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cc有什么用

简而言之WACC的作用只是用来方便快捷地为有复杂资本结构的公司估值的。理论上它和Dividend DCF最终的估值结果应该一致,但是如果公司的负债比较复杂,那么计算dividend payout也会变得棘手(因为公司必须rollover debt去保证现金和资本结构),这时直接用自由现金流和WACC就显得快捷很多。

但是具体来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并不能精确描述WACC的作用。

对于任何资产,简单来说其资金的来源为股权和债权,自己琢磨了下觉得其成本按照不同的视角看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 资本的会计成本: 分红(Dividend Rate)和利息(Interest Expense),企业的经营利润除去利息和分红后为可以再投入生产的资金,这是从公司管理层角度出发的成本,其意义在于用最优的资本结构实现当期收益和未来发展的平衡。

2. 资本的机会成本: 相应的为股权的CAPM Rate和经过企业税调整的债权的YTM。 这是市场对投资该企业所要求的预期风险回报。这是从投资人角度出发的成本,其意义是作为投资新项目的参照物。例如说公司现在以相同的资本结构投资一个新项目,那该项目必须产生高于WACC的回报才划算。其逻辑是如果公司现在融资,则其该部分资本未来的会计成本将会与现在的机会成本相仿。

这个应该叫“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整体平均资金成本”这个译法无论是意思还是惯例都不对。

所谓成本嘛,就是衡量你企业的资金来源便宜还是贵。资金来源有两部分:股权、债权,WACC就是这两种成本的加权平均。

用处一是衡量你的资金来源贵还是便宜了,太贵了,肯定不是好事,这和买机器设备一样的道理。太便宜了……有什么内幕没?有可能被深挖。

资产评估中就是在现金流折现法中作为折现率参与衡量企业或项目的现值,就是说衡量你的企业值不值钱。WACC低,企业值钱,WACC高,企业就没那么值钱。

相信所有财务金融管理领域人士都对这个词汇耳熟能详,WACC,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是公司对自己投入所有类型资本的资本成本按照一定价值比例加权得到的平均资本成本,简而言之就是,你投入到公司所有资本的要求回报率。

小小的WACC里面的学问很大,做过几个月的估值相关的工作,大多数案例都需要运用到WACC,好像带入参数跑完模型就能得到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也就结束了工作。但是在向外人解释时,我又发现自己其实对模型本身、数据来源不求甚解,其实很多人最想了解的是某个行业,具体到某个公司的WACC是多少,但是我和我身边的同事是并不能很快给到答案的,所以在此,我准备回顾一下我们日常工作中求得WACC的具体操作温习大学时期的公司金融学,顺便扫描几个做过的行业,给自己一个答案:他的WACC到底是多少?

财务管理主要是围绕资金的来源和用途两大方面展开,WACC作为出镜率最高的贴现率,是连接资金来源与企业价值,现金流量与项目价值的重要桥梁。实操中,WACC通常被用来作为贴现率进行DCF评估企业整体价值,或者作为贴现率进行融资项目估值。

计算公式如下:

WACC=Wd*Kd*(1-t)+We*Ke;

其中,

Wd,资本结构中债务比例;We,资本结构中股权部分比例,一般指普通股;

Kd,债务资本成本;Ke,股权资本成本;t,税率

在此想聊聊实操中我们是怎么具体求得WACC的。

Wd,We: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占比。严格意义上,所有现金来源的资本成本都应该计入WACC计算公式,比如优先股、可转债之类,但是在实操中,比较常见的资本结构就是长期债务加普通股,所以此处并不列入其他融资工具的计算。在计算二者占比时,一般采用二者市场价值或者目标资产负债结构比例来衡量。实务中往往采用可比公司的平均资本结构来代表行业平均合理水平,即公司最终会达到的理想资本结构。

Kd:假设此处的评估对象为国内企业,首先我们会选取评估基准日作为时间起点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参考5年期LPR作为基准日的税前债务成本。PS:从2020年4月之后我国的5YLPR报价稳定在3.85%。

由于债务利息的税盾作用,此处的债务成本还需要打一个折扣,及与(1-t)相乘。此处的t为目标企业适用的法定企业所得税率,此处需要关注企业是否是高新技术企业,是否享有税收优惠,税率是否为25%。

Ke:股权资本成本,其原理为CAPM,此处不赘述其原理。我们在实务中往往会选择多个可比公司,通过多个CAPM公式计算出各可比公司通过加卸杠杆得到的股权资本成本,再取其平均数得到目标企业的最终股权资本成本。

具体展开如下:

