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日文

随手查了一下,发现这句话还是有些来头的,值得一说。

首先是是日文出处。其实「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并非太宰治原创,而是出自一位名叫寺内寿太郎的诗人。寺内寿太郎是太宰治的好友山岸外史的表兄弟,毕业于庆应大学理财科(现经济学部),却始终怀才不遇,数度离家出走,甚至曾企图自杀未遂。一度沦落在岩手县为当地町会做书记工作谋生。就在这种略显落魄的情况下,寺内写下了一些诗当作遗言,其中就包含「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这句话。但寺内随后却并没死成,并回到东京,这些诗就被表兄弟山岸外史所看到,并通过山岸之口,传到了太宰治那里。太宰治深受触动,便在一篇名为『二十世纪旗手』的文章中,将「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作为副标题写了上去,之后这句话才广为人所知。读到『二十世纪旗手』的寺内看到自己的诗句被人挪用,颜面苍白,甚至说出“生命を盗られたようなものなんだ”(就像生命被盗走了一样)这样的话。而当山岸质问太宰治时,太宰治却回说“以为这句话是山岸君的”搪塞了过去。太宰治究竟是无意为之还是有心盗用,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不多言。

下面来说说这句话的中文翻译的由来。据我查阅所知,『二十世纪旗手』这篇文章是没有正式中文翻译的,也就是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是不大可能通过太宰治的这篇文章翻译而来的。而这句话广为中国观众所知应该是通过《被嫌弃的松子》这部电影,松子在墙上写下的「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让许多观影者印象深刻,并在随后出现的诸多影评中引用了这句话,换句话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个翻译版本很有可能是出自字幕组的创作。当然,后来在关于《人间失格》的诸多评论中,这句话也反复出现,甚至成为太宰治和《人间失格》的代名词,让人误以为这句话就出自《人间失格》。虽然这句话很能代表太宰治的人生观世界观,但出于严谨,这个错误印象还是纠正一下比较好。

最后说说这句话本身,其实这句话从语法角度来说并不复杂,て形表原因,生まれる意为诞生,死ぬ的反义词,すみません一般表“致歉”,“感谢”,“请求”三种意味,这里显然应该表达“致歉”的意味,所以翻译成“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我觉得并无不妥,而且工整,挺好的翻译。

查资料的过程中看到一个日本人是这样总结的,感觉说得挺好,引用一下作结:

今となっては、このエピソードの真偽を明かす者は誰も居ません。

しかし、「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という、生を恥じ死に向かう道すがらに置き去りにされたこの言葉を紡ぎ、物語を通して永く人々の心の中で生かし続けたのは、やはりほかでもない、その担い手が太宰だったからこそなのではないか、と私は思うのです。

如今来看,这个故事的真伪(指上文太宰治盗用寺内诗作的事情)谁也无从得知了。但是,「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感受到生之耻辱而在通向死亡的路上留下的这句话,能够通过故事长久地在人们心中留存下来,恐怕也只有太宰治,别无他人能够做到了。

以上。

不知道题主所谓的“译文和原文单看很有些差距”是什么情况?对不起,我没太明白你想说的是什么。

不过呢,“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是保持行文的工整,带点文采,较为书面化,但是我觉得“生而为人”确实有点离原意较远,因为它过分强调了为人,说的好像是不配做人的感觉,似乎是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或者犯了大错而导致的没有做人的资格,其实呢,这句话想说的只是“生下来,我很抱歉”或者句子平铺直述:“对于我的出生,我感到(很)抱歉。”平铺直述反而更加得惆怅。这句话要表达的是自己生来就没有做人的资格,自己本来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我做了什么对不起这个世界的事情(或者我的自甘堕落的罪恶是我自己全部的责任),而是我本身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个错误,我不该生,不该活,活着就是一种错误,就是一种罪责。当然,这只是作者要强调的意思和所思所想,其实通过仔细分析这句话的背后,我们可以知道错的不是作者,而是这个世界,或者说这个世界应当担负起一定的责任。也许作者很脆弱,但是这种脆弱也是由环境造成的,无法去爱,也无法被爱,哪怕作者自己有人格障碍,但是环境也并没有伸出自己的援手去努力平衡和缓释这种情绪和压力,最终导致了作者自我封闭,自甘堕落,甚至得出了“丧失做人的资格(人间失格)”的结论,让自我去担负一切的罪名。

当然,由于原来日语的句子就比较短小简洁,前后两句话语法长度又差不多,所以译者可能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而采用了四字短语组句,按照翻译策略来说中规中矩,而且确实使译文简单精炼,读来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传诵。

