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颈 部 肿块 看哪 科

引发颈部肿块的疾病多达60多种,既可能为甲状腺疾患、恶性肿瘤,也可能为先天性和良性疾患,所以一定要重视。

根据临床病例来看,常有些人在发现颈部肿块后,因不痛不痒而忽略了它的危害,从而造成诊断治疗的延误。如果颈部肿块是恶性肿瘤,一旦失去早期诊治的机会,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再去就医时,往往已属晚期,很难取得满意的疗效。即使是一些良性肿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诊治,也可能因为肿块长大或出现并发症,而使得治疗变得困难。如果是甲状腺的良性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时间长后可能会变为甲状腺癌或合并甲亢等,而使治疗变得困难,甚至不能治愈。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颈部炎症主要有:急慢性颈淋巴结炎、颈淋巴结核;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有:甲状腺肿瘤、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血管瘤、淋巴管瘤、颌下腺囊肿、舌下腺囊肿、慢性颌下腺炎、腮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皮样、表皮样囊肿、神经鞘瘤、脂肪瘤、纤维瘤、颈动脉体瘤;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有:恶性淋巴瘤、涎腺恶性肿瘤(35%为腺样囊性癌,其次为恶性混合瘤,粘液表皮样癌各占20%左右,其余25%为表皮样癌、腺癌、未分化癌和腺泡细胞癌等)。

颈部最常见的转移性肿块是鼻咽癌颈部肿块,病人常以耳垂为中心逐步扩大,肿块质较硬,开始多在一侧,以后两侧均可触及大小不等,无压痛。但患者多伴有单侧鼻塞、耳鸣、晨间起来鼻涕带少许血丝,经医生检查可见鼻咽不对称或发现有新生物等。其他常易引起颈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有来源于甲状腺、鼻腔鼻窦、外耳及中耳、喉、下咽及口腔等部位,肿块位于下颈部的常来源于肺部和胃、食管等恶性肿瘤。临床上还发现有肾癌、卵巢癌转移至颈部。

自我检查是早期发现颈部肿块的重要方法之一,通常用手摸即可,在发现肿块位于颈中线上部,可对着镜子做伸舌动作,在伸舌时,肿块有内缩现象,可初步判断为先天性的甲状舌管囊肿;发现肿块位于颈中线下部,可用手触摸肿块作吞咽动作,如肿块可随喉头上下活动说明肿块来源于甲状腺的可能性较大。颈部的囊性水瘤由于其内容物为透明的淋巴液,用手电筒对着肿块照射可发现肿块透光;如肿块加压后缩小放开后恢复,那海棉状血管瘤的可能性大。

临床上发现一个特征,可帮助人们进行初步自我诊断,即三个“7”的规律,对颈部肿块的初步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即发病时间在7天以内的多为炎症,发病在7周~7个月的多为肿瘤,发病在7年以上的多为先天性畸形。发生的几率因年龄而异:孩童及年轻人多半是良性的发炎性淋巴结肿大或先天性囊肿,但40岁以上的成人,肿瘤的可能性较高。一旦发现颈部有肿块,应及时到医院做详细检查。

根据大量颈部肿块的临床病例分析,发现颈部肿块具有一个规律,即80%规律:第一个80%规律,即颈部肿块非甲状腺肿块占80%,甲状腺肿块占20%;第二个80%规律,即肿瘤性肿块占80%,炎性肿块、先天性畸形及其他占20%;第三个80%规律,即颈部肿块非甲状腺肿块中恶性肿瘤占80%,良性肿瘤占20%;第四个80%规律,即恶性肿瘤中转移性占80%,原发性占20%;第五个80%规律,即转移性恶性肿瘤中来源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占80%,来源于远处转移的占20%。第六个80%规律,即来源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转移性恶性肿瘤中鼻咽癌占80%,来源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其他部位的占20%。

——摘自搜狐健康网

文章地址://health.sohu.com/20120606/n344799973.shtml

日前,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来到第三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接诊的陶树东主任经询问病情得知患者近日偶然发现脖子前面正中一个小肿块,按起来稍微疼痛,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症状。陶主任经过触诊,初步判断为一种先天性疾病——甲状舌管囊肿,随后的B超和CT检查证实了诊断,经过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治疗,患者现已康复出院。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几年前的一则新闻:美国一位护士在收看电视节目时注意到自己喜爱的主持人脖子上长了一个肿块,出于职业敏感,她给主持人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提醒他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主持人没有忽视粉丝的建议,及时去医院做了检查,被诊断出罹患甲状腺癌,并已经转移到淋巴结,随即接受了手术治疗。由于癌细胞已经转移到淋巴结,他还接受了一系列的化疗。由于治疗及时,病情逐渐恢复。这位电视节目主持人表示,如果不是因为观众看电视注意到自己脖子上的肿块,自己很可能就放任癌细胞在体内肆虐,不会想到去做任何检查。

