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肌少症營養品

說到「肌少症」儼然成為高齡社會的熱門議題,伴隨年紀增長,肌肉的質量與強度都會減弱。然而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這是老年人才會出現的疾病,實際上,現今年輕小資族因久坐辦公室、運動量不足,加上三餐外食營養不均衡,從30歲開始肌肉就會開始流失,如果沒有提前打好「肌」楚,恐怕讓肌少症提早來報到!

肌少症看哪一科?該如何自我檢測?

診斷肌少症需要透過專業的儀器以確認肌肉是否減少。一般人可諮詢復健科門診,而長者可前往老年醫學科來做進一步的檢測。

以下為初步判斷肌少症的標準:

1.小腿圍確認肌肉量

自行測量:以雙手大拇指、食指圈起自己小腿最粗的地方,若圈得起來且空隙很大,代表肌肉量可能太少。

他人測量:請他人以皮尺測量小腿肚,男性標準是34公分、女性33公分,一般低於這個數字,罹患肌少症的風險較高。

2.簡單動作,檢測肌肉強度

坐在椅子上且雙手抱胸,如果能連續起坐5次並12秒內完成,即算合格。

也可以透過日常生活中察覺是否有肌少症徵兆:像是過馬路走不完、上下樓梯變得很吃力、瓶蓋轉不開,當心可能陷入肌肉流失的危機。

面對肌少症如何改善?簡單肌少症運動訓練 找回好肌力!

肌少症初期容易跌倒,長期下來還會引發失能的健康問題。究竟面對肌少症如何改善?除了從事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登山,因應現在防疫新生活,如果擔心外出運動不安心,不妨從居家阻力訓練開始,維持良好的肌肉品質。

1.舉寶特瓶取代啞鈴

一般家中如果沒有啞鈴,可利用寶特瓶裝水當作啞鈴,還可自由控制重量,輕鬆鍛鍊肌肉。

2.深蹲

深蹲因為不需要任何器材,成為許多人在家自行鍛鍊的熱門項目,可有效訓練我們的大腿肌群,提升肌耐力,但要特別注意姿勢是否正確,雙腳張開、膝蓋微彎且不要超過腳趾,將背挺直、屁股向後蹲,雙手上舉維持數秒,別小看這個動作,還能促進整個下半身的血液循環。

3.彈力帶訓練手臂

可單腳踩住彈力帶,雙手往上拉伸彈力帶數次,慢慢喚醒手臂力量,並有效拉伸肌肉線條。如果不知道如何選擇適合的運動,建議至復健科門診尋求專業醫師意見,以開立最適合的運動處方。

搭配肌少症營養品 雙管齊下奠定健康好「肌」楚!

除了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平日營養攝取也至關重要,尤其肌少症菜單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蛋白質,建議優先食用的順序為豆類、魚類、蛋類、家禽、家畜,且須避免高油炸、高熱量的加工食物,以獲取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針對65歲以上的銀髮族,建議提高蛋白質攝取量來補足日常營養所需。對付肌少症,乳清蛋白也是相當適合的營養補充品,或是小分子的支鏈胺基酸產品,也有利於老年人的腸胃道吸收。

另外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像是菇類、秋刀魚、鮭魚等,可幫助鈣質的吸收,同時維持肌肉功能運作並強健人體骨骼。

我們都知道預防骨質疏鬆需要存骨本。想要老年生活自由不受限,存好肌肉本錢成為每個人的必修課題,搭配飲食和運動雙管齊下,才能避免肌少症纏身!

「橘色世代」正當道!他們是一群50~60歲的初老族群,雖然身體老化,但健康狀況仍十分活躍,就像你身邊的阿公阿嬤們揪團出遊、參加手作課程都難不倒他們。不過專家提醒,這群人最容易忽略的營養素就是「蛋白質」,一旦蛋白質減少、肌力減退,就要小心肌少症上身。

老人肌少症營養品

示意圖/TVBS

現代人餘命增長,也更重視養生,「橘色世代」的初老族們,也要開始存健康存摺!桃園怡仁社區醫學中心主任陳彥廷指出,中老年人最需要存的就是「肌肉」的本錢,來源就是營養素「蛋白質」。由於國人飲食以澱粉類為主食,加上長輩們的養生觀念是吃8分飽甚至5分飽,且不可以大魚大肉,要吃清淡一點,而國健署在最新一次的調查發現,65歲以上的長輩,蛋白質攝取量普遍不足,甚至連熱量都不夠!

疫情暫停社區據點,長輩吃少動少一周掉1/3肌力

陳彥廷也觀察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長者的肌力有減退現象,恐引發肌少症上身。他表示,在疫情之前,長輩們白天過來照護據點用餐、參加活動,但疫情發生後,長輩改在家中吃飯,結果都吃得簡單清淡,僅飯、麵條、粥,配上一些重口味醃漬物,還有青菜類為主,變成蛋白質攝取太少,加上在家不運動,肌肉退化非常快,大概一周就可以減少1/3的肌力。

陳彥廷強調,這對老人家來說,本來肌肉力量就不太好,一減少可能連動都不能動,動起來很費力,後來索性就不動了,然後又回到功能退化的惡性循環。

延伸閱讀:年紀大越來越消瘦…小心早衰!「老年衰弱期」肌少症、失智症悄悄上身

老人肌少症營養品

補足「蛋白質」,阿婆行動力大改善!

