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家鄉何時開始出現蒸汽火車?

拉著一列列車廂往前進的火車頭,又稱為機關車。

現今臺灣有些地方會展示退休的蒸汽機關車,讓大家認識這些曾經奔馳在臺灣鐵道,運輸史上重要的大前輩們。在臺南體育公園裡,就陳列了兩輛蒸汽機關車,2015 年 5 月,鐵道專家蘇昭旭提議希望修復 CT259(後正名為 CT251)、DT65 2 兩台蒸汽機關車,這兩台機關車放置在此三十多年,是附近民眾的生活記憶。

可惜的是,這麼多年下來遭遇零件失竊、遮雨棚破損等問題,有民眾曾感慨說,只要下雨天他就很想幫火車頭撐傘。這兩台機關車,都是日治時期由總督府鐵道部引進,CT251 製造於 1935 年,特點是可達 100 公里的高速行駛能力(雖受限於臺灣鐵軌狀態,最高速只能跑到 85 公里左右);DT652 的特點則是噸位大,牽引力高,再沉重的貨物都能順利搬運。他們從日治後期一路服務至 1980 年代初期才正式宣告退役,並被搬運到當前的陳列地點。2019 年,臺南市文資處開始展開修復,並於 2020 年 4 月修復完成。[1]

對年輕一輩的人來說,或許早已習慣列車的冷氣車廂。但是,老一輩人搭乘火車,卻是充滿著煙與灰。每當火車過山洞,車頭冒出的煙,往往讓乘客的臉、鼻孔都留下一層灰,這看似狼狽的模樣,卻有其獨特的浪漫與美感。然而對大部分人來說,對於蒸汽火車的印象,就只有每年少數的相關活動與展覽,或者玩具、卡通這些較為活潑的新興媒介。不管是實際搭乘,或者是觀看《湯馬仕小火車》的等等經驗,其實都顯示了蒸汽火車一直沒有離開我們,依然在用各種方式在人類歷史留下足跡。


北部家鄉何時開始出現蒸汽火車?

修復前的 DT652 與 CT251。(圖片來源:蘇昭旭提供。)

帶領臺灣近代化的蒸汽機關車

其實,蒸汽機關車早在清領時期,就被引進臺灣,以 1887 年臺灣第一部騰雲號最負盛名。

1895 年起,蒸汽機關車吐著白煙的身影貫穿了整個日治時期,甚至是戰後都繼續在鐵軌上奔馳。蒸汽機關車也可以分為好幾種,但是在後續文章深入介紹之前,本文將先以歷史的角度,來談談臺灣鐵道發展史與蒸汽機關車。

臺灣的鐵道發展史,最早可以上溯自清領時期,與巡撫劉銘傳有密切關係。1885 年臺灣建省後,劉銘傳出任臺灣第一任巡撫,劉在臺期間,推動多項建設,而鐵路正是其中之一。1908 年 10 月 24 日,《臺灣日日新報》上出現一則〈領臺前的鐵道〉報導,內容詳細記錄清末修築鐵路的過程。

臺灣的鐵路,從 1887 年開始興建,一直到進入日本時代前夕,總長度約為 106 公里。鐵路主要有兩段,一段是臺北到基隆,另一段是臺北到新竹,聘請德國工程師貝克(Becker)與英國工程師馬禮遜(Matheson),以清帝國在臺的駐防軍隊與人伕作為人力來源。兩段鐵路當中,1891 年基隆臺北段率先完工,直到 1893 年 11 月臺北新竹段才完工。

臺北到基隆每日平均有 500 多人搭車,起先每天早、中、晚三班車,其後增加到四班,而臺北到新竹之間平均每日搭乘人數則為四百多人。如果碰到大稻埕的城隍廟祭典,就會增開臨時列車,每逢節日、過年還會停駛。[2]此時的火車站,稱為火車票房,而站長稱為票房司事。

行駛在基隆與新竹之間的車輛,由蒸汽機關車牽引,這些車輛當中兩台是德國製造,六台是英國製造。德國製造的兩輛機關車,一為「騰雲號」,二為「御風號」。英國製造的車輛,目前僅知其中三台車名,分別為「超塵」、「掣電」、「攝景」。[3]單看這些名字,就能感受到這些機關車在當時承載的期許與願景,在臺灣的土地上破風奔馳。

除了《臺灣日日新報》,連橫的《臺灣通史》亦有關於清領時期的機關車描述:「其火車頭(機關車)十五噸,或二十五噸。列號之外,又錫以名,曰騰雲,曰御風,曰超塵,曰掣電,言其速也。分上下兩等,設備頗簡。」[4]透過這段文字,大致上可以理解清領時期機關車的重量與名稱。


北部家鄉何時開始出現蒸汽火車?