指导专家: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陶树东

门诊时间:一、四上午

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越是那些没有明显症状的肿块越有可能是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治疗处理,往往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留下无尽的遗憾。说到这里,大家不禁要问:如何根据肿块特点初步鉴别其良恶性?到了医院需要做哪些检查?确诊了需要怎么治疗?治疗的效果如何?有没有预防措施?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关于颈部肿块的话题。

颈部肿块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炎症性、先天性和肿瘤性,肿瘤性又分为为良性和恶性。初步区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从发病时间上区分我们可以记住“三个7”:颈部炎症肿块病程多为7天,颈部肿瘤性肿块病程多为7个月,颈部先天性畸形肿块病程多为7年。

从年龄上来看,婴幼儿的肿块多为先天性的,如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等;而青少年多为炎性淋巴结肿大;青壮年及中年患者应当警惕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多为转移性恶性肿瘤。

位置上,颈前中线区域的肿块一般是甲状舌管囊肿和甲状腺肿物;颈侧区域则多为鳃裂囊肿、涎腺肿物、颈部神经鞘瘤、颈动脉体瘤;颈后区域的肿块要考虑淋巴管瘤、肺及消化道来源的转移癌。

颈部恶性肿瘤一般质地较硬,活动度差。颈部转移癌可出现多个或较大的肿块,而压痛却不十分明显。而颈部良性肿物一般质地中等,边界清楚,活动度可。鳃裂囊肿、囊性水瘤、表皮样囊肿触诊为囊性肿物。

颈部炎性肿块一般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症状,急性者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白细胞总数升高等等。如果形成了脓肿,还可以查出明显的波动感。

根据以上这些特点,可以作一个初步判断,但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还是必不可少的。来到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医生会给患者做初步的检查,触摸肿块的质地、活动度,有时还会用听诊器听一下肿块有没有血管杂音。然后会根据需要让患者做颈部的超声、X线片、CT、核磁共振、核素扫描、喉镜和鼻咽镜等检查,必要时还要进行肿物的活检。通过这些检查得出对肿块的确切诊断。

脖子长了肿块,为什么有时还需要做喉镜、鼻咽镜检查呢?这是因为颈部是咽喉部恶性肿瘤转移的第一站,侧颈部肿块特别是无痛性、活动度差的肿块临床上应高度怀疑为转移癌,简便的喉镜、鼻咽镜检查可以让我们最快地发现原发肿瘤部位,给后续的检查治疗提供明确的方向。例如鼻咽癌,常见的症状就是颈侧部无痛性的肿块,其次才是鼻涕中带血。耳鼻喉科医生遇到自述涕中带血的病人会下意识地摸一下患者的脖子侧面,而遇到颈部肿块的病人也会习惯性地问一句有没有涕中带血并建议做鼻咽镜检查。

经过相关检查诊断明确后就可以开始有的放矢的治疗了。

颈部炎症性肿块大多数经过抗感染治疗会很快痊愈,如果已经形成了脓肿则需要通过手术切开引流,如条件允许可进行B超引导下的穿刺置管引流,相对于传统切开手术,损伤少痛苦小费用低,而疗效同样确切。特殊的感染如结核,经过规范的抗痨治疗也能获得痊愈。

良性、先天性肿瘤经过手术彻底切除一般不会复发,在技术条件良好的医院进行手术风险很低,手术时间也可以相对灵活掌握。而恶性肿瘤的治疗就一定要强调及时性,是否能得到早期治疗直接关系预后。可以说是越早治疗治愈的希望越大,千万不能拖延。

恶性肿瘤根据不同的性质,一般可采手术切除取、放射线治疗以及化疗。对颈部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多数头颈恶性肿瘤获得根治的基础。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较早开展了头颈肿块的手术切除,自2004年引进头颈外科专家陶树东主任以来,对头颈肿瘤的治疗水平迅速发展提高,目前可以完成各种高难度头颈良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获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关于治疗效果,总体上非常乐观。炎性颈部肿块以及良性、先天性颈部肿块是可以治愈的。甲状腺癌中常见的乳头状癌的预后较好,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甲状腺癌乳头状癌手术后10年生存率超过90%。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经过彻底的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在30%~50%。颈部恶性淋巴瘤经过正规的综合治疗,疗效非常满意,早期霍杰金淋巴瘤放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非霍杰金淋巴瘤50%以上可以长期缓解。

