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 線上教學

前言


即便經歷這麼長一段的疫情期間,不少教師仍處在猶豫階段,評估自己是否需要開啟一個長期的線上課規劃。事實上,疫情帶來的不只是短時間的教育方式改變,而是整個教育型態的革新。且無論是教師、學生、家長,都已經熟悉「線上課」的存在,「線上課」絕對是未來無可避免的趨勢

教師 線上教學

點進這篇文章的你,或許處在猶豫階段、又或許只是想讓自己更堅定決心,不管是哪種原因,以下4大需要開啟線上課的關鍵因素,你都需要知道!快跟著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一)打造被動收入、創造知識變現

如何用同一份知識、專業,為自己創造更大的收益,在不用授課的時間裡,您仍然可以持續獲取收入來源。相信這是教師們都曾經思考過的議題。

教師 線上教學

知識變現」這個詞也是因為如此在近幾年特別火紅。運用個人專業、拍攝出「線上課程」,上架至各開課平台,提供學生們購買。目前線上已經有不少成功模式可以複製,也透過此一方式,不少教師成功打開自身的備動收入來源。教師們只差選擇一個最適合自身的銷售、開課工具。針對如何挑選線上開課平台,又是另一個話題了,想了解更多的老師們,可以參考這篇文章(五大線上教學平台評比|如何挑選適合的開課平台?|平台優缺點、特色比較推薦

(二)為教學創造更多選擇:上課彈性、課程不間斷

疫情爆發來的又快又急,這時候才來選平台、錄課程,往往都已為時已晚。不僅延宕到課程進度,更讓補習班、個人教師錯失許多教學機會。唯有在短時間內,建立完整的上課系統,並有組織性、規劃性的讓課堂隨時具備線下轉線上的能力。讓教學擁有更多彈性、選擇,才有機會獲得更多家長&學生的信任

教師 線上教學

坊間的線上教學軟體選擇不少,教師們可以依照個人需求去做選擇。若是對線上教學的組織性、完整性、管理需求較為要求的教學單位,不妨可以考慮使用CuClass線上教學軟體整合後台管理、個人課表、上課提醒、課程購買頁等多種教學功能,讓教師能輕鬆、快速且有效地建立您的教學系統。讓您的教學擁有更多選擇,也為家長&學生提供更好且完善的上課環境。

(三)在有限時間內,爭取最高效益

這點原因,不限教師,連學生也適用。以教師的立場來說,在有效時間內,可以為最多的學生上課,創造更高的收益,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對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在同樣的時間內,我要擁有最好的學習效果、涉略更多、更廣的內容。要達成此一目的,無非都是要節省生活上的瑣碎時間,並在這段時間內,爭取拿到對自己最好的上課成效。

教師 線上教學

因此,在學習時間有限的前提下,想讓生活擠出更多時間,線上課無非一個更好的選擇。對學生、教師來說皆是如此。當然線下課擁有一定程度的優勢,這點是不可抹滅的。但對於想抓緊所有零碎時間的教師或學生來說,線上課是一個可以創造最高教學效益、學習效益的理想教學型態。

(四)觸及更多學生,建立個人教學聲望

除去了地域、時間、人數限制的線上課程,無疑能比線下課觸及更多學生。觸及更多學生、販賣更多課程的同時,教師在無形間也打開了個人的教學聲望。線上課程通常較實體課便宜,上課門檻變低,學生的購買意願也會隨之提升。在越來越多學生都有意願購買課程的狀況下,教師的教學內容也就更為人所知。相較線下補習班的名師群外,其他教師也能透過線上課程,來為自己打造知名度、爭取更多資源

已經要開始製作線上課程的你,一定會開始擔心這些問題:「如何開始線上課?如何製作?如何上手?」,甚至是「提升課堂的互動率、完課率」,亦是不少教師擔憂的部分。現在就繼續閱讀下方所有文章,獲得更多線上教學資訊!

延伸閱讀


● 線上教學優缺點,我該跨入線上教學嗎?|與線下差異處?比較分析結果?
● 手把手帶你製作線上課程 (下) 線上教學必學的拍攝技巧及注意事項
● 【線上教學x課程設計】5招必學的線上教學活動|學會線上課程互動滿分
● 【規劃線上課程懶人包】 線上教學時考慮這4大因素,學習動機Up Up!

國中老師談線上教學現場:如何打破空間藩籬,讓教與學零距離?