我个人倒是觉得,翻译本来就是跨语言的活动,句式结构想要与原文保持一致几乎不可能,换句话说,读者看的是本国的文字,感受到的也是本国的句子结构,无论再怎么翻译,翻译得再有文采,都是本国的文字而非外国的文字,因而保持外国文字的句式结构可谓没有必要,除非是典型的原作是一行行的诗,那么你中文当然也要做成一行行的诗。至于中文的诗是自由诗还是韵律诗,也要看原文是怎样的诗,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场合下是要努力保持文章的结构和原文一致的。在结构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应当努力传达出原文最准确的意思,同时尽量和翻译文字的整体风格保持统一。当然,按照这个讲法,如果太宰治的原文的确强调了“不配做人”这个概念,那么翻译为“生而为人”是非常妥当的,反之,平铺直述“对于我的出生,我感到(很)抱歉。”的处理更为妥当。实际上,另有一种版本翻译为“生而在(于)世,我很抱歉”,这个就比较准确了,可谓形神兼备。

================

完整地看过《人间失格》。

太宰治的意思大概是:世界虐我千百遍,我待世界如初恋。此去黄泉无所愿,请君昂首直向前。

虽然世界造成了他的创伤和阴郁,但是他一直是爱着这个世界的,他希望我们理解他,也希望我们能够好好地活下去,不要为羁绊所困。他虽然采取了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鼓励我们充满爱地活下去。《人间失格》最主要的意义是阐述了太宰治自己的一生,就好像是忏悔录,从而给予了我们教育意义,尽管它看起来好像是反面教材。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日語:生れてすみません。)一句由日本詩人寺內壽太郎所寫,出自其作品「遺書」(かきおき)。後由日本作家太宰治作為其於1937年7月20日出版的作品集《二十世紀旗手》的副標題,從而廣為人知。

在萌娘百科,這句話可以是指: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歌曲)——Nekock·LK作曲、洛天依演唱的VOCALOID中文原創歌曲。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用語)——網抑雲經典用語。

這是一個消歧義頁,羅列了有相同或相近的標題,但內容不同的條目。
如果有未列出的條目,歡迎添加。您也可以搜索標題包含【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條目全站搜索【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如果您是通過某個無關條目的內部連結而轉到本頁,希望您能協助修正該處的內部連結,將它指向正確的條目。

太宰治的「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是為什麼被翻譯成「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

01-11

沒有看過作品,不知上下的語境可能是一個原因,但是說實話譯文和原文單看很有些差距。

隨手查了一下,發現這句話還是有些來頭的,值得一說。

首先是是日文出處。其實「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並非太宰治原創,而是出自一位名叫寺內壽太郎的詩人。寺內壽太郎是太宰治的好友山岸外史的表兄弟,畢業於慶應大學理財科(現經濟學部),卻始終懷才不遇,數度離家出走,甚至曾企圖自殺未遂。一度淪落在岩手縣為當地町會做書記工作謀生。就在這種略顯落魄的情況下,寺內寫下了一些詩當作遺言,其中就包含「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這句話。但寺內隨後卻並沒死成,並回到東京,這些詩就被表兄弟山岸外史所看到,並通過山岸之口,傳到了太宰治那裡。太宰治深受觸動,便在一篇名為『二十世紀旗手』的文章中,將「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作為副標題寫了上去,之後這句話才廣為人所知。讀到『二十世紀旗手』的寺內看到自己的詩句被人挪用,顏面蒼白,甚至說出「生命を盜られたようなものなんだ」(就像生命被盜走了一樣)這樣的話。而當山岸質問太宰治時,太宰治卻回說「以為這句話是山岸君的」搪塞了過去。太宰治究竟是無意為之還是有心盜用,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不多言。

下面來說說這句話的中文翻譯的由來。據我查閱所知,『二十世紀旗手』這篇文章是沒有正式中文翻譯的,也就是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是不大可能通過太宰治的這篇文章翻譯而來的。而這句話廣為中國觀眾所知應該是通過《被嫌棄的松子》這部電影,松子在牆上寫下的「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讓許多觀影者印象深刻,並在隨後出現的諸多影評中引用了這句話,換句話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個翻譯版本很有可能是出自字幕組的創作。當然,後來在關於《人間失格》的諸多評論中,這句話也反覆出現,甚至成為太宰治和《人間失格》的代名詞,讓人誤以為這句話就出自《人間失格》。雖然這句話很能代表太宰治的人生觀世界觀,但出於嚴謹,這個錯誤印象還是糾正一下比較好。