從英國訂製的掣電。(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清領時期的鐵道,在日本接收臺灣所引發的戰爭過程中遭受破壞,但也迅速的在日本人手上修復。1895 年 6 月 10 日,基隆臺北間的鐵道便已恢復運轉,一個月後,臺北至新竹間的鐵道也恢復行駛。同年九月,臺灣總督府針對清領時期的鐵路調查完成,除了機關車八輛(能使用的只有三輛),還有五十六輛左右的各式客貨車廂,但其中只有十七輛的車廂可供使用。不久後從日本引進的機關車運抵臺灣,加上清領時期遺留下來的車輛,靠著這些機關車與車廂,支撐起日治初期臺灣的鐵路營運。[5]

前面提到1887年出廠的騰雲號,其特色在於它的鑽石型煙囪。這類型煙囪的好處在於可以收集火星,以免不必要的散出造成沿線火災。騰雲號並非一開始就採用鑽石型煙囪,而是在 1906 年引發火災事故後才有的改裝。清領時期的機關車,騰雲號與御風號都在 1924 年退役。騰雲號被安放在臺北新公園(今臺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期間曾移往臺北機廠修理,目前又回到原處。[6]御風號則遭到解體。

前面所述的清領時期臺灣鐵道,大多是從工程或是機關車的角度切入。那麼身處清領時期的臺灣人來說,對於清領時期鐵道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臺灣日日新報》的記者,訪問了曾參與鐵道興築的仕紳蘇樹森,蘇表示:「當時鐵道線路,不似今日之直,且軌條狹小,故恆為脫線,頗險,如浩天嶺路,為多有濕氣,軌條常(打)滑,列車難以上下。」從他的回憶來看,清領時期的鐵路是有許多的問題。那麼,火車的出現,又對當時的社會有何影響?蘇樹森表示:「當時藉汽車(指火車)之便,以為運貨車者絕少,旅客亦無多,為基隆川水甚深,船舶頻頻往復,較汽車尤為便利,且費用亦廉。」顯示在當時,雖然已有鐵道建設,但是就貨運上使用船運還是較為經濟便利,單以載客人數來說,搭乘火車的旅客也不多。[7]

進入日治時期後,隨著臺灣總督府推動諸多建設,臺灣鐵道又進入了另一個新局面。


北部家鄉何時開始出現蒸汽火車?

帶著臺灣產業前進的蒸汽火車爺爺!籃寶插畫。

[1] 鄭維真,〈老火車頭欲復活 市府經費不足 蒸汽火車頭零件被偷 雨棚殘破 鐵路局擬修復兩火車頭 市府僅有十萬經費 「連刷油漆都不夠」〉《聯合報》2015 年 5 月 15 日 B2 版。鄭維真,〈臺南體育公園 2 蒸汽火車頭修復完工 發現不為人知的歷史〉《聯合報》2020 年 4 月 22 日,臺南及時報導。

[2]〈領臺前的鐵道〉《臺灣日日新報》第 3146 號,1908 年 10 月 24 日,5 版。

[3] 蘇昭旭,《臺灣蒸汽火車百科》(台北:人人出版,2018),頁 18-19。

[4]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523。

[5]〈領臺前的鐵道〉《臺灣日日新報》第 3146 號,1908 年 10 月 24 日,6 版。

[6] 蘇昭旭,《臺灣蒸汽火車百科》,頁 22-23。

[7]〈鐵道話舊〉《臺灣日日新報》第 3146 號,1908 年 10 月 24 日,7 版。

本特輯與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合作刊登。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將台灣歸還中華民國,「台灣鐵路管理局」在1948年成立,為台灣省營事業機構。

台灣光復前,大約有200多輛蒸汽機車牽引的火車在台鐵縱貫線上奔馳,當時的蒸汽機車是以煤為燃料,使水變成高壓高溫蒸汽,成為火車行駛的動力,而火車頭冒著長長的黑煙、伴隨響亮汽笛聲,成為時代的記憶。

北部家鄉何時開始出現蒸汽火車?

