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江 內 海

臺江內海為17世紀臺灣南部的一座大潟湖,簡稱台江,「內海」(lāi-hái)則為台語「潟湖」之意[1][2]。此湖位於台南海岸邊,是為台南市外海沙洲與海岸線中間所圍繞而成,長度約為數十公里。而內海中最大島嶼為[[大員]。

台 江 內 海

名稱由來编辑

早期漢人單以「內海仔」來稱呼此海域,此稱呼也至今仍沿用在臺江內海殘存的七股潟湖[3]。而在古地圖上,則大多並未特別命名,最多在地圖上以鹿耳門為界標上「內海」、「外洋」[3]。而在清乾隆晚期的〈臺灣前後山圖〉中,則將接近安平鎮一帶的內海標記為「安平鎮內海」[3]。

「臺江」一詞的出現,最早則可追溯到康熙年間藍鼎元〈鯤身西港連戰大捷遂克府治露布〉一文中[3]。而後清代文人的作品中,也多有出現「臺江」一詞[3]。而關於「臺江」一詞的由來,有學者石萬壽認為是從「大港」的諧音轉變而來[3]。另有學者翁佳音認為「大員」一詞所指稱的即是臺江內海,而大員又是從「大灣」轉變而來[3]。王懷緗則認為「臺江」一詞在史料上皆明確出現在文人官員筆下,是文人從「臺灣之江海」而轉化成的便稱[3]。

歷史编辑

馬尼拉的西班牙人根據1626年澳門間諜Diaz情報所繪製之地圖,內海即台江

荷蘭人在17世紀抵達時,今臺灣的西南部仍為成群羅列的洲潟海岸[4]。

清朝時,潟湖因曾文溪改道等因素而日漸淤積。一些地名可以佐證:例如西港區今不靠海,但由地名可知當時西港曾有內海的港口。

而在臺江內海及臺灣西南沿岸內海沙汕處及河川的來往,以舢舨小船為主要航行方式。收錄在1797年出版的《Le Pérouse航海地圖集》(Atlas du Voyage de la Pérouse)中的版畫,繪有被稱為「福爾摩沙船」(Bateau de Formose)的小船,具有接駁、轉運人與貨物往來的功能[5],在臺南地區將這種小船稱之為「手撐仔」(chhiú-the ah)[6]。

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多日豪雨使漚汪溪改道,土石流致台江內海淤積。[7][8][9]此後海船進出多賴四草湖港及國賽港兩外港。

原台江內海淤積後,最普遍的用途是闢為魚塭。在台灣日治時期時,抵達海濱的二鯤鯓砲臺(億載金城)尚需要竹筏。但台南市政府則於1980年代開發第五期重劃區,填平魚塭及遷移市政府至此後,目前已是台南市區至億載金城之間的陸地。

台江內海較大的遺跡是四草湖及鯤鯓湖。前者匯流鹽水溪、竹筏港、運鹽古運河、嘉南大排等河川,在安平及北汕尾之間出海,也是昔日安平舊港的所在地;後者則於戰後改建成為安平新港。

相關條目编辑

  • 台江國家公園
  • 吊罾
  • 德慶溪
  • 大員
  • 七股潟湖
  • 倒風內海
  • 蟯港內海

参考文献编辑

  1. ^ 台語文/中文辭典. [2017-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6).
  2. ^ 台日大辭典. [2017-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6).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王懷緗. 〈臺灣古地圖的相對論──以臺江內海為例〉. 《臺南文獻》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9-12, 第16輯: 140-161. ISSN 2227-8168.
  4. ^ 臺灣西南部臺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df),張瑞津等,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26期,1996年11月
  5.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西方人描繪航行在臺江內海的小船. 斯土斯民展品列表 -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6. ^ 石文誠. 船家之寶「手撐仔」的故事 (PDF). 歷史臺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 2013年5月, 第五期: 頁133–142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2-07).
  7. ^ 清領時期的台江 (PDF). www.tjnp.gov.tw. [2018-12-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14).
  8. ^ 台江內海 地理變遷 (PDF). www.taiwan921.lib.ntu.edu.tw. [2018-12-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2-22).
  9. ^ 一場風雨 河川改道. www.taiwan921.lib.ntu.edu.tw. [2019-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9). 姚瑩《東槎紀略》:「道光三年七月,臺灣大風雨,鹿耳門內,海沙驟長,變為陸地」

外部連結编辑

  • 台江內海文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荷蘭人於1624年8月自澎湖來到台灣後,為了在台灣沿海尋找適當的港口做為商貿基地,行政長官Martinus開始勘查與測量台灣西部沿海一帶航行水域的水深、島嶼、沙洲、淺灘、暗礁和沿岸地形地物等供航海使用的地圖,水深資訊對於大型商船極其重要,可避免誤入淺海區域而觸礁擱淺。