最後說說這句話本身,其實這句話從語法角度來說並不複雜,て形表原因,生まれる意為誕生,死ぬ的反義詞,すみません一般表「致歉」,「感謝」,「請求」三種意味,這裡顯然應該表達「致歉」的意味,所以翻譯成「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我覺得並無不妥,而且工整,挺好的翻譯。

查資料的過程中看到一個日本人是這樣總結的,感覺說得挺好,引用一下作結:

今となっては、このエピソードの真偽を明かす者は誰も居ません。

しかし、「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という、生を恥じ死に向かう道すがらに置き去りにされたこの言葉を紡ぎ、物語を通して永く人々の心の中で生かし続けたのは、やはりほかでもない、その擔い手が太宰だったからこそなのではないか、と私は思うのです。

如今來看,這個故事的真偽(指上文太宰治盜用寺內詩作的事情)誰也無從得知了。但是,「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感受到生之恥辱而在通向死亡的路上留下的這句話,能夠通過故事長久地在人們心中留存下來,恐怕也只有太宰治,別無他人能夠做到了。

以上。

不知道題主所謂的「譯文和原文單看很有些差距」是什麼情況?對不起,我沒太明白你想說的是什麼。

不過呢,「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是保持行文的工整,帶點文采,較為書面化,但是我覺得「生而為人」確實有點離原意較遠,因為它過分強調了為人,說的好像是不配做人的感覺,似乎是自己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或者犯了大錯而導致的沒有做人的資格,其實呢,這句話想說的只是「生下來,我很抱歉」或者句子平鋪直述:「對於我的出生,我感到(很)抱歉。」平鋪直述反而更加得惆悵。這句話要表達的是自己生來就沒有做人的資格,自己本來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我做了什麼對不起這個世界的事情(或者我的自甘墮落的罪惡是我自己全部的責任),而是我本身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一個錯誤,我不該生,不該活,活著就是一種錯誤,就是一種罪責。當然,這只是作者要強調的意思和所思所想,其實通過仔細分析這句話的背後,我們可以知道錯的不是作者,而是這個世界,或者說這個世界應當擔負起一定的責任。也許作者很脆弱,但是這種脆弱也是由環境造成的,無法去愛,也無法被愛,哪怕作者自己有人格障礙,但是環境也並沒有伸出自己的援手去努力平衡和緩釋這種情緒和壓力,最終導致了作者自我封閉,自甘墮落,甚至得出了「喪失做人的資格(人間失格)」的結論,讓自我去擔負一切的罪名。

當然,由於原來日語的句子就比較短小簡潔,前後兩句話語法長度又差不多,所以譯者可能為了達到這種效果而採用了四字短語組句,按照翻譯策略來說中規中矩,而且確實使譯文簡單精鍊,讀來印象深刻,便於記憶和傳誦。

我個人倒是覺得,翻譯本來就是跨語言的活動,句式結構想要與原文保持一致幾乎不可能,換句話說,讀者看的是本國的文字,感受到的也是本國的句子結構,無論再怎麼翻譯,翻譯得再有文采,都是本國的文字而非外國的文字,因而保持外國文字的句式結構可謂沒有必要,除非是典型的原作是一行行的詩,那麼你中文當然也要做成一行行的詩。至於中文的詩是自由詩還是韻律詩,也要看原文是怎樣的詩,也就是說在特定的場合下是要努力保持文章的結構和原文一致的。在結構不受限制的情況下,應當努力傳達出原文最準確的意思,同時盡量和翻譯文字的整體風格保持統一。當然,按照這個講法,如果太宰治的原文的確強調了「不配做人」這個概念,那麼翻譯為「生而為人」是非常妥當的,反之,平鋪直述「對於我的出生,我感到(很)抱歉。」的處理更為妥當。實際上,另有一種版本翻譯為「生而在(於)世,我很抱歉」,這個就比較準確了,可謂形神兼備。

================

完整地看過《人間失格》。

太宰治的意思大概是:世界虐我千百遍,我待世界如初戀。此去黃泉無所願,請君昂首直向前。

雖然世界造成了他的創傷和陰鬱,但是他一直是愛著這個世界的,他希望我們理解他,也希望我們能夠好好地活下去,不要為羈絆所困。他雖然採取了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鼓勵我們充滿愛地活下去。《人間失格》最主要的意義是闡述了太宰治自己的一生,就好像是懺悔錄,從而給予了我們教育意義,儘管它看起來好像是反面教材。