臺鐵局於民國48年向美國通用機車公司訂購新式柴油電動機車11輛,其中4輛已經先行交貨,於4943日運到,即由臺北機廠裝配1輛於48日下午在華山和基隆間試車,試車情形良好。還有3輛將在一星期內先後出廠,經過試驗性能、速率和坡度後,正式加入縱貫鐵路線客貨運輸行列。圖為48日臺鐵員工在美國通用機車公司技術人員指導下,做最後的檢查,該機車編號為「R23」。

(中央社記者陳永魁攝。1960.4.8

北部家鄉何時開始出現蒸汽火車?

臺灣鐵路史上首創的柴油特快車,於民國4521日在南北縱貫鐵路線上飛馳行駛,極為成功。參加此次行駛紀念行程的各界首長、民意代表及自由購票的旅客3百人,早上自臺北出發,午後抵達高雄,原車又於當晚駛返臺北,於當晚105分順利抵達。臺北至高雄火車行程一日往返的新紀錄,於是正式誕生。此款柴油列車,全部均對號入座,且車門有自動關閉裝置。圖為22日所拍攝的新型柴油快車之外觀。

(中央社記者陳漢中攝。1956.2.2

北部家鄉何時開始出現蒸汽火車?

美觀舒適的柴油特快車,共計6輛,自民國4521日起正式加入縱貫線行駛,此為鐵路局加強為民服務的一項新措施。此新型柴油列車,為鐵路局於44年美援項下訂購8輛(另2輛月內亦可完成裝配)。該車內部設備極盡新穎美觀,每車設座72位,較現有車輛寬敞舒適,車頂中設電扇4具,電燈分設電扇兩旁,每車共16盞,其亮度為現行車輛之3倍。圖為22日所拍攝柴油快車內部設備情形。

(中央社記者陳漢中攝。1956.2.2

根據台鐵的文史記載,戰前台鐵一天客運量可達17人萬次,戰後減少到每天約5萬人次。

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遷到台灣,從1951年至1965年,台灣獲得美國經濟援助,也讓台灣鐵路的發展有了重要改變,這段期間,為加速經濟發展,除增加蒸汽機車的數量,台鐵也利用來自美國的資金、材料與技術,更新鐵路相關設備,當年的枕木、鋼軌及引進的車輛,都可看到美援的標記。

北部家鄉何時開始出現蒸汽火車?

美援新車廂試駛典禮,於民國40328日,順利完成全部試車。此次計5輛美援新客車及自製半新行李車1輛,進行試車。此次試車主要在測試各輛新車是否完好無缺陷,尤其是震動狀況。測試結果美援新客車為本省現行客車中震動最輕者,乘坐舒適。每節車廂計80個座位,5輛新車廂計400個來賓。唯一缺點為座位與座位的空隙太小。圖為328日所攝美援新車廂的外觀,車廂上方的美援標識隱約可見。

(中央社記者秦凱攝。1951.3.28)Image caption

美援資助下的台鐵最大特色,就是提升車輛品質,早期蒸汽火車牽引的車廂都是木製,1951年台鐵首批用美援資金購置了10輛鋼結構車廂,取名「平等號」,之後又引進不需機車頭牽引的柴油客車,讓台鐵從蒸汽機車時代進入開始發展柴油火車階段。

北部家鄉何時開始出現蒸汽火車?

美援新車廂試駛典禮,於民國40328日上午845分自臺北南下,於1115分抵達新竹站。該批美援新車廂共計10輛,組成不分等級的快車兩列,鐵路局定名為「平等號」。每天分自臺北、高雄各開1次,票價以三等快車標準計算,每列掛美援客車5輛,餐車與行李車各1輛,組成專列。每列車共可容納旅客400人,只售票400張,目的使每位乘客均有座位。平等號於4041日開始行駛,行駛路線均為海線,打破了交通工具分等的舊制。圖為民國40328日,該列車試駛至新竹站後做最後檢查。

(中央社記者秦凱攝。1951.3.28

台鐵在1951年4月28日,舉行「平等號」試車典禮時,還邀請20餘名美國貴賓參加,因仍採用蒸汽機車牽引,上午8時45分從台北南下,上午11時15分才抵達新竹站。

北部家鄉何時開始出現蒸汽火車?