教師 線上教學

Photo Credit: iStoc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線上備課的重點不在知識的單向傳遞,而在於交流和自學,並透過即時測驗,來檢視學生的專注度和學習狀況。若可以的話,更應透過鏡頭來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給予打氣與鼓勵,才是在疫情之下,完備的線上教學。

文:R老師(新北市國中教師)

近日疫情之下,國內目前停課兩週,各級學校的線上教學也開始啟動。不過,早在一年之前,疫情開始爆發之際,各縣市對於線上教學已開始籌劃,時至今日才正式啟動。因此,有不少老師已經駕輕就熟,但也有老師仍在摸索之中。況且,線上教學與現場教學不同,備課方向也不太相同。

線上教學的備課和現場授課不同,主要重點不是「知識的傳遞」,而在於「交流與討論」和「自學」。教室內,老師們可以接收到學生直接的反應,在教學中立即當下做出調整和提點。但是,在鏡頭面前,師生身處不同的空間,老師無法明確感受到學生的狀態,因此有可能老師講得口沫橫飛,但學生卻早已不在「線上」了。

再加上面對冰冷的鏡頭,相較於真實的人,學生的專注度必定不同,所以同樣的40-45分鐘的課程,教室中學生可以保持較長時間的專注,畢竟老師會不斷地透過直接互動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但面對鏡頭,學生可能10分鐘就渙散了,更不用說他可能在另一支手機上都破關了。

因此,線上教學時,長時間傳遞新知識無法有良好效果,備課和授課的重點不妨放在「交流與討論」和「自學」。上課之前,可以預先告知學生今日上課的重點和任務為何,並告知學生今日要學習的紙本講義和課本習作的範圍,甚至也可以彈性地運用網路資源和網路影片,以「指派任務」的方式,在鏡頭前協助同學完成任務。

亦可透過學習單和課堂練習的方式,讓學生不是單純面對鏡頭聽講,而是動手即時學習和思考,達到自學的目的。當學生操作遇到問題時,老師也可以在鏡頭前給予提示和指示,透過互動與交流,讓孩子能直接學習,也能感受到「重視」。

另外,也可以透過指派作業與繳交的方式來進行線上教學,學生可以先完成老師所指派的任務,上課時間到時,即時在線上與老師討論不懂的地方。老師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調整線上教學的進度。

當然,也有不少老師會質疑,線上教學時如何確定學生是否專注?除了透過鏡頭前的即時問答之外,也可以透過課前、課中與課後指派測驗任務,讓學生「忙」於學習和測驗,透過五到十題的測驗題,適時改變教學步調,也可以提升學生專注度,老師也能透過測驗即時點名。

再強調一次,線上備課的重點不在知識的單向傳遞,而在於交流和自學,並透過即時測驗,來檢視學生的專注度和學習狀況。若可以的話,更應透過鏡頭來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給予打氣與鼓勵,才是在疫情之下,完備的線上教學。

教師 線上教學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線上教學除了備課方式不同,實際操作上當然也會和教室課堂大相逕庭。再者線上教學並非大多數老師習慣的教學方式,在實務操作上也會遇到許多問題。

最棘手與迫切的問題,莫過於硬體的操作不佳。老師並不是直播主,並非天天觸碰相關器材,因此臨危授命要上線時,麥克風、鏡頭、喇叭、網路、軟體……許多直播器材的建構和操作便成了首要問題。其次,有些科目和作業會受限於線上教學的設備,在操作上還是會有些問題,紙本的作業也無法即時批改和給予回饋,僅能透過其他的線上方式做檢核,有時還是窒礙難行。

另外,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沒有準時上線,學生不開鏡頭、麥克風……這些問題並不是老師能當下處理的,也難以馬上透過電話提醒學生。若是學生的自制力不佳,或者家長需要上班無暇管理孩子,都是線上教學時最容易遇到的無力狀況。

此外,各縣市、各級學校,在擬定線上教學的軟硬體上的認知並未統一,若學校或班級有統一使用的直播系統最好,如果沒有,那肯定會天下大亂。這節數學課用的是酷課雲,下一節英文課換用Google classroom……家長和學生們在不同的線上教學系統上搞得團團轉,各科老師也在系統上等不到人。提供線上教學的系統百家爭鳴,但也造成了使用上的亂象。

線上教學雖然目前只是短期,但疫情之下,誰也不知會持續多久。我們可以透過線上許多神人老師的分享,不斷嘗試和改變教學策略,努力找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才能真正讓課堂拉至線上,打破空間藩籬,讓教與學零距離。

延伸閱讀:

  • 親子共構防疫新生活:如何兼顧遠距辦公與幼兒學習,不會落得兩頭空?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Tags: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在照顧家人之前,你最需要照顧的人是自己:伊甸基金會的老人照顧服務計畫

教師 線上教學

Photo Credit:伊甸基金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正在朝超高齡國家邁進,家庭中的長照需求,勢必是每一個人在未來無可避免要面對的問題。

李阿公今年90歲了,身體狀況原本不差,雖然有一些慢性疾病,但還能參與社區的活動。但是今年過年的時候,阿公因為免疫力低下,感染帶狀性皰疹,全身酸痛之外傷口又不容易癒合,常常要換藥,也插上了尿管。同樣高齡的太太,以及同住的兒子只能輪班24小時照顧阿公。生病將近兩個月來,全家人毫無喘息的空間。心理上的壓力,讓家庭氣氛總是低迷,而且阿公的失智症,又越來越嚴重了⋯⋯

這個故事,看起來很熟悉嗎?你的鄰居、朋友,甚至你家中,是不是就有一位阿公,需要你付出所有的心力照顧?