颈部肿块的发病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其发病机理至今没有完全研究明确,相当大一部分难以做到有效预防。因此早期就诊、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极端重要的。所以,对于颈部肿块,我们还是要牢记“早诊断、早治疗”这六个字。力求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早日恢复健康,不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遗憾。

(耳鼻咽喉科)

【早安健康/劉承信醫師】

頸部淋巴結腫大、脖子腫塊、脖子淋巴結腫塊要看哪科?

原因是什麼?脖子腫塊會痛、會滑動會是鼻咽癌嗎?該要手術切除嗎?

「還好嗎?身體有哪邊不舒服嗎?」我打招呼,第一次來到門診的40多歲黃小姐,表情很平靜卻又有點侷促不安的感覺,向著自己右邊的脖子指了指,不發一語。

「這個已經多久了?」我一邊觸診一邊詢問,摸起來很硬,無法移動,表面不規則,看來並不是善類!腦中開始盤旋各種可能的鑑別診斷。

『我也不知道......就好像已經一陣子了......』她囁嚅著說,大概是感覺奇怪又有不好的預感,只是一直害怕來看醫師。在我的解釋與引導之下,迅速幫她做了問診、理學檢查與內視鏡檢查,怵目驚心的鼻咽腫瘤盤旋在鼻咽的深處。

「黃小姐,你這個可能需要切片檢查,目前看起來有可能是鼻咽癌呢......」我開始解釋。

『蛤?唉......我應該早點過來的......怎麼會這樣......』失神落魄的黃小姐回想起當時一直不知道脖子腫一包要看哪一科,才想說再觀察看看就好,沒想到一放就是好幾個月......

脖子最常摸到的,其實是頸部淋巴結腫大



「我最近脖子有摸到長一顆東西」是我每次門診都會聽到的,不管是洗澡摸到、健康檢查發現、照鏡子才看到、去按摩的時候被師父摸出來,最特別的是有遇過小情侶忘我的「種草莓」在脖子上,親著親著竟然就摸到這麼個一顆東西......

而絕大多數摸到的頸部腫塊其實是頸部淋巴結腫大。

我們的頸部天生就密佈著大大小小的淋巴結,裡面聚集著專門對抗病毒與細菌的淋巴球,可以過濾並消滅這些外來物的侵略,所以淋巴結本來就存在,只是現在變大被你摸到而已。


我常常會跟我的病人說,你可以把淋巴結當成警察局,當你看到地區警察局擴編了霹靂小組、配置了直升機和重裝甲,你可以想像附近治安可能真的很糟,附近一定出了什麼事情了!對照到身體上,不管是感染、發炎、癌症等等,都很有可能會讓你的淋巴結進入擴大的「紅色警戒」!

除了淋巴結,還有什麼原因會有頸部腫塊?



脖子出現腫塊還有很多原因,但大抵上我們可以分成三大類別:

  1. 先天性腫塊:
    這類的腫塊我們手術時最多看到的就是囊腫(Cyst)類型的,包括腮裂囊腫(Branchial cleft)、甲狀舌骨囊腫(Thyroglossal duct)、皮下囊腫(Dermoid)、唾液腺囊腫(Rannula)、黏液囊腫(Mucocele)等等最常見,其他的還有因為血管異常的變化相對少數。
  2. 發炎感染腫塊:
    這類造成的多半是淋巴結的腫大,也是臨床當中最常見的一群。不管是感冒、鼻竇炎、中耳炎或是一些發炎性疾病等等,都會讓淋巴結這個小警察局需要「擴大編組升級」,甚至會感到發熱疼痛呢!
  3. 良性或惡性腫瘤:
    我們門診常見的甲狀腺腫瘤、口腔癌喉癌下咽癌的淋巴結轉移、鼻咽癌的淋巴結轉移、唾液腺腫瘤是最常看到的,另外還有淋巴癌、神經髓鞘腫瘤、內分泌腫瘤這些少見的也都有遇過。


頸部有腫塊不一定是癌,但哪些狀況該警覺?下一頁醫師解答5大造成危險的關鍵惡性症狀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