台 江 內 海

1623年 M.C. Comans來台時期所繪製的地圖,從魍港、北港、加老灣至大灣沿海一帶的海域,清楚描繪出台江內海之輪廓與水文資訊。水手藉助圖上布滿放射狀的方位線和羅盤的使用,確保在海洋上不會迷失方向。

1622年七月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艦隊司令官雷爾生在日記上寫道:「在潮水最乾時為12呎,並算定其潮水滿時當在15~16呎。......」此為大員港最早的水深紀錄。

台 江 內 海

西班牙人於1626年菲拉(Pedro de Vera)測繪之「荷蘭人大員港口圖」原圖已失,水深四潯(4*1.828=7.312米)為台江最深處。

這張是1626年西班牙人根據間諜轉述所繪製之圖,而普羅民遮城是1653年完工,所以是不可能出現在圖中,有可能是後來被人引用此圖,重畫臺江內海並標示上普羅民遮城。此圖在時間上有明顯的錯誤,不過此圖註記之文獻可見荷蘭人來臺灣時,早就有日本人在此作貿易也亦有參考價值。

台 江 內 海

1629年9月荷蘭人所測繪之台江內海,台灣南部的一座大潟湖,簡稱台江,或叫作海翁掘「T Walvis Been」。

台 江 內 海

以現今地圖比對畫出台江內海範圍,紅色線為荷蘭時期之海岸線,由北到南沿著山子腳、卓加港(七股鄉篤加)、含西港(西港鄉蚶西港)、管寮港(安定鄉管寮)、安定鄉港口永康鄉洲仔尾至赤崁樓前。

在海岸線的外面沙洲由北到南是:馬沙溝海翁線加佬灣、隙仔嶼、鹿耳門北線尾、七鯤鯓,南北長約20公里、東西長約7公里。台江海岸線原在赤崁樓前,北到蕭壟、南至喜樹部落,外海沙洲與海岸線中間所圍繞而成的海域稱為「台江內海」。

1653年(明永曆7年)台江水道可直接抵達赤崁城邊,台江一片汪洋,極盡舟楫之利。當時荷據之普羅文西亞街是全省集貨中心,本島所產的稻米、蔗糖、籐、鹿皮、鹿脯、角,皆經由台江運抵安平,再送往大陸、日本、歐洲。普街設有倉庫,以儲存貨物,儼然是個大港。

乾隆15年以前的海岸線,北從今海安路、成功路末段會口、德慶溪口起、向西南伸向神農、協進街口附近,在向東東南至現永樂路南,仁和街,更轉西至長樂街143巷附近,並從此向東南,抵達保安北街,今保安宮之西福安坑口。其間景福宮、水仙宮一帶,形成一個灣頭地形,為船舶輻輳之地。原大井頭即舊渡頭已距海約450公尺之遠。

而道光3年(1823年)原抵水仙宮、景福祠灣頭港道,因德慶溪、福安坑口海底三角洲的浮露,使海灣縮退。7月因颱風及連下7天7夜的豪雨,來自上游之雨水挾著滾滾土石氾濫成災,並在安定蘇厝甲附近直沖入海進入台江內海,導致曾文溪改道,為台江內海注入了大量的泥沙而日漸淤積。


以下為雲兄用google地圖比對昔日曾文溪河道流域好讓大家清楚明白,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繪出,如有錯誤請多包含指教。

台 江 內 海

曾文溪古稱歐汪溪,昔日由麻豆與佳里間流過,由將軍溪出海。道光3年(1823年)歐汪溪衝破安定鄉蘇厝甲「蘇厝」,經菅寮,注入台江,之後改名曾文溪,並誕生了曾文溪、鹽水溪、鹿耳門溪。 到了道光22年(1842年)已淤積形成北邊四草湖、南邊鯤身湖,大部份江域變成海埔新生地,民眾開池養魚,昔日國際港口的盛況,如今已不覆見。


台 江 內 海

第二次曾文溪改道發生於清同治十年(1871)七月大風雨,山洪暴發,鹿耳門溪舊流路則偏向南邊,沖毀古鹿耳門天后宮


台 江 內 海

第三次曾文溪改道發生於光緒30年(西元1904年),下游自公地尾轉由北支流經由三股仔入三股溪經國賽港入海,入台江內海處是今龍雄二號橋邊(箭頭的紅點處)。


台 江 內 海

曾文溪主流自公地尾(為永吉村原名)一分為二,南支流則經土城仔東邊,由鹿耳門溪入海、北支流經由三股仔入三股溪至國賽港出海。


台 江 內 海

第四次曾文溪改道發生於民前1年(西元1911年),下游改道自公地尾向西經十分塭青草崙入海,即今台南縣七股鄉十份村五塊寮與台南市安南區土城青草崙之間入海,昭和六年(1931)曾文溪河堤興建,鹿耳門溪及三股溪舊流路被切斷,曾文溪河道大致定型成現今的模樣。