陳彥廷提醒,長輩的蛋白質攝取很重要!他舉出一個居家案例:一名阿婆70幾歲,長期行動不良,平時吃飯配罐頭菜心,晚上以便當為主,怕肉類太油不敢碰,主菜都給孫子吃,造成她幾乎都沒有攝取蛋白質、連熱量都不太夠,加上阿婆活動度需求很低,很快進入衰弱症惡性循環,不太動就懶得吃,吃不夠就動不了,形成典型「肌少症」,整個小腿沒有肉。

後來,建議阿婆到長照照護據點,中午有供餐服務,經營養師建議下吃得營養,白天也有活動可以做,整個進步很多,大概2、3個月的時間,阿婆居然打電話說,不用過去接她,她已經可以自己搭車來了。

延伸閱讀:「雞蛋」對腦細胞有益又防癌!雷神主廚教你做營養「玉子燒」

「植物性蛋白質」營養豐富,用對烹調方式留住營養

營養師宋明樺則表示,蛋白質攝取來源分成2類:動物性蛋白質和植物性蛋白質。相較於動物性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除了蛋白質含量高之外,還有豐富膳食纖維、卵磷脂、大豆異黃酮、大豆蛋白、鈣及維生素B,也是「橘色世代」要有效補充蛋白質的不二選擇。

不過宋明樺也強調,豆類的烹調方式,對於營養的保留也有差異!豆子「水煮」需要的烹煮時間較長,容易爛掉或碎掉,口感不佳,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容易流失於水中;採用「蒸悶」的方式可以保留豆子較多的營養素,蒸出來的豆顆粒鬆軟完整,比較不會有豆腥味。

延伸閱讀:吃豆類可以減肥?吃錯會變胖!3大豆類吃對降血糖、顧血管、助減重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6/17起『健康2.0』全面升級!主持人除了鄭凱云,也會加入江坤俊醫師,更會邀請包括Dr.she許藍方、家醫科許書華、復健科侯鐘堡、營養師宋明樺、整形外科蘇宗柏等堅強的醫師 、專家陣容與大家一起守護全家人的健康,每天下午2點,每週六、日晚間7點,請準時鎖定 TVBS 56頻道『健康2.0』。

相關文章
「豆漿」不要空腹喝!搭配這種「一起吃」提高豆漿營養價值
老人最怕衰弱症!台大醫師一張圖5指標 教你快速自我檢測
「豆中之王」納豆!黏呼呼的超級食物 預防骨折、失智、癌症、心臟病
別等走不動、失能時才後悔!肌少症3個檢測讓你早知道 

肌肉是支撐我們身體活動的重要關鍵,但根據統計,台灣 65 歲以上的肌少症盛行率為 7~10%,以人口來計算,相當於有近 30 萬人罹患肌少症。而除了讓長輩們多吃一點蛋白質之外,其實也要記得補充一些比較容易長肌肉的營養,《美國臨床營養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就發現,在補充蛋白質時同時配合維生素 D 的補充,長肌肉的效果更好。

老人肌少症營養品

研究團隊進行了 12 週的研究,將 130 名肌少症患者(分別為 53 名男性和 77 名女性,平均年齡 80.3 歲)分為兩組,其中一組進行「運動與安慰劑」,另一組進行「運動與營養補充劑」,在 12 週後檢查兩組的身體質量組成。

營養補充劑的成分中,特別含有白胺酸(Leucine)也稱為亮氨酸。這種胺基酸比其他胺基酸更能增加肌肉量,也能幫助減少脂肪。

營養補充劑的成分

  • 乳清蛋白(22克)
  • 必需氨基酸(10.9 克,包括 4 克亮氨酸)
  • 維生素D(2.5 微克,即 100 IU)

結果最終研究發現,「運動與營養補充劑」的那組,增加了 1.7 公斤的肌肉,相對的骨骼肌品質、脂肪分佈、握力、日常生活活動的表現都比另一組來得好;而且發炎指數也降低了。

研究團隊表示,肌肉的合成雖然要靠蛋白質,但不是「多吃」就會好,還要考慮品質,例如必需的氨基酸,特別是亮氨酸,能刺激老年人的肌肉蛋白質合成;而維生素 D 能刺激基因表達,促進肌肉蛋白質的合成,同時增加神經肌肉功能、增強力量和平衡,還能減少與肌肉力量下降相關的發炎。

老人肌少症營養品

所以在治療肌少症時,除了補充蛋白質,維生素 D 的補充也很重要,不只要減輕肌肉的流失,也要降低不利影響。

而除了使用維生素 D 的補充劑之外,也可以透過曬太陽來增加體內維生素 D 的合成,每天大約曬 10~15 分鐘就可以獲得充足的維生素 D。不過這樣的方法也有造成皮膚癌的風險,也可以在飲食中多吃一些深海魚類,例如鮭魚、鮪魚,或是蕈類如香菇、木耳,再配合補充劑即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補充營養之外,身體多活動才能真正補到肌肉,研究團隊也設計一套幫助運動的方式,表示這樣是有助於肌肉生長的。只要還能動,盡可能的多動,也能降低相關身體的危險、風險。

每天 20 分鐘、每週 5 次的練習

  • 5 分鐘的熱身。
  • 5 分鐘的肌肉訓練,從坐姿到站姿的漸進順序進行。
  • 5 分鐘的平衡和步態訓練。
  • 5 分鐘的收操時間。

參考資料

Whey protein, amino acids,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with physical activity increases fat-free mass and strength, functiona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decreases inflammation in sarcopenic elderly

期刊小檔案

《美國臨床營養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AJCN)是營養與飲食學方面同行評議最受好評的主要研究期刊,它發表了有關營養主題的最新研究,例如肥胖,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與疾病以及能量代謝。

文/盧映慈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肌肉越少死得越快!用提重物、走路速度等 5 個標準檢視自己有沒有肌少症

老人家蛋白質吃不夠!避免肌少症,高齡權威陳亮恭教你這樣吃

肌少症讓人失能又失智!日本名醫:走路加一動作就能長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