Ke=Rf+β*(Rm-Rf)+CRP+ID

(其实经典的CAPM公示并不会加入后面两个溢价调整,但是由于上文介绍我们通过选择不同国家可比公司的股权收益率进行调整,所以这里国家的风险溢价调整和通货膨胀)

-Rf:此处选取可比公司所在国家基准日的无风险收益率。通常为所在国的长期债券、政府债券到期收益率。(注意此处的Rf与上文中提到的Kd不同,Kd会在Rf的基础上多出信用风险溢价)不同的国家对应的无风险利率不同,比如中国,我们选择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此处参考证监会发布的指引要求);美国的无风险利率对应2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日本则对应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

-β*(Rm-Rf),也叫做MRP,Market Risk Premium,市场风险溢价。此处的β是可比公司进行卸载、加载杠杆之后的β系数。通常我们会以可比公司股价变动与市场全收益水平作为参照进行回归,通过t-test的留下,取其股价相关性系数作为考虑财务杠杆的β系数,在计算贝塔时我们选择的时间间隔通常有3 year weekly和5 year monthly,通常用weekly的数据更能得到显著的数据。

此时的β系数不仅仅考虑了财务风险还有经营风险,再剔除可比公司自身的资产结构得到仅反应经营风险β系数,再进一步加载目标公司资本结构得到调整之后的适用于目标公司的β系数。此处加卸杠杆的公示参考如下

βunlevered=βlevered÷[1+(1-t)×(D/E可比)]

βrelevered=βunlevered× [1+(1-t)×(D/E目标)]

此处的卸载加载杠杆操作主要是将公司的风险进行放缩操作,因为只是单纯的股价与benchmarking的股价相关系数是代表了可比公司资本结构的不纯粹的贝塔,剔除这部分影响因素,得到更干净的贝塔,再加载符合目标公司杠杆得到我们最终想要的贝塔。

Rm-Rf是预期市场回报率与无风险利率之间的差异。以中国内地市场为例,Rm-Rf是以沪深300全收益指数(指数代码:H00300.CSI)为基础作为Rm进行测算分析得出;其他市场的市场风险溢价有学术界有不同的考量,比如Duff & Phelps及纽约大学Aswath Damodaran教授会定期公布相关研究数据。

Benchmarking有很多选择,证监会在2021年1月曾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评估类第1号》,针对评估机构就收益法中的折现率引用参数进行规范。

一是计算方法,存在参照中国证券市场数据计算、采用其他成熟国家证券市场数据加中国国家风险补偿等不同情形。二是样本数据,参照中国证券市场数据计算时,样本数据在指数类型、时间跨度、数据频率、平均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不同情形。如指数类型存在上证综指、沪深300、深证成指、上证180、深证100等,时间跨度存在10年期、10年期以上等,数据频率存在日数据、周数据、月数据等,平均方法存在几何平均和算数平均等不同情形。三是引用数据,存在引用达摩达兰教授(Aswath Damodaran)、伊博森公司(Ibbotson Associates)、道衡公司(Duff & Phelps)等不同专家学者或专业机构发布的研究数据等不同情形。

此收益率差异与β系数相乘得到目标公司的市场风险溢价,即市场期望收益率变化情况下目标公司由于自身经营、财务风险而带来的放大作用。

-CRP,Country Risk Premium,国家风险溢价。这里的数据来源是基于 Aswath Damodaran 教授的实证研究结果。

-ID,Inflation differential,通货膨胀差异调整。是目标公司与可比公司所在市场的通货膨胀率差异。比如目标公司是中国境内的公司,可比公司也是中国境内公司,则此处的通胀差异就是0%,如果可比公司是日本的公司,则需要在上述公式得出的权益资本成本基础上调增通胀差异,如果可比公司是美国的公司,则反向操作。这是因为我们最终求得的权益资本成本是基于中国市场得到的,所以当可比公司与中国的通胀出现差异时我们应该进行反向调整从而得到真实的利率水平。

可能有时候并不会进行上述两项调整,而且两项调整带来的影响确实都很小,合计不超过1%,但是有时候一些项目对折现率非常敏感的时候,如减值测试,是需要对二者考虑进去的。

可比公司通过上述公式得到平均股权资本成本后,还需要进行两个调整,即规模风险溢价调整和其他特定风险溢价调整。规模风险溢价反映企业规模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溢价,其数据来自Duff & Phelps 。其它特定风险溢价反映了目标公司与可比公司之间运营、产品、市场等方面的差异,这一点是比较tricky的点,通常需要与管理层访谈才能得到具体的数值大小,但是管理层其实也只能定性给到目标公司的经营现状潜在的风险,所以如果不是行业波动性极大的行业,我们通常给到1%~2%的溢价水平。

