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天宮 文化

景觀價值

臺北行天宮的宗教信仰以道教科儀為主,許多祭祀形式卻跳脫道教廟宇傳統,包括神明不戴金牌、沒金爐、不設功德箱,民國103年(公元2014年)8月,廟方更率環保之先,全廟頒布「禁香令」,也帶動其他廟宇仿效跟進或減少香爐使用。最特別的視覺畫面,就是前殿建築立面,使用10根柱子所構成的11開間,而信眾大排長龍參與效勞生「收驚」儀式,既彰顯行天宮其關公信仰中心的地位,也表達了現代都市民眾熱烈的宗教需求。

歷史沿革

關聖帝君本名關羽(約公元160年-公元220年),是華人信仰中非常重要的文、武、財神,備受歷代中華文化推崇。一般民眾稱呼關聖帝君為「恩主公」(名稱源自於鸞堂信仰),即以「恩主公廟」為臺北行天宮暱稱。前身是民國32年(公元1943年)空真子師父(生卒年不詳)和師兄弟,在臺北城永樂町(今迪化街)設立「行天堂」奉祀關聖帝君,為民眾消災解厄。據說當年被稱為玄空師父的黃欉居士(公元1911年-1970年)得家人引介領悟《列聖寶經合冊》真諦,與「行天堂」關聖帝君結緣,民國34年(公元1945年)因三峽白雞、海山煤礦瘧疾肆虐,奉請神尊除疫,並設「行修堂」靜室。後歷經多年發展信眾日增,並成立北投、三峽兩處分宮,位於臺北市區內的行天宮為本宮。

特色導覽

行 天宮 文化

1臺北行天宮前殿建築格局

行 天宮 文化
行天宮前殿立面包含左、右山門,共使用12根柱子構成,中間共有11個門,又稱為「11開間」。中國古代建築以「間」(或稱開間)作為標準單位,又以奇(單)數為吉祥數字,建築的迎面間數稱為「開間」,而進入後建築的縱深房間數稱「進深」。整個行天宮的建築風格,是由精神導師玄空師父構思後,請示關聖帝君同意後開始監造。主建築採用閩南燕尾翹脊式,特色在於採用鋼筋混凝土材質,創造出有如傳統寺廟木造建築的品味。

2行天宮前殿中門于右任題字

行 天宮 文化
于右任(公元1879年-1964年)是中華民國開國元老,曾經擔任監察院長長達34年,隨國民政府遷臺後年已古稀,行楷、草書造詣極高,雖然大門上方「行天宮」3個字只有短短20筆畫,但線條渾厚、筆勢有力,收筆不露鋒芒,是許多熱愛中國書法行家賞析重點。

3効勞生制度

行 天宮 文化
臺北行天宮廟內穿著青衣(藍色修行服)効勞生,每天虔誠為行天宮信眾服務的畫面,成為行天宮在信眾心目中的第一印象,也是行天宮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所穿著的青衣又稱為「道衣」,寓含「道心」的深義,服務的項目包括解籤、寫家運(替信眾的家族成員填寫要參加祭星補運的日子)和收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効勞生為民眾進行傳統宗教儀式「收驚」的畫面。收驚又稱「收嚇」,是華人民間療法中的一種心靈療癒儀式。

溫馨叮嚀

到行天宮祈福或祭拜,依其教制僅需一顆誠心。參加行天宮收驚儀式,除特殊活動日期外,時間從每天上午11:20分至下午8:00,費用全免。

周邊資訊

體奉 關聖帝君傳世明訓:「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致力推展書香社會,發揚優質藝術文化,提升社會人文氣息,豐富民眾心靈涵養。

行 天宮 文化

隱身巷弄的文化寶庫 


民國五十七年,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已構思興建圖書館,希冀提供莘莘學子優質的閱讀環境。因此在三宮擘建完成後,於民國五十八年成立「圖書館籌建委員會」,經歷數年籌備,遂於民國六十七年至七十六年間,分別成立敦化本館、松江分館及北投分館,作為推展文化志業的基地。

豐富的藏書有如無窮盡的知識寶庫;寧靜的閱讀空間,陪伴許多人度過那段刻苦求學的青澀歲月更深入人群,以多元學習方式帶動民眾閱讀風氣。

不斷成長的有機體
 

民國八十七年,敦化本館再造工程啟動,民國八十八年竣工,以嶄新面貌呈現,除了重新規劃閱覽室、期刊室、自修室、參考室(新書小舖)、禮堂和書庫(漫畫小站)外,更增闢多媒體中心、藝文空間、展覽室、社教教室及文物室等設施空間。