還以為是《人間失格》里的 看評論發現不是

《人間失格》是本好書,但是不推薦看。

就像《熔爐》給我的感覺一樣,是個好電影,但是不推薦看。

說的文不對題

別害怕去愛,雖然太宰治自殺了,但是他還是讓我學會了要勇敢。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

有的時候,人還真是懦弱。

「生而為人,十分抱歉。」

「呸咧。真希望,你能看見我眼裡的你。

閃著光呢。」

個人不喜歡這個翻譯,直譯很難就應譯得通順一點。不過這個翻譯流傳最廣一定也有他的理由。

「我錯不該誕生於世。」

《青之文學》中某字幕組的翻譯,個人比較心水這個,雖然有曲解原句。

最好的翻譯應該是 苟活殘延 愧對於世 吧

原句根本沒有提到「人」這個概念,我覺得稍微改一下就好。「出生於世,我很抱歉」。

活成現在這樣五六分的樣子,我已經拼盡全力了,還真是抱歉呀

我看到有人推崇「我錯不該誕生於世。」這種譯法。 不得不說這種譯法很符合我國人情世故。竊以為很有 「這世界太操蛋了,我真不該來」的感覺。但是貌似霓虹國的語言沒有那麼直接,他們表達厭世的方式是 」不好意思,我給大家添麻煩了「。從這點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個譯法個人覺得還是比較準確的,至少」信」和「達」是做到了。

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生而為人 對不起,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覺得前者更直接了當,後者太委婉,至於用哪一個更好,還是主要取決於個人的性格吧!

為什麼我看的版本是生而為人對不起。

我看到有版本翻譯為「生而在世,我很抱歉」這個翻譯貼切嗎?與「生而為人」相比哪個更好一些?

誕生於世 添麻煩了

以下是我個人對這句話的翻譯的想法,雖然沒有直接回答問題,但還是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個人覺得這句話實在難以翻譯成中文,甚至可能除了日語之外沒有別的語言能足夠完美地表達這句話所傳達出來的感覺了。(或許韓語? )

原本的日語里,第一句「生まれて」用英語詞born更合適,純粹就是被動出生這麼個意思,中文的「生而為人」有點加戲了。要是說「被生下來」,動作的主體(母親)有點被強調了,但英文的born和日語的「生まれて」淡化動作主體,意在動作本身。

「すみません」就是耳熟能詳的「sumimasen/四咪嗎森」,這個短語有給別人帶來麻煩而感到愧疚的感覺,中文好像沒有合適的對應,「抱歉」也有點禮貌、愧疚感有些淡化。

然後上面born那個動詞的變形在此處恰好用作一種自然的因果關係連接,即「被生下來」是「抱歉」的原因,中文的類似表達要不像「因為/所以」這樣太直接突兀,要不像這個最有名的翻譯一樣直接忽略這層因果關係。不過沒有連接詞的中文翻譯其實讀起來也是自帶邏輯的,沒什麼毛病。

最絕的一點是日語可以省略主語(此句省略主語「我」),中文和英文的語法難以包容,而且也不能在翻譯中完全忽略主語,因為日語里即便省略了主語,懂日語的人也能很明顯地看出主語是「我」。由此,中英翻譯需要補充主語,但這樣一來省略主語帶來的委婉含蓄和抽離感翻譯之後又基本保存不了了。

「給別人帶來麻煩而感到愧疚」的這層感覺又很日本特色,「不願麻煩別人」的處事觀是深刻在日本文化里的。但這裡的語境好像是自述,沒有說話對象,所以可以理解為給這個世界帶來了麻煩。

以上只是我個人見解,我沒研究過日中翻譯,只是學了日語,所以並不專業

這句話直譯可以是:我被生下來,很抱歉。

應該是說有愧於出生於這個世界上,身而為人,卻沒能做成一個標準的人類。

我蠻喜歡這句的,感覺活著很雞肋,死亡又屬於不負責任,很痛苦的感覺。

造就這樣的人生,我很抱歉。

我不煩你,你也別來煩我。

想問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是哪個譯者的??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抱歉,我表示由衷的歉意,發生這種事我很抱歉。

推薦閱讀:

※太宰治的秋風記如何理解?
※如何理解太宰治的《斜陽》?
※是什麼導致了太宰治一生不幸?
※太宰治和安妮寶貝有什麼相同以及不同?

TAG:太宰治 |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