美援新車廂試駛典禮,於民國40328日上午845分自臺北南下,於1115分抵達新竹站。參加試車典禮的鐵路局與美國的貴賓20餘人,利用短暫時間遊覽新竹站戰附近街道店鋪後,全部嘉賓並於1145分返站搭乘原車北上,於下午145分抵達臺北,順利完成全部試車。圖為328日參加典禮的中外貴賓在新竹站月台內合影留念。

(中央社記者秦凱攝。1951.3.28)Image caption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曾從日本引進汽油客車,曾行駛在北部支線,但戰爭時期汽油缺乏而停駛,戰後台鐵用美援購買柴油引擎,裝在原有汽油客車上,1954年9月,以「飛快車」名義行駛台北-彰化、台中-彰化、台中-后里的縱貫線,11月1日起,加開台中-嘉義段,營運時速90公里。

因柴油客車的車廂本身就有動力,且不需如蒸汽機車運行中要添煤加水,更節省時間,又沒有燃煤黑煙的困擾,大受好評,1955年到1957年,台鐵陸續又從日本引進10多輛柴油客車。

1956年2月1日,台鐵新型的柴油客車通車,取名「柴油特快車」,時速95公里,當天上午8時10分,從台北出發,中間停靠新竹、台中、彰化、嘉義、台南等五站下午1時38分抵達高雄,全程花了約5個半小時。

以現在的標準來看,「柴油特快車」一點也不快,而且行駛時車身還會搖晃,噪音也不小,但與當時其他火車相比,同樣距離,大約只有普通車一半行車時間,台北到高雄也比快車快了約2小時,比「飛快車」再快一些,是台灣當時速度僅次飛機的交通工具;不過,因數量不多,初期南北每天只對開一班。

因為是用美援資金購買的車輛,台鐵「柴油特快車」首航時,還盛重邀請許多美國貴賓參加。

北部家鄉何時開始出現蒸汽火車?

急水溪大橋竣工大型機車試車典禮,於民國40815日下午6時在急水溪大橋舉行,由經合署中國分署工業組長鮑維爾夫人主持剪綵。剪綵結束後,DT677蒸汽機車以甲級速度正駛過急水溪大橋。該橋橋長118.25公尺,高11公尺,橋孔6座。橋孔所用鋼架,由美援材料中撥用一部完成3孔,另3孔由鐵路局鋼架廠以廢舊材料改造製成。從815日這張照片,不僅可看見急水溪大橋全貌,還有蒸汽火車行進間的濃濃黑煙。

(中央社記者鄧秀璧攝。1951.8.15)Image caption

「柴油特快車」每節車廂有72個座位,座椅為彈簧皮墊,頂部裝有電風扇,全車採對號入座,還免費提供每位旅客一杯紅茶與報章雜誌,旅客也可選購隨車販售的排骨便當、三明治、咖啡等餐飲。

根據歷史資料,1956年的基本工資是新台幣300元,而「柴油特快車」台北到高雄的票價是79元,超過基本工資的1/4,以薪資水準來看,比現在的高鐵貴多了。 

1959年是台灣鐵路發展另一個轉捩點,為再提升效率,台鐵用美援資金,向美國通用機車公司訂購了11輛柴油機車,時速可達100公里,一次裝足燃料後,可連續行駛1000公里,這批柴油機車也是台灣經濟起飛年代的象徵

1960年4月3日,首輛柴油機車在台北華山和基隆間試車,一週後就加入縱貫線客貨運行列,而首輛柴油機車上路前,還由美國通用機車公司派人來台,技術指導台鐵人員做最後的檢查。

美國採購的台灣首批柴油機車性能良好,也開啟台灣鐵路正式由蒸汽動力時代進入到柴油動力時代,1960年開始,蒸汽機車逐漸退居到第二線,並在1979年全部停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