目前男、女生自修室席次474位,閱覽席次588位,藏書量約30萬冊。

行天宮附設玄空圖書館積極辦理各項推廣活動,如:定期舉辦講座、音樂會、戲劇饗宴、藝術展覽及讀書會;配合暑假及圖書館週,另推出精彩節目。


民國OO年起開辦「夢想起飛」兒童說故事比賽,期望學童能由閱讀轉化為口語表達能力,將故事蘊含的優良品德,內化到心靈深處,成為日後待人處事的準則。


自民國O年起,更主動走入校園,實施「書香.書箱.好書交享閱」活動,將書箱600座,計24,000冊書,親送至北市各國小;一○九年起規劃「書香.書箱.好書交享閱實施計畫(二)」,轉贈優良兒童書至十個縣市之公立及偏遠國小;並推展「公益贈書箱」活動,親送書箱至新北市及桃園市等區域之國小,幫助學童培養閱讀習慣、汲取新知,提升智慧的軟實力,於民國一○二及一○六年榮獲教育部磐石獎–「閱讀推手績優團體獎」。

行 天宮 文化

耕耘福慧的種子

為將五倫八德的正信種子傳遞到每個家庭中,民國九十七年再造啟用的松江分館-玄空紀念學院,開設「玄空福慧學堂」讀抄經課程及「生活美學之旅」書法、花藝等藝文課程。讓民眾從經文中體悟聖賢智慧,從藝文中豐盈文化素養,提供民眾進德修業的管道。


民國一○二年啟用中山分館-親子圖書館,開辦0-5歲學齡前親子學習活動,期能透過親子共讀、看圖說故事、創意美育等親子學習活動,以健全幼兒身心發展;另推展(準)父母與兒童照顧者之親職活動,培養正確的教養態度及知能,以促進家庭之和樂幸福。

北投分館鄰近行天宮北投分宮,週邊環境山靈水秀,四季皆有不同光景可欣賞。為提供更多元的文化服務,現正閉館進行再造規劃。
 


四十年的歲月,玄空圖書館隱身在繁華都市的小巷內,提供符合時代潮流、社會需求的館藏、閱覽空間、藝文推廣活動、兒少品德教育及親子 / 親職成長教育課程。

新感情、舊回憶,正隨著老讀者帶著他們的下一代,到圖書館尋寶而代代傳承。

行天宮傳承儒釋道三教聖神仙佛義理,以五倫八德為宗旨,提倡問心敬神
期引導世道人心於正軌。

 

  • 宗旨
    秉持 恩主公五倫八德之聖訓,宏揚聖教,推行正信,以濟世助人為志業。

     
  • 理念
    正己化人,無私奉獻;謙卑服務,諄諄善導。

     
  • 使命
    推行 關聖帝君傳世明訓-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發展宗教、文化、教育、醫療、慈善五大志業。

     
  • 準則
    信守宮規、問心做事、修德敬神、萬般由心。

     
  • 願景
    落實宗旨,淨化人心,共造祥和社會。

行 天宮 文化

三、正信 問心敬神

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曾說:「信仰不用太破費。」為革除迷信,挽回世道人心於正軌,行天宮致力於宣講修德敬神、積德造命之諦理;並堅定落實以下正信理念:不設乩扶鸞、不焚化金紙、不演戲酬神、不答謝金牌、不供奉牲禮、不設功德箱、不營利圖私。

「來廟裡敬神,未準備香花鮮果沒關係,敬神的香沒有買也不要緊,若一個人的心地善良,自然會散發出道德的馨香,這樣  恩主公最喜歡。」
 

--《玄空師父開示》

民國一O三年八月,秉持正信理念與慈心萬物的精神,行天宮撤除大香爐和供桌,鼓勵信眾雙手合十、以修養道德的「心香」取代線香、以「虔誠心」取代供品。


心誠禮敬,問心修德,自能獲得神明護佑。

行 天宮 文化


四、濟世 五大志業


為體奉 恩主公濟世助人之聖德,行天宮融合儒教之倫理、道教之科儀以及佛教之慈悲,推動宗教、文化、教育、醫療、慈善五大志業,為淨化心靈,關懷人文及造福社會,奉獻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