發展狀況:吳芬芬醫師指出,一般嬰兒在八個月大左右可經由扶持而慢慢學習站立,九個月時能攀扶著傢具站起來,到了十個月大時就可獨立站立。
(三)所代表的意義:站是走的前驅期,嬰兒在學會了站及接下來走的動作之後,其活動力會比之前增加好幾倍。
(四)關於骨骼的問題:O型腿、X型腿、內八、外八、扁平足這些腿部問題常令父母十分憂心,但劉士嘉醫師表示,這些都是屬於生理性的情況,無關疾病問題,而是與個人差異有關,會自然而然隨著時間而漸漸獲得改善,與坐學步車或學習走路毫無關連。他更進一步指出,在扁平足方面,只要寶寶在墊腳時出現弓狀,父母就不須擔心。而在O型腿方面,通常99%都是屬於生理性情況,通常在寶寶一歲半~二歲半左右會漸修正,但如果過了三歲之後仍有此問題,就該考慮是否屬於病態。
(五)父母給予的輔助方式:父母可將寶寶放在家中桌子前或是茶几前,最好選擇高度與寶寶高度較適當者,再將寶寶喜愛的玩具放置在桌面上,讓他站著玩玩具,藉此訓練他雙腿的耐力及穩定性。另外,仰臥起坐及蹬腿運動也非常適合此段的父母與寶寶一起進行。◎仰臥起坐:讓寶寶仰躺,家長拉寶寶的雙手讓他坐起→站立→坐下→躺下,如此重複進行,可增強寶寶的肌力。
◎蹬腿運動:父母從寶寶腋下將其抱起,讓寶寶在父母身上彈跳,如此可促進寶寶腿部的伸展。
(六)建議輔助工具:各式玩具、高度與寶寶身高相當的桌子。
(七)安全環境的安排:針對會站的寶寶所需注意的安全環境設計如下: a.桌子: 切勿讓寶寶獨自站在蓋有垂落桌巾的桌腳旁,因為寶寶可能會去拉桌腳而扯下桌面上的東西,造成危險。建議家有學站時期的嬰兒,最好不要在桌子上鋪設垂落於桌腳的桌巾。
b.冰箱: 會站的寶寶也可能會去開冰箱的門,寶寶隨意的去開啟冰箱可能會導致危險。父母可使用防止隨意開門的門氈,此外在冰箱上可加貼安全的裝置,以防止嬰兒隨意去開啟冰箱。
c.電扇: 防止寶寶的手因一時好奇而將其伸入電扇中,父母在選擇電扇時,宜選擇有加裝安全防護的設計,當寶寶一碰觸時電扇就會停止,或者加套較細間隔的防護網。

5.嬰兒學走階段7大重點
(一)發展時機:十~十五個月左右
(二)發展狀況:寶寶走的動作發展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十~十一個月):
此階段是寶寶開始學習行走的第一階段,當父母發現寶寶在放手後能穩定站立,可以開始嘗試走路了!

◎第二階段(十二個月左右):
蹲是此階段重要的發展過程,父母應注重寶寶站→蹲→站連貫動作的訓練,如此做可增進寶寶腿部的肌力,並可以訓練身體的協調度。

◎第三階段(十二個月以上):
此時寶寶扶著東西能夠行走,接下來必須讓寶寶學習放開手也能走二~三步,此階段需要加強寶寶平衡感的訓練。

◎第四階段(十三個月左右):
此時父母除了繼續訓練腿部的肌力,及身體與眼睛的協調度之外,也要著重在訓練寶寶對不同地面的適應能力。

◎第五階段(十三~十五個月):
寶寶已經能行走良好,對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漸增強,父母應該在此時滿足他的好奇心,使其朝正向發展。

(三)所代表的意義:當寶寶開始走路就代表著具備以下三項條件:
a.寶寶能自主性的握拳,並隨其意志使用手指及腳趾。
b.寶寶腿部肌肉的力量已經足以支撐本身的重量。
c.寶寶已經能靈活的轉移身體各部位的重心,並懂得運用四肢關節,上下肢各動作的發展也已經能協調得好。

