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種 麵糰 攪拌 後 理想 的 溫度 應 為

日式清新電影《小森林》中,女主市子隨著季節的變換做著當季的美食,食物由於時間的勞作及等待給予饋贈,新鮮的同時大快朵頤是最大的幸福。

在夏秋篇中,市子在梅雨這樣濕熱並存的季節,製作了麵包。製作工序雖然簡單、粗陋,但不妨礙美味的麵包在這樣季節的誕生。由此可見,麵包的發酵離不開溫度及濕度的給與。

中 種 麵糰 攪拌 後 理想 的 溫度 應 為

中 種 麵糰 攪拌 後 理想 的 溫度 應 為

中 種 麵糰 攪拌 後 理想 的 溫度 應 為

發酵的控制

現代技術的發展,已不用像電影中的市子那樣選擇梅雨季做麵包,有了攪拌機、發酵箱…在任何時候做麵包都順理成章。

在工廠內發酵時將已攪拌好的中種麵糰或主麵糰,會先擦上一層薄油的發酵槽內,以免發酵的麵糰黏在槽壁上。麵糰倒入槽內後弄平使上面平滑,即可推入發酵室內發酵。一般而言,槽的大小要與麵糰重量相配合。

如發酵槽的體積太大必須用隔板來限制麵糰體積。原因是維持麵糰體積及發酵槽的一定大小。假如槽太小,麵糰脹滿溢出外面。反之若槽太大,麵糰脹不起來,而是流下去,發酵則不正常。

中 種 麵糰 攪拌 後 理想 的 溫度 應 為

中 種 麵糰 攪拌 後 理想 的 溫度 應 為

發酵室內必須控制適當的溫度及濕度,以利酵母在麵糰內發酵。一般理想的發酵溫度為27°C,相對濕度為75%。

溫度太低會減低發酵速度,增長發酵時間。溫度高過27°C,增加發酵速度,且易引起野生髮酵的危險。野生髮酵包括了野生酵母丶乳酸菌丶醋酸菌等微生物的滋長與發酵。

濕度的控制也非常的重要,如發酵室的相對濕度低於70%,麵糰表面由於水分蒸發乾燥而結皮,不但影響發酵,同時使產品品質不均勻。

理想發酵麵糰的相對濕度,以相等於或高於麵糰的實際含水量來計算。

中 種 麵糰 攪拌 後 理想 的 溫度 應 為

中 種 麵糰 攪拌 後 理想 的 溫度 應 為

麵糰的含水分二種,一為麵糰攪拌時加入麵粉的水;一為麵粉本身未攪拌前所含的水。麵粉一般的含水分為11~13%之間,假如是12%,攪拌時加入63%的水,總共75%。

換句話說,相對濕度應為75%為宜。但必須注意,發酵室不可太通風,以免發酵室內溫度不均勻,以致發酵不良 。

中種法與直接法的發酵

依照生產的情況,中種麵糰的溫度約為23~26°C,如麵糰溫度低,酵母量要增加,促進發酵速度。

2%酵母於正常環境下,約3~4.5小時即可發酵完成。同時麵糰溫度不會急升太高,中種麵糰在正常情況下,溫度升高不超過4.5℃。如攪拌好中種麵糰溫度為24.5℃,發酵後再進行第二次攪拌時中種麵糰溫度以29℃為最理想。

中種麵糰發酵後的最大體積約為原來的4~5倍,然後麵糰開始收縮下陷,此種現象即作為發酵完成時期的計算依據,同時也要配合所需的中種麵糰是比較老的麵糰或新鮮的麵糰來決定。中種麵糰脹到最高的時間約為總發酵時間的66~75%。

發酵完成後與主麵糰的材料一起再攪拌,然後再經第二階段的發酵,稱之為延續發酵。一般延續發酵時間由20~45分鐘之間,溫度高則減少延續發酵時間,溫度低必須增長。

中 種 麵糰 攪拌 後 理想 的 溫度 應 為

直接法的麵糰要比中種麵糰的溫度要高,由25~27℃,溫度高促進發酵速度。

直接法已將所有配方材料加入,一些材料如奶粉、鹽對於酵母的發酵有抑制作用,因此直接法麵糰的發酵要比中種麵糰慢,所以發酵時間要長些。但中種法如將中種麵糰的發酵時間及主麵糰延續發酵時間加起來,則中種法的發酵時間比直接法長。

直接法與中種法的不同,並不是只於發酵時間,而且發酵時的操作亦不同;中種麵糰發酵時不必去理它,直到第二次攪拌進入攪拌機為止。但直接法則不同,發酵到一定程度時需要翻面將一部分二氧比碳氣體放出,減少麵糰體積。