最终我们将得到的Ke与Kd进行加权平均得到适合的WACC。

同义词 WACC(WACC)一般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按各类资本所占总资本来源的权重加权平均计算公司资本成本的方法。资本来源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债券及所有长期债务,计算时将每种资本的成本(税后)乘以其占总资本的比例,然后加总。多用于公司资本预算。 [1] 

中文名 资本加权平均成本 外文名 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WACC 用    来 贴现未来的收益,计算公司的现值 公    式 WACC=E/V×Re+D/V×Rd×(1-Tc) 取    决 于公司的风险水平

在金融活动中用来衡量一个公司的资本成本。因为融资成本被看作是一个逻辑上的价格标签,它过去被很多公司用作一个融资项目的贴现率。

公司从外部获取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股本和债务。因此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主要包含三个成分: 优先股,普通股和债务(常见的有债券和期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考虑资本结构中每个成分的相对权重并体现出该公司的新资产的预期成本。

计算个别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时,可分别选用账面价值、市场价值、目标价值权数来计算。市场价值权数指债券、股票以市场价格确定权数。这样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为弥补证券市场价格变动频繁的不便,也可以用平均价格。

目标价值权数是指债券、股票以未来预计的目标市场价值确定权数。这种能体现期望的资本结构,而不是像账面价值权数和市场价值权数那样只反映过去和如今的资本成本结构,所以按目标价值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更适用于企业筹措新资金。然而,企业很难客观合理地确定证券的目标价值,又使这种计算方法不易推广。 [2]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WACC)的计算方法包含所有资金来源,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债券及所有长期债务。计算方法为每种资本的成本乘以占总资本的比重,然后将各种资本得出的数目加起来。

公式:WACC=(E/V)×Re+(D/V)×Rd×(1-Tc)

E = 公司股本的市场价值;D = 公司债务的市场价值;V = E + D 是企业的市场价值;

E/V = 股本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资本化比率;D/V = 债务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资产负债率。

Tc = 企业税率

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用息税前收益X的标准差来表示,并据此将企业分成不同的组。若不同企业的经营风险程度相同,则它们的风险等级也相同,因而应属于同一组。

资本市场是完全的。其表现主要为第一,不存在交易费用;第二,对于任何投资者,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其借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完全相同。

企业的负债属于无风险型,且永久不变,其利率等于无风险的市场基准利率。

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不随筹资数量与结构的变动而变动,且不存在破产的可能性。

企业新的投资项目的风险与企业原有水平一致。即新项目的投入不会改变企业整体的经营风险水平。

当我们测算新资本的预期成本的时候,我们应当采用每个成分的市值,而不是它们的面值 (这之间可能存在明显差额). 另外,更“外部”的资金来源,例如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等,如果数额较大,也需要体现在公式中,因为这些融资方式的特殊性,其成本和普通股本债券通常存在差异。

怎样才能得到WACC公式中的每个成分的数值?首先注意一个融资来源的权重等于它的市值比上总投资额的市值。例如,公式中普通股的权重定义如下:

普通股市值 / (普通股市值 + 债务市值 + 优先股市值)

继续定义各成分市值如下(亦即债务,优先股及普通股)。

一个上市公司的市值就是每股股价乘以股票发行量,这也是最容易确定的一个成分。如果公司公开发行债券,那么债务的市值也较容易得到。常见的是,很多公司也有较大数额的银行贷款,这部分的市值并不容易计算。但是,因为债务的市值和它的面值比较接近(至少对公司来讲,贷款利率没有较大变化),所以在 WACC 公式中常用面值代替。优先股市值也较容易得出,它等于每股成本乘以发行量。接下来要注意成本的定义。

优先股等价于永久权利,它的持有人将永远获得固定的收益。因此它的成本等于每期红利除以每股股价。普通股通常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决定。公开发行债券的公司的债务成本是债券的期末收益。另外,银行的贷款利率也是一个合适的债务成本。因为通常一个公司可以把债务利息抵税,在此条件下,公司的债务成本可以通过税率进一步降低。因此一个公司的债务成本为 (债券期末收益 或 贷款利息) × (1 − 税率)。事实上,通常 WACC公式 中会保留减税项,而不是直接计入债务成本中,如:WACC = 优先股权重 × 优先股成本 + 普通股权重 × 普通股成本 + 债务权重 × 债务成本 × (1 − 税率) 可以把数据代入 WACC 公式了。