(四)關於骨骼的問題:有些寶寶在學習走路時會出現墊腳尖走路的行為,這到底是正常或異常呢?劉士嘉醫師表示,父母可觀察寶寶墊腳尖走路的頻率來判斷是否為異常現象,若寶寶有時用墊腳尖的方式走路,有時恢復正常狀態,則毋需擔憂。一般來說,寶寶大約在三歲之後運動協調才發展成熟,在此之前走路走不穩都不用過度擔心。很多剛學會走路的寶寶最容易發生的意外就是扭傷,再加上這時候的寶寶通常不能表達的非常清楚,父母就要細心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來得知。劉士嘉醫師表示,父母應仔細觀察寶寶走路是否出現一拐一拐的,或者躺在床上踢一踢,看寶寶是否能踢得好,除此之外,也可壓一壓寶寶腿部各部位,看看寶寶是否會感到疼痛。

(五)父母給予的輔助方式:

◎第一階段: 父母可利用學步用的推車或是學步車,協助寶寶忘記走路的恐懼感學習行走。

◎第二階段: 訓練寶寶學習蹲→站的方式為,父母將玩具丟在地上,讓寶寶自己撿起來。

◎第三階段: 父母可以各自站在兩頭,讓寶寶慢慢從爸爸的這一頭走到媽媽的那一頭。

◎第四階段: 讓寶寶練習爬樓梯,如家中沒有樓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讓寶寶一上一下、一下一上的練習。

◎第五階段: 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邊高、一邊低的斜坡,但傾斜度不要太大,讓寶寶從高處走向低處,或由低處走向高處,此時父母須在一旁牽扶,以防止寶寶跌下來。

依以上五個階段走路動作發展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輔助方式。

(六)安全環境的安排:學走路的寶寶所碰到的危險比前面幾項動作接觸的危險來得更多了,在環境安全的注意上,父母可要費更多的心思。除了居家環境的安全外,父母也可幫寶寶穿上防滑的鞋襪,以防止寶寶跌倒。
a.陽台:寶寶一旦學會行走,「到處亂走」是必然的情形,此時父母就必須特別留意寶寶走到陽台上。沒有圍欄或欄杆在85公分以下,欄杆間隔過大(超過10公分以上),或者陽台上擺小凳子....等容易使寶寶誤爬上,而導致危險。
b.傢俱:傢俱的擺設應儘量避免妨礙寶寶學習行走,父母宜將所有具危險性的物品放置高處或移走,並且須留意所有傢俱中具有尖銳的,角以防寶寶去碰撞。
c.門、窗:寶寶容易在開關門中發生夾傷,父母可使用門防夾軟墊來避免危險;至於窗戶方面,最怕寶寶走窗邊玩窗簾繩,如此容易發生被繩子纏繞造成窒息的危險

把握最佳的輔助時機
整個嬰兒期寶寶的動作發展是否正常,關係著生理健康及日後的認知發展,如果寶寶動作發展受阻,不但會影響日後的學習,也會形成心理的障礙,所以父母應該時時注意寶寶每個階段的動作發展情形。
另外,寶寶每個動作的發展都代表著一層意義,如果能在最佳的時機給予適當輔助,對寶寶的動作發展將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文/BBH 月亮+月餅 媽咪分享>

幾個月練坐?

其實寶寶5個月就可以開始練坐囉! 而俗話說的「七八爬」裡面的「七」,指的是6-8月間,孩子已經可以放手短暫一下。 畢竟從開始學、到可以很穩,是一個過程,寶寶不會突然間就從軟趴趴變成很穩,所以這次要來跟大家分享5-8個月寶寶的坐姿發展,可以對照一下,有沒有跟上發展里程碑喔!

三個月寶寶可以坐嗎?

您好,通常3~4個月寶寶都是以靠或是斜躺方式,頸部與背部都需要有東西支撐,建議在這個階段,餵副食品時再讓他靠,且的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且須觀察孩子頸部,若沒有辦法挺直的話,不要硬讓他直立著。

寶寶四個月可以坐嗎?

四個月大時,腰部脊柱的弧度在此時形成,開始能夠立,但仍不宜久,此時寶寶仍無法穩住上半身,身體常有前屈或後傾的情形,有時頭部甚至會整個貼近地面,父母應盡量避免這種狀況,因為很容易造成嬰幼兒頸部肌肉或骨骼的傷害。 六個月大以後,您可以偶爾將寶寶擺成坐姿,輕輕扶著寶寶的腰跟肩,或將手放開擺在兩旁保護。

寶寶甚麼時候會坐?

意思是嬰兒約三個月能轉身趴着,到六個月便自己嘗試起來,而九個月的時候扶着東西學行。 嬰兒從翻身到動作是連貫而自然發展,通常嬰兒先半躺着,接下來身體微微向前傾,並用雙手撐起軀體,接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