曾文溪自古以來改道多次,因流量大、流域廣,在短期間內改變潟湖景觀,地形、地貌,猶如一條亂竄的蛇,在當時被稱為「青暝蛇」。 台江內海日漸淤積,使許縣溪沿著昔日海岸線流下成為鹽水溪。


台 江 內 海

福州船政學堂1875年測繪的「台灣府城及安平海口圖」。當時有竹溪與二層行溪注入台江由二、三鯤鯓出海,使南台江像活水一樣所以才沒有陸化那麼嚴重。

圖片來源:續修台南市誌卷首 PS:順便一提當時億載金城建於三鯤身,道光以後臺江逐漸淤塞,二鯤身、三鯤身成同一區域,藍色圈起來的地方為四鯤鯓。


台 江 內 海

1935年的運河分佈圖。在舊運河旁開鑿新運河在一、二鯤鯓出海,陸化的南台江闢為魚塭,華平路為當時的安平大排,旁邊就是養殖試驗場。圖片來源:王城氣度-台南運河八十條條運河通府城


台 江 內 海

1934年安平歷經四次的改道後,台江完全陸化,五條港也嚴重淤積,台江內海淤積後,最普遍的用途是闢為魚塭。在日治時期時,抵達海濱的二鯤鯓(億載金城)尚需撐竹筏。但台南市政府則於1990年代開發第五期重劃區,填平魚塭及遷移市政府至此後,目前已成一片市區至億載金城為止。 台江內海較大的遺跡是四草湖及鯤鯓湖,安平港、台南運河、安平工業區,都是昔日台江範圍。


台 江 內 海

由林默娘公園往安平港方向拍攝。


台 江 內 海

鯤鯓港:民國63年,政府為解決港口問題,選定於安平港南方約二公里處的鯤鯓湖一地,開闢興建鯤鯓港,朝多目標的現代化港埠邁進,為台南港口發展出新的契機。


台 江 內 海

古台江內海今四草湖-前方是四草大橋。(未來的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 在此匯流鹽水溪、竹筏港、運鹽古運河、 嘉南大排等河川,在安平及北汕尾之間出海。


台灣縣誌中提到七個鯤身,但在1823年(清道光3年)7月一場暴風雨,曾文溪改道注入台江,泥沙淤積更甚,使台灣府城西門城外至鹿耳門間之台江成為陸地。1842年(清道光22年),「海漲暴作,湧為沙州 … 由安平鎮漸次砂漲,直抵大西門郭外」,海岸線已推移至安平鎮外海岸線。現在,滄海成桑田,七個鯤鯓為臺江內海中的沙洲和台南市區都已經連成陸地。


台 江 內 海

 鯤鯓:鯤為鯨魚,鯓為鯨魚隆起的背部,鯤鯓乃是比喻沙洲在海上遠觀有如鯨魚背部的意思,也用來形容海面上的沙洲,或叫做海翁線。此圖為一般學者所認知的鯤鯓範圍。

台 江 內 海

1652年Cornelis Jansz Plockhoy所繪的「大員及其附近地區海圖」與現今地圖疊合中發現自「四鯤鯓」、「五鯤鯓」、「六鯤鯓」,島以沉入海底,可推測現今喜樹、灣裡並不是古鯤鯓島陸化的。

四鯤鯓龍山寺,據沿革所載,清康熙四年(1665年)駐守鯤鯓之蔡姓武將,隨鄭國姓來臺時,建廟奉祀,清水祖師。由此可見在這十幾年的時間古鯤鯓島隨潮流飄移不定之現象。

一鯤鯓:烏特勒支堡今的安平第一公墓。
二鯤鯓:今億載金城所在區域。
三鯤鯓:今漁光里部落。
四鯤鯓:現在的下鯤鯓(鯤身里範圍)昔日亦有『沙鯤漁火』之景。
五鯤鯓:有待考證 (根據林朝棨的推論以沒入台灣海峽裡)。
六鯤鯓:有待考證 (根據林朝棨的推論以沒入台灣海峽裡)。
七鯤鯓:今茄萣鄉白沙崙部落,有待考證。


參考文獻:

石萬壽教授口述。

台南市總體發展計畫第一節歷史發展沿革

長安風華-台江沿革 http://163.26.55.100/top/homepage.htm http://www.jhps.tn.edu.tw/localedu/localedutmp/4g-12.htm

ps:本篇有幾張圖片有版權,轉述時請注意。

雲海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