翻面不要動作太大,否則易使已熟成的麵粉所做成的麵糰成為易脆的性質,使最後發酵階段發生問題;所以翻面只宜將四周的面拉向中間即可。

中 種 麵糰 攪拌 後 理想 的 溫度 應 為

中 種 麵糰 攪拌 後 理想 的 溫度 應 為

【翻面的益處】

1、使麵糰的溫度均勻,發酵均勻。

2、麵糰內太多的二氧化碳抑制發酵,翻面時釋岀二氧化碳,介入新鮮的氧氣於麵糰,促進酵母發酵。

3、促進麵筋的擴展,增加麵筋對氣體的保留性,這是翻面最重要的一點。

據研究,麵糰的氣體產生的速度並非是一定的常數,而是剛開始發酵時氣體產生逐漸增快,當到達最大時,又逐漸下降。

尤其是發酵的最初第一小時,麵糰體積的增加,與氣體的產生增加率相等,超過此階段後,麵糰體積增加率也逐漸下降。

直接法麵糰發酵到某一程度而不翻面,會逐漸失去由發酵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但如適時的翻面,介人新鮮的氧氣刺激發酵,且氣體的保留性増加。翻面之後,麵糰膨脹増快,因此翻面的最主要意義不在於氣體產生,而是增加氣體的保留性。

中 種 麵糰 攪拌 後 理想 的 溫度 應 為

直接法的發酵時間,由第一次翻面時間來決定,將手指稍微沾水,插人麵糰再將手指迅速抽出,麵糰被手指插入的手指印無法恢復原狀,同時有點收縮,這是第一次翻面的時間,約為總發酵時間的60%。

第二次翻面時間,為從開始發酵到第一次翻面時間的一半。如開始發酵到第一次翻面時間為120分鐘,此代表總發酵時間的60%,因此120÷0.6,總發酵時間應為200分鐘。第二次翻面時為120分鐘的一半為60分鐘,為30%,最後再給予10%約20分鐘的發酵,即可分割。

以上的計算只是一般的方法,並不適用於每一種情況,應依照麵粉的性質決定發酵時間,已經熟成的陳舊麵粉,發酵時間要比剛磨成的新鮮麵粉要短,同時翻面的次數不要太多。

中 種 麵糰 攪拌 後 理想 的 溫度 應 為

如麵筋強,蛋白質含量高或岀粉率比較高的麵粉應用較老的麵糰,第一次翻面時間比率減少。同時翻面數要增加,約需4~5次的翻面。

但多次的翻面易成筋性過強的麵糰。為了彌補這個現象,麵糰攪拌稍微過度,吸水量稍微增加,如是剛磨岀的新鮮麵粉,攪拌出來的麵糰比較軟,增加幾次的翻面,可以改善麵糰的性質。

另一方法,稍微增加改良劑用量,或改良劑及酵母同時增加,氧化麵糰,加速麵糰的熟成,加速酵母發酵,縮短髮酵時間。

Page 19 - eIC10410_烘焙食品加工實習(下)_課本PDF

P. 19

中 種 麵糰 攪拌 後 理想 的 溫度 應 為

烘焙食品加工實習
                          攪拌後的中種麵糰理想溫度應為 25℃,而攪拌後主麵糰的溫度應為 28℃。一般正

                     常的中種麵糰,若使用新鮮酵母 2%,基本發酵 26℃、相對溼度 RH75%時,約需 3 ~
                     4.5 小時。

                          以中種發酵法製成之麵糰,其鬆弛時間是以中種麵糰之麵粉量/主麵糰麵粉量之比
                                                                                                                         下  (
                     例決定,如 85%與 15%即 85/15,需要延續發酵 15 分鐘。                                                                 )


                      3 快速發酵法                                                                                            Chapter7

                                                                                                                         麵包製作
                          將酵母用量提高一倍,水量及糖量各減少 1%,基本發酵改為 15 ~ 40 分鐘,最
                     後發酵應較正常縮短四分之一時間。攪拌時間應延長 20 ~ 25%至稍過階段,使麵筋軟

                     化而利於發酵。攪拌後麵糰溫度應為 30 ~ 32℃,以加速酵母發酵,提高基本發酵溫度
                     至 30℃。烤焙前期最好使用蒸汽,增加麵包之烤焙彈性。利用此法製作麵包,在 2 小

                     時內即可製成產品。



                      4 基本中種法


                          基本中種麵糰的製作可利用每天收工前 15 分鐘,將麵糰拌好放在 24 ~ 28℃的發
                     酵室內,發酵 9 ~ 18 小時內皆可隨時取用。操作時需根據基本中種麵糰發酵時間的長

                     短,來決定每種麵包中種/主麵糰的麵粉比例,並決定延續發酵時間,若使用 90/10

                     則延續發酵需 10 分鐘,80/20 則延續發酵需 20 分鐘,70/30 則延續發酵需 30 分鐘。


                      5 湯種發酵法


                         「湯種」是以熱水製作中種麵糰,也有人稱為「燙

                     種」,酵母待麵糰降溫後才加入攪拌。因麵粉內之
                     澱粉糊化且蛋白質變性,可降低筋性並提高麵

                     糰吸水量,可使麵包組織柔軟具有彈性,且

                     可延緩產品老化現象,產品鬆軟沒有 Q 度。
                     第一次發酵 1 小時後,麵糰 0 ~ 5℃冷藏

                     8 ~ 24 小時內使用,可減緩發酵速度,
                     且增加發酵香味。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