這份重擔,其實比你想像的更沈重

根據行政院衛福部統計,在全台灣將近80萬需要長期照顧的失能人口中,有將近半數的家庭必須長期自行承擔照顧工作,更預估在2026年,失能人口將超過100萬人。自推行長照2.0以來,即便各種資源與服務不斷布建擴展,但現在的台灣社會中,依然有許多人受到傳統觀念所綁縛,寧願自己深陷照顧重擔,不敢也不願取得援助。

上段故事中的李阿公,幸好在一家人即將瀕臨崩潰之際,衛生所的長照個管師和伊甸托老中心伸出了援手,說服阿公的家庭嘗試使用長照服務。在居服員走入這個家庭,展開服務第一天,高齡的阿嬤總算放下心中大石,感動地說:「終於能夠安心休息兩個小時。」

在專業的照顧之下,阿公的身體慢慢恢復健康,精神也越來越好,現在又可以參加他最愛的社區活動。更重要的是,阿公也開始接受伊甸據點的協助,有專業的照服員帶領著長輩們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又開設各種延緩老化、機能復健的課程,鼓勵長輩們參加。這些安排,除了增加長輩們的活動力和自信心之外,也從心理和生理上,同時減輕了家人的負擔。

有了伊甸,李阿公全家人的心和生活,又再一次凝聚、平穩起來。

照顧者壓力大,專家建議:剛剛好就好

英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溫尼克特(D. W.Winnicott)在《父母──嬰兒關係的理論》一書中發明了一個名詞,叫做「足夠好的母親」(good-enough mother)。因為完美的母親是不存在的,過度追求成為一個完美的母親(照顧者),反而會對媽媽、孩子都產生沒有必要的壓力,影響彼此的身心健康。

因此,在照顧家人上,我們也可以試著做到「剛剛好的照顧」。剛剛好,並不是自私、也不是懶惰、不孝,只是我們不需要要求自己,為了成為一個一百分的完美照顧者,反而失去了自己。翻開社會新聞,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不堪長期照顧壓力,進而輕生的社會案件。有獨力照顧長輩長達二、三十年者的青壯年,也有「老老照顧」——六、七十歲的孩子,照顧著八、九十歲的父母。在不堪壓力、看不到未來的絕望中,走向了悲劇的結局。

這一切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願意敞開心房,適時地求援,接受必然的改變,除了能讓長輩獲得有尊嚴的照顧服務,自己也能擁有好品質的生活。衛福部在2020年,曾針對使用長照服務2.0的家庭照顧者做調查,發現有94.3%的使用者,表示整體生活品質有改善,92.3%表示心理和照顧的負擔降低。九成以上的滿意度,顯示出專業的支援可以帶來正向的能量,打破一人長照全家失能的困境。

僅僅只是休息一下,就能獲得全新的力量

伊甸基金會成立至今已40年,向來以「哪裡有需要、伊甸就在哪裡」的精神,為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爭取權益。從早療到長照,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伊甸的身影。根據2021年的數據,台灣的新生兒僅有15萬3820人,是史上首次低於16萬,在人口持續負成長的情況下,台灣又正在從高齡化國家朝向超高齡化國家邁進,家庭中的長照需求,勢必是每一個人在未來無可避免要面對的問題。

在台灣正式成為高齡社會的這個階段,伊甸也提出了能夠同理照顧者、體貼失能者的完整老人服務內容,包括日間照顧服務、居家照顧服務、照顧者喘息服務、弱勢長者餐飲服務等,甚至將層級拉高到以社區為關照對象,提供社區關懷、社區輔具站服務等。而伊甸這些年來的努力,更獲得滿滿的迴響,每一位受到協助者的正向反饋,都是幫助伊甸持續前進、希望做得更好更多的力量。

雖然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的長照2.0政策中,以多管齊下的方式,試圖為國民建立一個「經濟自主」、「健康生活」、及「行動無礙」的高齡友善環境,讓長者能擁有健康及尊嚴的老年生活。但是,如果我們真的來到了需要更進一步照顧的地步,不要忘記有一群專業的人,隨時準備好接住疲累的你,讓你安心,更讓你能夠在照顧家人之前,先照顧好自己。

放下對自己的要求,讓專業的伊甸,分擔你的辛苦。

認識更多伊甸老人照顧服務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