经济学家默顿·米勒(Merton Miller) 和 弗兰克·莫迪格莱尼(Franco Modigliani) 在 莫迪尼亚尼-米勒定理中显示了在没有税收的理想经济条件下,一个公司的资本成本(以及它的估值)和债务股本比率无关。但是,很多政府允许利息抵税,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公司更倾向于债务融资。

随着收益法的应用在中国评估实践中的逐步增多,新的问题也在逐步增多。因为收益法不像以前大部分评估师所能轻车熟路的资产加和法那样有历史成本作为依据,而是需要更多的分析与判断,有着更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这也正是要求我们的评估师提高业务素质,力争尽快与国际接轨的一个动力。收益法中最常用的就是折现现金流量法,也叫DCF法。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评估方法

采用收益途径评估公司价值时,评估师广泛使用的有两种方法——即权益法和投资资本法(有时候也叫直接法和间接法)。权益法是通过折现公司的红利或股权现金流来评估公司股权的价值,这个折现率应该是反映权益投资者所要求 的回报率。而投资资本法主要是关注并评估出公司整体的价值,不像权益法只评估权益。投资资本法的评估结果就是所有权利要求者所要求的价值,包括债权人和股东。此时要求权益的价值就只能是把公司整体价值减去债权的价值(所以被称为间接法)。求取公司价值最普通的做法就是把公司所有投资者的现金流,包括债权人 和股权投资者的现金流折现,而折现率则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即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的加权平均值,英文简写为WACC.所以,WACC是投资资本价值评估(间接)或公司权益价值评估(直接)的一个重要的计算参数。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在个别项目评估中的应用

运用WACC 方法对个别项目价值进行评估时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个别项目的风险进行调整,因为资本加权平均成本是就企业总体而言的,一般用于公司整体资产价值的评估。然而在现实当中,绝大部分企业进行的都是多角化经营,如一个生产型企业可能同时兼营商业或房地产,因而不同类型的投资项目就有着不同的风险。如果简单的将公司平均资本成本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所有投资项目的评估,显然是不妥的。因此在运用WACC方法对个别风险项目进行价值评估时需要对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调整,对于不同风险的项目,要用不同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去衡量,为有关特定项目确定一个具体的接受标准。

根据公式rWACC= (S/B+S)×rs+(B/B+S)×rB×(1-TC)可以看出,要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计算项目的资本成本,需要确定的因素有:⑴权益融资比例:S/B+S;⑵债务融资比例:B/B+S;⑶税后债务融资成本:rB×(1-TC);⑷有杠杆(债务)下的权益资本成本rs。如果这四个要素分别确定了,即可用WACC法对采用混合融资的个别项目进行价值评估。

1、一个具体特定项目的债务和权益融资比例是如何确定的?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的比例必须基于项目的现值而不是公司的现值来确定。在具体操作时,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使用:

⑴假设个别项目和企业整体的债务融资比例相同;

⑵为具体项目估计一个不同的债务融资比例。

2、个别项目的税后债务融资成本一般比较好确定,等于借款利率×(1-公司所得税率)。

3、使用加权平均成本法进行项目评估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也就是有杠杆(债务)下的项目的权益资本成本(rs)该如何确定。即使存在一个公开有效的资本市场,由于企业通常没有针对个别项目公开上市的股票,权益资本成本也无法直接获得,只能通过间接途径转换后取得。而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知,确定rs的关键是要求出权益资本的有杠杆的贝塔系数βL,所以rs的确定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得出:首先求出单个项目无杠杆的贝塔系数^U;然后运用公式将βU转换为βL;最后将βL代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求出有杠杆的权益资本成本。

⑴对于单个项目无杠杆的权益资本成本计算而言,βU通常可以由两种方式计算得出:①定性分析:即由有经验的财务人员和专家根据项目的销售收入敏感度和经营杠杆度对项目风险做出估计,在企业资本加权平均成本的基础上适当加以调低或调高。实务操作当中,由于企业项目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有的投资项目不会对企业经济价值产生重大影响,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逐一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因此可以近似采用划分项目风险等级的方法,将企业所有项目可能具有的风险大致划分为四个风险等级:即低度风险;中度(平均)风险;高度风险和超高度风险。在每一个划分的风险等级中,由无风险利率加上与各个风险等级相对应的风险溢价来确定项目的资本成本。四个风险等级的划分如图1所示:

图中所代表四个风险等级的风险程度依次增加。B等级代表了企业项目投资的平均风险程度。个别投资项目风险程度的大小是根据其投资后的目的来判断的,项目在具有下述四种投资目的时的风险依次增大:用于增加经营支出;现有资产重置;用于企业扩张或兼并收购;进行新产品、新项目的研制开发。随着投资风险的增大,相应地各个项目也应被划分到更高的风险等级。

②定量计算:项目的β值=企业总资产的β值×项目相对风险系数。其中的项目相对风险系数=被评估项目的风险/标准项目的风险;进一步等于项目销售收入敏感度×项目经营杠杆度/标准项目销售收入敏感度×标准项目经营杠杆度。然后将计算得出的项目的β值代入CAPM模型,就可以确定无杠杆项目的权益资本成本βU。

⑵βU求出后,有杠杆(债务)项目的贝塔系数βL可用如下公式推出:因为βU=βL×[S/B(1-t) +S] +βB×(B/B+S),其中债务融资的贝塔系数βB等于零,所以有:βL=βU÷[S/B(1-t)+S]。得出βL后,再次运用CAPM模型就可以求出采用混合融资方式下个别项目的权益资本成本rs。

综上所述,当使用加权平均成本资本法所需要的各个构成要件分别被确定后,将其逐个代入rWACC=(S/B+S)×rs+ (B/B+S)×rB×(1-TC),就可以计算得出具体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以进行筹资决策:即根据项目资本成本规划项目筹资总额;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资方案;确定最优资本结构。

另外,根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也可对项目进行投资决策以决定项目整体的取舍。具体来说,当采用净现值指标决策时,就是将项目投资后预计所能产生的现金流(CF)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rWACC)折现,然后减去初始投资额以求出项目投资的净现值(NPV),项目投资后的净现值可计算如下:NPV=∑CFt/(1 + rWACC)t-初始投资额,净现值为正则投资项目可行;否则不可行。当以内部收益率(IRR)指标决策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决定项目取舍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当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高于资金成本时,项目才可能被接受,否则就必须弃。

WACC方法在项目评估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局限性

1.WACC方法作为在现实当中进行项目评估的一种操作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际作用,具体体现为:

⑴可作为企业取舍项目投资机会的财务基准,只有当投资机会的预期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才应进行该投资。

⑵可以用于企业评估内部正在经营的项目单元资本经营绩效,为项目资产重组或继续追加资金提供决策的依据。只有当投资收益率高于资本成本,项目单元继续经营才有经济价值。

⑶是企业根据预期收益风险变化,动态调整资本结构的依据。预期收益稳定的企业可以通过增加长期债务,减少高成本的股权资本来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WACC方法对单个项目进行价值评估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不再适用:

⑴由于企业具有暂时不需要纳税的优惠,比如采用债务融资所支付的借款利息可以在税前抵扣或者由于企业亏损延迟缴纳税款等,此时如果使用WACC方法,这种由于税收避护所产生的价值增加就无法清晰明了地揭示出来,不利于管理层对价值创造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⑵项目资本结构中的债务比例在项目的整个寿命期内是动态调整的,并没有保持相对稳定。例如在杠杆收购(LBO)中,企业开始有大量的负债,但数年后很快得到清偿使债务比重迅速下降。由于负债—权益比的不固定,WACC法就难以运用。

⑶新的投资项目与企业现有项目在风险方面的差异很大。如果无视个别项目的风险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唯一的贴现率应用于所有项目的投资决策,有可能误导企业放弃获利性的投资机会而采纳非盈利性投资项目。

参考资料
  • 1    陆雄文.管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
  • 2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金道金融词典[引用日期2013-08-22]

为什么要用Wacc?

WACC的目的是确定公司每个部分的成本资本结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一个公司为其运营和资产融资所使用的债务和/或股权的数量。 公司的资本结构基于股权,债务和首选股票的比例。 每个组件都有成本为公司。 该公司支付固定利率感兴趣利息费用通过债务或资本租赁提供资金的公司出现利息费用。

Wacc什么时候用?

1.WACC方法作为在现实当中进行项目评估的一种操作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际作用,具体体现为: ⑴可作为企业取舍项目投资机会的财务基准,只有当投资机会的预期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才应进行该投资。 ⑵可以于企业评估内部正在经营的项目单元资本经营绩效,为项目资产重组或继续追加资金提供决策的依据。

Wacc越小越好吗?

WACC越低,未來現金流折現回來的價值高。 以計算折現率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來說, 折現率高,代表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低,也就是折現率與價值成反比。

如何计算Cost of Capital?

资本成本( Cost of Capital)就是用一个百分率来表示公司资本预算计划要求的最低回报率。.
资本成本是以下三项的加权总和:.
债务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利息支出乘以(1-税率),再除以为偿付余额。 注意分母上必须包含所有的债务交易费用,如债务获取费用、贴水等。.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